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神弩之威
兩千血衣衛於戰鼓號令下,旌旗招展,全軍沉默如肅,正毫無畏懼的手持刀槍向前穩步挺進。
唯有整齊的腳步聲仿佛悶雷般撼動著這片大地,似在無言的宣誓著他們才是這片天地間,所向披靡的精銳之師。
兩軍相距不足三里時,立於中軍的諸葛壽已舉起了丹雲槍,隨之身後令旗揮動,幾乎同時,張慕、鹿嬰等將紛紛斷喝!
「止!」
「喝~!」
全軍踏步蹲地,斷喝如雷滾,儘是肅殺之氣!
後方蔣琬等人甚至都能感覺到,在那一喝之下腳下大地的震動,仿佛連山河都為之顫抖。
諸葛壽麵容遮蔽在兜護之下,唯有一雙冷眸凝視前方,他左手抬起,旗手於後再次平展。
前陣謝豹得旗語,立時大喝:「盾衛橫列在前,持斧準備~!」
剎那間,武裝到牙齒縫的盾手陣型已變化成兩縱隊,前後交疊幾如盾牆將沿河通道徹底封死,同時五百衛士皆抽出腰後飛斧,弓步墊在肩頭。
他們皆面覆藤甲,雙目堅毅目視前方,毫無畏懼。
軍侯熊烈隨之叉腰虎吼:「長槍在後,立!」
唰~!!!
五百兩丈多長的白桿槍,瞬間自槍衛肩頭挺起,重重撼地,長槍如林可破蒼穹。
與此同時,張慕、鹿嬰所率的兩隊騎兵並未上馬,他們正隱在中軍五百連弩方陣兩側的旌旗之後,待時而動。
風雲變幻間,天地陰雲遮蔽,暗淡無光。
當兩軍相聚不足兩里時,一馬當先的高定在眾叛將簇擁下,抬起了握著馬鞭的手臂。
「停!停下!」
隨著四周呼喊聲響起,蠻兵前軍亂糟糟的停下了前進的步伐,有的前面剛停下,後面還在向前行軍,被撞到之人頓時回首破口大罵,儘是詢問各家先人之語。
高定仔細看了看前方嚴陣以待的漢軍,不片刻便仰天大笑。
「諸葛小兒計窮矣,今被本王追上,他自知繼續逃亡便有被追殺潰敗之險,竟妄圖以區區幾千人抗拒本王一萬大軍,豈非以卵擊石?」
任常威立時送上馬屁:「大王一眼便洞察那諸葛小兒破釜沉舟之計,末將以為大王之智,即便是那諸葛小兒之父諸葛亮,亦不過螢火比皓月啊!」
高定聽了這醇香的馬屁,甚是舒爽,哈哈大笑的同時,已不屑的指向單薄的漢軍軍陣。
「本王破此陣,如剝舞娘之衣也。」
一時間,左右皆大笑叫囂,甚至口哨不斷。
「令鄂煥領三千刀牌勇士,給本王突破敵陣前部,余者隨本王一擁而上,將漢狗踏為肉泥!」
隨著高定一聲令下,鄂煥已抽調三千勇士,各個身著犀皮獸甲,一手持木盾,一手握開山刀,便嗷嗷叫著向漢軍軍陣發起了衝鋒。
而後便是高定率領的七千大軍接踵而至,其勢雖如浪翻湧,但根本就沒有什麼陣法可言。
說白了就是一個字『干』,一句話就是『干就完了』。
不過夷人蠻兵各個好勇鬥狠,且極為崇尚個人武勇,他們打仗大多沒有什麼陣形可言,往往曠野交戰就是對沖一擁而上。山林之中,反倒各種分散包圍,游擊偷襲。
但這些也只是他們在南中之地,世世代代於生存中總結出的戰鬥經驗,自然不可能有系統的戰陣結合啥的。
至於兵種配合,主打一個自由隨性,意思就是你會啥就用啥,只要能殺敵就行,如此就更別說兵種配合。
而裝備上,蠻兵大多獸皮為甲,最好的莫過於犀牛皮甲。至於兵器,開山刀、獵叉、狼牙棒、獵弓、短刀、吹箭......可謂五花八門。
此時,鄂煥所率領的三千先鋒,可以說是叛軍中最精銳的勇士,已逼近漢軍一里之內。
漢一里四百一十五米,此刻的血衣衛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大地的震動,同時叛軍殺豬般的叫喊聲亦如浪潮般襲來!
