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失期當斬
望著興高采烈領著財貨的鄉勇部曲們,其中大部分都會在靠近高台時向劉和感謝這一份賞賜。
劉和則不厭其繁地告訴他們,務必要在明日日出之前來此集合。
這份近似斗食小吏一個月的俸祿,便需要這些人玩命才能獲得。
而劉和的使命,便是儘可能地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明日我欲帶他們去縣城,去取兵器甲冑。」劉和偏頭看向身側的劉泌,「君是否需要提前派人去縣城,以免縣中誤會?」
劉泌聞言,連忙答道:「侍中放心,我這就派人去告知縣長。」
待到所有人都領到了財貨,正好還剩下五十匹布。也就是劉泌在場,其家中僕從不敢從中貪污。劉和將之留作以後獎賞之用。
當日,劉和又向黃忠請教了半日的領軍之法,一夜無話。
次日,天剛蒙蒙亮,劉和便已經穿戴整齊地出現在了聚會地點。
黃忠、劉泌、魏延、劉乙等人皆都在了,而劉泌之子少年劉弘聽說今日要去縣城取兵器,也一大早地起來,表示想要跟隨。
對此,劉和自然要詢問劉泌的意見。卻見劉泌反過來再三詢問劉弘一定要前往之後,才答應了下來。
然後便是等待。
到日出還有不短的時間,在此期間,劉氏部曲們到的很早,鄉勇們一二十人一群,陸續而來。
隨著東邊的天際越來越亮,劉泌瞧著還未集合完的兵卒,以及面容嚴肅的劉和,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試探性地問劉和道:「侍中,瞧著天色馬上就要日出了,還有近二十人沒有到,莫不如小懲大誡?」
劉和問道:「君還記得約法三章否?」
劉泌當即閉上了嘴,可下一刻,他卻見到太陽猛然跳出了地平線。
這將近二十個人,總不能真殺了吧?
可他看向一臉嚴肅的劉和以及滿臉肅殺之氣的黃忠,一時竟不敢再勸。
「漢升,去整頓隊列,莫使喧囂。」劉和道。
黃忠當即扶著腰側之劍,帶著他的兩個鄉人士卒和劉乙下了高台,只留下魏延陪在劉和身邊。
這時候,有三三兩兩的鄉勇狂奔而來,想要入列,卻被提前得了黃忠吩咐的兩個鄉人士卒持刀呵斥住了,不安地被指使站在了一旁。
「噤聲!」黃忠大喝道,方才之舉不可避免地引來了鄉勇們的騷動。
但在他的彈壓以及劉氏部曲的配合下,隊伍很快就重新安靜了下來。
接下來仍是等待……
直到日出之後近半個時辰,最後一人才珊珊來遲。
不說劉和,便是在場的士卒,在這初冬時節的清晨等了這麼久,也是滿心的怨言了。
這時候,劉和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我受劉君之邀,帶汝等清剿賊寇,我念及百姓多受賊寇之擾,遂應之。昨日我曾言,失期當斬,今遲者眾,不可盡誅,當誅最後者一人,以儆效尤!」
說罷,劉和拔劍指著腳步不急不慢的最後一人道:「黃忠聽令,立斬之!」
早有準備的黃忠持劍三步並作兩步沖了上去,一下就將見到情形不對作勢要逃的最後一人掀翻在地,另有兩個此前就得了黃忠吩咐的劉氏部曲沖了過來,壓住了其人。
很快,其人便被押到高台之上,斬其首而祭旗。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鄉勇部曲心頭皆是凜然,一時無有一人敢抬頭望劉和。
隨後劉和下令出發,隊伍中無有敢言者。
……
劉泌所在的鄉距離縣城並不算近,走路得也得走個半日。他們是剿匪的兵,不是當土匪的兵,所以在抵達縣城後也不能就地補充糧食,這個時候,就得用到劉泌家的存糧了。
上午時,劉和安排他們吃了第一頓飯,待到下午的第二頓飯前,他們已經到達了競陵縣城。
競陵縣長對劉泌很尊敬,對劉和更是恭敬,由此也能反映出劉氏郡中冠蓋之族的身份。
對於劉和提出的取用武庫兵器甲冑一事,更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只在取用甲冑的時候出了些意外——
正奉劉和之令清點搬運兵甲的黃忠找到了劉和,刻意避開了從一大早就開始就跟在劉和屁股後面跑的劉弘。
「少君,縣中的刀槍弓箭以及甲冑,多有因年久而腐爛鏽蝕者,難以堪用。而且,我方才留意了記錄兵甲數目武庫帳冊,雖然兵甲數目對的上,但書簡卻比我以前在樊城縣所見新得多。」
劉和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就知道這麼順利一定有鬼。
只怕競陵長把他當成了平帳大聖了吧!
