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百年了,老頭子我還能在埋土之前,再為家族做出一次貢獻,回想百年前,也是如今日這般的場景,當時家族擁有兩百三十多位修士。然而,僅僅獸潮之災,便讓百餘名族人仙去,其慘烈之狀,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人痛心,夜不能寐。」這時,位於張永健左手邊的張忠遠神情凝重地說道。
張氏所在的寧州,處於雲山北邊,是妖獸入侵大周的第一道屏障。
幾百年來,家族修士的數量為何始終沒有突破三百之數?
其根源就是這猶如噩夢般的獸潮。每百年,雲山深處妖王便會發出號令,驅使著數不勝數的低階妖獸如潮水般洶湧進攻大周
百年一次的浩劫,就如同那無情的鐮刀割韭菜般,斬斷了寧州家族發展的生機。
獸潮的陰影,已經如同深深的烙印,刻在了每一個大周人的心中。那種災難的恐懼,如同陰霾,長久地籠罩在大周人的心頭。
張忠遠看向眾人,緩緩說道:「此次危機,或許比百年前更為兇險莫測。妖獸的數量或許會更加龐大。但我張氏一族,哪怕戰至最後一人,流盡最後一滴血,也定要死死守住這青竹峰,護佑我張氏族人的安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應道。
「族叔所言極是,這獸潮雖然兇險萬分,但也是難得的機遇。家族這次未必不能在此次獸潮中獲利。」張永健思索道。
危險往往伴隨著機遇,富貴險中求,不少家族在獸潮中崛起,寧州鎮州勢力羅氏在幾百年也不過是張氏這種郡中望族,在一次獸潮中獲利,成為了現在寧州鎮州名門。
張忠遠微微頷首,「永健所言有理。若能把握此次獸潮之機,我張氏一族未必不是下一個羅氏,此番必須得謹慎籌謀。」
眾人陷入沉思,氣氛一時有些凝重。
這時,張應文起身打破沉默,神色嚴肅地說道:「如今局勢緊迫,與其坐以待斃,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聯合淮南郡的大小勢力,組成聯盟,共同行動。先清理那些雲山邊緣的低階妖獸,以此來減輕獸潮的壓力。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得去摸清二階妖獸的位置。只是,此任務極為危險,需要深入探查,養氣修為之人恐怕難以勝任,就由我親自去探個究竟。」
張忠遠沉吟片刻:「應文,你剛剛突破先天,雲山二階妖獸比比皆是,危險無比,還是由老夫前去吧,除非是三階大妖,否則尋常二階妖獸是留不下我的,這樣,忠叔留下坐鎮家族,你去王李兩家協商此事,永安,你去那些小家族,定讓他們同意此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大家開始行動吧。」
眾人聽聞,微微點頭同意。
就這樣,整個張氏就像一座龐大的戰爭機器般,開始緩緩運行。每一個族人都各司其職,為獸潮做準備。
午夜時分,開完族會的張應昆受到張應文的邀請前去家中一坐。
剛踏入房門,張應文便大笑著迎了上來:「哈哈,應昆族弟此次可是立了大功了。如今你的修為也到養氣九層,再沉澱一番,未必不能突破先天,成就更高的境界。」
張應昆連忙擺手,謙遜地說道:「應文哥客氣了,我這資質能突破養氣九層就已經是萬幸,耗光了近幾年所有的積蓄。至於先天境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不敢奢望。另外,此功大多得歸於平安,若不是平安,發現了妖蟒蹺蹊,我們也不會立下此等功勞。」
「哈哈,應昆,不知我那不爭氣的孩兒可給族弟添亂?」張應文面帶微笑,眼中卻帶著一絲關切。
「平安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缺少銳氣,做事欠缺考慮。」張應昆回應道。
張應文微微嘆了口氣:「這次行動便讓這小子前去歷練歷練,磨練一下心性,溫室的花朵是長不大的。」
張應昆寬慰道:「孩子嘛,總是在經歷中成長。想當初,我在平安這個年紀,還在養氣初期打轉呢,另外,我看平安此次表現,這孩子性子比較沉穩,日後多加歷練,定能成為家族的中流砥柱。」
