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戰爭機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雄英的海洋戰略看起來用了許多物資,實際動用的人力並不多,哪怕吞併安南的作戰也就用了三萬人。

  再次與蒙元作戰,朱元璋的潛意識中還把蒙元當成大敵,所以調動了許多物資,以致於北方鐵路和海運一段時間全部都在運送戰爭物資。

  「楊都督,新式步槍十萬支,機槍一千挺,子彈兩千萬發。火炮200門,炮彈20萬發。請簽收。」

  「楊都督,龍馬兩萬匹,請簽收。」

  大明冶金技術大步提升,煉鋼產量增加,都不用朱雄英提醒,大明工匠自己就發現可以在槍膛中增加膛線,如此可以提升出口動能,還能增加準確性。

  如此新式步槍誕生,其他都與老步槍相同,唯獨增加了膛線,子彈形狀也變成了尖頭船形(材料還是鉛),這個船形是朱雄英體型的。

  機槍也做了相應的更改,而且有了專門的彈匣,使得供彈系統更加流暢,減少了老機器卡彈、丟彈的機率。

  火炮則改成鋼製,重量更輕,功效不變,而且有了龍馬拖拽,機動性更強。

  「這也太多了,對付區區蒙人,何必如此大動干戈。」

  「楊都督說笑了,這些武器裝備只是第一批,後續物資已在倉庫之中,只要楊都督需要,隨時運送北上。」

  「請回復陛下,此戰必勝。」

  就算部下私自行動,私開邊隙,楊文始終認為戰爭的烈度不大,最多也就出動個五千人,將大興安嶺西側的蒙古部落清掃一遍。

  直到後方源源不斷的物資送到前線,楊文這才驚覺,可能不僅是明軍將士立功心切,就連朱元璋都想要新的功績。

  實際上朱元璋並不在乎這點功績,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還是因為朱雄英頻繁立功,顯得其他人無所作為,所以朱元璋讓北方的幾個藩王都動一動,以此來平衡國內的局勢。

  這次不但遼東、北平獲得無數物資,晉陝同樣如此,此番出兵也由晉王、燕王共同統率,東西並進。

  大同

  「禍事了!」

  「怎麼回事,慢慢說。」

  「陛下聖旨北伐,晉王要奪回河套。」

  「這與你我何干?」

  「你我幾年前北上商貿,若蒙人大汗被抓泄露出來,全族亡矣!」

  「莫慌張,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況且蒙古大汗換了幾任,那幾任大汗都是殺了前任上位,怎麼可能還記得。」

  「我不敢賭啊,九族的命啊。」

  「那你想做什麼?」

  「提前通知蒙古人,讓蒙古人暫避。只要蒙古人跑去漠北,我們就安全了。」

  「你真敢想!我們什麼都不做,朝廷就算抓到人,我們都能推脫,你現在泄露軍機,那是一定要死。」

  「所以要提前通知蒙古人,讓他們逃跑。」

  「跑了就不能抓了?還有誰告訴你蒙古人一定會逃跑?這幾年我大明日新月異,別說他們蒙古人,就連你我這些大明百姓都應接不暇。要是蒙古人自大,以為他們可以取勝,你泄露軍情後,蒙古人不但不會跑,還會自己送上門。」

  「那怎麼辦?」

  「等,以不變應萬變。況且以前我們不懂,那叫不知者不罪,你現在泄露軍情就是明知故犯。再說死又怎麼樣,我不當漢奸。」

  「你清高!」

  以前向蒙古人走私是暴利行業,如今大明內需旺盛,不用冒險走私也能賺到許多錢,所以北方走私商幾乎絕跡。這其實也是民族、國家意識教育的成功之處,讓國民意識到什麼不該做,也是漢奸罪判罰重的緣由。

  以前走私過的商人確實惴惴不安,但沒有一個敢當下泄露軍情的,說到底還是因為大明國民對明軍戰力的肯定,相信明軍一定勝利。

  這份信任不僅僅因為武功、內功,也不僅僅因為新式槍炮,更因為無數後勤物資,因為明軍的待遇。

  早些年參軍,士兵還只是確保吃飽飯,隨著大明物產豐富,食品加工行業興起,各地士兵的菜單越來越豐富,後勤物資供應越來越豐盛,日子過得比以往的地主都好。

  你可以說豐盛的物資會養出少爺兵,但不可否認的是豐盛的物資確實可以提升士氣。

  華夏民族、漢人天生就是戰爭民族,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戰爭,對戰爭沒有恐懼,只要師出有名,只要能建功立業,還會極度渴望戰爭。


  安南為什麼會被一波沖爛,除了自身人口少,前期被朱雄英挑撥內鬥外,明軍強橫的戰力,旺盛的士氣,一往無前的氣勢等等,都使得安南無法抵擋,不敢抵擋。

  漠南蒙古這邊同理,鬼力赤這些年的重心都放在西邊的瓦剌,沒想過明軍會北上。

  以普通蒙古人的思維,他們不南下牧馬已很對得起大明了,大明怎麼敢北上的。

  以往大明確實不敢輕易北上,並非蒙古人戰力多麼高,主要還是不熟悉地形,有戰爭迷霧,稍有不慎很容易被蒙古人重兵埋伏。

  有了飛機就不同了,無論燕王還是晉王,平日裡沒事就會派出飛機巡查北方,同時勾勒北方地形。

  雖然勾勒的地形圖不是那麼精確,但重要的地形節點,例如水源、重要草場等都有標記,行軍路線、適合埋伏的地點都有體現。

  沒有了戰爭迷霧,明軍就不怕蒙古人了,而且大明後勤充足,足夠明軍在沿途修建碉堡、小型城市,一旦這些據點修建完成,明軍就不怕蒙古人繞後、側翼襲擊。

  燕王與晉王出塞,首先利用騎兵快速橫掃邊境部落,降低軍情泄露風險的同時,抓捕一批勞力修建據點,就這樣一邊修建一邊進軍,不急不躁。

  鬼力赤就沒辦法淡定了,得知明軍大規模出兵,他趕忙從西邊率部趕回,要不是瓦剌不清楚實情,或許鬼力赤這次撤兵就會被瓦剌追殺。

  兵力沒有折損並不代表鬼力赤高枕無憂,相反局勢十分嚴峻。

  東蒙各部都是從遼東敗退過去的,也是從中原敗退的,他們清楚明軍的戰力,根本不敢與明軍爭鋒,只是一味逃跑,然後派人向鬼力赤求援。

  要只是遼東出兵也就罷了,關鍵晉王也從大同出兵,直接威脅前套地區,這可是鬼力赤核心地區,還是王庭所在,一旦丟失,鬼力赤的大汗位就到頭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