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兄友弟恭,人人戲精
「御前請罪?」趙桓氣得嘴唇發顫。
「嘉王遇刺與本太子沒有任何關係,我……我……為何要請罪?」
「太子殿下莫急!我聽到此話也有所不解,但回來的路上我想明白了,太師是在幫您!」
耿南仲緩了緩。
「太師讓您請罪,不是請指使殺手刺殺嘉王之罪,而是請疑有管教不嚴之罪!」
「何意?」
「兇手已逃,估計很難抓到。即使抓到了,兇手也難以指認您,最多指認某位官員。」
「如此,此事只要您不承認,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兇手的指使者稱是您的人,乃是為立從龍之功而刺殺嘉王,您最多擔一個管教不嚴之罪,被官家罵一頓罷了!」
「罵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家日後懷疑您仍會會害嘉王,甚至結勢篡位!」
「當下您要做的,是減輕官家對您的懷疑。」
「臣建議,明日一早,您立即命東宮屬臣們,包括臣在內,主動前往大宗正司配合調查,然後您去御前哭訴,稱若查明有東宮屬臣打著您的名號刺殺嘉王,您願承擔一切罪責,願棄東宮太子之位!」
「到了官家面前,你要哭得狠,哭得真,要言您與嘉王的兄弟情誼,要表現您的委屈,只要讓官家覺得此事不是您指使,就算成了!」
「以退為進,這招倒也可行。」趙桓想了想說道。
他在趙佶的眼裡,性格懦弱,優柔寡斷。
越哭訴,越示弱。
越能讓趙佶相信他不敢做出此等事情。
趙桓眼珠一轉,又道:「你說,此事會不會是嘉王的親信做的,來誣陷我?明日我要不要在父皇面前朝著此方向引一引?」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耿南仲抬高聲音,腦袋搖得如撥浪鼓一樣。
「太子殿下,當下嘉王正受盛寵,誰言其不是,皆是自找苦吃。」
「您當下要做的是避其鋒芒,至少表面上與其交好,不然『太子善妒』的名聲傳出,您的儲君之位就更危險了,您與嘉王最大的區別,不是才情,是他更會討官家歡心!」
趙桓認可地點了點頭。
……
翌日一大早,太子趙桓便奔向了垂拱殿。
趙楷則睡到天大亮才起床。
此時的他,腦袋已經不疼了,額頭上的傷也已結疤,基本不影響正常活動。
吃過早餐,趙楷便來到了前廳書房。
書桌上。
畫筆,顏料,宣紙,印章,琳琅滿目。
趙楷忍不住拿起畫筆,提筆潑墨。
唰!唰!唰!
不多時,便完成了一副《瓦雀棲枝圖》。
趙楷甚是欣喜。
他取代了原來趙楷的靈魂,卻保留了原來趙楷的所有技藝。
就在這時。
趙楷的書童四九,一個十三歲、虎頭虎腦的小書童快步走了進來。
四九之所以叫做四九。
乃是因大宋百姓的孩子出生,多用父母年齡合算出數字作為稱呼。
四九出生時,父親二十八歲,母親二十一歲,故名四九。
「殿下,王直讀請見!」
王直讀,即中書舍人兼嘉王府直講王佑,亦是此次嘉王遇刺的主謀。
「讓他進來!」趙楷道。
很快。
一個身高約六尺出頭,又瘦又小,其貌不揚的中年人昂著胸脯,快步走了進來。
「殿下,半個時辰前,太子去了垂拱殿,東宮屬臣們主動前往大宗正司配合調查。」
「若臣預料不錯,此乃他的以退為進之策,太子定是去官家那裡哭泣請罪了,請疑有管教不嚴之罪,以此減輕官家對他的懷疑,此等自救之策,顯然是有高人指點!」
「兇手昨晚已離開開封府,外加那些查案的官員知此事斗不倒太子,故而在沒有十足的證據下,定然不敢朝著太子身上引,此案註定會是一件懸案,不了了之。」
「太子如此做,官家對他的懷疑必會減輕。臣建議,您立即入宮覲見官家,稱此事若涉及宗室,可模糊處之,若真出現家醜,此事無論輕懲還是重罰都不合適,且影響皇家顏面。」
「官家向來愛面子,也不想兄弟倪牆的醜事發生,自然傾向於此事由大化小。你有如此胸襟與大局觀,他必然欣慰,同時還會加重對太子的懷疑。」
「另外,你還可趁此機會整頓皇城司,將一些異類逐出去。」
……
王佑在嘉王府數年,常伴趙楷左右,外加臉皮甚厚,向來不拘虛禮。
