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五年後
第768章 ,十五年後
帝國曆,10262年。
楊世偉在艦船的舷窗旁,欣賞著眼前的一切。
翎澤星的星港體系,建設得是真不錯,哪怕是以楊世偉見慣了市面的眼光來看,那也是相當出色的。
跟神聖泰拉當然比不了,這世間又有多少地方能跟神聖泰拉相提並論呢?
然而,跟帝國上的其他許多以星港建設得好的地方相比,翎澤星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難得可貴的是,這一切都是在十五年內建造起來的。
楊世偉親眼見證了這顆行星,走到如今的繁華地步。
無論如何,他都要為聯盟而鼓掌。
早先的時候,翎澤星作為帝國稅交接地,原本那其實已經算得上不錯的星港基礎設施,在後面眼見著必然會越來越大的稅務交接規模之下,顯得有些不夠用。在跟聯盟之間的磋商下,帝國同意付出一定的金額,來建設翎澤星,至少要讓這座星球的基礎設施,滿足繳納帝國稅的要求才行。
按照楊世偉的認知,一般的地方勢力到這一步基本就該滿足了:他們白嫖了一筆帝國中央的資金,用於建設自己的領土,那還有什麼不好的呢?
有的地方勢力,會好好利用這筆資金,利用好機會,全部投入到建設中,在未來長久中獲得收益;
有的,則鼠目寸光,會在這筆錢上動動腦筋,利用各種手段,撈上一筆。一般這種情況,帝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撥款多多少少也會有些冗餘,偷工減料一點、撈些錢,只要別誤了正事,能讓翎澤星的建設到達個最低標準,那也算可以了。
最惡劣的就是在裡面撈過頭了,搞出來的建設都是面子工程,實際上根本不滿足需要,以至於到後面影響帝國稅的交接工作。
楊世偉帶了一整個審計團隊,裡面不僅有稅務部和政務部負責文職工作的,也包括了法務部的人,甚至包括了審判庭借調的反腐敗人員。這一整個隊伍,為的就是防止最後那種情況的出現。
然而,審查了十五年,卻也沒見翎澤星,包括翎澤星所屬的坦古星域的地方官員,有什麼不法的行為。
他們並不是沒有在這筆錢上面動腦筋,相反,動得相當之多。但與一般預料中不同的是,他們並不是在這上面撈錢,反而是想盡辦法往裡面增加投資。
帝國投的這一大筆錢,已經足夠將翎澤星建設到可以支撐住每年兩萬多億稅幣的物資交換。但聯盟對此顯然並不滿足,在這十五年間,給坦古星域投資了一筆跟帝國投入資金相仿的金額,用於將翎澤星的星港體系,以及星球內部的各類基礎設施大建設的資金。
而不光是聯盟政府,坦古星域政府,那位聯盟官員,也是想盡辦法,努力籌措資金。雖然,以一個星域籌集的資源,肯定不及帝國中央和聯盟中央給的錢那麼多,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楊世偉帶領的團隊,發現自己根本沒啥好審計的。聯盟對於翎澤星的投入,遠遠超過了他們最開始的估計,乃至於很多的
在這麼多的資源堆積之下,翎澤星建設出來的成果,相當的喜人。
完成帝國稅的交割?
不不不,這只是最低最低的標準。
聯盟政府也好,坦古星域也罷,他們的目標,是藉助帝國稅交納時候,那巨量的物資交換所帶來的龐大商機。
交割貨物的帝國方、聯盟方的人員要吃喝,要娛樂,太空城裡都有;
海量的船隻在翎澤星進進出出,相應的船隻維護、補給、燃料加工之類的服務,一應俱全。
這些全都是可以掙錢的。
更不要說,坦古政府還在這裡建設了貿易中心,方便各路從帝國中央疆域而來的商隊,可以跟在帝國稅務艦隊一起上路,來到翎澤星與聯盟進行貿易。
甚至,貿易中心的規模發展起來之後,還建立起來了一系列的金融機制。
聯盟交納的都是以稅幣計價的實物,額度上沒有問題,帝國也確實什麼都收,只要是在稅務部規定的列表內的東西就可以。
但帝國稅務列表里對物品的定價是個死的,而且普遍對比市場上真正的價值,是偏低的。
光這兩個因素,就已經足夠玩出花來了,有很多套利的空間。
最直接的,就可以有聯盟自己的、外部的、乃至於從神聖泰拉出發的商隊,會直接拿著大量稅幣,來到翎澤星做生意。在聯盟和帝國稅務部進行交割稅務之前,先把聯盟的倉庫給『洗劫一空』。稅幣作為代幣,可以直接抵帝國稅,他們拿稅幣直接購買聯盟的貨物就行了。只要出價比稅務定價高一些,那麼聯盟不僅把稅交了,還有額外的收入。
一開始,他們的出價確實也就比帝國稅定價稍微高一點點就行了,畢竟是大宗商品;後來,競爭的商家多了,那就得多出點,乃至於到最後相對動態平衡了。
對於帝國稅務部來說,這沒問題,他們稅收夠了,收上來的是稅幣本身也可以,那就代表了別的地方把這份稅給補上了,反正也不虧。甚至,很多的生意,乾脆就是稅務部主動來做的。
誰賺不是賺呢?
