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散播留言(求月票啊,求追讀,新書期很重要!跪謝!)
林瑾和黛玉一同出賈府,此時早有林家管事備好車馬在外等候。
黛玉咬著嘴唇,滿臉委屈。她登上馬車之際,又回頭望了一眼賈府,卻發現竟無一人前來相送。
黛玉心中愈發酸楚,這才扭過頭去,坐進了馬車。
雪雁見黛玉如此模樣,趕忙安慰道:「姑娘莫要傷心,咱們回了自己家,定能過得自在。這賈府雖大,卻也未必是個好去處。姑娘這般的人物,到哪裡都會受人敬重。」
嚴嬤嬤輕輕拍了拍黛玉的手,柔聲說道:「姑娘,老奴知道您心裡委屈。這賈府,雖是您的外家,但人心複雜,有些事兒也強求不得。」
「姑娘您就像那高潔的蘭花,本就不該在這等濁氣之地久留。咱們回府,有少爺護著您,還有老奴在呢。您如此冰雪聰明、才情過人,往後的日子定是順遂如意的,您就把心放寬些吧。」
林瑾騎在馬上,同樣看了一眼賈府那塊「敕造榮國府」的牌匾。他心中暗想,只要黛玉受了委屈從賈府出來,不再住在賈府,等日後賈府被抄家,黛玉所受的連累也會小些。
隨後,林瑾把自己的長隨林升叫了過來,吩咐道:「你且去,將賈府如何驕矜自傲、目中無人,對咱們這從外地來的外孫外孫女肆意輕慢之事,還有賈府對我這個繼子的厭棄之情,以及我與姑娘在賈府所遭受的種種委屈,統統添油加醋地宣揚出去。
「少爺我要讓這京城裡的人都知曉,賈家是如何刻薄對待自家外孫、外孫女的!」
「也讓眾人明白我們林家和賈家之間並無和睦可言。」林升聽了,趕忙應下,領命而去。
林瑾神色冷峻,回首又望了一眼賈府那威嚴的大門,隨後策馬,隨著馬車一同漸行漸遠。
林瑾帶著黛玉一行出了寧榮街後,便徑直向東而去。這京城之中,一直有著「東貴西賤,北富南貧」的說法。
寧榮二府乃是公爵,林家祖上只是列侯,然而當年太祖賞賜府邸之時,林府所處的位置卻比寧榮二府還要好,更靠近皇城。
不多時,林瑾等人便來到了林府門外。只見林府的下人們早已將正門大開,恭恭敬敬地等候在門外。
黛玉輕移蓮步下了馬車,抬眸望向那高懸於門上的牌匾,一時間竟有些出神。
那熟悉又陌生的牌匾,承載著她幼年時期為數不多的記憶。她恍惚間似乎看到了母親那溫柔的面容,母親抱著她,指著這塊牌匾,眼中滿是慈愛。
那時的她還太小,懵懂無知,卻不知這塊牌匾對於林家的意義,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再次面對它時,自己竟會是這般孤苦伶仃的模樣。
林瑾將黛玉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見她如此傷感,正要開口寬慰,卻不想黛玉已先一步察覺到他的意圖。
黛玉噙著淚,嘴角卻努力擠出一絲微笑,輕聲說道:「兄長,我沒事,只是看到這牌匾,想起了母親,有些感懷罷了。您莫要為我擔心,我能承受得住。」
林瑾見狀,心中不禁暗嘆,這黛玉真是有一顆玲瓏心啊,心思如此敏感細膩,即便自己滿心傷痛,卻還想著安慰他人,這讓他愈發心疼起黛玉來,對她的憐愛又多了幾分。
林瑾與黛玉回到林府後,府中上下一片忙碌,眾人都為他們的歸來精心準備著。
管家早已指揮著僕人們將林瑾和黛玉的住處又重新精心打理了一番,換上了嶄新的錦被繡褥。
嚴嬤嬤親自帶著幾個伶俐的丫鬟為黛玉整理衣物和飾品,一邊整理一邊輕聲安慰:「姑娘,這兒才是您真正的家,您可以安心住下了。」
雪雁在一旁忙著擺放黛玉喜愛的書籍,將它們整齊地排列在書架上,還不忘在案几上放上黛玉常讀的那幾本詩集,方便姑娘隨時翻閱。
黛玉坐在一旁,看向正在忙碌的嚴嬤嬤和雪雁,心裡想到:還是回到自己家好啊。
在那賈府,雖說是外祖母家,外祖母對她也是真心疼愛,可到底隔著一層。那裡人多口雜,規矩又多,她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失了禮數,惹人生厭。」
黛玉起身,走到書架旁,手指划過那些擺放整齊的書籍,眼中有了一絲笑意,在這裡,她能自在地讀書,不用在意那些莫名的目光。
