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國宴
看著空中響徹不絕的各色煙花,薛懷文心中忽地想起一首非常應景的詞,心下登時做了決定。
『待回去就謄抄下來吧,反正這個世界還有沒有其人也說不定,這樣的好詞可不能消失了。』
反正抄一個是抄,抄無數個也是抄。
過了許久,滿城的煙花才漸漸結束,在梁冬的宣布下,宣德門前的大周百姓們逐漸陸續地離開御街,朝著別處閒逛而去。
梁冬在宣布完後,便帶著工匠和門前的一部分禁軍回宮中去,這會兒大內裡頭,官家與百官及誥命夫人們怕是已經看完煙花落座宴席等著上菜了。
薛懷文三人自是與東京城的百姓們一同朝著別處逛去,沿途的小販吆喝賣著浮圓子,兩邊的雜技表演著擊丸,打鐵花,舞獅舞龍,踏索,上杆,噴火,蹴鞠等,各種表演讓人目不暇接。
看著那雜耍藝人將蹴鞠快要耍出花來的樣子,薛懷文暗暗感嘆,前世國足要是有這般水準,也不至於那老哥喊出RNM!退錢!的絕望吶喊。
呼~
表演噴火的雜技漢子仰著頭猛地噴出一口火龍,轟地一下,引得眾人大聲叫好,還將幾位良家小姐嚇了一跳,直往情郎身後躲去。
薛懷文三人站著的地方正好是正前方,那一口火龍猛地吐出,也將幼娘嚇了一跳。
她「呀!」地一聲急忙抱住身旁的胳膊唰的躲在其身後。
再一抬頭卻見到自家小七一臉怪異的看著她,而旁邊的張智皓也沒有躲避,極為尋常的任由幼娘抱著胳膊,另一隻手則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看到薛懷文帶著探究的目光朝他移來,還嘿嘿傻笑了幾聲,但胳膊根本沒動,就沒打算收回,意圖裝傻充愣矇混過關。
幼娘再一轉頭,發現自己抱的是張智皓的胳膊,臉騰的一下紅的像個熟透了的柿子,嗖的縮回抱著的手,低著頭挪到薛懷文身後,也不說話。
「你....」薛懷文看著旁邊的張智皓,又回頭看向自家六姐姐,指著他倆「你....你們....」
他人傻了,遇見突然的事情不應該首先往親近的人身邊躲嗎?這咋到了他這裡就不一樣了,還是說!
「噢!我就說你回來有幾日了也不過來尋我,偏得今晚元宵突然找過來,原是因為如此!」
薛懷文作勃然大怒狀,「好你個張智皓,我家精心待你,你卻打起我姐姐的主意,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說,何時開始的,如實招來!」
張智皓瞧著薛懷文像是真生氣的模樣,心中惶然,雖然他其實還沒做啥,但突然被人道破了心思,一時心中慌忙,這會兒急切上前求饒,並陳述自己並無逾矩之處,還請薛懷文放心云云。
而幼娘也紅著臉在他背上狠狠錘了幾下,差點沒把他隔夜飯都錘出來。
她用著微弱似蚊子聲細細道:「沒有的事,懷文你別亂說,敗壞你家姐姐的名聲。」
薛懷文看著兩人一陣無語,歪歪,大哥大姐,拜託,看你倆的樣子一幅妥妥的郎有情妾有意的模樣,還需要我亂說嗎?
隨即又一臉不滿的看著慌張告饒,生怕把幼娘牽扯進去的張智皓,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當我姐夫?
「六姐姐,他可是比你我年齡都大,你確定中意他?」
薛懷文一手指著停下告饒惶惶站著的張智皓扭頭對自家六姐姐道。
聞言,張智皓心中一緊,耳朵微動,眼角偷偷瞄向幼娘,想看看她是什麼神情,什麼回答。
幼娘低著頭不回答,薛懷文又用手肘懟了懟她,看她還是沒有反應,又懟了懟。
薛幼娘忍無可忍,抬頭猛地一巴掌拍到薛懷文背上,打的他一個踉蹌。
還沒等他轉頭表示自己的疼痛就被幼娘一把抓住胳膊向前跑去,邊跑還邊喊著:「前頭有處猜謎燈,咱們三個前去瞧瞧!」
薛懷文瞧著這模樣,哪裡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於是扭頭示意張智皓別傻站著了,讓他也趕忙跟上。
張智皓這才轉憂為喜,心中鬆了一大口氣。
笑著喊了聲「等等我!」也追了上去。
.........