也不僅他們在賺,神聖泰拉來的那些商會商隊,誰還沒個背景呢?都要賺錢的嘛!
光差價的利潤,就夠吃得盆滿缽滿了!
這還僅僅只是稅務定價比市場定價低這一個因素。
帝國的定價是死的,但市場是動態的,那就意味著有些緊俏物資的價格,其實並沒有被表現出來。就例如食品,價值不高,但在很多處於饑荒狀態,人口聚集特別多但農業生產不足的巢都世界,就是需要大量的進口食品的。這種時候食品的價格就算是只能以市價來計算,對這些有進口需求的地方來說,也是非常划算的。
對於一些處於戰爭狀態的地方,那聯盟的軍火可真是物美價廉。
艦船、消費類工業品……全都是可以類同來看。
而在這兩大直接套利的環境之上,演變出來一些更高級的金融玩法,例如期貨……這就有些脫實向虛了,聯盟在管制這一塊。
聯盟自己都在利用翎澤星去進行大量的貿易,其中最為重要的兩項戰略進口,其一是人口,其二是原料。
而發展到後面,跟聯盟、帝國中央的貿易都還是一方面,帝國東疆、帝國北疆、中央疆域的各個宙域、星域,都聞風而動,逐漸向此處聚集,專門在翎澤星做生意。
商人們帶著海量的稅幣,海量的物資,來到了翎澤星。
他們不只跟聯盟做生意,互相之間也做。
聯盟的貿易中心,也把這些全都給管了起來,從中只抽取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管理費就可以了。
一個基礎設施如此完善,貿易規模如此之大的地方,可難找。而聯盟廉潔透明的、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務,也同樣在整個宇宙中難得。
越繁華,也就越形成了規模效應。
這些因素全部加起來,幾乎讓翎澤星成了整個東方疆域中,新崛起的、最為繁盛的貿易中心。
聯盟在其中賺了不知道多少錢。
反正,按照楊世偉那個審計得沒活兒乾的團隊,閒得去嘗試統計了一番,發現翎澤星為聯盟賺到的錢,從直接貿易利潤,到貿易抽成,到服務業賺取的收入,可能接近萬億了。
真的令人瞠目結舌。
而受益可能還不僅僅如此。
如此之大的貿易規模、利潤規模,受益的也不僅僅只是翎澤星,連帶著坦古星域的很多其他的地方,也能夠得到非常大的好處。
到現在,楊世偉哪裡還不明白,聯盟十五年前不止一毛不貪帝國拿來建設翎澤星的錢,反而咬著牙跟著投了兩三倍的資金,一定要把翎澤星打造起來的原因呢?
回報簡直爆炸!
別的地方可以複製嗎?
恐怕是不行的。
其他的宙域,都還在大量的稅收損耗,連稅都收不明白,想要弄個幾萬億基礎的交易中心,談何容易?
更何況,翎澤星的基礎建設,帝國方面十五年下來投入了五千億稅幣且不說,聯盟中央政府投入的資金超過了一萬五千億;坦古星域自己則也籌劃了超過一萬億的資金。
三萬億擺在這裡,那些普通的宙域,哪個建得起?