觀察兵,隔時大聲回報。
「敵軍已近兩百五十步!」
諸葛壽舉起手臂:「連弩連射兩發,停頓五息後全力輸出。」
立於一側的陰隼立時頷首下令:「弩機抬至半角,預備!」
唰~五百連弩齊刷刷舉起,準頭抬高向上約四十五度。
「敵軍逼近一百五十步!」觀察兵再次吶喊。
諸葛壽手臂猛然落下。
「兩連放!」
隨著陰隼號令一下,中軍立時弩弦振動,五百鐵矢頃刻騰空而起,可還不等弩矢飛至半空至高點,中軍中便傳來一陣齊整的機括拉動聲,隨之又是五百支鐵矢攢射而出......
與此同時,鄂煥見漢軍箭雨灑射而來,立時舉盾爆喝:「舉盾!」
剎那間,無數奔跑的夷人勇士將木盾舉過頭頂,箭雨幾乎同時傾瀉而下,隨之『突突』爆豆聲不絕於耳。
那是勁弩射中木盾發出的聲響,但也有未來及舉盾、或者被弩矢射中其他部位的勇士慘叫著栽倒在地,隨後還不等掙扎片刻,便被身後烏泱泱的大軍生生踩踏而死!
鄂煥自然發現漢軍使用的是勁弩,因為眼前穿過他手中木盾寸許的箭矢,乃純鐵打造,十分短小銳利,分明就是弩矢。
見漢軍竟然使用勁弩,且兩輪箭雨已先後射出,他頓時大喜,因為勁弩雖然比尋常弓箭威力巨大,但更換弩矢極為費時。
見此,他放下盾牌,轉頭大喝招呼:「勇士們漢軍弩矢更換費時,快隨某沖......」
可話音未落,他卻驚訝的聽得漢軍方向竟傳來連續的弩弦振動聲,且伴有弩矢破空之音!
待轉頭仰望之際,他雙目已然暴睜,只見上空數百箭雨當頭灑來,其後陣陣箭雨,幾如浪潮一層接一層不斷升空,讓人望之頭皮發麻!
「啊!快......」
鄂煥即便勇力,也在瞬間身重兩矢,這才匆忙舉盾,可還不等他提醒,周圍放下盾牌的勇士已紛紛慘叫著倒下,並帶起陣陣艷紅的血霧。
若遠遠觀看,此時的叛軍先鋒,就像被狂風掃過的麥田般,一排排被無情吹倒,再也不能站起!
費禕站在土坡之上,看的無比真切,已激動喃喃。
「神弩之威,幾如颶風過境,何其犀利也!」
此時,叛軍先鋒雖然被密集的弩矢浪潮籠罩,但也同樣激起了他們血氣!
諸葛壽顯然低估了這三千蠻兵的勇悍,此時死傷慘重的蠻兵先鋒正在南中第一勇士鄂煥的帶領下,發瘋式的向著漢軍前陣衝去。
他們知道,只有不斷逼近漢軍,才能叫對方的勁弩無法對他們造成傷害。
因為前方有漢軍阻擋,弓弩不易平射,否則容易傷到袍澤。
高定見前鋒損失不小,臉色有些陰沉,更有些肉疼。
一旁常威卻道:「大王,漢軍裝備精良,弓弩強勁,有些死傷在所難免,只要我大軍逼近敵軍,一旦近戰肉搏則漢軍必敗,其裝備還不都將歸於大王?」
高定一想確實是這麼個理,頓時心情就好了許多,是深以為然的連連頷首。
因為他清楚,自家勇士雖然悍勇,但裝備差也是事實,若能繳獲漢軍的裝備,那戰力將遠勝過去不知多少。
如此,多些傷亡又算得什麼?