張應文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期許:「但願如此。族弟啊,如今這局勢愈發緊張,便勞煩你在青竹縣多多照看一下平安。」
張應昆神色鄭重:「應文哥放心,平安在青竹縣的安危便交給老弟我了。」
兩人又就家族的諸多事務商討許久,直至東方泛起魚肚白,張應昆才離去。
………
清晨時分,青竹縣的澤湖之上悠悠升起了大片白白的霧氣,從湖面緩緩延伸至湖中的小島。那小島被這霧氣嚴嚴實實地籠罩著,朦朦朧朧。
「又失敗了,唉,這煉丹一途不愧是修煉界百藝中最燒錢的一種。」張平安望著眼前鼎內那黑乎乎的廢丹,不禁眉頭緊皺,腦袋都大了一圈。
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嘗試煉製養元丹了,養元丹可是一階下品丹藥,是養氣初期增加修為的最佳丹藥。
煉製一爐養元丹,需要耗費一株一階下品的養元草,再加上數種氣血藥草。雖說那氣血藥草不值幾個錢,可這養元草一株就得五塊元石啊,整整二十五塊元石就這樣被自己給折騰沒了,張平安想到這,臉上滿是肉疼的表情。
「每次都是在快要凝丹的時候失敗,看來還是我對火候的把握時機不夠精準。」張平安喃喃自語道。思索了片刻,他伸手拿起一本小冊子,這正是家族珍貴的煉丹傳承。
張平安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再次仔細研讀起那本煉丹傳承。
「原來是這樣,之前我對草藥融合時的溫度控制太過隨意,才導致屢次失敗。」張平安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他決定重新開始,再次備齊了煉丹所需的材料。點燃爐火,張平安全神貫注地盯著鼎爐,控制著火焰的大小,小心翼翼地投入草藥。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鼎爐內的草藥逐漸融化融合,眼看就要到凝丹的關鍵時刻。張平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穩住,這次一定能成功!」他在心中默默為自己打氣。
張氏所在的寧州,處於雲山北邊,是妖獸入侵大周的第一道屏障。
幾百年來,家族修士的數量為何始終沒有突破三百之數?
其根源就是這猶如噩夢般的獸潮。每百年,雲山深處妖王便會發出號令,驅使著數不勝數的低階妖獸如潮水般洶湧進攻大周
百年一次的浩劫,就如同那無情的鐮刀割韭菜般,斬斷了寧州家族發展的生機。
獸潮的陰影,已經如同深深的烙印,刻在了每一個大周人的心中。那種災難的恐懼,如同陰霾,長久地籠罩在大周人的心頭。
張忠遠看向眾人,緩緩說道:「此次危機,或許比百年前更為兇險莫測。妖獸的數量或許會更加龐大。但我張氏一族,哪怕戰至最後一人,流盡最後一滴血,也定要死死守住這青竹峰,護佑我張氏族人的安寧!」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應道。
「族叔所言極是,這獸潮雖然兇險萬分,但也是難得的機遇。家族這次未必不能在此次獸潮中獲利。」張永健思索道。
危險往往伴隨著機遇,富貴險中求,不少家族在獸潮中崛起,寧州鎮州勢力羅氏在幾百年也不過是張氏這種郡中望族,在一次獸潮中獲利,成為了現在寧州鎮州名門。
張忠遠微微頷首,「永健所言有理。若能把握此次獸潮之機,我張氏一族未必不是下一個羅氏,此番必須得謹慎籌謀。」
眾人陷入沉思,氣氛一時有些凝重。
這時,張應文起身打破沉默,神色嚴肅地說道:「如今局勢緊迫,與其坐以待斃,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聯合淮南郡的大小勢力,組成聯盟,共同行動。先清理那些雲山邊緣的低階妖獸,以此來減輕獸潮的壓力。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得去摸清二階妖獸的位置。只是,此任務極為危險,需要深入探查,養氣修為之人恐怕難以勝任,就由我親自去探個究竟。」