一口氣將想講之話全講了出來。
趙楷略微一想,覺得可依王佑之意。
當下的他,距儲君之位越近,越有話語權,越能改變大宋。
皇位之爭,向來都是贏家通吃。
若趙桓登基,趙楷大概率再無機會離開汴京城,甚至日後會被送去國外做人質。
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以。」趙楷點頭道。
王佑抬頭看向趙楷額頭上的傷疤,又道:「殿下,臣建議您將紗布還纏在頭上,然後說話時,裝得虛弱一些,如此,效果更佳!」
「可以!」趙楷再次點頭。
生在皇家,演戲是基本功。
該哭時,無論心中再高興,眼淚也要瞬間能流出來;不該哭時,即使再難受也要裝作一副輕鬆自在的模樣。
此等技能,趙楷小時候便練得爐火純青。
一刻鐘後。
趙楷頭纏紗帶,以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坐馬車奔向了禁中。
……
小半個時辰後。
趙楷走到禁中右承天門處,剛好看到雙眼哭得紅腫,但臉色甚是歡喜的太子趙桓快步離去。
顯然,他自認為表演得不錯。
趙楷待其走遠後,才奔向垂拱殿。
「楷兒,你還有傷在身,怎麼……怎麼就出門了?」趙佶從御座站起,走到趙楷面前,甚是關切地問道。
「兒臣怕爹爹擔心,特來告知爹爹,兒臣的傷已無大礙了!」
「無大礙就好,無大礙就好,嚇死爹爹了!」趙佶一邊說,一邊讓趙楷坐在了一旁。
父子二人先是閒聊數句,然後趙楷引入了正題。
「爹爹,兒臣遭刺殺,應是一場意外。此事若與宗室有關,兒臣希望不再細查,畢竟兒臣只是受了輕傷,以後增多護衛即可。若……若此事影響國體,變成咱家的醜聞,讓您下不來台,就是兒臣的過錯了!」
聽到此話,趙佶的心裡湧起一抹感動,還是這個三兒子最為他著想,沒有白疼。
趙楷雖未直言,但他知指的是太子。
他命大宗正司協查,就是要敲打敲打東宮。
他也知此事不能細查,至少不能在明面細查。
萬一查出與太子有關,朝堂就亂了,趙宋皇家的臉面就丟大了。
皇家的臉面大於天!
「楷兒,你真是朕的好皇兒,朕明白你的意思,朕聽你的,但朕也絕對不會使得你受委屈!」
「多謝爹爹!」趙楷頓了一下,又道:「爹爹,兒臣還有兩個小請求!」
「說,與爹爹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經此刺殺後,兒臣覺得禁中也有可能會有歹人出沒,故想要整頓一番皇城司。」
「另外,此次兒臣遇襲時被關押的護衛,兒臣想要親自處理。」
「都依你!朕命你提舉皇城司,就是相信你,一切,你便宜行事即可。」
剛才太子的一場哭泣,讓趙佶覺得太子與刺殺之事無關。
但現在他又覺得,此事可能仍與太子有關,即使太子沒有明示,也有可能暗示。
「謝謝爹爹!」趙楷拱手道。
趙佶寵溺地點了點頭,笑著道:「不說那些了,朕又畫了一幅畫,你來品鑑品鑑!」
……
近黃昏。
趙楷坐在嘉王府前廳書房,翻閱著皇城司的資料。
他雖提舉皇城司,但之前對很多事情並不是很關心,了解的信息有限。
當下,皇城司是他自救的唯一途徑,自然要多了解一些。
就在這時,王佑再次請見。
「殿下,結案了,開封府將刺殺您的兇手抓到了!」
「什麼?你不是稱兇手早已離開開封府了嗎?」
趙楷有些不解。
依照王佑的謹慎程度,又有皇城司相助,不可能連這種事情都處理不好。
「此兇手非彼兇手!」王佑有些哭笑不得。
「大理寺、開封府、大宗正司負責審案的主官們真是無恥!我本以為他們會什麼都查不出來,然後去領罪,哪曾想他們為了免於罪責,竟找來了一個替罪羊。」
「兇手是一名盜匪,被抓後,他主動認罪,動機是皇城司的皇城卒曾欺負過他,故而他來刺殺您報仇。人證、物證,甚是充足,所有細節都對得上,案宗已呈遞到禁中了!」
王佑感概道:「殿下,還是這群士大夫厲害啊!既不願得罪您與太子,也不願受罰,硬是捏造出了一個兇手!」
趙楷無奈一笑。
這就是當下的大宋官場,沒有對錯,只有利弊。
