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寶釵籌謀
林瑾面容沉靜,徐徐而言:「我林家有一教習先生,往昔承蒙他人資助,方得考取功名。只可惜資助者家的獨女,於一次隨僕人外出賞燈之際走失,被那拐子拐了去。」
「這位先生為報當年大恩,多年來苦苦尋覓,矢志不渝。」
「那日我偶然察覺薛姑娘的丫鬟香菱,言談間頗具吳越口音,而後稍加探問,得知香菱姑娘亦是自幼被拐賣,且年紀與那走失的小姐恰好對得上,故而冒昧前來,想問一問,不知這香菱姑娘原名叫什麼?」
寶釵聽聞,柳眉輕蹙,略作思索後,緩緩道:「我似記得她姓『甄』,至於具體名號,我卻未曾知曉。」
林瑾眼中閃過一絲欣喜,說道:「這便對了!那位先生苦尋之人正是姓『甄』。」
薛寶釵亦覺此事太過巧合離奇,遂輕聲問道:「莫不是想將香菱帶回,讓其家人辨認?若果真是,倒可促成一家人團圓,也是樁善事。」
她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兄長薛蟠自上次被林瑾教訓之後,仿若變了個人,對男女之事全然沒了興致,連香菱都不許靠近,稍有不順心,便對香菱非打即罵。
自己平日裡總是想法子不讓香菱在薛蟠面前出現,此番回去討要香菱身契,料想母親與兄長應不會多加阻攔。
林瑾繼而向薛寶釵細細問詢薛家哪些產業被何人強占。
薛寶釵皆如實相告。
林瑾聽完,神色篤定地對她說道:「薛姑娘且著手收拾行囊,準備回金陵吧。」
「薛家那些產業,除了少數背後勢力盤根錯節、一時難以撼動者,其餘的這段時間我自會設法讓侵占之人陸續歸還,屆時薛姑娘便可回去接手了。」
薛寶釵愣愣地望著林瑾,心中滿是疑慮,說道:「此事當真能成?」
他如今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未取得,雖說身為江南巡鹽御史林大人之子,卻只是繼子罷了。
她委實難以相信林瑾能將此事辦妥,畢竟連她那在官場頗有權勢的舅舅都對此無可奈何。
林瑾但笑不語,只留下一句:「薛姑娘且拭目以待。」
他既有此言語,自是胸有成竹,心想著也是時候與衛老太爺坦誠相見,暢抒胸臆了。
有些事若一直隱匿不言,總歸不妥,自己亦需表明堅定的態度。
待薛寶釵離去,林瑾便出了布莊,徑直往衛府而去。
這邊薛寶釵回到薛府,見母親正在房中獨自生悶氣,臉色陰沉得似能滴出水來。
她心中瞭然,定是母親在姨母處受了委屈,回來拿眾人撒氣。
薛寶釵款步上前,輕聲問道:「母親這是怎麼了?姨母又給您氣受了?」
薛姨媽一聽這話,頓時怒火中燒,忙將婆子丫鬟屏退,湊近寶釵,悄聲道:「好似宮裡傳出了風聲,你那大表姐恐要有個位分了。」
薛寶釵一聽,便知母親為何這般惱怒,也不多言,只靜靜聽著。
薛姨媽又氣呼呼地說道:「就因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你姨母便眼高於頂。」
「我本想著把你剛做的幾樣可口的吃食,給寶玉送去嘗嘗,你姨母竟說寶玉忙於讀書進學,許久都未踏入內院了。」
「哼!寶玉與房裡那些丫鬟整日廝混,誰人不知?分明是見自家女兒有望攀高枝,便瞧不上咱們了。」
「想當初剛入賈府時,她有事沒事便在我面前念叨寶玉,還常常誇讚你,如今倒好,這消息才剛傳出來,便對咱們如此冷淡。」
薛姨媽說得義憤填膺,薛寶釵卻只是抿嘴而笑,待母親說完,她優雅地斟了杯茶遞上,方緩緩道:「母親莫氣,既然姨母嫌咱們礙眼,咱們收拾收拾離開賈府便是。」