張忠遠沉吟片刻:「應文,你剛剛突破先天,雲山二階妖獸比比皆是,危險無比,還是由老夫前去吧,除非是三階大妖,否則尋常二階妖獸是留不下我的,這樣,忠叔留下坐鎮家族,你去王李兩家協商此事,永安,你去那些小家族,定讓他們同意此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大家開始行動吧。」
眾人聽聞,微微點頭同意。
就這樣,整個張氏就像一座龐大的戰爭機器般,開始緩緩運行。每一個族人都各司其職,為獸潮做準備。
午夜時分,開完族會的張應昆受到張應文的邀請前去家中一坐。
剛踏入房門,張應文便大笑著迎了上來:「哈哈,應昆族弟此次可是立了大功了。如今你的修為也到養氣九層,再沉澱一番,未必不能突破先天,成就更高的境界。」
張應昆連忙擺手,謙遜地說道:「應文哥客氣了,我這資質能突破養氣九層就已經是萬幸,耗光了近幾年所有的積蓄。至於先天境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過遙遠,不敢奢望。另外,此功大多得歸於平安,若不是平安,發現了妖蟒蹺蹊,我們也不會立下此等功勞。」
「哈哈,應昆,不知我那不爭氣的孩兒可給族弟添亂?」張應文面帶微笑,眼中卻帶著一絲關切。
「平安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缺少銳氣,做事欠缺考慮。」張應昆回應道。
張應文微微嘆了口氣:「這次行動便讓這小子前去歷練歷練,磨練一下心性,溫室的花朵是長不大的。」
張應昆寬慰道:「孩子嘛,總是在經歷中成長。想當初,我在平安這個年紀,還在養氣初期打轉呢,另外,我看平安此次表現,這孩子性子比較沉穩,日後多加歷練,定能成為家族的中流砥柱。」
張應文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期許:「但願如此。族弟啊,如今這局勢愈發緊張,便勞煩你在青竹縣多多照看一下平安。」
張應昆神色鄭重:「應文哥放心,平安在青竹縣的安危便交給老弟我了。」
兩人又就家族的諸多事務商討許久,直至東方泛起魚肚白,張應昆才離去。
………
清晨時分,青竹縣的澤湖之上悠悠升起了大片白白的霧氣,從湖面緩緩延伸至湖中的小島。那小島被這霧氣嚴嚴實實地籠罩著,朦朦朧朧。
「又失敗了,唉,這煉丹一途不愧是修煉界百藝中最燒錢的一種。」張平安望著眼前鼎內那黑乎乎的廢丹,不禁眉頭緊皺,腦袋都大了一圈。
這已經是他第五次嘗試煉製養元丹了,養元丹可是一階下品丹藥,是養氣初期增加修為的最佳丹藥。
煉製一爐養元丹,需要耗費一株一階下品的養元草,再加上數種氣血藥草。雖說那氣血藥草不值幾個錢,可這養元草一株就得五塊元石啊,整整二十五塊元石就這樣被自己給折騰沒了,張平安想到這,臉上滿是肉疼的表情。
「每次都是在快要凝丹的時候失敗,看來還是我對火候的把握時機不夠精準。」張平安喃喃自語道。思索了片刻,他伸手拿起一本小冊子,這正是家族珍貴的煉丹傳承。
張平安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再次仔細研讀起那本煉丹傳承。
「原來是這樣,之前我對草藥融合時的溫度控制太過隨意,才導致屢次失敗。」張平安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他決定重新開始,再次備齊了煉丹所需的材料。點燃爐火,張平安全神貫注地盯著鼎爐,控制著火焰的大小,小心翼翼地投入草藥。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鼎爐內的草藥逐漸融化融合,眼看就要到凝丹的關鍵時刻。張平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穩住,這次一定能成功!」他在心中默默為自己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