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收復三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川聞言立即抽刀朝砍向王建。

  王建聽聞韓徹如此說,心知不妙早有防備,立即跳開躲避。

  「蔣兄且慢,勿要中了此子的挑撥之計!」

  蔣川持刀在手怒容滿臉,怒喝道:「老匹夫,你真當我蔣川是三歲孩童,還要受你的矇騙嗎?」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是你暗中勾結韓徹定下計謀,讓我誤以為呂鋒才是投靠韓徹之人,你的目的就是借我之手剷除呂鋒,然後再通知韓徹偷襲我的興古城,是也不是?」

  「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今日我蔣川就算是死,也要拉你一起陪葬!」

  說罷,根本不給王建解釋的機會,挺刀便上。

  王建此時卻是有苦難言,韓徹算計人心至此,明明自己也是其計謀中的一環,此時卻是百口難辯。

  但眼見蔣川殺心已起,也顧不得許多,只能拔刀相向。

  雙方士兵眼見自家太守已經動手,立刻也打了起來,一時間城頭殺聲震天,亂做一團。

  城頭上,喊殺聲此起彼伏,兵刃相交之聲不絕於耳。

  士兵們混戰在一起,刀光劍影交錯,鮮血四濺。

  韓徹和常逢秋此時則是立在城下,觀賞著城頭上激烈廝殺。

  王建與蔣川更是殺紅了眼,兩人如猛虎一般相互撲擊。

  蔣川怒目圓睜,手中鋼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刀都帶著無盡的憤怒與仇恨。

  朝著王建猛砍過去,刀勢凌厲,完全是一派不要命的架勢。

  蔣川一個猛衝,刀如閃電般劈向王建。

  王建側身一閃,刀鋒擦著他的身體而過。

  緊接著,王建順勢回砍一刀,蔣川急忙舉刀抵擋。

  「當」的一聲巨響,兩把刀撞擊在一起,火花四濺。

  蔣川的攻勢如狂風暴雨般猛烈。

  王蔣兩人在城頭上輾轉騰挪,所到之處,士兵們紛紛避讓。

  王建一邊與蔣川搏鬥,一邊大聲喊道:「蔣兄,你冷靜下來,我們不能中了韓徹的計啊!」

  然而,蔣川此時哪裡聽得進去,他只想著將王建斬殺,為兒子報仇。

  激戰中,王建瞅准蔣川一個破綻,迅速刺出一刀。

  蔣川急忙躲避,但還是被刀鋒劃破了衣袖。

  蔣川更加憤怒,咆哮著再次撲向王建。

  城頭上的戰鬥越來越激烈,雙方士兵也都殺紅了眼。

  混亂之際,猛然間一道利箭從城下飛出。

  「噗」的一聲洞穿蔣川的身體。

  戰鬥中的蔣川低頭看著胸口處的血洞,不甘的倒了下去。

  這一幕看的王建是膽戰心驚。

  猶記得當日韓徹三箭之威,這一箭若是射向自己,自己安得還有命在?

  此刻韓徹運轉功力,大聲喝道:「逆首已經伏誅,投降者不殺,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城頭上蔣川一方的士兵愣神片刻,紛紛放下了手中武器。

  只是這危急關頭誰也沒有考慮到這話乃是城下韓徹所說,而不是建寧城此時的實際控制者王建所說。

  韓徹策馬而前,道:「王太守,你現在怎麼說?」

  韓徹見王建仍在猶豫,繼續道:「此刻呂鋒怕是已經逃到孟通那裡,你連同蔣川攻克建寧的消息想來已經傳到南王孟通的耳中,你道他會作何感想?」

  王建看著台下的韓徹宛若看見魔鬼。

  此子年紀輕輕卻將他們三個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玩弄於鼓掌之中。

  韓徹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王建哪裡還想不明白,孟通肯定以為自己已經投靠朝廷了。

  而且韓徹還會故意誇大宣揚是自己配合他連奪建寧、興古二城。

  如今事實已定,自己縱然長了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了。

  思考片刻,王建嘆息一聲,大喝道:「開城投降!」

  不多時,王建脫去鎧甲,身著素服率眾於城門外請降。

  次日李三必,徐達開率領大隊人馬趕至。

  韓徹著徐達率領五千人馬駐守建寧城。


  另一萬人馬,則在傅文德的帶領下進駐興古城。

  原本駐守在興古城的五千騎兵,則在楊復興的帶領下迅速和韓徹于越郡城外匯合。

  並在王建的帶領下一同進入城內。

  ......

  太守府內!

  韓徹高居主帥之位,李三必立於他的身後。

  王建則是率領一家老小跪在韓徹身前,手中托舉著一卷物什。

  「此是何物?」韓徹問。

  王建答道:「此為《南境全輿圖》,乃家父在任之際秘密派人以十年之功繪就此圖,今特獻與將軍。」

  李三必大喜,立即上前代韓徹接過《南境全輿圖》。

  道:「將軍,有了這張全輿圖,南境各大關隘、山川水道、等諸多戰略要地,將盡在我們掌握之中。」

  韓徹起身親自扶起王建,道:「王將軍看來是真心歸附朝廷,如此甚好,你且讓家人們下去,如往常一樣,不必拘謹!」

  王建聞言,立即吩咐家人們散去。

  待眾人離開之後,韓徹道:「李兄,以你之見若想降服南王孟通,該當如何?」

  李三必略微思考,道:「南蠻自恃山高地險、遠離中原,不服王化久矣;今日破之,明日復叛,若想南境長治久安,必施仁道於民,使民心歸化。」

  韓徹點頭,道:「李兄果然高見!」

  王建坐在一旁內心震動不已,心道「此二人一個年方十八,一個二十出頭,卻一語道破南境戰亂不斷的根源所在,此等人傑世所罕見,敗在他們手上不冤。」

  ......

  永昌城外,南王孟通聽聞韓徹已經收復三城,心中大驚。

  於是立即召集其他三路元帥前來商議,二路元帥蚩黎、三路元帥巫八月、四路元帥安邦司徒。

  南王孟通的大帳之中,氣氛凝重。

  南王孟通端坐在主位之上,他身形高大魁梧,身著華麗的王袍,袍上繡著神秘的圖騰。

  孟通皮膚略黑,滿面虬髯,濃眉如劍,斜飛入鬢,一雙虎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黑色的長髮整齊地束於頭頂,戴著一頂象徵著王權的金冠,冠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

  二路元帥蚩黎,身蚩黎的臉龐稜角分明,高顴骨,深眼窩,一雙眼睛如鷹隼般銳利。

  三路元帥巫八月則是一位身材矮小但十分精悍的將領,臉上有一道長長的傷疤,從眼角一直延伸到下巴,為他增添了幾分兇狠之氣。

  四路元帥安邦司徒是一個面容冷峻的男子,他身材修長,氣質優雅,身著白色長袍,長袍上繡著銀色的花紋,顯得格外高貴。

  孟通道:「中原之人反覆無常,王建小兒背信棄義,今建寧、興古、越郡已經復歸朝廷之手,爾等有何對策?」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