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仙翁授道
葛玄,字孝先,丹陽句容人。不僅是著名高道,還是道教靈寶派祖師。據《抱朴子》記述葛玄以左慈為師,修習道術,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等煉丹經書,後傳授給鄭隱。相傳他曾在江西閣皂山修道,常辟穀服食,擅符咒諸法,奇術甚多。
見是葛仙翁當面,諸葛壽肅然起敬,遂嘆息一聲:「實不相瞞,軍中瘧疾蔓延,百姓亦多有染疫,在下正為此而煩惱,不知仙長......可有法教我?」
在諸葛壽的邀請下,二人於青松之下席地而坐,葛玄則不解的指向諸葛壽手中青蒿。
「將軍何必絞盡腦汁為瘧疾而煩惱,此青蒿正是解藥,不正在將軍口中嗎?」
「這......?」
諸葛壽一陣無語,古法青蒿煮水熬湯藥服用,若是有用,我還用為此發愁嗎?
可不過片刻,他忽覺葛仙翁話中用詞古怪,似有深意。
青蒿明明在我手中,對方卻說『口中』,還說什麼絞盡腦汁......
忽然,他眼前一亮!
在葛玄的提點下,諸葛壽只覺口中殘留的青蒿苦辛汁味,異常甘美!
頓時眼前一亮,隨之將手中青蒿以手絞碾,立時滴出幾滴青色汁液。
見此,他連忙期待的看向葛玄,果見葛玄微笑撫長須頷首而言。
「此青蒿入秋見黃,亦曰黃蒿,只此之時,以為藥引,無需烹煮,需以陽性清水先漬洗浸泡半個時辰,再取出碾絞為汁,半盞為量,每日早晚服之,七日之內則可去瘧疾十之七八也。」
水分陰陽,例如井水則為陰水,雨水則為無根水等,佐藥效用各不相同。
聞葛仙翁之法,諸葛壽頓時明悟。
是啊!自己怎就沒想到眼前的葛仙翁,可是葛洪的叔祖。
而葛玄的侄孫葛洪,就曾在《肘後備急方》中使用青蒿治療寒熱諸瘧的記載:「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而後世正是受此啟發,發現了青蒿素,為全世界飽受瘧疾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
只見葛玄接著指向不遠處生長的艾草,看似閒談,但話語中卻透著意味深長。
「將軍可知,這艾草不僅可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祛濕止癢,還可揉絨姜灸諸穴,妙用非凡。尤其與肉桂一併煮水,或沐浴、或塗抹於身,則蚊蟲不敢近身,尤利行走這南中山野之地也。」
「哦~!」諸葛壽震驚的看向眼前的葛仙翁,對方話外之音,分明就是在說預防瘧疾傳染之法呀!此人竟然知曉瘧疾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果真世外高人也!
見此,他當即大禮而拜。
「壽待三軍將士,及南中萬千生靈,拜謝仙長活命之恩。」
葛玄怡然自若,坦然受了這一拜,卻蹙眉打量了下抬起頭來的諸葛壽,隨之咂嘴。
「貧道觀將軍面相,乃早夭之相,然氣機卻極為旺盛,奇哉,怪哉!」
諸葛壽當即心頭咯噔一下,莫非這老神仙真的有通玄道法,能看出我不是這時代的人?
「仙長何意?在下怎聽不懂?」
見諸葛壽裝糊塗,葛玄仰天而笑:「貧道聞漢白澤亦出我道門,且通曉天文地理,星象命數,將軍又何必藏拙?不過將軍既不願說,貧道也不多問,只是可惜、可惜吶~將軍即便能躲過一次劫難,十載之後大限亦恐難逃也。」
此言一出,諸葛壽心跳加速!
他越發覺得眼前葛仙翁高深莫測,自己於前年年初來到這三國,那時原主其實已經嗝屁,而原主記憶中師父青雲子也曾提及他於那一年有大限之危。而自從成為真正的諸葛壽之後,他也自然從黃氏口中知曉了自己的生辰。
推算之後,也確實發現,十二載後......不,現在應該是十載後,也就是公元234年,自己將再次迎來煞星匯聚,大小限重逢!