當然,這些人知曉此乃趙佶最想看到的結果,故而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嘉王遇刺與本太子沒有任何關係,我……我……為何要請罪?」
「太子殿下莫急!我聽到此話也有所不解,但回來的路上我想明白了,太師是在幫您!」
耿南仲緩了緩。
「太師讓您請罪,不是請指使殺手刺殺嘉王之罪,而是請疑有管教不嚴之罪!」
「何意?」
「兇手已逃,估計很難抓到。即使抓到了,兇手也難以指認您,最多指認某位官員。」
「如此,此事只要您不承認,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兇手的指使者稱是您的人,乃是為立從龍之功而刺殺嘉王,您最多擔一個管教不嚴之罪,被官家罵一頓罷了!」
「罵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家日後懷疑您仍會會害嘉王,甚至結勢篡位!」
「當下您要做的,是減輕官家對您的懷疑。」
「臣建議,明日一早,您立即命東宮屬臣們,包括臣在內,主動前往大宗正司配合調查,然後您去御前哭訴,稱若查明有東宮屬臣打著您的名號刺殺嘉王,您願承擔一切罪責,願棄東宮太子之位!」
「到了官家面前,你要哭得狠,哭得真,要言您與嘉王的兄弟情誼,要表現您的委屈,只要讓官家覺得此事不是您指使,就算成了!」
「以退為進,這招倒也可行。」趙桓想了想說道。
他在趙佶的眼裡,性格懦弱,優柔寡斷。
越哭訴,越示弱。
越能讓趙佶相信他不敢做出此等事情。
趙桓眼珠一轉,又道:「你說,此事會不會是嘉王的親信做的,來誣陷我?明日我要不要在父皇面前朝著此方向引一引?」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耿南仲抬高聲音,腦袋搖得如撥浪鼓一樣。
「太子殿下,當下嘉王正受盛寵,誰言其不是,皆是自找苦吃。」
「您當下要做的是避其鋒芒,至少表面上與其交好,不然『太子善妒』的名聲傳出,您的儲君之位就更危險了,您與嘉王最大的區別,不是才情,是他更會討官家歡心!」
趙桓認可地點了點頭。
……
翌日一大早,太子趙桓便奔向了垂拱殿。
趙楷則睡到天大亮才起床。
此時的他,腦袋已經不疼了,額頭上的傷也已結疤,基本不影響正常活動。
吃過早餐,趙楷便來到了前廳書房。
書桌上。
畫筆,顏料,宣紙,印章,琳琅滿目。
趙楷忍不住拿起畫筆,提筆潑墨。
唰!唰!唰!
不多時,便完成了一副《瓦雀棲枝圖》。
趙楷甚是欣喜。
他取代了原來趙楷的靈魂,卻保留了原來趙楷的所有技藝。
就在這時。
趙楷的書童四九,一個十三歲、虎頭虎腦的小書童快步走了進來。
四九之所以叫做四九。
乃是因大宋百姓的孩子出生,多用父母年齡合算出數字作為稱呼。
四九出生時,父親二十八歲,母親二十一歲,故名四九。
「殿下,王直讀請見!」
王直讀,即中書舍人兼嘉王府直講王佑,亦是此次嘉王遇刺的主謀。
「讓他進來!」趙楷道。
很快。
一個身高約六尺出頭,又瘦又小,其貌不揚的中年人昂著胸脯,快步走了進來。
「殿下,半個時辰前,太子去了垂拱殿,東宮屬臣們主動前往大宗正司配合調查。」
「若臣預料不錯,此乃他的以退為進之策,太子定是去官家那裡哭泣請罪了,請疑有管教不嚴之罪,以此減輕官家對他的懷疑,此等自救之策,顯然是有高人指點!」
「兇手昨晚已離開開封府,外加那些查案的官員知此事斗不倒太子,故而在沒有十足的證據下,定然不敢朝著太子身上引,此案註定會是一件懸案,不了了之。」
「太子如此做,官家對他的懷疑必會減輕。臣建議,您立即入宮覲見官家,稱此事若涉及宗室,可模糊處之,若真出現家醜,此事無論輕懲還是重罰都不合適,且影響皇家顏面。」
「官家向來愛面子,也不想兄弟倪牆的醜事發生,自然傾向於此事由大化小。你有如此胸襟與大局觀,他必然欣慰,同時還會加重對太子的懷疑。」
「另外,你還可趁此機會整頓皇城司,將一些異類逐出去。」
……
王佑在嘉王府數年,常伴趙楷左右,外加臉皮甚厚,向來不拘虛禮。
一口氣將想講之話全講了出來。
趙楷略微一想,覺得可依王佑之意。
