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教坊司
男人一輩子不逛一趟青樓,實乃人生一大憾事。
青樓亦有等級之分,最低等這位澡堂裡面會有開襟小娘、高一等的則為青樓妓館,再高一等的便是教坊司。
教坊司,別名官辦青樓。
所以和青樓一樣,教坊司的工作人員和人生導師也都是夜裡上班的。
這裡是達官顯貴、二世祖以及風流名士最喜歡留戀之地。
教坊司位於內城,最為繁華的地帶。
所處的街道,白日裡便已熱鬧非凡,到了夜晚,人潮擁擠。
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雕樑畫棟,美輪美奐。
朱紅色的門窗,金色的門環,無不彰顯著這裡的奢華與精緻。
店鋪林立,旗幡招展,有賣珠寶首飾的,那璀璨的寶石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有賣綾羅綢緞的,色彩斑斕的布料如瀑布般懸掛著,讓人眼花繚亂。
教坊司的大門高大而威嚴,門上牌匾上的「教坊司」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門前的燈籠高高掛起,紅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門口,為這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街道上行人如織,有身著華服的達官顯貴,邁著從容的步伐,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驕傲。
有風度翩翩的風流名士,手持摺扇,談笑風生,
還有一些富家二世祖,帶著隨從,趾高氣揚地走過。
他們或是前往教坊司尋歡作樂,或是在街道上欣賞夜景,享受著這繁華的氛圍。
韓徹騎著火燒雲來到教坊司門口,立即引起了幾個別人的注意。
以往韓徹便是京城的名人,紈絝之名傳遍京師。
在這韓徹解開吐蕃王子三道難題的事跡也早已在京師傳開,如今京城對於韓徹的大名是如雷貫耳。
許多茶館、飯莊以及天橋的說書藝人,都將韓徹的事跡編成了話本在各個場合講演宣傳。
雖說教坊司是官辦青樓,且去教坊司並不違制,但終究不是一件光彩之事。
所以一般有官職在身或者名士,進入教坊司都不會從正門進。
教坊司的後門在一處胡同里,胡同口通常會有教坊司的人把守,一般人是不讓進的。
韓徹本就是教坊司的常客,自然不在此列。
剛到胡同門口,就有教坊司的人上來牽馬墜蹬。
韓徹走進胡同,心中有一絲興奮,畢竟這所青樓是合法合規的,不用提心弔膽。
一般的青樓最多也就兩層或三層樓的建築,附帶兩三個別院也就頂天了。
京城中,花前閣和月下樓就是這種規格。
但教坊司不同,主建築就有五層樓那麼高,周邊整個胡同都是教坊司的產業。
光是獨立別院就有九個,且每個別院都有一位當家花魁。
國企,就是家大業大!
教坊司向來不接待平民百姓,能踏入此地的,非富即貴。
達官顯貴自不必說,他們憑藉著身份地位,可自由出入。
而那些富家的二世祖,也需有家族的名望和財富作為支撐。
至於風流名士,也得有一定的才名和聲譽,否則只能望門興嘆。
進入教坊司的方式也有講究,衣著打扮需得體,不能穿著粗俗簡陋,否則同樣會被拒之門外。
再者,言行舉止要優雅,在這裡,大聲喧譁、粗俗無禮之人會被立刻請出。
第三也是最為特殊的,那就是這裡不允許霸王硬上弓。
除非人家姑娘願意,否則給再多的錢也不可以要求姑娘陪睡。
韓徹作為常客,自然熟知這些規矩。
此時身著一襲華貴的長袍,舉止優雅從容。
大堂中,賓客們或輕聲交談,或欣賞著歌舞表演,氣氛優雅而奢華。
韓徹心中感慨,這教坊司,果然是與眾不同。
難怪如杜牧、柳永等風流名士常年榴槤煙花之地,只有在這裡,才能真正體驗到那種極致的繁華與享樂。
進入教坊司後,立刻有美貌的侍女迎上前來,微微欠身行禮。
「我已經和白公子約好了,帶我去瀟湘別院」
在侍女的引領下,韓徹很快便穿過大堂朝著瀟湘別院而去。
不多時,便來到一處獨立院落。
「瀟湘別院」
站在門口,已聞院內管弦絲竹之音。
侍女將韓徹引到別院門口,立即有門房出來迎接。
門房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廝,立忙熱情道:「這位公子,可有邀約?」
韓徹被發配邊疆半年之久,這小廝顯然是教坊司的新人,並不認得韓徹。
「在下許七安久聞瀟湘姑娘大名,經白文淵公子引薦,特來拜會!」
門房一聽白文淵大名立即熱情道:「原來是白公子的朋友,裡邊請。」
在門房小廝的帶領下,韓徹穿過一條幽靜的小徑。
院子裡,假山怪石錯落有致,流水潺潺,清澈見底。
池塘中,荷葉田田,荷花綻放,粉的、白的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格外嬌艷。