也就是說,自己極有可能十年後意外身亡!
而以自己對命理所知來看,要想化解這大限之災,唯有在災難發生前利用陽宅地理破解。
想到此處,他凝眉試言而問:「實不相瞞,壽的確知曉一二命理之道,仙長所言壽亦有過推算。然在下已為人父人夫,名位乃『乾』,加之吉星在北,若我居陽宅乾位,頭臥正南,足朝正北吉星所在,不知可化解大限之危否?」
葛玄聞聽此論,深邃的雙眸中立時迸射神光。
「將軍果知天文地理、三才之奧妙也!只不過,此乃借地氣而抗天命也,然地道乃順,將軍又多殺伐,損於人間道,恐難抗天命也。」
諸葛壽瞬間心沉谷底,如今他身為將帥,即便戰場之上各為其主,但殺戮依舊在所難免,直接或間接死於自己之手的人,以及其家人,更是數不甚數,其中難免無辜。
自己若於社稷有功,那於死去之人總是殺孽。
「哎~」
諸葛壽嘆息一聲,他並非後悔沙場為將,而是擔憂十載春秋太短,難以興復漢室,還天下太平。
可葛玄竟也跟著嘆息一聲:「將軍與吾系出道門,且觀將軍一心為國為民,頗具仁者之風,今日相遇亦是緣分,正巧貧道有一法,可禳星化厄,續命延年,不知將軍可願習否?」
「禳星之術!」諸葛壽都呆了,難道影視里自己老爹點七星燈禳星續命的橋段是真的?
「世間真有此等逆天改命之奇術乎?」
葛玄肅穆頷首:「天地造化,陰陽相交,星辰奧數,自有玄奇。夫星辰應命,天機盡在其中,若天相易變,則將軍之命......也就易爾。」
此時的諸葛壽雖然頗為震驚,但想到連自己穿越這等事都發生了,禳星續命又算什麼?他也不管是不是真有此等逆天之術,反正死馬當活馬醫,不試又怎麼知道?
於是他也不猶豫,便以晚輩弟子禮深深拜倒:「不瞞仙長,晚輩並非貪生怕死、以求苟活之徒,實為興復漢室,早結亂世蒼生離苦,故敢請仙長賜教神術,今後無論生死成敗若何,壽必以弟子之身,敬奉仙長。」
葛玄輕嗯頷首,待受了諸葛壽大禮,他便將諸葛壽虛扶而起,和聲叮嚀。
「今日貧道既受汝一拜,也算結下一二師徒情分,南山且用心記好。」
說罷,他拿來一隻枯枝,於二人之間地面一邊畫陣圖,一邊言傳聲教起來。
「道經有云,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南山且看此處,汝當以此七星陣為主,......不過此陣需借他人之命機續己之壽也。若以血親祭之,則只需一人,便可成之八九;若余者則需四十九名童男,且成之不足一二。須,慎思之啊。」
聞得這所謂的禳星續命之法,竟然是奪他人命機增己壽元,諸葛壽當即色變!
「此......此等續命之法,匪夷所思,豈非邪術焉?」
隨之他面有不快,悶哼側首:「吾...縱死不為。」
葛玄卻隨之仰天大笑,似在譏笑之意:「正所謂天地以萬物為芻狗,這人與草木蟲魚又有何意?草可踐踏、魚可食味,人為何不可?將軍殺伐無數,又何惜區區數十人邪?」
聞此毫無良知之言,諸葛壽冷眸已掃視向道貌岸然的葛玄:「這是何道邪?吾起刀兵欲以干戚平亂世,乃為止殺,為興復漢室,還天下漢民一個太平,又豈能為一己之私而害無辜焉?哼~況且吾雖名『壽』......卻非禽獸也!」
說罷,他憤然甩袖起身,便要離去。
可忽然,背後卻傳來大笑之聲,此時諸葛壽對這葛仙翁的感官已差到了極點,遂按劍轉身寒芒凝視而來,殺意已然顯現。
「汝......何故發笑?」
見是葛仙翁當面,諸葛壽肅然起敬,遂嘆息一聲:「實不相瞞,軍中瘧疾蔓延,百姓亦多有染疫,在下正為此而煩惱,不知仙長......可有法教我?」
在諸葛壽的邀請下,二人於青松之下席地而坐,葛玄則不解的指向諸葛壽手中青蒿。
「將軍何必絞盡腦汁為瘧疾而煩惱,此青蒿正是解藥,不正在將軍口中嗎?」
「這......?」
諸葛壽一陣無語,古法青蒿煮水熬湯藥服用,若是有用,我還用為此發愁嗎?
