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林瑾夜訪
林瑾心下猶豫了片刻,終是向衛老太爺輕聲問道:「您老背後,可還有旁人在暗中相助?」
衛老太爺目光淡淡地瞥了林瑾一眼,緩聲道:「此節你無需過多掛懷,即便真有,也只會一心庇佑於你。」
話畢,便不再多言。林瑾見此情形,也明智地止住了追問。
他心底透亮,能有這般能耐站在衛老太爺與林如海身後鼎力支持的,定是那寥寥無幾的權貴之人。
他雙眸微微一沉,既已得了這般承諾,那有些事情便大可放手施為了,橫豎有那等人物為自己兜底,又何懼之有?
於是,他便將薛家之事原原本本說與衛老太爺聽。
衛老太爺聽完,微微皺起眉頭,沉聲道:「想讓那些人將吞了的薛家產業全部乖乖吐出,實非易事,然若只是讓其歸還十之七八,老夫倒尚有幾分把握。」
「你且先回去,靜心等候消息便是。」
而後,二人又提及那江南鹽稅之事。
衛老太爺長嘆一聲,道:「北邊年後恐有大戰將至,皇上如今正因銀錢之事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故而對這江南鹽稅愈發看重。」
「若此次林如海能巧妙妥善地解決鹽稅難題,令各方皆心滿意足,莫說連升幾級,便是調回京城任職亦非毫無希望。然若是辦砸了,皇上必定不會輕饒於他。」
林瑾從衛府出來時,天色已然暗沉如墨。
趁著這朦朧夜色,他與林升、德海一道,趕著兩輛滿載貨物的馬車,匆匆朝著一座位於平民區的宅院行去。
此院規模不小,乃是兩進的大院子,裡面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十幾間房舍,住著數十個半大的少男少女,大些的不過十五六歲,小的才七八歲模樣,瞧著皆是稚嫩青澀。
林瑾三人踏入宅院,眾人在一個名叫夏桂的少年帶領下,齊齊向林瑾行禮。
此時夏桂心中甚是忐忑不安。他家本在山東,原是村裡的小地主,家中有上百畝田地,家境也算殷實。
他乃是家中獨子,也曾上過幾日學堂,讀過些許詩書,然實在是無甚讀書天賦,便隨父親一同精心打理家中田產。
怎料天有不測風雲,後來山東大旱,餓極了的流民與鄉民們,如潮水般湧來,搶了他家糧倉,連他們自家的口糧也未能倖免。
他與父母帶著家人,倉皇失措地被迫躲入山中。
待他們再回時,家中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殘垣斷壁。
無奈之下,只得隨著流民難民一同踏上漫漫逃難之路。途中,父母與小妹先後染病離世,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人。
這伙流民難民本是懷著最後一絲希望朝著京城而來,眾人皆以為天子所在之地,定能尋得一線生機,皇上定然不會坐視不管。
豈料,尚未行至京城百里之處,便被官兵阻攔,不許他們靠近京城半步。
那些當兵的非但未派發糧食、妥善安置他們,反而兇狠地驅散眾人,不少難民當場便被打死打傷。
彼時,他們已逃難大半年,皆已形容枯槁,不成人形,全憑一口氣苦苦吊著。
眼瞅著就要到京城了,卻被無情攔住,許多人當場斷了氣,魂歸西天。夏桂亦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幾近昏厥過去。
恰在此時,有人在難民中高聲詢問可有識字之人。
夏桂聽聞,忙強撐著精神應道自己識字。
那人又問他可願跟自己走,許他有吃有穿,安穩度日。夏桂仿若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地應下,稱哪怕賣身亦在所不惜,只要能活下去。
那人又從眾難民里仔細挑了數十人,皆是半大的小子,還有幾個女娃,皆是那些瀕死、無親無故且看著機靈懂事的可憐孩子。
他們被帶到了這座宅院裡。
因夏桂識字且年紀稍長,便讓他管理眾人。不僅每日供他們吃喝暖飽,還給辦了新身份。
有幾個孩子身子有病,亦請了大夫悉心診治抓藥。眾人在這安穩日子裡,皆在暗自揣測,這東家如此善待他們,究竟所圖何事?欲讓他們做些什麼?