侍中官職足夠高,位置足夠清貴,但卻並沒有實權。
劉和對黃忠道:「先去找劉泌。」
劉和說完未久,就在武庫門口碰到了劉泌,還沒等劉和開口問,劉泌便先說道:「還望侍中恕罪,此前我雖然知道縣中武庫荒廢,卻不知荒廢成了這樣……」
「實在是慚愧啊!」
跟著劉和的劉弘見到其父這樣,忽然捂住了臉。
劉和留意到這一幕,便沒有繼續問劉泌,反而問劉弘道:「你緣何捂臉?」
劉弘答道:「不忍直視。」
劉和聽完轉頭看向劉泌,卻見劉泌一臉便秘的表情,隨後卻像如釋重負一般,對著劉和說道:「正如侍中所料,我的確受縣中明廷請託,想要借侍中之名平了武庫的損耗。」
劉和聽後拍了拍劉弘的肩膀,以作鼓勵,隨後對劉泌說道:「此次也就罷了,不可再有下次。」
想到今晨劉和命令黃忠砍人時的模樣,劉泌心頭一緊,當即應道:「侍中放心,若有下次,只管教我萬箭穿心而死!我這就去告訴明廷,將原本的府庫帳冊取來。」
劉和又道:「若想借我的名字也不是不行……」
「但是,得加錢!」
等到劉泌匆匆過去,劉和才問劉弘道:「方才你為何要故意揭穿汝父的言行?」
劉弘聽後,小大人似地答道:「公是赤誠君子,我不願看到公被矇騙。」
「而且,我方才看到黃公找了過來,便知道事情敗露了。」
劉和則不厭其繁地告訴他們,務必要在明日日出之前來此集合。
這份近似斗食小吏一個月的俸祿,便需要這些人玩命才能獲得。
而劉和的使命,便是儘可能地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明日我欲帶他們去縣城,去取兵器甲冑。」劉和偏頭看向身側的劉泌,「君是否需要提前派人去縣城,以免縣中誤會?」
劉泌聞言,連忙答道:「侍中放心,我這就派人去告知縣長。」
待到所有人都領到了財貨,正好還剩下五十匹布。也就是劉泌在場,其家中僕從不敢從中貪污。劉和將之留作以後獎賞之用。
當日,劉和又向黃忠請教了半日的領軍之法,一夜無話。
次日,天剛蒙蒙亮,劉和便已經穿戴整齊地出現在了聚會地點。
黃忠、劉泌、魏延、劉乙等人皆都在了,而劉泌之子少年劉弘聽說今日要去縣城取兵器,也一大早地起來,表示想要跟隨。
對此,劉和自然要詢問劉泌的意見。卻見劉泌反過來再三詢問劉弘一定要前往之後,才答應了下來。
然後便是等待。
到日出還有不短的時間,在此期間,劉氏部曲們到的很早,鄉勇們一二十人一群,陸續而來。
隨著東邊的天際越來越亮,劉泌瞧著還未集合完的兵卒,以及面容嚴肅的劉和,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試探性地問劉和道:「侍中,瞧著天色馬上就要日出了,還有近二十人沒有到,莫不如小懲大誡?」
劉和問道:「君還記得約法三章否?」
劉泌當即閉上了嘴,可下一刻,他卻見到太陽猛然跳出了地平線。
這將近二十個人,總不能真殺了吧?
