第007章:論如何獲取趙佶的好感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眨眼間,到了九月二十日。

  趙楷逐漸適應了宗室皇子的日常。

  自大宋立國以來,宗室子弟向來都是:優之以爵祿,而不責以事權。

  即:領高薪,不做事。

  未出閣的宗室子弟。

  皆要上宮學,雖吃喝不愁,穿金戴銀,但出入受限,學業甚多。

  出閣之後的宗室子弟。

  府內有專門的屬官教學,學業壓力較輕,自由時間雖多,但無旨意,也不得離開汴京城。

  包括太子趙桓在內的所有宗室子弟,都受大宗正司管轄,有著一大堆規矩。

  如同關在汴京這座四方城的金絲雀。

  但近年來。

  隨著上樑不正下樑歪,即趙佶的不作為,許多宗室子弟也開始奢靡枉法起來。

  趙佶生性風流,為去勾欄瓦舍,特成立行幸局,在民間偷腥。

  一些宗室子弟有樣學樣,沉迷酒色不能自拔,還自認這就是盛世之下的生活方式。

  此外,趙佶喜歡憑個人喜好處事。

  宗室子弟犯錯,向來都是用家法懲治,而非法令。

  大宗正司一邊高呼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邊卻成了為宗室子弟擦屁股的幫凶。

  百姓心裡如明鏡一般,但無力改變。

  當下,趙楷的日常是——

  上午讀書或聽屬官講學,亦可找個理由躲清閒,畢竟他是皇家狀元。

  下午,或丹青,或蹴鞠,或射箭,或騎馬,或書法……

  晚上,努力耕耘,開枝散葉。

  太子趙桓與他幾乎一樣。

  但趙楷提舉皇城司,日常還有一些公事。

  而太子日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問安視膳,將「孝子」之名狠狠套在自己的腦袋上。

  可惜,他就是不討喜。

  趙楷見到趙佶,都喚作:爹爹;趙桓見到趙佶,則一直喊:父皇。

  前者是父子,後者更像君臣,但趙桓就是改不了。

  ……

  午後,鄆王府後院。

  趙楷與曹薇欣賞著一片剛盛開的綠色碧蟬菊,有說有笑。

  同床共枕數日。

  二人的關係急劇升溫,已變成一對恩愛夫妻。

  就在這時。

  四九領著一個宮內的小黃門快步走了過來。

  「何事?」趙楷看向二人問道。

  那小黃門拱手道:「參見鄆王殿下,參見鄆王妃!」

  「官家口諭:近日,多位官員上書稱讚皇城司秩序井然,班值步伐鏗鏘,神色肅穆,精氣神遠勝往昔,此為鄆王之功,特厚賞!」

  說罷,小黃門拿出一份禮單遞到四九的手裡。

  四九連忙將其呈遞到趙楷手中。

  趙楷翻開禮單一看,金銀珠玉、檀香絲綢、茶葉酒水,筆墨紙硯,皆是上品。

  趙楷點了點頭,朝向禁中方向,拱手道:「多謝爹爹恩賞!」

  隨即,小黃門便退去了。

  面對這番加起來至少能裝兩馬車的獎賞,趙楷並不驚訝,因為他經常受賞。

  就像嬰幼兒拉個屎放個屁都能被父母誇讚一般。

  趙楷有時什麼都沒幹,趙佶都能找個理由賞賜他一堆好物。

  趙佶的生活理念是——

  苦一苦百姓,挪一挪國庫,加一加賦稅都不算大事,但皇室的衣食住行、儀仗排面實乃大國威嚴之體現,絕不可有絲毫湊合。

  不過,此次因官員誇讚提舉皇城司有功而受賞。

  還是讓趙楷有些意外。

  皇城司不過就是在趙楷的一番敲打後,認真做起了本職差遣,不敢再那麼飛揚跋扈而已,並無寸功。

  趙楷不由得在心中感嘆:「他非賢君,然於我而言,卻是慈父啊!」

  當下的鄆王府富得流油,大多來自於賞賜。

  趙楷思索著,如何將這些錢財轉化為他的實力。

  ……

  與此同時。