夏桂雖在鄉間長大,見識有限,卻也聽聞大戶人家常於災年買些孤兒或無依之人,去做些傷天害理之事。
他們這類人命賤如螻蟻,死了亦無人過問,在那些人眼中,難民的命尚不及幾口吃食珍貴。
起初為求生存,他未多想,然安定下來後,心中不免起疑。
他與幾個大些的孩子商議,他們幾人願將命賣給東家,然那幾個不滿十歲的孩子與女娃,太過乖巧懂事。
到了此處後,生怕被拋棄,餓成皮包骨頭亦不敢多吃,有活卻搶著干,還懂得照顧旁人。他們實在於心不忍,欲為這些孩子求條活路。
這兩日聽聞給他們飯吃、住的人要來,夏桂滿心琢磨著如何應對,然見林瑾這般俊美貴氣公子前來,他竟一時語塞。
這般俊美不凡、貴氣逼人的人物,他從未見過,雖平日在村里也算能說會道,與人打交道亦不落下風,此刻面對林瑾,卻緊張得喉嚨發緊,不敢輕易開口。
正當夏桂胡思亂想之際,林瑾溫潤的聲音響起:「你便是夏桂?」
「是!回老爺,小的便是夏桂!」夏桂聞言,下意識地又跪於地上,頭低得幾乎要貼到地面,不敢直視林瑾。
他這一跪,身後一眾孩子亦紛紛效仿,齊刷刷地跪下。
林瑾見狀,不禁失笑道:「我並非老爺,你們喚我東家即可,都起來吧,見我不必磕頭。」
一旁林升亦和聲說道:「都快起來,公子向來不喜如此繁文縟節。」
夏桂這才戰戰兢兢地領著眾人起身,站於一旁,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
林瑾細細打量眼前眾人,雖養了兩個多月,然仍能瞧出他們逃難途中虧損了身子氣血。這兩月雖有好吃好喝,看著胖了些,然依舊虛弱,面色透著些蒼白。
隨後,林瑾吩咐林升,讓眾人將車裡之物搬進來。
夏桂瞧見車內滿是各類吃食,米麵糧油、雞蛋成筐、各色肉食新鮮誘人,甚至還有成衣鞋子、小孩玩具與刺繡之物。
見此,夏桂心中並未歡喜,反倒愈發沉重。
衛老太爺目光淡淡地瞥了林瑾一眼,緩聲道:「此節你無需過多掛懷,即便真有,也只會一心庇佑於你。」
話畢,便不再多言。林瑾見此情形,也明智地止住了追問。
他心底透亮,能有這般能耐站在衛老太爺與林如海身後鼎力支持的,定是那寥寥無幾的權貴之人。
他雙眸微微一沉,既已得了這般承諾,那有些事情便大可放手施為了,橫豎有那等人物為自己兜底,又何懼之有?
於是,他便將薛家之事原原本本說與衛老太爺聽。
衛老太爺聽完,微微皺起眉頭,沉聲道:「想讓那些人將吞了的薛家產業全部乖乖吐出,實非易事,然若只是讓其歸還十之七八,老夫倒尚有幾分把握。」
「你且先回去,靜心等候消息便是。」
而後,二人又提及那江南鹽稅之事。
衛老太爺長嘆一聲,道:「北邊年後恐有大戰將至,皇上如今正因銀錢之事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焦頭爛額,故而對這江南鹽稅愈發看重。」
「若此次林如海能巧妙妥善地解決鹽稅難題,令各方皆心滿意足,莫說連升幾級,便是調回京城任職亦非毫無希望。然若是辦砸了,皇上必定不會輕饒於他。」
林瑾從衛府出來時,天色已然暗沉如墨。
趁著這朦朧夜色,他與林升、德海一道,趕著兩輛滿載貨物的馬車,匆匆朝著一座位於平民區的宅院行去。
此院規模不小,乃是兩進的大院子,裡面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十幾間房舍,住著數十個半大的少男少女,大些的不過十五六歲,小的才七八歲模樣,瞧著皆是稚嫩青澀。
林瑾三人踏入宅院,眾人在一個名叫夏桂的少年帶領下,齊齊向林瑾行禮。
此時夏桂心中甚是忐忑不安。他家本在山東,原是村裡的小地主,家中有上百畝田地,家境也算殷實。
他乃是家中獨子,也曾上過幾日學堂,讀過些許詩書,然實在是無甚讀書天賦,便隨父親一同精心打理家中田產。