而皇宮大內此時也是一片言笑嫣嫣,眾人在柴峪的帶領下已喝了第一盞和第二盞酒。
這會兒吃著宴席看著中間宮娥曼妙的舞姿,不時有大臣起身對著柴峪唱詞寫詩,以讚美四海昇平和恭賀他的功績。
只是這些賀詞詩句不是在歌頌他立盟約立的好,就是在說他秉持祖宗之法不變是為正道,神佛喜愛云云。
正前方的柴峪握著酒樽,面上雖然笑著但眼中卻是越發的寒冷。
薛舜元坐在中間偏下的位置,他察言觀色早早的發覺了官家和場上眾人的不對勁,此時正拉著陸氏埋著頭只顧吃飯,努力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至於大兒子懷瑾,他官職太低此刻自然是不會出現在這宴席上,前段時間剛得了官家法旨,這會兒應該正在宮中偏殿裡與一眾同僚陪著幾位老大人補撰史書。
這時,場上的舞姬在舞完最後一曲,在領舞的帶領下盡數退去,柴峪不著聲色的悄悄吐出一口濁氣,隨即拿起酒樽站起身,百官見狀也跟著雙手端著酒樽站起來面向柴峪。
「眾卿家,但飲此杯。」柴峪笑著道,說完後便率先喝了一口。
「謝官家!」眾臣回道隨即以袖掩面開始飲酒。
有些酒量好的便一飲而盡,酒量差的或是不愛喝酒的則是淺啜一口,喝多喝少無所謂,只是走一趟儀式,官家並不會怪罪。
待得眾人飲完重新落座,梁冬這才上前尖聲喊道:「宣百戲進殿獻技~」
待得雜技表演開始後,場上那若有若無的爭鋒相對之感才漸漸消弭,一直到了第四盞酒教坊藝人大合唱,第五盞酒小兒隊的大型舞蹈都沒再出現,場上除了柴峪還包括像薛舜元這樣的中立官員心下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畢竟朝中老臣們因為變法之事,近日來可是吵得愈發熱烈。
還好,終是沒在這元宵大節鬧出大事變。
最後小兒隊的四名領頭紫衫少年舉著上書「仙山來絳節,雲海戲群鴻」的貼金牌子。
帶著200多名手執花枝,身著或緋綠,或紫青花衫兒的十二三歲少年有序退出大殿後,梁冬才上前宣布最後一項節目入殿:
「宣雜劇入殿獻品~」
『待回去就謄抄下來吧,反正這個世界還有沒有其人也說不定,這樣的好詞可不能消失了。』
反正抄一個是抄,抄無數個也是抄。
過了許久,滿城的煙花才漸漸結束,在梁冬的宣布下,宣德門前的大周百姓們逐漸陸續地離開御街,朝著別處閒逛而去。
梁冬在宣布完後,便帶著工匠和門前的一部分禁軍回宮中去,這會兒大內裡頭,官家與百官及誥命夫人們怕是已經看完煙花落座宴席等著上菜了。
薛懷文三人自是與東京城的百姓們一同朝著別處逛去,沿途的小販吆喝賣著浮圓子,兩邊的雜技表演著擊丸,打鐵花,舞獅舞龍,踏索,上杆,噴火,蹴鞠等,各種表演讓人目不暇接。
看著那雜耍藝人將蹴鞠快要耍出花來的樣子,薛懷文暗暗感嘆,前世國足要是有這般水準,也不至於那老哥喊出RNM!退錢!的絕望吶喊。
呼~
表演噴火的雜技漢子仰著頭猛地噴出一口火龍,轟地一下,引得眾人大聲叫好,還將幾位良家小姐嚇了一跳,直往情郎身後躲去。
薛懷文三人站著的地方正好是正前方,那一口火龍猛地吐出,也將幼娘嚇了一跳。
她「呀!」地一聲急忙抱住身旁的胳膊唰的躲在其身後。
再一抬頭卻見到自家小七一臉怪異的看著她,而旁邊的張智皓也沒有躲避,極為尋常的任由幼娘抱著胳膊,另一隻手則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看到薛懷文帶著探究的目光朝他移來,還嘿嘿傻笑了幾聲,但胳膊根本沒動,就沒打算收回,意圖裝傻充愣矇混過關。
幼娘再一轉頭,發現自己抱的是張智皓的胳膊,臉騰的一下紅的像個熟透了的柿子,嗖的縮回抱著的手,低著頭挪到薛懷文身後,也不說話。
「你....」薛懷文看著旁邊的張智皓,又回頭看向自家六姐姐,指著他倆「你....你們....」
他人傻了,遇見突然的事情不應該首先往親近的人身邊躲嗎?這咋到了他這裡就不一樣了,還是說!