賈府雖富貴非凡,雕樑畫棟、珍寶無數,但那終究不是她的歸宿。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讓她覺得無比親切,仿佛連呼吸都順暢了許多。她再也不用像在賈府那般,時刻緊繃著自己了。
且林升得了林瑾的吩咐,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先尋了京城中那些最愛嚼舌根的婆子,這些婆子平日裡就穿梭於各府之間,專靠打聽和傳播消息為生。
林升找到她們,故意唉聲嘆氣地說道:「你們可知那賈府,真是個狼心狗肺的地方。」
「那林公子和林姑娘,本是他們賈家的親外孫、親外孫女,還是賈家老太君寫信說自己不好了,想見外孫女最後一面,林家老爺這才捨得讓小小年紀的林姑娘千里迢迢進京的。」
「可那賈府的人呢?先是讓兄妹兩個在碼頭乾等了半天被人恥笑不說,又讓他們從角門進!」
「角門是什麼人走的?那都是各個府裡面的奴才下人走的!」
「這還不算,好不容易進了門,結果連個正經迎接的人都沒有,就像打發叫花子似的。」
「後來才一打聽,原來人家賈家的人都忙著去迎接不知從哪裡來的姨太太呢!」
婆子們一聽,眼睛都亮了起來,林升繼續說道:「那賈府老太太,還有那二老爺的夫人,看林公子的眼神就像看仇人一樣,恨不得把林公子立刻趕出去。」
「不就是先前林家過繼的時候,沒有和賈家商議嗎?至於如此記恨?」
林升又讓人找了些在茶樓酒館裡說書的先生,偷偷塞給他們銀子,說道:「你們把這事兒編到故事裡去,讓大家都知道。」
「那賈府安排住處的時候,竟把原本該給林姑娘兄妹的院子給了旁人,那可是榮公養老的院子,就這麼隨隨便便給了個外來的,做皇商的姨太太!」
「這賈府啊,就是個嫌貧愛富、刻薄寡恩的地兒,哪有什麼親情。林姑娘和林公子在那兒受的委屈,簡直是罄竹難書啊!」
他還讓人跑到那些達官貴人的府門前,跟那些門房小廝嘀咕:「你們可別和賈府的人走太近,那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他們連自家親戚都不放過,林姑娘兄妹倆那可是有才有貌,可在賈府就像進了火坑,受盡了折磨。」
一時間,京城中關於賈府刻薄對待林姑娘兄妹的傳言如野火般蔓延開來,人人都在談論賈府的刻薄與無情。
黛玉咬著嘴唇,滿臉委屈。她登上馬車之際,又回頭望了一眼賈府,卻發現竟無一人前來相送。
黛玉心中愈發酸楚,這才扭過頭去,坐進了馬車。
雪雁見黛玉如此模樣,趕忙安慰道:「姑娘莫要傷心,咱們回了自己家,定能過得自在。這賈府雖大,卻也未必是個好去處。姑娘這般的人物,到哪裡都會受人敬重。」
嚴嬤嬤輕輕拍了拍黛玉的手,柔聲說道:「姑娘,老奴知道您心裡委屈。這賈府,雖是您的外家,但人心複雜,有些事兒也強求不得。」
「姑娘您就像那高潔的蘭花,本就不該在這等濁氣之地久留。咱們回府,有少爺護著您,還有老奴在呢。您如此冰雪聰明、才情過人,往後的日子定是順遂如意的,您就把心放寬些吧。」
林瑾騎在馬上,同樣看了一眼賈府那塊「敕造榮國府」的牌匾。他心中暗想,只要黛玉受了委屈從賈府出來,不再住在賈府,等日後賈府被抄家,黛玉所受的連累也會小些。
隨後,林瑾把自己的長隨林升叫了過來,吩咐道:「你且去,將賈府如何驕矜自傲、目中無人,對咱們這從外地來的外孫外孫女肆意輕慢之事,還有賈府對我這個繼子的厭棄之情,以及我與姑娘在賈府所遭受的種種委屈,統統添油加醋地宣揚出去。
「少爺我要讓這京城裡的人都知曉,賈家是如何刻薄對待自家外孫、外孫女的!」
「也讓眾人明白我們林家和賈家之間並無和睦可言。」林升聽了,趕忙應下,領命而去。
林瑾神色冷峻,回首又望了一眼賈府那威嚴的大門,隨後策馬,隨著馬車一同漸行漸遠。
林瑾帶著黛玉一行出了寧榮街後,便徑直向東而去。這京城之中,一直有著「東貴西賤,北富南貧」的說法。
寧榮二府乃是公爵,林家祖上只是列侯,然而當年太祖賞賜府邸之時,林府所處的位置卻比寧榮二府還要好,更靠近皇城。
不多時,林瑾等人便來到了林府門外。只見林府的下人們早已將正門大開,恭恭敬敬地等候在門外。
黛玉輕移蓮步下了馬車,抬眸望向那高懸於門上的牌匾,一時間竟有些出神。
那熟悉又陌生的牌匾,承載著她幼年時期為數不多的記憶。她恍惚間似乎看到了母親那溫柔的面容,母親抱著她,指著這塊牌匾,眼中滿是慈愛。