怎料天有不測風雲,後來山東大旱,餓極了的流民與鄉民們,如潮水般湧來,搶了他家糧倉,連他們自家的口糧也未能倖免。
他與父母帶著家人,倉皇失措地被迫躲入山中。
待他們再回時,家中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殘垣斷壁。
無奈之下,只得隨著流民難民一同踏上漫漫逃難之路。途中,父母與小妹先後染病離世,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人。
這伙流民難民本是懷著最後一絲希望朝著京城而來,眾人皆以為天子所在之地,定能尋得一線生機,皇上定然不會坐視不管。
豈料,尚未行至京城百里之處,便被官兵阻攔,不許他們靠近京城半步。
那些當兵的非但未派發糧食、妥善安置他們,反而兇狠地驅散眾人,不少難民當場便被打死打傷。
彼時,他們已逃難大半年,皆已形容枯槁,不成人形,全憑一口氣苦苦吊著。
眼瞅著就要到京城了,卻被無情攔住,許多人當場斷了氣,魂歸西天。夏桂亦撐著最後一絲力氣,幾近昏厥過去。
恰在此時,有人在難民中高聲詢問可有識字之人。
夏桂聽聞,忙強撐著精神應道自己識字。
那人又問他可願跟自己走,許他有吃有穿,安穩度日。夏桂仿若抓住救命稻草,忙不迭地應下,稱哪怕賣身亦在所不惜,只要能活下去。
那人又從眾難民里仔細挑了數十人,皆是半大的小子,還有幾個女娃,皆是那些瀕死、無親無故且看著機靈懂事的可憐孩子。
他們被帶到了這座宅院裡。
因夏桂識字且年紀稍長,便讓他管理眾人。不僅每日供他們吃喝暖飽,還給辦了新身份。
有幾個孩子身子有病,亦請了大夫悉心診治抓藥。眾人在這安穩日子裡,皆在暗自揣測,這東家如此善待他們,究竟所圖何事?欲讓他們做些什麼?
夏桂雖在鄉間長大,見識有限,卻也聽聞大戶人家常於災年買些孤兒或無依之人,去做些傷天害理之事。
他們這類人命賤如螻蟻,死了亦無人過問,在那些人眼中,難民的命尚不及幾口吃食珍貴。
起初為求生存,他未多想,然安定下來後,心中不免起疑。
他與幾個大些的孩子商議,他們幾人願將命賣給東家,然那幾個不滿十歲的孩子與女娃,太過乖巧懂事。
到了此處後,生怕被拋棄,餓成皮包骨頭亦不敢多吃,有活卻搶著干,還懂得照顧旁人。他們實在於心不忍,欲為這些孩子求條活路。
這兩日聽聞給他們飯吃、住的人要來,夏桂滿心琢磨著如何應對,然見林瑾這般俊美貴氣公子前來,他竟一時語塞。
這般俊美不凡、貴氣逼人的人物,他從未見過,雖平日在村里也算能說會道,與人打交道亦不落下風,此刻面對林瑾,卻緊張得喉嚨發緊,不敢輕易開口。
正當夏桂胡思亂想之際,林瑾溫潤的聲音響起:「你便是夏桂?」
「是!回老爺,小的便是夏桂!」夏桂聞言,下意識地又跪於地上,頭低得幾乎要貼到地面,不敢直視林瑾。
他這一跪,身後一眾孩子亦紛紛效仿,齊刷刷地跪下。
林瑾見狀,不禁失笑道:「我並非老爺,你們喚我東家即可,都起來吧,見我不必磕頭。」
一旁林升亦和聲說道:「都快起來,公子向來不喜如此繁文縟節。」
夏桂這才戰戰兢兢地領著眾人起身,站於一旁,雙手不安地搓著衣角。
林瑾細細打量眼前眾人,雖養了兩個多月,然仍能瞧出他們逃難途中虧損了身子氣血。這兩月雖有好吃好喝,看著胖了些,然依舊虛弱,面色透著些蒼白。
隨後,林瑾吩咐林升,讓眾人將車裡之物搬進來。
夏桂瞧見車內滿是各類吃食,米麵糧油、雞蛋成筐、各色肉食新鮮誘人,甚至還有成衣鞋子、小孩玩具與刺繡之物。
見此,夏桂心中並未歡喜,反倒愈發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