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爭分奪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3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爭分奪秒

  北方京城,成國公府。

  「劉將軍,血衣衛的重組工作,進行得如何了?」

  成國公朱純臣陰沉著臉,對剛剛進入書房的劉澤清問道。

  「回稟國公爺,五萬血衣衛已經組建完畢,只不過才剛剛成軍,還需要一段時間實戰訓練,才能夠成為一支精銳強軍!」

  劉澤清不敢怠慢,連忙上前一步,畢恭畢敬的回稟說道。

  自從在晉省被復興軍的玄武軍團擊敗,己方幾乎全軍覆沒,亡命逃離回到京城後,他就在成國公府上暫住,悄悄地為成國公重建血衣衛。

  不得不說成國公朱純臣手段通天,不僅僅輕描淡寫的推卸掉了此次戰敗的責任,而且給朝中的幾位內閣大臣送上厚禮之後,如願的拿下了五軍都督府與京營總督的大權。

  英國公張之極練功走火入魔,已經奄奄一息,嫡子張世澤年幼,根本就鬥不過朱純臣。

  現在京城內的守備軍,幾乎成為了朱純臣的一言堂。

  歷代成國公積累下來的根基底蘊深不可測,修煉資源自然不缺,朱純臣藉助掌控京城防務的便利,打著整頓京營的旗號,輕輕鬆鬆就優中選優的重組了朱家的死士大軍:血衣衛。

  「嗯,這就好。」

  朱純臣滿意的點了點頭,悠悠說道,「七天前,復興軍已經攻占了東昌府,這就意味著整個齊魯大地完全落入到了他們的掌控中。」

  「京杭大運河在三天前被徹底封鎖,南方的錢糧物資已經無法通過水路運送到北方京城來。」

  「現在京城的物價一日三漲,北方朝廷撐不了多久了。」

  「幾位閣老今天早朝上奏陛下,挑明了遷都南下金陵城的必要性。」

  「儘管陛下怒不可遏,在早朝上大發雷霆,也只得徒呼奈何!」

  「呵呵……」

  朱純臣嗤笑一聲,冷笑道,「劉將軍,朝中那些老不死的大臣們,一個個的怕死得很。」

  「為了不讓自己身死族滅,繼續享受花天酒地、榮華富貴,這些老傢伙必然會逼迫陛下同意朝廷南遷。」

  「這其中唯一的阻力,就是遼東那些將門。」

  「他們已經將遼東邊軍,完全變成了他們的私軍,山海關至寧錦一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自留地。」

  「要想讓他們拋棄一切南下金陵,是萬萬不可能的。」

  「十有八九,在朝廷百官大舉南下之際,就是他們投靠皇太極之時。」

  「不過這與我們沒有關係,留著他們給李定國頭疼就好。」

  「我今天找你過來,就是想要讓你率領兩萬血衣衛,先行護送國公府的家小,南下金陵安置一事。」

  「我與金陵城的魏國公聯繫好了,並且通過他在江南一帶購置了大量的田產,只等管家去接收就行。」

  「劉將軍。」

  朱純臣眼中目光閃爍,盯著他淡然說道,「我已經與魏國公以及幾位閣老商量好,在朝廷遷都金陵城後,將會發動江南各大世家,共同打造出江南四鎮總兵,以抵禦李定國的復興軍南下擴張!」

  「只要你用心為我辦事,這四鎮總兵之一,必有你劉澤清的一席之地!」

  雖然劉澤清的軍事才能不怎麼出眾,但也算是一名合格的將領,比起大部分的軍中酒囊飯袋還是要強出不少的。

  為了能夠讓自家在南方穩穩地的立足,朱純臣怎麼可能不將自己的觸手布置下去?

  劉澤清是條好狗,一直以來都對成國公俯首聽命,唯命之從,朱純臣不介意扶他一把。

  「末將多謝國公大人,必將肝腦塗地以報之!」

  劉澤清頓時在欣喜若狂,當即跪倒在地,大禮參拜道。

  傾盡江南人力物力來打造出來的江南四鎮,不用多想就能夠猜到其中的一鎮總兵,是何等的權勢滔天!

  別的不說,每一鎮估計至少也有三五十萬名的武者戰兵!