楊世偉只能說一句牛逼。
當年聯盟能創造這個機遇、能抓住這個機遇、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進行建造……不佩服不行。
算一算,標誌著鐵鎧戰爭暨蟲群戰爭結束的雷亞都徹斯戰役結束,距今已有十八年;《聯盟計劃》簽訂距今,已有十五年。
在這十五年間,翎澤星作為帝國中央與聯盟進行稅務交割的地方,楊世偉長期在這裡工作。
他作為帝國稅務部的一位執事長,是許芙真總理的心腹。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十五年前,他被專門派來,擔任跟聯盟進行稅務交割的負責人。
對於旁人來說,作為中央官員,卻天天要往地方上跑,從神聖泰拉到翎澤星走一趟就是十個月,實在是辛苦,而且長期離開帝國中央政壇,離開權力的中心,屬實不算好事。
但楊世偉知道,這是他的進身之階。
許芙真總理對這筆錢,非常的重視。好好干,確保這筆錢能夠穩定的交割,那就是大功一件。
事實也確實如此。
往後這十五年,他一直兢兢業業,主要是聯盟也配合得相當好,相當讓人省心,稅務的交割一直都沒有出現過問題。
而他自己,也順理成章的在幾年前,就得到了升遷,從執事長晉升到高級執事長。
這個位置已經不低了,在整個稅務部的排號里,可以進前一百。
更何況,這還不是盡頭。
他最近又往返了一次神聖泰拉和翎澤星,在這次回去的時候,許芙真總理特地把他叫去面談了一番。
首先,許芙真誇獎了他這十五年來的工作成果,同時,還給他畫了個進一步的大餅:再過兩年,他可以晉升到帝國稅務部次長的位置。
那就意味著他在稅務部里的排序能夠進到前十。
但與此同時,許芙真也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趁著十五年的期限到達,跟聯盟談談,加稅的事情。
剛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楊世偉都快麻了。
加稅是能隨便加的嗎?
《聯盟計劃》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就是2.1萬億。
這是『包稅』,定額的。
哦,現在您看著聯盟發展得好,不僅內部強盛,光靠著一個翎澤星就能一年賺一萬億,覺得當年定稅額的時候定少了。
早幹嘛去了?
當年,楊世偉還沒來的時候,沒少在神聖泰拉上聽到一些說法。
大概意思是給聯盟稅率拉到這種地步之後,聯盟還能造個屁的反?
我已經收了100%的稅了,他怎麼還有錢養叛軍?
現在,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就想要變變規矩,猛猛加稅。
有這種道理嗎?
當然,道理不道理的,其實無所謂。
帝國中央不講理的時候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回。
但是,要不要講理,除了臉面、底線這些隨時可以拋棄、可以不要東西之外,還有至少兩個關鍵因素:實力,利弊。
加稅肯定是對帝國中央有利的,但聯盟答應嗎?
顯然是不可能答應的。
那就要對抗嗎?
楊世偉是稅務部高官,還專管聯盟這筆錢。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十五年過去了,聯盟每年給的錢,占據了帝國中央從地方收集的總稅務6-11%之間浮動。
這是很大的數字了。
大量帝國部門的各類支出,依附在這筆錢上。
帝國承擔得起跟聯盟鬧到掀桌子的地步嗎?
都不用戰爭,只要雙方脫鉤,就很要命了。
稅務上,少6%-11%的收入,很多部門的很多項目,就要停擺。
沒了翎澤星的生意,帝國中央很多在裡面猛猛賺錢的大佬,都得虧。
光這兩樣,帝國中央能承受嗎?
然後,就算是硬脫鉤了,帝國又能拿聯盟怎麼樣?
開戰嗎?
根本開不了一點。
(本章完)
帝國曆,10262年。
楊世偉在艦船的舷窗旁,欣賞著眼前的一切。
翎澤星的星港體系,建設得是真不錯,哪怕是以楊世偉見慣了市面的眼光來看,那也是相當出色的。
跟神聖泰拉當然比不了,這世間又有多少地方能跟神聖泰拉相提並論呢?