可不過片刻,他忽覺葛仙翁話中用詞古怪,似有深意。
青蒿明明在我手中,對方卻說『口中』,還說什麼絞盡腦汁......
忽然,他眼前一亮!
在葛玄的提點下,諸葛壽只覺口中殘留的青蒿苦辛汁味,異常甘美!
頓時眼前一亮,隨之將手中青蒿以手絞碾,立時滴出幾滴青色汁液。
見此,他連忙期待的看向葛玄,果見葛玄微笑撫長須頷首而言。
「此青蒿入秋見黃,亦曰黃蒿,只此之時,以為藥引,無需烹煮,需以陽性清水先漬洗浸泡半個時辰,再取出碾絞為汁,半盞為量,每日早晚服之,七日之內則可去瘧疾十之七八也。」
水分陰陽,例如井水則為陰水,雨水則為無根水等,佐藥效用各不相同。
聞葛仙翁之法,諸葛壽頓時明悟。
是啊!自己怎就沒想到眼前的葛仙翁,可是葛洪的叔祖。
而葛玄的侄孫葛洪,就曾在《肘後備急方》中使用青蒿治療寒熱諸瘧的記載:「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而後世正是受此啟發,發現了青蒿素,為全世界飽受瘧疾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
只見葛玄接著指向不遠處生長的艾草,看似閒談,但話語中卻透著意味深長。
「將軍可知,這艾草不僅可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祛濕止癢,還可揉絨姜灸諸穴,妙用非凡。尤其與肉桂一併煮水,或沐浴、或塗抹於身,則蚊蟲不敢近身,尤利行走這南中山野之地也。」
「哦~!」諸葛壽震驚的看向眼前的葛仙翁,對方話外之音,分明就是在說預防瘧疾傳染之法呀!此人竟然知曉瘧疾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果真世外高人也!
見此,他當即大禮而拜。
「壽待三軍將士,及南中萬千生靈,拜謝仙長活命之恩。」
葛玄怡然自若,坦然受了這一拜,卻蹙眉打量了下抬起頭來的諸葛壽,隨之咂嘴。
「貧道觀將軍面相,乃早夭之相,然氣機卻極為旺盛,奇哉,怪哉!」
諸葛壽當即心頭咯噔一下,莫非這老神仙真的有通玄道法,能看出我不是這時代的人?
「仙長何意?在下怎聽不懂?」
見諸葛壽裝糊塗,葛玄仰天而笑:「貧道聞漢白澤亦出我道門,且通曉天文地理,星象命數,將軍又何必藏拙?不過將軍既不願說,貧道也不多問,只是可惜、可惜吶~將軍即便能躲過一次劫難,十載之後大限亦恐難逃也。」
此言一出,諸葛壽心跳加速!
他越發覺得眼前葛仙翁高深莫測,自己於前年年初來到這三國,那時原主其實已經嗝屁,而原主記憶中師父青雲子也曾提及他於那一年有大限之危。而自從成為真正的諸葛壽之後,他也自然從黃氏口中知曉了自己的生辰。
推算之後,也確實發現,十二載後......不,現在應該是十載後,也就是公元234年,自己將再次迎來煞星匯聚,大小限重逢!