可他看向一臉嚴肅的劉和以及滿臉肅殺之氣的黃忠,一時竟不敢再勸。
「漢升,去整頓隊列,莫使喧囂。」劉和道。
黃忠當即扶著腰側之劍,帶著他的兩個鄉人士卒和劉乙下了高台,只留下魏延陪在劉和身邊。
這時候,有三三兩兩的鄉勇狂奔而來,想要入列,卻被提前得了黃忠吩咐的兩個鄉人士卒持刀呵斥住了,不安地被指使站在了一旁。
「噤聲!」黃忠大喝道,方才之舉不可避免地引來了鄉勇們的騷動。
但在他的彈壓以及劉氏部曲的配合下,隊伍很快就重新安靜了下來。
接下來仍是等待……
直到日出之後近半個時辰,最後一人才珊珊來遲。
不說劉和,便是在場的士卒,在這初冬時節的清晨等了這麼久,也是滿心的怨言了。
這時候,劉和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我受劉君之邀,帶汝等清剿賊寇,我念及百姓多受賊寇之擾,遂應之。昨日我曾言,失期當斬,今遲者眾,不可盡誅,當誅最後者一人,以儆效尤!」
說罷,劉和拔劍指著腳步不急不慢的最後一人道:「黃忠聽令,立斬之!」
早有準備的黃忠持劍三步並作兩步沖了上去,一下就將見到情形不對作勢要逃的最後一人掀翻在地,另有兩個此前就得了黃忠吩咐的劉氏部曲沖了過來,壓住了其人。
很快,其人便被押到高台之上,斬其首而祭旗。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鄉勇部曲心頭皆是凜然,一時無有一人敢抬頭望劉和。
隨後劉和下令出發,隊伍中無有敢言者。
……
劉泌所在的鄉距離縣城並不算近,走路得也得走個半日。他們是剿匪的兵,不是當土匪的兵,所以在抵達縣城後也不能就地補充糧食,這個時候,就得用到劉泌家的存糧了。
上午時,劉和安排他們吃了第一頓飯,待到下午的第二頓飯前,他們已經到達了競陵縣城。
競陵縣長對劉泌很尊敬,對劉和更是恭敬,由此也能反映出劉氏郡中冠蓋之族的身份。
對於劉和提出的取用武庫兵器甲冑一事,更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只在取用甲冑的時候出了些意外——
正奉劉和之令清點搬運兵甲的黃忠找到了劉和,刻意避開了從一大早就開始就跟在劉和屁股後面跑的劉弘。
「少君,縣中的刀槍弓箭以及甲冑,多有因年久而腐爛鏽蝕者,難以堪用。而且,我方才留意了記錄兵甲數目武庫帳冊,雖然兵甲數目對的上,但書簡卻比我以前在樊城縣所見新得多。」
劉和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就知道這麼順利一定有鬼。
只怕競陵長把他當成了平帳大聖了吧!
侍中官職足夠高,位置足夠清貴,但卻並沒有實權。
劉和對黃忠道:「先去找劉泌。」
劉和說完未久,就在武庫門口碰到了劉泌,還沒等劉和開口問,劉泌便先說道:「還望侍中恕罪,此前我雖然知道縣中武庫荒廢,卻不知荒廢成了這樣……」
「實在是慚愧啊!」
跟著劉和的劉弘見到其父這樣,忽然捂住了臉。
劉和留意到這一幕,便沒有繼續問劉泌,反而問劉弘道:「你緣何捂臉?」
劉弘答道:「不忍直視。」
劉和聽完轉頭看向劉泌,卻見劉泌一臉便秘的表情,隨後卻像如釋重負一般,對著劉和說道:「正如侍中所料,我的確受縣中明廷請託,想要借侍中之名平了武庫的損耗。」
劉和聽後拍了拍劉弘的肩膀,以作鼓勵,隨後對劉泌說道:「此次也就罷了,不可再有下次。」
想到今晨劉和命令黃忠砍人時的模樣,劉泌心頭一緊,當即應道:「侍中放心,若有下次,只管教我萬箭穿心而死!我這就去告訴明廷,將原本的府庫帳冊取來。」
劉和又道:「若想借我的名字也不是不行……」
「但是,得加錢!」
等到劉泌匆匆過去,劉和才問劉弘道:「方才你為何要故意揭穿汝父的言行?」
劉弘聽後,小大人似地答道:「公是赤誠君子,我不願看到公被矇騙。」
「而且,我方才看到黃公找了過來,便知道事情敗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