「噢!我就說你回來有幾日了也不過來尋我,偏得今晚元宵突然找過來,原是因為如此!」
薛懷文作勃然大怒狀,「好你個張智皓,我家精心待你,你卻打起我姐姐的主意,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說,何時開始的,如實招來!」
張智皓瞧著薛懷文像是真生氣的模樣,心中惶然,雖然他其實還沒做啥,但突然被人道破了心思,一時心中慌忙,這會兒急切上前求饒,並陳述自己並無逾矩之處,還請薛懷文放心云云。
而幼娘也紅著臉在他背上狠狠錘了幾下,差點沒把他隔夜飯都錘出來。
她用著微弱似蚊子聲細細道:「沒有的事,懷文你別亂說,敗壞你家姐姐的名聲。」
薛懷文看著兩人一陣無語,歪歪,大哥大姐,拜託,看你倆的樣子一幅妥妥的郎有情妾有意的模樣,還需要我亂說嗎?
隨即又一臉不滿的看著慌張告饒,生怕把幼娘牽扯進去的張智皓,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當我姐夫?
「六姐姐,他可是比你我年齡都大,你確定中意他?」
薛懷文一手指著停下告饒惶惶站著的張智皓扭頭對自家六姐姐道。
聞言,張智皓心中一緊,耳朵微動,眼角偷偷瞄向幼娘,想看看她是什麼神情,什麼回答。
幼娘低著頭不回答,薛懷文又用手肘懟了懟她,看她還是沒有反應,又懟了懟。
薛幼娘忍無可忍,抬頭猛地一巴掌拍到薛懷文背上,打的他一個踉蹌。
還沒等他轉頭表示自己的疼痛就被幼娘一把抓住胳膊向前跑去,邊跑還邊喊著:「前頭有處猜謎燈,咱們三個前去瞧瞧!」
薛懷文瞧著這模樣,哪裡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於是扭頭示意張智皓別傻站著了,讓他也趕忙跟上。
張智皓這才轉憂為喜,心中鬆了一大口氣。
笑著喊了聲「等等我!」也追了上去。
.........
而皇宮大內此時也是一片言笑嫣嫣,眾人在柴峪的帶領下已喝了第一盞和第二盞酒。
這會兒吃著宴席看著中間宮娥曼妙的舞姿,不時有大臣起身對著柴峪唱詞寫詩,以讚美四海昇平和恭賀他的功績。
只是這些賀詞詩句不是在歌頌他立盟約立的好,就是在說他秉持祖宗之法不變是為正道,神佛喜愛云云。
正前方的柴峪握著酒樽,面上雖然笑著但眼中卻是越發的寒冷。
薛舜元坐在中間偏下的位置,他察言觀色早早的發覺了官家和場上眾人的不對勁,此時正拉著陸氏埋著頭只顧吃飯,努力將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至於大兒子懷瑾,他官職太低此刻自然是不會出現在這宴席上,前段時間剛得了官家法旨,這會兒應該正在宮中偏殿裡與一眾同僚陪著幾位老大人補撰史書。
這時,場上的舞姬在舞完最後一曲,在領舞的帶領下盡數退去,柴峪不著聲色的悄悄吐出一口濁氣,隨即拿起酒樽站起身,百官見狀也跟著雙手端著酒樽站起來面向柴峪。
「眾卿家,但飲此杯。」柴峪笑著道,說完後便率先喝了一口。
「謝官家!」眾臣回道隨即以袖掩面開始飲酒。
有些酒量好的便一飲而盡,酒量差的或是不愛喝酒的則是淺啜一口,喝多喝少無所謂,只是走一趟儀式,官家並不會怪罪。
待得眾人飲完重新落座,梁冬這才上前尖聲喊道:「宣百戲進殿獻技~」
待得雜技表演開始後,場上那若有若無的爭鋒相對之感才漸漸消弭,一直到了第四盞酒教坊藝人大合唱,第五盞酒小兒隊的大型舞蹈都沒再出現,場上除了柴峪還包括像薛舜元這樣的中立官員心下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畢竟朝中老臣們因為變法之事,近日來可是吵得愈發熱烈。
還好,終是沒在這元宵大節鬧出大事變。
最後小兒隊的四名領頭紫衫少年舉著上書「仙山來絳節,雲海戲群鴻」的貼金牌子。
帶著200多名手執花枝,身著或緋綠,或紫青花衫兒的十二三歲少年有序退出大殿後,梁冬才上前宣布最後一項節目入殿:
「宣雜劇入殿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