池塘邊,幾棵垂柳依依,柳枝隨風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溫柔的情思。
正廳中,白文淵正端坐在一張雕花檀木椅上,手持摺扇,悠然自得。
看到韓徹到來,白文淵起身相迎,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韓兄,你可算來了。」白文淵拱手說道。
韓徹回禮道:「讓白兄久等了。」
不遠處,幾位身著輕紗的女子正在翩翩起舞,身姿輕盈,如蝴蝶般翩翩起舞。
她們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迷人的光彩。
旁邊,幾位樂師正專注地演奏著樂器,悠揚的音樂聲在院子裡迴蕩,讓人陶醉其中。
在院子,幾個文人雅士圍坐在一起,品茶論詩,談笑風生。
縱然見慣了都市的繁華,韓徹亦不由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
古人常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和邊關的肅殺比起來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在這種地方待久了任你鋼筋鐵骨,也要給你消磨的涓滴不剩。
教坊司的消費客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包場、一種則是散客。
正廳和院落里,是待客的主要場所,這要視天氣而定。
若是天氣好,秋高氣爽便會在院子裡待些;若是陰雨天氣,就必須在正廳里待客。
韓徹湊到白文淵身前小聲道:「我今晚叫做許七安,可別給我說漏嘴了。」
白文淵翻了個白眼:「韓大少,知道要臉了?」
當管弦音樂停止,原本熱鬧的會場也瞬間平靜了下來。
人群中頓時有人大喊了一句:「瀟湘姑娘出來了。」
霎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二樓。
......
青樓亦有等級之分,最低等這位澡堂裡面會有開襟小娘、高一等的則為青樓妓館,再高一等的便是教坊司。
教坊司,別名官辦青樓。
所以和青樓一樣,教坊司的工作人員和人生導師也都是夜裡上班的。
這裡是達官顯貴、二世祖以及風流名士最喜歡留戀之地。
教坊司位於內城,最為繁華的地帶。
所處的街道,白日裡便已熱鬧非凡,到了夜晚,人潮擁擠。
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築,雕樑畫棟,美輪美奐。
朱紅色的門窗,金色的門環,無不彰顯著這裡的奢華與精緻。
店鋪林立,旗幡招展,有賣珠寶首飾的,那璀璨的寶石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有賣綾羅綢緞的,色彩斑斕的布料如瀑布般懸掛著,讓人眼花繚亂。
教坊司的大門高大而威嚴,門上牌匾上的「教坊司」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門前的燈籠高高掛起,紅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門口,為這夜晚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街道上行人如織,有身著華服的達官顯貴,邁著從容的步伐,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驕傲。
有風度翩翩的風流名士,手持摺扇,談笑風生,
還有一些富家二世祖,帶著隨從,趾高氣揚地走過。
他們或是前往教坊司尋歡作樂,或是在街道上欣賞夜景,享受著這繁華的氛圍。
韓徹騎著火燒雲來到教坊司門口,立即引起了幾個別人的注意。
以往韓徹便是京城的名人,紈絝之名傳遍京師。
在這韓徹解開吐蕃王子三道難題的事跡也早已在京師傳開,如今京城對於韓徹的大名是如雷貫耳。
許多茶館、飯莊以及天橋的說書藝人,都將韓徹的事跡編成了話本在各個場合講演宣傳。
雖說教坊司是官辦青樓,且去教坊司並不違制,但終究不是一件光彩之事。
所以一般有官職在身或者名士,進入教坊司都不會從正門進。
教坊司的後門在一處胡同里,胡同口通常會有教坊司的人把守,一般人是不讓進的。
韓徹本就是教坊司的常客,自然不在此列。
剛到胡同門口,就有教坊司的人上來牽馬墜蹬。
韓徹走進胡同,心中有一絲興奮,畢竟這所青樓是合法合規的,不用提心弔膽。
一般的青樓最多也就兩層或三層樓的建築,附帶兩三個別院也就頂天了。
京城中,花前閣和月下樓就是這種規格。
但教坊司不同,主建築就有五層樓那麼高,周邊整個胡同都是教坊司的產業。
光是獨立別院就有九個,且每個別院都有一位當家花魁。
國企,就是家大業大!