  說不定在未來的自己帳下,掌控一支百萬精兵也有可能。

  畢竟想要與李定國的復興軍抗衡,江南四鎮總兵的兵力必然不會少了去。

  最難得的還是有著那些江南大世家的海量錢糧物資支持,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比起先前的區區山東總兵一職,強出了不知多少,簡直就是一步登天!

  劉澤清本來就是極其善於鑽營之輩,心裏面的激動狂喜可想而知!

  苦盡甘來啊!

  劉澤清只感到自己有些搖搖晃晃的,領命離開書房之時,走路都有點飄了。

  ……

  「什麼?」

  「遼東那些將門,一個個的正在密謀與皇太極聯繫?」

  李定國剛剛接到了軍情部負責人韋金梵的加急密報,臉色鐵青的說道,「這些狗東西,看來是鐵了心的想要當漢奸!」

  他與昨天才騎乘著大金,帶著六隻五級白頭海雕回到了濟南城,與不久前順利率軍攻占了東昌府的小石頭梁定明匯合,結果得知了這個緊急情報,當即在怒不可遏。

  「大統領,北方大明朝廷的那些達官貴人,也太怕死了吧?」

  梁定明在有些愕然的說道,「我們這才攻下了整個齊魯大地,將京杭大運河正式封鎖截斷,他們一個個的就坐不住了。」

  「連逼迫崇禎皇帝南遷的事情都做得出來,潛藏在京城的何光部長親自查明,整個京城中的文武大臣,都在收拾東西準備南下金陵。」

  「只有那些遼東將門捨不得家業,準備投靠皇太極,以對抗我們復興軍。」

  「還好韋金梵領銜的軍情部,及時查知了這個消息,否則的話,一旦讓後金韃子正式接管整個關寧防線與山海關,事情就大條了。」

  經過了這數年以來的戰爭歷練,小石頭已經成長了起來,成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合格主將。

  眼界與格局徹底打開的他,即便是不如曹永祥,也不比復興軍的其它主戰軍團統領來得差。

  他稍稍的一想,就清楚了這次十萬火急軍情的嚴重性。

  一旦處理不好或是不及時,帶來的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尤其是山海關這座天下第一雄關,如果被皇太極占領,即便是復興軍想要奪回來也十分困難。

  最關鍵的是那些生活在關寧防線一帶的數億漢人民眾,將迎來滅頂之災。

  那種情況,絕對不是李定國與復興軍將士想要看到的。

  「小石頭!」

  李定國眼中寒芒閃爍,思忖了一下,就有了決定,說道,「我要儘快的回到西北關外,召集曹變蛟率領的貔貅軍團與尤世祿率領的饕餮軍團,日夜兼程的奔赴關寧防線。」

  「在那些漢奸將門世家投奔皇太極之前,先將關寧防線尤其是山海關攻占!」

  「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除這一次的大危機,讓大量百姓免遭大難!」

  「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復興軍很有可能會馬上與皇太極開啟大決戰,決戰地點就在遼東!」

  關寧防線的那些遼東將門,引爆的這一輪大危機,徹底打亂了李定國制定的穩步發展擴張計劃,局勢轉變得太快。

  要想從晉省調兵前往關寧防線,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好在曹變蛟與尤世祿兩人率領的兩大軍團,目前在蒙古大草原上一路席捲,已經抵達了科爾沁部落西方的三千里處,正好帶著他們去奔襲關寧地區。

  他們兩大主戰軍團滅掉了無數的蒙古韃子部落,解救了大量的漢人民眾,擴軍的速度迅猛。

  有著李定國對他們允諾不設上限的擴軍命令,饕餮軍團與貔貅軍團是復興軍中,擴軍速度最快的軍團。

  據軍部的最新統計,兩大軍團的戰兵將士都超過了四十萬人,而且都是精銳騎兵,坐下的靈獸戰馬半數以上都是上品蛟鱗馬。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兩大軍團在北方的大草原上肆意燒殺搶掠一年,攻占的地盤已經超過了西北三省的總和,立下的戰功曠古爍今。