  太子趙桓也知曉了皇帝趙佶厚賞趙楷之事。

  他本心無波瀾。

  因為趙楷受賞甚多,平時寫個字都能得到一馬車的賞賜。

  他的心境早已從羨慕、嫉妒,變成了習以為常。

  但他得知這次是鄆王因整頓皇城司而受賞特別是得到多位官員誇讚後,不由得又去了一趟暗室。

  摔完瓷器後,心情才平和了一些。

  片刻後。

  太子詹事耿南仲快步來到趙桓的面前。

  「殿下,鄆王又受賞了,還得到多位官員的誇讚,您必須也要做些事情露露臉了,不然長此以往,天下人只知鄆王,不知太子!」

  「現今有何大事?我又能以何身份去做?本太子這個東宮,與冷宮差不多!」趙桓面色鐵青地說道。

  他成為東宮儲君後,堅定貫徹的計劃是:熬。

  但而今趙佶身體甚好,他感覺至少還要熬上二十年。

  耿南仲眼珠一轉,道:「殿下,當下便有一件露臉之事。」

  「講!」趙桓看向耿南仲,目光急切。

  「今早,太常寺已確定將在下月二十四日舉行明堂大饗,此事本應老郡王提舉,然我剛得知他生病在床,臣建議殿下立即向官家請命,提舉下月的明堂大饗之事!」

  老郡王,指的是當下的平陽郡王趙仲渙,其為宋太宗玄孫,輩分比趙佶還要高上一輩,當下正知大宗正司。

  明堂大饗,即是在明堂祭祀天地、祖宗並舉行朝臣宴饗,基本都由知大宗正司帶著太常寺官吏準備。

  趙桓面帶不解。

  「此等辛苦差事,我搶它作甚?」

  明堂大饗,程序複雜,禮儀甚多。

  外加近年來趙佶喜歡將道家禮儀也都融入其中,提舉者往往費心費力,甚是辛苦。

  簡而言之,就是個苦差事。

  「正是因此事辛苦,臣才讓殿下搶之!」

  「當下皇子皆不能參政,您又無實差,唯一能在官家和群臣面前展現自己的只有這類祭祀的場合。」

  「殿下放心,一切由臣來安排,必然能將此事辦得漂漂亮亮,並且還要讓官家、群臣、宗室外戚們都看到您的勤勉與認真!」

  趙桓面帶猶疑。

  「我……我能搶到這個差事嗎?」

  「沒問題!殿下此舉是為君分憂,老郡王病倒後,宗室之內沒人比您更合適!」

  「好,我這就去父皇面前請命!」趙桓道。

  耿南仲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他生怕趙桓不願意。

  其實他對這種禮儀之事並不擅長,但這個差遣不得不搶。

  他總不能直白地告知趙桓:除了出身,你無一處比得上鄆王,還無實差,能搶到此類差事,表現一下自己,已算幸運,雖不能立大功,亦壓不住鄆王的光芒,然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堅持不懈,總有效果。

  ……

  翌日午後,鄆王府書房。

  王佑向趙楷匯稟了朝廷任命東宮太子趙桓提舉明堂大饗之事。

  「殿下,東宮怕是著急了,也想展露一番鋒芒呢!」

  趙楷微微一笑,道:「此等苦差事,讓他去做吧,本王最不喜的就是這類禮儀之事。」

  這時,王佑突然朝著趙楷躬身,拱手。

  「殿下,天威難測,官家寵與不寵,或就在一念間,不可輕視。臣建議您這兩日再畫幅畫,入宮尋官家點撥一番。」

  聽到此話,趙楷不由得樂了。

  趙佶愛畫也懂畫。

  趙楷每次拿出畫作尋趙佶指點,趙佶都會與之暢聊甚久。

  父子倆的感情就是這樣好起來的。

  趙楷受益匪淺的同時,也會將趙佶誇讚得如飛上雲端。

  此乃趙楷受寵的加速器。

  用趙楷那道千年後的靈魂來解讀,就是:為官家提供了別人皆難以提供的情緒價值。

  趙桓提舉明堂大饗百次,沒準兒都難以抵得上趙楷一幅畫在趙佶那裡獲取的好感度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