唯有整齊的腳步聲仿佛悶雷般撼動著這片大地,似在無言的宣誓著他們才是這片天地間,所向披靡的精銳之師。
兩軍相距不足三里時,立於中軍的諸葛壽已舉起了丹雲槍,隨之身後令旗揮動,幾乎同時,張慕、鹿嬰等將紛紛斷喝!
「止!」
「喝~!」
全軍踏步蹲地,斷喝如雷滾,儘是肅殺之氣!
後方蔣琬等人甚至都能感覺到,在那一喝之下腳下大地的震動,仿佛連山河都為之顫抖。
諸葛壽麵容遮蔽在兜護之下,唯有一雙冷眸凝視前方,他左手抬起,旗手於後再次平展。
前陣謝豹得旗語,立時大喝:「盾衛橫列在前,持斧準備~!」
剎那間,武裝到牙齒縫的盾手陣型已變化成兩縱隊,前後交疊幾如盾牆將沿河通道徹底封死,同時五百衛士皆抽出腰後飛斧,弓步墊在肩頭。
他們皆面覆藤甲,雙目堅毅目視前方,毫無畏懼。
軍侯熊烈隨之叉腰虎吼:「長槍在後,立!」
唰~!!!
五百兩丈多長的白桿槍,瞬間自槍衛肩頭挺起,重重撼地,長槍如林可破蒼穹。
與此同時,張慕、鹿嬰所率的兩隊騎兵並未上馬,他們正隱在中軍五百連弩方陣兩側的旌旗之後,待時而動。
風雲變幻間,天地陰雲遮蔽,暗淡無光。
當兩軍相聚不足兩里時,一馬當先的高定在眾叛將簇擁下,抬起了握著馬鞭的手臂。
「停!停下!」
隨著四周呼喊聲響起,蠻兵前軍亂糟糟的停下了前進的步伐,有的前面剛停下,後面還在向前行軍,被撞到之人頓時回首破口大罵,儘是詢問各家先人之語。
高定仔細看了看前方嚴陣以待的漢軍,不片刻便仰天大笑。
「諸葛小兒計窮矣,今被本王追上,他自知繼續逃亡便有被追殺潰敗之險,竟妄圖以區區幾千人抗拒本王一萬大軍,豈非以卵擊石?」
任常威立時送上馬屁:「大王一眼便洞察那諸葛小兒破釜沉舟之計,末將以為大王之智,即便是那諸葛小兒之父諸葛亮,亦不過螢火比皓月啊!」
高定聽了這醇香的馬屁,甚是舒爽,哈哈大笑的同時,已不屑的指向單薄的漢軍軍陣。
「本王破此陣,如剝舞娘之衣也。」
一時間,左右皆大笑叫囂,甚至口哨不斷。
「令鄂煥領三千刀牌勇士,給本王突破敵陣前部,余者隨本王一擁而上,將漢狗踏為肉泥!」
隨著高定一聲令下,鄂煥已抽調三千勇士,各個身著犀皮獸甲,一手持木盾,一手握開山刀,便嗷嗷叫著向漢軍軍陣發起了衝鋒。
而後便是高定率領的七千大軍接踵而至,其勢雖如浪翻湧,但根本就沒有什麼陣法可言。
說白了就是一個字『干』,一句話就是『干就完了』。
不過夷人蠻兵各個好勇鬥狠,且極為崇尚個人武勇,他們打仗大多沒有什麼陣形可言,往往曠野交戰就是對沖一擁而上。山林之中,反倒各種分散包圍,游擊偷襲。
但這些也只是他們在南中之地,世世代代於生存中總結出的戰鬥經驗,自然不可能有系統的戰陣結合啥的。
至於兵種配合,主打一個自由隨性,意思就是你會啥就用啥,只要能殺敵就行,如此就更別說兵種配合。
而裝備上,蠻兵大多獸皮為甲,最好的莫過於犀牛皮甲。至於兵器,開山刀、獵叉、狼牙棒、獵弓、短刀、吹箭......可謂五花八門。
此時,鄂煥所率領的三千先鋒,可以說是叛軍中最精銳的勇士,已逼近漢軍一里之內。
漢一里四百一十五米,此刻的血衣衛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大地的震動,同時叛軍殺豬般的叫喊聲亦如浪潮般襲來!