那時的她還太小,懵懂無知,卻不知這塊牌匾對於林家的意義,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再次面對它時,自己竟會是這般孤苦伶仃的模樣。
林瑾將黛玉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見她如此傷感,正要開口寬慰,卻不想黛玉已先一步察覺到他的意圖。
黛玉噙著淚,嘴角卻努力擠出一絲微笑,輕聲說道:「兄長,我沒事,只是看到這牌匾,想起了母親,有些感懷罷了。您莫要為我擔心,我能承受得住。」
林瑾見狀,心中不禁暗嘆,這黛玉真是有一顆玲瓏心啊,心思如此敏感細膩,即便自己滿心傷痛,卻還想著安慰他人,這讓他愈發心疼起黛玉來,對她的憐愛又多了幾分。
林瑾與黛玉回到林府後,府中上下一片忙碌,眾人都為他們的歸來精心準備著。
管家早已指揮著僕人們將林瑾和黛玉的住處又重新精心打理了一番,換上了嶄新的錦被繡褥。
嚴嬤嬤親自帶著幾個伶俐的丫鬟為黛玉整理衣物和飾品,一邊整理一邊輕聲安慰:「姑娘,這兒才是您真正的家,您可以安心住下了。」
雪雁在一旁忙著擺放黛玉喜愛的書籍,將它們整齊地排列在書架上,還不忘在案几上放上黛玉常讀的那幾本詩集,方便姑娘隨時翻閱。
黛玉坐在一旁,看向正在忙碌的嚴嬤嬤和雪雁,心裡想到:還是回到自己家好啊。
在那賈府,雖說是外祖母家,外祖母對她也是真心疼愛,可到底隔著一層。那裡人多口雜,規矩又多,她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失了禮數,惹人生厭。」
黛玉起身,走到書架旁,手指划過那些擺放整齊的書籍,眼中有了一絲笑意,在這裡,她能自在地讀書,不用在意那些莫名的目光。
賈府雖富貴非凡,雕樑畫棟、珍寶無數,但那終究不是她的歸宿。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讓她覺得無比親切,仿佛連呼吸都順暢了許多。她再也不用像在賈府那般,時刻緊繃著自己了。
且林升得了林瑾的吩咐,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先尋了京城中那些最愛嚼舌根的婆子,這些婆子平日裡就穿梭於各府之間,專靠打聽和傳播消息為生。
林升找到她們,故意唉聲嘆氣地說道:「你們可知那賈府,真是個狼心狗肺的地方。」
「那林公子和林姑娘,本是他們賈家的親外孫、親外孫女,還是賈家老太君寫信說自己不好了,想見外孫女最後一面,林家老爺這才捨得讓小小年紀的林姑娘千里迢迢進京的。」
「可那賈府的人呢?先是讓兄妹兩個在碼頭乾等了半天被人恥笑不說,又讓他們從角門進!」
「角門是什麼人走的?那都是各個府裡面的奴才下人走的!」
「這還不算,好不容易進了門,結果連個正經迎接的人都沒有,就像打發叫花子似的。」
「後來才一打聽,原來人家賈家的人都忙著去迎接不知從哪裡來的姨太太呢!」
婆子們一聽,眼睛都亮了起來,林升繼續說道:「那賈府老太太,還有那二老爺的夫人,看林公子的眼神就像看仇人一樣,恨不得把林公子立刻趕出去。」
「不就是先前林家過繼的時候,沒有和賈家商議嗎?至於如此記恨?」
林升又讓人找了些在茶樓酒館裡說書的先生,偷偷塞給他們銀子,說道:「你們把這事兒編到故事裡去,讓大家都知道。」
「那賈府安排住處的時候,竟把原本該給林姑娘兄妹的院子給了旁人,那可是榮公養老的院子,就這麼隨隨便便給了個外來的,做皇商的姨太太!」
「這賈府啊,就是個嫌貧愛富、刻薄寡恩的地兒,哪有什麼親情。林姑娘和林公子在那兒受的委屈,簡直是罄竹難書啊!」
他還讓人跑到那些達官貴人的府門前,跟那些門房小廝嘀咕:「你們可別和賈府的人走太近,那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他們連自家親戚都不放過,林姑娘兄妹倆那可是有才有貌,可在賈府就像進了火坑,受盡了折磨。」
一時間,京城中關於賈府刻薄對待林姑娘兄妹的傳言如野火般蔓延開來,人人都在談論賈府的刻薄與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