教坊司向來不接待平民百姓,能踏入此地的,非富即貴。
達官顯貴自不必說,他們憑藉著身份地位,可自由出入。
而那些富家的二世祖,也需有家族的名望和財富作為支撐。
至於風流名士,也得有一定的才名和聲譽,否則只能望門興嘆。
進入教坊司的方式也有講究,衣著打扮需得體,不能穿著粗俗簡陋,否則同樣會被拒之門外。
再者,言行舉止要優雅,在這裡,大聲喧譁、粗俗無禮之人會被立刻請出。
第三也是最為特殊的,那就是這裡不允許霸王硬上弓。
除非人家姑娘願意,否則給再多的錢也不可以要求姑娘陪睡。
韓徹作為常客,自然熟知這些規矩。
此時身著一襲華貴的長袍,舉止優雅從容。
大堂中,賓客們或輕聲交談,或欣賞著歌舞表演,氣氛優雅而奢華。
韓徹心中感慨,這教坊司,果然是與眾不同。
難怪如杜牧、柳永等風流名士常年榴槤煙花之地,只有在這裡,才能真正體驗到那種極致的繁華與享樂。
進入教坊司後,立刻有美貌的侍女迎上前來,微微欠身行禮。
「我已經和白公子約好了,帶我去瀟湘別院」
在侍女的引領下,韓徹很快便穿過大堂朝著瀟湘別院而去。
不多時,便來到一處獨立院落。
「瀟湘別院」
站在門口,已聞院內管弦絲竹之音。
侍女將韓徹引到別院門口,立即有門房出來迎接。
門房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廝,立忙熱情道:「這位公子,可有邀約?」
韓徹被發配邊疆半年之久,這小廝顯然是教坊司的新人,並不認得韓徹。
「在下許七安久聞瀟湘姑娘大名,經白文淵公子引薦,特來拜會!」
門房一聽白文淵大名立即熱情道:「原來是白公子的朋友,裡邊請。」
在門房小廝的帶領下,韓徹穿過一條幽靜的小徑。
院子裡,假山怪石錯落有致,流水潺潺,清澈見底。
池塘中,荷葉田田,荷花綻放,粉的、白的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格外嬌艷。
池塘邊,幾棵垂柳依依,柳枝隨風搖曳,仿佛在訴說著溫柔的情思。
正廳中,白文淵正端坐在一張雕花檀木椅上,手持摺扇,悠然自得。
看到韓徹到來,白文淵起身相迎,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韓兄,你可算來了。」白文淵拱手說道。
韓徹回禮道:「讓白兄久等了。」
不遠處,幾位身著輕紗的女子正在翩翩起舞,身姿輕盈,如蝴蝶般翩翩起舞。
她們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眼神中流露出迷人的光彩。
旁邊,幾位樂師正專注地演奏著樂器,悠揚的音樂聲在院子裡迴蕩,讓人陶醉其中。
在院子,幾個文人雅士圍坐在一起,品茶論詩,談笑風生。
縱然見慣了都市的繁華,韓徹亦不由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
古人常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和邊關的肅殺比起來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在這種地方待久了任你鋼筋鐵骨,也要給你消磨的涓滴不剩。
教坊司的消費客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包場、一種則是散客。
正廳和院落里,是待客的主要場所,這要視天氣而定。
若是天氣好,秋高氣爽便會在院子裡待些;若是陰雨天氣,就必須在正廳里待客。
韓徹湊到白文淵身前小聲道:「我今晚叫做許七安,可別給我說漏嘴了。」
白文淵翻了個白眼:「韓大少,知道要臉了?」
當管弦音樂停止,原本熱鬧的會場也瞬間平靜了下來。
人群中頓時有人大喊了一句:「瀟湘姑娘出來了。」
霎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二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