觀察兵,隔時大聲回報。
「敵軍已近兩百五十步!」
諸葛壽舉起手臂:「連弩連射兩發,停頓五息後全力輸出。」
立於一側的陰隼立時頷首下令:「弩機抬至半角,預備!」
唰~五百連弩齊刷刷舉起,準頭抬高向上約四十五度。
「敵軍逼近一百五十步!」觀察兵再次吶喊。
諸葛壽手臂猛然落下。
「兩連放!」
隨著陰隼號令一下,中軍立時弩弦振動,五百鐵矢頃刻騰空而起,可還不等弩矢飛至半空至高點,中軍中便傳來一陣齊整的機括拉動聲,隨之又是五百支鐵矢攢射而出......
與此同時,鄂煥見漢軍箭雨灑射而來,立時舉盾爆喝:「舉盾!」
剎那間,無數奔跑的夷人勇士將木盾舉過頭頂,箭雨幾乎同時傾瀉而下,隨之『突突』爆豆聲不絕於耳。
那是勁弩射中木盾發出的聲響,但也有未來及舉盾、或者被弩矢射中其他部位的勇士慘叫著栽倒在地,隨後還不等掙扎片刻,便被身後烏泱泱的大軍生生踩踏而死!
鄂煥自然發現漢軍使用的是勁弩,因為眼前穿過他手中木盾寸許的箭矢,乃純鐵打造,十分短小銳利,分明就是弩矢。
見漢軍竟然使用勁弩,且兩輪箭雨已先後射出,他頓時大喜,因為勁弩雖然比尋常弓箭威力巨大,但更換弩矢極為費時。
見此,他放下盾牌,轉頭大喝招呼:「勇士們漢軍弩矢更換費時,快隨某沖......」
可話音未落,他卻驚訝的聽得漢軍方向竟傳來連續的弩弦振動聲,且伴有弩矢破空之音!
待轉頭仰望之際,他雙目已然暴睜,只見上空數百箭雨當頭灑來,其後陣陣箭雨,幾如浪潮一層接一層不斷升空,讓人望之頭皮發麻!
「啊!快......」
鄂煥即便勇力,也在瞬間身重兩矢,這才匆忙舉盾,可還不等他提醒,周圍放下盾牌的勇士已紛紛慘叫著倒下,並帶起陣陣艷紅的血霧。
若遠遠觀看,此時的叛軍先鋒,就像被狂風掃過的麥田般,一排排被無情吹倒,再也不能站起!
費禕站在土坡之上,看的無比真切,已激動喃喃。
「神弩之威,幾如颶風過境,何其犀利也!」
此時,叛軍先鋒雖然被密集的弩矢浪潮籠罩,但也同樣激起了他們血氣!
諸葛壽顯然低估了這三千蠻兵的勇悍,此時死傷慘重的蠻兵先鋒正在南中第一勇士鄂煥的帶領下,發瘋式的向著漢軍前陣衝去。
他們知道,只有不斷逼近漢軍,才能叫對方的勁弩無法對他們造成傷害。
因為前方有漢軍阻擋,弓弩不易平射,否則容易傷到袍澤。
高定見前鋒損失不小,臉色有些陰沉,更有些肉疼。
一旁常威卻道:「大王,漢軍裝備精良,弓弩強勁,有些死傷在所難免,只要我大軍逼近敵軍,一旦近戰肉搏則漢軍必敗,其裝備還不都將歸於大王?」
高定一想確實是這麼個理,頓時心情就好了許多,是深以為然的連連頷首。
因為他清楚,自家勇士雖然悍勇,但裝備差也是事實,若能繳獲漢軍的裝備,那戰力將遠勝過去不知多少。
如此,多些傷亡又算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