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榮歸
到了國試結束之後的第三日,國都深宮紅牆之內的奉禮監公公帶來了一道陛下口諭,不過並非是招朝歲入宮面聖,而是口諭嘉獎以及緬懷欣慰靈虛道府培養弟子之功。
對此眾人倒也並不意外,畢竟當今聖上久病體弱在朝野之中早已不是什麼隱秘,不僅日常軍國政事大都是交由左右二相和長公主來決斷,就連國試開始時也沒有露過面,現下沒有接見天元大試的獲勝者也不稀奇。
而在國都停留了三日之久後,廣寒凌星和眉雨也終於決定在今日返回臨江府,回程同樣是乘坐監天司的通天仙槎。
相比起來時的浩浩蕩蕩,此番眾人歸去時更顯意氣風發,站在仙槎之上對著一路的巍巍山河指點了起來。
畢竟又有誰能想到之前那句『此去青都爭國首』的戲言,如今竟成了如夢似幻一般的事實。
臨江府二百年來都未曾有過的國首,這該是何等的殊榮?
一眾弟子皆是紅光滿面,同時心裡亦在期待著監天司這次會給靈虛道府賞賜下什麼獎勵來。
相比起眾人,眉雨此刻神情並沒有多少欣喜,反倒是眉頭微蹙,站在廣寒凌星旁邊說道:「那日道法會武時,朝歲最後的一劍......」
眉雨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是廣寒凌星清楚他想說什麼,微微點頭道:「應是春酒劍元無疑。」
聽到這個答案,眉雨卻沉默了下來,過了很久才又說道:「大師兄離行前曾與我們說過,未到他之境界不可參悟春酒劍元,否則難以壓制神府之變,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況且那日自青雲峰上離去時,他之氣息還隱隱只是烈火期小成,但不過數日相隔,現下已經臻至圓滿,如此破境修行速度,簡直聞所未聞,即便是天生道種也斷然做不到。」
廣寒凌星沉思片刻後,說道:「祖師昔日在道磨之中留下傳承,護佑我靈虛道府傳承至今,或許除了那三詭之外,朝歲還在裡面另有所悟。」
「不過,師弟——」
很快,廣寒凌星又看著眉雨鄭重說道:「無論如何他都是我靈虛道府未來中興門庭的唯一希望所在,你不必多想。」
「我們只需靜靜待他修為漸深,日後躋身斬妖司高層,執掌道府,屆時便是我靈虛道府真正重返宋國頂尖大派之日。」
聽著這話,眉雨一言不發地站在仙槎上,很難得地沒有出聲反駁。
因為即便是身為望月峰峰主的他在親眼觀看過國都一戰後,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宋國同輩之中已經沒有比朝歲更加出色的修行天才了,甚至放眼人族五國的遼闊疆域之中,或許都找不出一個能夠超過他的存在。
宋國國首,放眼過往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之中,這四個字所代表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人國第一天才。
......
......
仙槎穿破雲霧,在天上飛行,經過一日功夫之後,終於是來到了府城原武的上空。
按照規矩,他們需要先去拜見身為一府最高長官的經略使,以及斬妖和鎮獄兩大司的巡察使、鎮獄使。
仙槎落在原武城外的時候,眾人還未走下來時,便已經遠遠聽見了一道響亮的聲音響起。
「國首何在?」
那聲音來自於一位身穿紅袍官服的文官,其身後跟著一隊神情肅穆的文吏,旁邊還有紅花點綴馬首的白馬正呼哧著熱氣,不遠處則是百人規模的銅鑼儀仗隊伍。
眾人看著這副陣仗皆有些怔住,目光不由自主便轉頭看向了還在仙槎上的朝歲。
此時寧陽正跟在他身後,輕聲解釋道:「師兄,那些都是都城府衙文淵閣的官員和手下書吏,按照規矩,國首榮歸,當騎白馬進城,以鑼鼓儀仗開道。」
「稍後師兄你的畫像也會經由文淵閣的這些書吏繪製之後,送往臨江府轄下的所有縣地,讓眾人觀仰。」
聽著這話,朝歲挑了挑眉,但還沒來得及開口拒絕,便見那為首的文官雙眼驀然亮起,右手一揮率領著諸多書吏便浩浩蕩蕩的奔了過來。
「快——」
「筆墨備好,只有半個時辰功夫,送往諸縣畫像不可錯漏!」
「讓馬夫餵養好馬匹,遊行時萬萬不能停下!」
「儀仗隊伍快些過來,鑼鼓鞭炮要夠響!」