然而,跟帝國上的其他許多以星港建設得好的地方相比,翎澤星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難得可貴的是,這一切都是在十五年內建造起來的。
楊世偉親眼見證了這顆行星,走到如今的繁華地步。
無論如何,他都要為聯盟而鼓掌。
早先的時候,翎澤星作為帝國稅交接地,原本那其實已經算得上不錯的星港基礎設施,在後面眼見著必然會越來越大的稅務交接規模之下,顯得有些不夠用。在跟聯盟之間的磋商下,帝國同意付出一定的金額,來建設翎澤星,至少要讓這座星球的基礎設施,滿足繳納帝國稅的要求才行。
按照楊世偉的認知,一般的地方勢力到這一步基本就該滿足了:他們白嫖了一筆帝國中央的資金,用於建設自己的領土,那還有什麼不好的呢?
有的地方勢力,會好好利用這筆資金,利用好機會,全部投入到建設中,在未來長久中獲得收益;
有的,則鼠目寸光,會在這筆錢上動動腦筋,利用各種手段,撈上一筆。一般這種情況,帝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撥款多多少少也會有些冗餘,偷工減料一點、撈些錢,只要別誤了正事,能讓翎澤星的建設到達個最低標準,那也算可以了。
最惡劣的就是在裡面撈過頭了,搞出來的建設都是面子工程,實際上根本不滿足需要,以至於到後面影響帝國稅的交接工作。
楊世偉帶了一整個審計團隊,裡面不僅有稅務部和政務部負責文職工作的,也包括了法務部的人,甚至包括了審判庭借調的反腐敗人員。這一整個隊伍,為的就是防止最後那種情況的出現。
然而,審查了十五年,卻也沒見翎澤星,包括翎澤星所屬的坦古星域的地方官員,有什麼不法的行為。
他們並不是沒有在這筆錢上面動腦筋,相反,動得相當之多。但與一般預料中不同的是,他們並不是在這上面撈錢,反而是想盡辦法往裡面增加投資。
帝國投的這一大筆錢,已經足夠將翎澤星建設到可以支撐住每年兩萬多億稅幣的物資交換。但聯盟對此顯然並不滿足,在這十五年間,給坦古星域投資了一筆跟帝國投入資金相仿的金額,用於將翎澤星的星港體系,以及星球內部的各類基礎設施大建設的資金。
而不光是聯盟政府,坦古星域政府,那位聯盟官員,也是想盡辦法,努力籌措資金。雖然,以一個星域籌集的資源,肯定不及帝國中央和聯盟中央給的錢那麼多,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楊世偉帶領的團隊,發現自己根本沒啥好審計的。聯盟對於翎澤星的投入,遠遠超過了他們最開始的估計,乃至於很多的
在這麼多的資源堆積之下,翎澤星建設出來的成果,相當的喜人。
完成帝國稅的交割?
不不不,這只是最低最低的標準。
聯盟政府也好,坦古星域也罷,他們的目標,是藉助帝國稅交納時候,那巨量的物資交換所帶來的龐大商機。
交割貨物的帝國方、聯盟方的人員要吃喝,要娛樂,太空城裡都有;
海量的船隻在翎澤星進進出出,相應的船隻維護、補給、燃料加工之類的服務,一應俱全。
這些全都是可以掙錢的。
更不要說,坦古政府還在這裡建設了貿易中心,方便各路從帝國中央疆域而來的商隊,可以跟在帝國稅務艦隊一起上路,來到翎澤星與聯盟進行貿易。
甚至,貿易中心的規模發展起來之後,還建立起來了一系列的金融機制。
聯盟交納的都是以稅幣計價的實物,額度上沒有問題,帝國也確實什麼都收,只要是在稅務部規定的列表內的東西就可以。
但帝國稅務列表里對物品的定價是個死的,而且普遍對比市場上真正的價值,是偏低的。
光這兩個因素,就已經足夠玩出花來了,有很多套利的空間。
最直接的,就可以有聯盟自己的、外部的、乃至於從神聖泰拉出發的商隊,會直接拿著大量稅幣,來到翎澤星做生意。在聯盟和帝國稅務部進行交割稅務之前,先把聯盟的倉庫給『洗劫一空』。稅幣作為代幣,可以直接抵帝國稅,他們拿稅幣直接購買聯盟的貨物就行了。只要出價比稅務定價高一些,那麼聯盟不僅把稅交了,還有額外的收入。
一開始,他們的出價確實也就比帝國稅定價稍微高一點點就行了,畢竟是大宗商品;後來,競爭的商家多了,那就得多出點,乃至於到最後相對動態平衡了。
對於帝國稅務部來說,這沒問題,他們稅收夠了,收上來的是稅幣本身也可以,那就代表了別的地方把這份稅給補上了,反正也不虧。甚至,很多的生意,乾脆就是稅務部主動來做的。
誰賺不是賺呢?