「好,我這就收拾。咱在京中的宅子,前幾日已著人收拾好了,搬過去就能住。」
薛姨媽說著便欲吩咐下人,猶自憤恨不平道:「她將那整日沉迷於胭脂堆里的寶玉當作稀世珍寶,還以為旁人都稀罕。與林公子相較,寶玉又算得了什麼?」
言罷起身欲走,卻被薛寶釵輕輕攔住,寶釵道:「我之意並非搬去京中宅子,而是回金陵老家。」
「不行!」薛姨媽高聲叫道,「萬萬不可回去。你知曉咱家為何急著進京,還不是那些人盯上了薛家,已從咱家割去一大塊肉,仍不肯罷休。咱們若就此回去,沒了王家賈家庇護,他們豈會放過咱們孤兒寡母。」
薛寶釵忙柔聲勸慰道:「母親,若我言此次回金陵,非但無人覬覦咱家產業,那些人還會將霸占的鋪子、田地、作坊盡數歸還,您可信?」
「真的?那些人連王家賈家都不懼,怎會吐出已得之利?」薛姨媽滿臉狐疑,眼中滿是不信。
薛寶釵淺笑道:「母親可知我剛去了何處?」
薛姨媽搖了搖頭。
薛寶釵道:「我去見了林瑾林公子,與他談了合作之事。」
「什麼?你竟私會外男?」薛姨媽聲音陡然拔高,臉上滿是震驚與憤怒。
「母親小聲些,您不怕旁人聽見?」薛寶釵甚是無奈,母親這大嗓門實在讓她有些頭疼。
薛寶釵接著道:「母親聽我言,林公子說可助咱們奪回被占產業,但有一條件,需薛家與他合作經商。」
「他有這等本事?單靠他自己?」薛姨媽仍是滿心懷疑。
薛寶釵耐心解釋道:「他背後有林家與衛家。僅憑林如海能穩坐揚州御史之位,衛家老太爺如今升任吏部尚書,除了那一兩戶有極大靠山者,其餘產業要回並非難事。」
「便是那一兩戶,見林、衛兩家出手,亦得思量是否真要與之作對。」
薛寶釵又道:「咱們進京本就為尋靠山,如今林公子主動前來,為何不試上一試,賭上一賭?」
薛姨媽仍是滿臉猶豫,憂心忡忡地說道:「那可怎麼能保證,這些產業即便要回來了,真能妥妥噹噹回到咱們薛家手裡呀,萬一是被林家、衛家給瓜分了去,可如何是好?」
「這位先生為報當年大恩,多年來苦苦尋覓,矢志不渝。」
「那日我偶然察覺薛姑娘的丫鬟香菱,言談間頗具吳越口音,而後稍加探問,得知香菱姑娘亦是自幼被拐賣,且年紀與那走失的小姐恰好對得上,故而冒昧前來,想問一問,不知這香菱姑娘原名叫什麼?」
寶釵聽聞,柳眉輕蹙,略作思索後,緩緩道:「我似記得她姓『甄』,至於具體名號,我卻未曾知曉。」
林瑾眼中閃過一絲欣喜,說道:「這便對了!那位先生苦尋之人正是姓『甄』。」
薛寶釵亦覺此事太過巧合離奇,遂輕聲問道:「莫不是想將香菱帶回,讓其家人辨認?若果真是,倒可促成一家人團圓,也是樁善事。」
她心中暗自思忖,如今兄長薛蟠自上次被林瑾教訓之後,仿若變了個人,對男女之事全然沒了興致,連香菱都不許靠近,稍有不順心,便對香菱非打即罵。
自己平日裡總是想法子不讓香菱在薛蟠面前出現,此番回去討要香菱身契,料想母親與兄長應不會多加阻攔。
林瑾繼而向薛寶釵細細問詢薛家哪些產業被何人強占。
薛寶釵皆如實相告。
林瑾聽完,神色篤定地對她說道:「薛姑娘且著手收拾行囊,準備回金陵吧。」
「薛家那些產業,除了少數背後勢力盤根錯節、一時難以撼動者,其餘的這段時間我自會設法讓侵占之人陸續歸還,屆時薛姑娘便可回去接手了。」
薛寶釵愣愣地望著林瑾,心中滿是疑慮,說道:「此事當真能成?」
他如今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未取得,雖說身為江南巡鹽御史林大人之子,卻只是繼子罷了。
她委實難以相信林瑾能將此事辦妥,畢竟連她那在官場頗有權勢的舅舅都對此無可奈何。