那文官口中吩咐不斷,數百人影當下便在府城原武之外忙碌了起來,直看的一眾靈虛道府弟子暗暗驚奇。
孟余站在旁邊樂呵呵的看著,孟秋霜和孟沁兒臉上則是有些新奇。
而那位文官很快走近幾步,以最為端正的儀態向著朝歲作揖行禮,開口道:「恭迎國首。」
朝歲眉毛還在上挑著,唇齒輕啟後本想直接開口拒絕,但廣寒凌星卻像是猜到了他的意思,微笑說了一句:「揚國首之名,同樣也是在揚臨江府之名。」
寧陽猶豫了片刻後也上前說道:「師兄,揚名之事對於定員吏治的評等來說總歸是有好處的。」
說到這裡,朝歲便也只好沉默下來,任憑那位文淵閣的官員安排起來進城的事宜。
很快,原武城外便彩旗飄揚,鼓樂喧天。
朝歲騎著白馬走在眾人前方,穿過城洞之後來到了寬闊的街道上。
此時雖然已經入夜,但是街道兩旁還是有著無數民眾攢動,臉上滿是欣喜和崇敬。
空中焰火升騰,城裡喝彩不斷。
朝歲目光掃過街道時,在人群之中發現了一道熟悉的身影,神情微怔,但很快便向著對方微微點頭示意。
站在人群里的雍槿看著這一幕,臉上無比感慨說道:「雖然早就覺得先生很了不起,但是沒有想到會這般了不起。」
雍槿身前,坐在輪椅上的雍天正則是微微笑道:「能與我宋國國首相識,這也是槿兒你日後的機緣。」
眾人目送著朝歲的身影消失在了街道盡頭,而在每條人流竄動的大街上,文淵閣的那些書吏們則是已經將一張張畫好的人像張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畫上所繪栩栩如生,是一道仗劍縱馬的白衣身影,沐浴風雪,正馳騁在最遼闊的那片極北雪原之上。
......
......
對此眾人倒也並不意外,畢竟當今聖上久病體弱在朝野之中早已不是什麼隱秘,不僅日常軍國政事大都是交由左右二相和長公主來決斷,就連國試開始時也沒有露過面,現下沒有接見天元大試的獲勝者也不稀奇。
而在國都停留了三日之久後,廣寒凌星和眉雨也終於決定在今日返回臨江府,回程同樣是乘坐監天司的通天仙槎。
相比起來時的浩浩蕩蕩,此番眾人歸去時更顯意氣風發,站在仙槎之上對著一路的巍巍山河指點了起來。
畢竟又有誰能想到之前那句『此去青都爭國首』的戲言,如今竟成了如夢似幻一般的事實。
臨江府二百年來都未曾有過的國首,這該是何等的殊榮?
一眾弟子皆是紅光滿面,同時心裡亦在期待著監天司這次會給靈虛道府賞賜下什麼獎勵來。
相比起眾人,眉雨此刻神情並沒有多少欣喜,反倒是眉頭微蹙,站在廣寒凌星旁邊說道:「那日道法會武時,朝歲最後的一劍......」
眉雨沒有再繼續說下去,但是廣寒凌星清楚他想說什麼,微微點頭道:「應是春酒劍元無疑。」
聽到這個答案,眉雨卻沉默了下來,過了很久才又說道:「大師兄離行前曾與我們說過,未到他之境界不可參悟春酒劍元,否則難以壓制神府之變,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況且那日自青雲峰上離去時,他之氣息還隱隱只是烈火期小成,但不過數日相隔,現下已經臻至圓滿,如此破境修行速度,簡直聞所未聞,即便是天生道種也斷然做不到。」
廣寒凌星沉思片刻後,說道:「祖師昔日在道磨之中留下傳承,護佑我靈虛道府傳承至今,或許除了那三詭之外,朝歲還在裡面另有所悟。」
「不過,師弟——」
很快,廣寒凌星又看著眉雨鄭重說道:「無論如何他都是我靈虛道府未來中興門庭的唯一希望所在,你不必多想。」
「我們只需靜靜待他修為漸深,日後躋身斬妖司高層,執掌道府,屆時便是我靈虛道府真正重返宋國頂尖大派之日。」
聽著這話,眉雨一言不發地站在仙槎上,很難得地沒有出聲反駁。
因為即便是身為望月峰峰主的他在親眼觀看過國都一戰後,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宋國同輩之中已經沒有比朝歲更加出色的修行天才了,甚至放眼人族五國的遼闊疆域之中,或許都找不出一個能夠超過他的存在。
宋國國首,放眼過往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之中,這四個字所代表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人國第一天才。
......