也就是說,自己極有可能十年後意外身亡!
而以自己對命理所知來看,要想化解這大限之災,唯有在災難發生前利用陽宅地理破解。
想到此處,他凝眉試言而問:「實不相瞞,壽的確知曉一二命理之道,仙長所言壽亦有過推算。然在下已為人父人夫,名位乃『乾』,加之吉星在北,若我居陽宅乾位,頭臥正南,足朝正北吉星所在,不知可化解大限之危否?」
葛玄聞聽此論,深邃的雙眸中立時迸射神光。
「將軍果知天文地理、三才之奧妙也!只不過,此乃借地氣而抗天命也,然地道乃順,將軍又多殺伐,損於人間道,恐難抗天命也。」
諸葛壽瞬間心沉谷底,如今他身為將帥,即便戰場之上各為其主,但殺戮依舊在所難免,直接或間接死於自己之手的人,以及其家人,更是數不甚數,其中難免無辜。
自己若於社稷有功,那於死去之人總是殺孽。
「哎~」
諸葛壽嘆息一聲,他並非後悔沙場為將,而是擔憂十載春秋太短,難以興復漢室,還天下太平。
可葛玄竟也跟著嘆息一聲:「將軍與吾系出道門,且觀將軍一心為國為民,頗具仁者之風,今日相遇亦是緣分,正巧貧道有一法,可禳星化厄,續命延年,不知將軍可願習否?」
「禳星之術!」諸葛壽都呆了,難道影視里自己老爹點七星燈禳星續命的橋段是真的?
「世間真有此等逆天改命之奇術乎?」
葛玄肅穆頷首:「天地造化,陰陽相交,星辰奧數,自有玄奇。夫星辰應命,天機盡在其中,若天相易變,則將軍之命......也就易爾。」
此時的諸葛壽雖然頗為震驚,但想到連自己穿越這等事都發生了,禳星續命又算什麼?他也不管是不是真有此等逆天之術,反正死馬當活馬醫,不試又怎麼知道?
於是他也不猶豫,便以晚輩弟子禮深深拜倒:「不瞞仙長,晚輩並非貪生怕死、以求苟活之徒,實為興復漢室,早結亂世蒼生離苦,故敢請仙長賜教神術,今後無論生死成敗若何,壽必以弟子之身,敬奉仙長。」
葛玄輕嗯頷首,待受了諸葛壽大禮,他便將諸葛壽虛扶而起,和聲叮嚀。
「今日貧道既受汝一拜,也算結下一二師徒情分,南山且用心記好。」
說罷,他拿來一隻枯枝,於二人之間地面一邊畫陣圖,一邊言傳聲教起來。
「道經有云,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南山且看此處,汝當以此七星陣為主,......不過此陣需借他人之命機續己之壽也。若以血親祭之,則只需一人,便可成之八九;若余者則需四十九名童男,且成之不足一二。須,慎思之啊。」
聞得這所謂的禳星續命之法,竟然是奪他人命機增己壽元,諸葛壽當即色變!
「此......此等續命之法,匪夷所思,豈非邪術焉?」
隨之他面有不快,悶哼側首:「吾...縱死不為。」
葛玄卻隨之仰天大笑,似在譏笑之意:「正所謂天地以萬物為芻狗,這人與草木蟲魚又有何意?草可踐踏、魚可食味,人為何不可?將軍殺伐無數,又何惜區區數十人邪?」
聞此毫無良知之言,諸葛壽冷眸已掃視向道貌岸然的葛玄:「這是何道邪?吾起刀兵欲以干戚平亂世,乃為止殺,為興復漢室,還天下漢民一個太平,又豈能為一己之私而害無辜焉?哼~況且吾雖名『壽』......卻非禽獸也!」
說罷,他憤然甩袖起身,便要離去。
可忽然,背後卻傳來大笑之聲,此時諸葛壽對這葛仙翁的感官已差到了極點,遂按劍轉身寒芒凝視而來,殺意已然顯現。
「汝......何故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