林瑾但笑不語,只留下一句:「薛姑娘且拭目以待。」
他既有此言語,自是胸有成竹,心想著也是時候與衛老太爺坦誠相見,暢抒胸臆了。
有些事若一直隱匿不言,總歸不妥,自己亦需表明堅定的態度。
待薛寶釵離去,林瑾便出了布莊,徑直往衛府而去。
這邊薛寶釵回到薛府,見母親正在房中獨自生悶氣,臉色陰沉得似能滴出水來。
她心中瞭然,定是母親在姨母處受了委屈,回來拿眾人撒氣。
薛寶釵款步上前,輕聲問道:「母親這是怎麼了?姨母又給您氣受了?」
薛姨媽一聽這話,頓時怒火中燒,忙將婆子丫鬟屏退,湊近寶釵,悄聲道:「好似宮裡傳出了風聲,你那大表姐恐要有個位分了。」
薛寶釵一聽,便知母親為何這般惱怒,也不多言,只靜靜聽著。
薛姨媽又氣呼呼地說道:「就因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兒,你姨母便眼高於頂。」
「我本想著把你剛做的幾樣可口的吃食,給寶玉送去嘗嘗,你姨母竟說寶玉忙於讀書進學,許久都未踏入內院了。」
「哼!寶玉與房裡那些丫鬟整日廝混,誰人不知?分明是見自家女兒有望攀高枝,便瞧不上咱們了。」
「想當初剛入賈府時,她有事沒事便在我面前念叨寶玉,還常常誇讚你,如今倒好,這消息才剛傳出來,便對咱們如此冷淡。」
薛姨媽說得義憤填膺,薛寶釵卻只是抿嘴而笑,待母親說完,她優雅地斟了杯茶遞上,方緩緩道:「母親莫氣,既然姨母嫌咱們礙眼,咱們收拾收拾離開賈府便是。」
「好,我這就收拾。咱在京中的宅子,前幾日已著人收拾好了,搬過去就能住。」
薛姨媽說著便欲吩咐下人,猶自憤恨不平道:「她將那整日沉迷於胭脂堆里的寶玉當作稀世珍寶,還以為旁人都稀罕。與林公子相較,寶玉又算得了什麼?」
言罷起身欲走,卻被薛寶釵輕輕攔住,寶釵道:「我之意並非搬去京中宅子,而是回金陵老家。」
「不行!」薛姨媽高聲叫道,「萬萬不可回去。你知曉咱家為何急著進京,還不是那些人盯上了薛家,已從咱家割去一大塊肉,仍不肯罷休。咱們若就此回去,沒了王家賈家庇護,他們豈會放過咱們孤兒寡母。」
薛寶釵忙柔聲勸慰道:「母親,若我言此次回金陵,非但無人覬覦咱家產業,那些人還會將霸占的鋪子、田地、作坊盡數歸還,您可信?」
「真的?那些人連王家賈家都不懼,怎會吐出已得之利?」薛姨媽滿臉狐疑,眼中滿是不信。
薛寶釵淺笑道:「母親可知我剛去了何處?」
薛姨媽搖了搖頭。
薛寶釵道:「我去見了林瑾林公子,與他談了合作之事。」
「什麼?你竟私會外男?」薛姨媽聲音陡然拔高,臉上滿是震驚與憤怒。
「母親小聲些,您不怕旁人聽見?」薛寶釵甚是無奈,母親這大嗓門實在讓她有些頭疼。
薛寶釵接著道:「母親聽我言,林公子說可助咱們奪回被占產業,但有一條件,需薛家與他合作經商。」
「他有這等本事?單靠他自己?」薛姨媽仍是滿心懷疑。
薛寶釵耐心解釋道:「他背後有林家與衛家。僅憑林如海能穩坐揚州御史之位,衛家老太爺如今升任吏部尚書,除了那一兩戶有極大靠山者,其餘產業要回並非難事。」
「便是那一兩戶,見林、衛兩家出手,亦得思量是否真要與之作對。」
薛寶釵又道:「咱們進京本就為尋靠山,如今林公子主動前來,為何不試上一試,賭上一賭?」
薛姨媽仍是滿臉猶豫,憂心忡忡地說道:「那可怎麼能保證,這些產業即便要回來了,真能妥妥噹噹回到咱們薛家手裡呀,萬一是被林家、衛家給瓜分了去,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