......
仙槎穿破雲霧,在天上飛行,經過一日功夫之後,終於是來到了府城原武的上空。
按照規矩,他們需要先去拜見身為一府最高長官的經略使,以及斬妖和鎮獄兩大司的巡察使、鎮獄使。
仙槎落在原武城外的時候,眾人還未走下來時,便已經遠遠聽見了一道響亮的聲音響起。
「國首何在?」
那聲音來自於一位身穿紅袍官服的文官,其身後跟著一隊神情肅穆的文吏,旁邊還有紅花點綴馬首的白馬正呼哧著熱氣,不遠處則是百人規模的銅鑼儀仗隊伍。
眾人看著這副陣仗皆有些怔住,目光不由自主便轉頭看向了還在仙槎上的朝歲。
此時寧陽正跟在他身後,輕聲解釋道:「師兄,那些都是都城府衙文淵閣的官員和手下書吏,按照規矩,國首榮歸,當騎白馬進城,以鑼鼓儀仗開道。」
「稍後師兄你的畫像也會經由文淵閣的這些書吏繪製之後,送往臨江府轄下的所有縣地,讓眾人觀仰。」
聽著這話,朝歲挑了挑眉,但還沒來得及開口拒絕,便見那為首的文官雙眼驀然亮起,右手一揮率領著諸多書吏便浩浩蕩蕩的奔了過來。
「快——」
「筆墨備好,只有半個時辰功夫,送往諸縣畫像不可錯漏!」
「讓馬夫餵養好馬匹,遊行時萬萬不能停下!」
「儀仗隊伍快些過來,鑼鼓鞭炮要夠響!」
那文官口中吩咐不斷,數百人影當下便在府城原武之外忙碌了起來,直看的一眾靈虛道府弟子暗暗驚奇。
孟余站在旁邊樂呵呵的看著,孟秋霜和孟沁兒臉上則是有些新奇。
而那位文官很快走近幾步,以最為端正的儀態向著朝歲作揖行禮,開口道:「恭迎國首。」
朝歲眉毛還在上挑著,唇齒輕啟後本想直接開口拒絕,但廣寒凌星卻像是猜到了他的意思,微笑說了一句:「揚國首之名,同樣也是在揚臨江府之名。」
寧陽猶豫了片刻後也上前說道:「師兄,揚名之事對於定員吏治的評等來說總歸是有好處的。」
說到這裡,朝歲便也只好沉默下來,任憑那位文淵閣的官員安排起來進城的事宜。
很快,原武城外便彩旗飄揚,鼓樂喧天。
朝歲騎著白馬走在眾人前方,穿過城洞之後來到了寬闊的街道上。
此時雖然已經入夜,但是街道兩旁還是有著無數民眾攢動,臉上滿是欣喜和崇敬。
空中焰火升騰,城裡喝彩不斷。
朝歲目光掃過街道時,在人群之中發現了一道熟悉的身影,神情微怔,但很快便向著對方微微點頭示意。
站在人群里的雍槿看著這一幕,臉上無比感慨說道:「雖然早就覺得先生很了不起,但是沒有想到會這般了不起。」
雍槿身前,坐在輪椅上的雍天正則是微微笑道:「能與我宋國國首相識,這也是槿兒你日後的機緣。」
眾人目送著朝歲的身影消失在了街道盡頭,而在每條人流竄動的大街上,文淵閣的那些書吏們則是已經將一張張畫好的人像張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畫上所繪栩栩如生,是一道仗劍縱馬的白衣身影,沐浴風雪,正馳騁在最遼闊的那片極北雪原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