  據軍情部明察暗訪,整個關寧防線的大明官軍,武者戰兵的人數加起來也不過是六七十萬。

  李定國決定帶領饕餮軍團與貔貅軍團,去攻占關寧防線,在出其不意之下,兵力已經足夠。

  曹變蛟與他的靈鳥坐騎大白鶴,不久前雙雙突破到了六級中期,戰鬥力在復興軍之中,僅次於李定國。

  估計關寧防線的那些遼東將門世家,怎麼也不會想到,復興軍在關內大肆攻城略地之時,還能夠抽調出兩支如此龐大的精銳騎兵,對他們發起遠程奔襲。


  因此在他們正式投奔皇太極之前,李定國有很大把握擊敗這些漢奸將門世家,把整個關寧防線攻占到手。

  「好的,大統領。」

  小石頭拍著胸口保證說道,「你就放心吧,朝廷抽調吳三桂率領三十萬關寧軍,本來朝著山東南下,據韋金梵統領昨天緊急傳訊來說,他們突然在天津衛停止不前,似乎有撤軍的跡象。」

  「想必是那吳三桂已經接到了內部消息,準備迴轉山海關,與那些遼東將門一起反水投靠皇太極。」

  「只要那些關寧軍不來,我率領數十萬將士坐鎮在此,牢牢地守住齊魯大地不是問題。」

  「對了。」

  他又想起一件大事,接著對李定國稟報說道,「昨天我還接到了青龍軍團統領曹永祥傳來的消息,說他們乘坐大船隊沿著黃河順流而下,目前已經打穿了中原地區的黃河兩岸。」

  「最多在十天後,就將沿著黃河進入齊魯大地,與我們東南沿海這支復興軍匯合。」

  「彼時我軍東西合璧,實力大增,可不是誰都敢來打我軍主意的,齊魯大地必將安枕無憂。」

  「我們在山東六府中組建的大量新兵營,完成新兵訓練的武者戰兵越來越多,最多三個月後,兵員的問題就能夠得到徹底解決。」

  「即便是我軍南下壕境的兩支主力大軍,暫時趕不回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先前南下與鄭家軍交戰的兩大主力大艦隊,占據了東南沿海這支復興軍的七成戰鬥力。

  這也是小石頭花費了這麼久時間,才將東昌府攻占下來的原因。

  但軍部可不是吃乾飯的,已經形成了既定套路化發展模式的復興軍,每月都在自行培養出大量的軍政人員,將所有新近攻占的地盤快速消化掉。

  「這就好。」

  李定國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事不宜遲,我需要儘快的趕赴關外大草原,與曹變蛟、尤世祿他們匯合。」

  「你儘快代我傳訊給韋金梵與何光,讓他們軍情部全力配合我軍的這次突襲大行動。」

  復興軍的軍情部已經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其中的情報人員已經超過百萬人,分布安插在遼東與關寧防線中的至少也有十萬以上。

  在有心算無心之下,配合李定國饕餮軍團與貔貅軍團,一舉拿下關寧防線不是太難的事情。

  「再傳令給紅梅與曹永祥,讓他們做好全軍出擊的準備,一旦大明北方朝廷放棄了黃河以北地區,南下遷都金陵,我軍立即多路出擊,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北方的各個城鎮,務必不能讓各地發生大混亂!」

  「彼時婉兒率領的南下大艦隊,應該已經順利的攻占了壕境,主力大軍及時返航歸來。」

  「你與婉兒、梁麗萍、何麗晶一起,安排好對齊魯大地的防禦工作後,一樣分兵多路出擊,把京津地區全面占據下來,穩定好地方秩序。」

  本來李定國還以為北方的大明朝廷,至少能夠支撐數月,才會遷都南下的。

  然而計劃比不上變化快,萬萬想不到大明朝廷的那些達官貴人這麼怕死,在得知京杭大運河被復興軍截斷後,立馬就準備挾持崇禎皇帝跑路南下。

  這簡直了!

  話說回來,這也十分正常。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朝廷高官,絕大部分都是由那些一無是處的老不死貪官污吏掌權。

  這些老東西,越老越怕死,為了多享受幾年的花天酒地、榮華富貴,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對他們來說,皇朝的榮耀,道德的淪喪,哪裡比得上自己的老命重要?

  改朝換代又如何?

  民不聊生又怎樣?

  那都不是事。

  只要能夠保證他們自己家族的長盛不衰,享受榮華富貴就行。

  對小石頭與現場的各位將領交代清楚後,李定國不再耽擱時間,飛身來到了一旁等候著的大金背上。

  「啾……」

  得到了吩咐的大金嘶鳴一聲,沖天而起,化作一道金黃色流光,消失在北方天際的盡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