當下的他,距儲君之位越近,越有話語權,越能改變大宋。
皇位之爭,向來都是贏家通吃。
若趙桓登基,趙楷大概率再無機會離開汴京城,甚至日後會被送去國外做人質。
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以。」趙楷點頭道。
王佑抬頭看向趙楷額頭上的傷疤,又道:「殿下,臣建議您將紗布還纏在頭上,然後說話時,裝得虛弱一些,如此,效果更佳!」
「可以!」趙楷再次點頭。
生在皇家,演戲是基本功。
該哭時,無論心中再高興,眼淚也要瞬間能流出來;不該哭時,即使再難受也要裝作一副輕鬆自在的模樣。
此等技能,趙楷小時候便練得爐火純青。
一刻鐘後。
趙楷頭纏紗帶,以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坐馬車奔向了禁中。
……
小半個時辰後。
趙楷走到禁中右承天門處,剛好看到雙眼哭得紅腫,但臉色甚是歡喜的太子趙桓快步離去。
顯然,他自認為表演得不錯。
趙楷待其走遠後,才奔向垂拱殿。
「楷兒,你還有傷在身,怎麼……怎麼就出門了?」趙佶從御座站起,走到趙楷面前,甚是關切地問道。
「兒臣怕爹爹擔心,特來告知爹爹,兒臣的傷已無大礙了!」
「無大礙就好,無大礙就好,嚇死爹爹了!」趙佶一邊說,一邊讓趙楷坐在了一旁。
父子二人先是閒聊數句,然後趙楷引入了正題。
「爹爹,兒臣遭刺殺,應是一場意外。此事若與宗室有關,兒臣希望不再細查,畢竟兒臣只是受了輕傷,以後增多護衛即可。若……若此事影響國體,變成咱家的醜聞,讓您下不來台,就是兒臣的過錯了!」
聽到此話,趙佶的心裡湧起一抹感動,還是這個三兒子最為他著想,沒有白疼。
趙楷雖未直言,但他知指的是太子。
他命大宗正司協查,就是要敲打敲打東宮。
他也知此事不能細查,至少不能在明面細查。
萬一查出與太子有關,朝堂就亂了,趙宋皇家的臉面就丟大了。
皇家的臉面大於天!
「楷兒,你真是朕的好皇兒,朕明白你的意思,朕聽你的,但朕也絕對不會使得你受委屈!」
「多謝爹爹!」趙楷頓了一下,又道:「爹爹,兒臣還有兩個小請求!」
「說,與爹爹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經此刺殺後,兒臣覺得禁中也有可能會有歹人出沒,故想要整頓一番皇城司。」
「另外,此次兒臣遇襲時被關押的護衛,兒臣想要親自處理。」
「都依你!朕命你提舉皇城司,就是相信你,一切,你便宜行事即可。」
剛才太子的一場哭泣,讓趙佶覺得太子與刺殺之事無關。
但現在他又覺得,此事可能仍與太子有關,即使太子沒有明示,也有可能暗示。
「謝謝爹爹!」趙楷拱手道。
趙佶寵溺地點了點頭,笑著道:「不說那些了,朕又畫了一幅畫,你來品鑑品鑑!」
……
近黃昏。
趙楷坐在嘉王府前廳書房,翻閱著皇城司的資料。
他雖提舉皇城司,但之前對很多事情並不是很關心,了解的信息有限。
當下,皇城司是他自救的唯一途徑,自然要多了解一些。
就在這時,王佑再次請見。
「殿下,結案了,開封府將刺殺您的兇手抓到了!」
「什麼?你不是稱兇手早已離開開封府了嗎?」
趙楷有些不解。
依照王佑的謹慎程度,又有皇城司相助,不可能連這種事情都處理不好。
「此兇手非彼兇手!」王佑有些哭笑不得。
「大理寺、開封府、大宗正司負責審案的主官們真是無恥!我本以為他們會什麼都查不出來,然後去領罪,哪曾想他們為了免於罪責,竟找來了一個替罪羊。」
「兇手是一名盜匪,被抓後,他主動認罪,動機是皇城司的皇城卒曾欺負過他,故而他來刺殺您報仇。人證、物證,甚是充足,所有細節都對得上,案宗已呈遞到禁中了!」
王佑感概道:「殿下,還是這群士大夫厲害啊!既不願得罪您與太子,也不願受罰,硬是捏造出了一個兇手!」
趙楷無奈一笑。
這就是當下的大宋官場,沒有對錯,只有利弊。
當然,這些人知曉此乃趙佶最想看到的結果,故而才敢如此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