也不僅他們在賺,神聖泰拉來的那些商會商隊,誰還沒個背景呢?都要賺錢的嘛!
光差價的利潤,就夠吃得盆滿缽滿了!
這還僅僅只是稅務定價比市場定價低這一個因素。
帝國的定價是死的,但市場是動態的,那就意味著有些緊俏物資的價格,其實並沒有被表現出來。就例如食品,價值不高,但在很多處於饑荒狀態,人口聚集特別多但農業生產不足的巢都世界,就是需要大量的進口食品的。這種時候食品的價格就算是只能以市價來計算,對這些有進口需求的地方來說,也是非常划算的。
對於一些處於戰爭狀態的地方,那聯盟的軍火可真是物美價廉。
艦船、消費類工業品……全都是可以類同來看。
而在這兩大直接套利的環境之上,演變出來一些更高級的金融玩法,例如期貨……這就有些脫實向虛了,聯盟在管制這一塊。
聯盟自己都在利用翎澤星去進行大量的貿易,其中最為重要的兩項戰略進口,其一是人口,其二是原料。
而發展到後面,跟聯盟、帝國中央的貿易都還是一方面,帝國東疆、帝國北疆、中央疆域的各個宙域、星域,都聞風而動,逐漸向此處聚集,專門在翎澤星做生意。
商人們帶著海量的稅幣,海量的物資,來到了翎澤星。
他們不只跟聯盟做生意,互相之間也做。
聯盟的貿易中心,也把這些全都給管了起來,從中只抽取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管理費就可以了。
一個基礎設施如此完善,貿易規模如此之大的地方,可難找。而聯盟廉潔透明的、便捷高效的管理服務,也同樣在整個宇宙中難得。
越繁華,也就越形成了規模效應。
這些因素全部加起來,幾乎讓翎澤星成了整個東方疆域中,新崛起的、最為繁盛的貿易中心。
聯盟在其中賺了不知道多少錢。
反正,按照楊世偉那個審計得沒活兒乾的團隊,閒得去嘗試統計了一番,發現翎澤星為聯盟賺到的錢,從直接貿易利潤,到貿易抽成,到服務業賺取的收入,可能接近萬億了。
真的令人瞠目結舌。
而受益可能還不僅僅如此。
如此之大的貿易規模、利潤規模,受益的也不僅僅只是翎澤星,連帶著坦古星域的很多其他的地方,也能夠得到非常大的好處。
到現在,楊世偉哪裡還不明白,聯盟十五年前不止一毛不貪帝國拿來建設翎澤星的錢,反而咬著牙跟著投了兩三倍的資金,一定要把翎澤星打造起來的原因呢?
回報簡直爆炸!
別的地方可以複製嗎?
恐怕是不行的。
其他的宙域,都還在大量的稅收損耗,連稅都收不明白,想要弄個幾萬億基礎的交易中心,談何容易?
更何況,翎澤星的基礎建設,帝國方面十五年下來投入了五千億稅幣且不說,聯盟中央政府投入的資金超過了一萬五千億;坦古星域自己則也籌劃了超過一萬億的資金。
三萬億擺在這裡,那些普通的宙域,哪個建得起?
楊世偉只能說一句牛逼。
當年聯盟能創造這個機遇、能抓住這個機遇、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進行建造……不佩服不行。
算一算,標誌著鐵鎧戰爭暨蟲群戰爭結束的雷亞都徹斯戰役結束,距今已有十八年;《聯盟計劃》簽訂距今,已有十五年。
在這十五年間,翎澤星作為帝國中央與聯盟進行稅務交割的地方,楊世偉長期在這裡工作。
他作為帝國稅務部的一位執事長,是許芙真總理的心腹。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十五年前,他被專門派來,擔任跟聯盟進行稅務交割的負責人。
對於旁人來說,作為中央官員,卻天天要往地方上跑,從神聖泰拉到翎澤星走一趟就是十個月,實在是辛苦,而且長期離開帝國中央政壇,離開權力的中心,屬實不算好事。
但楊世偉知道,這是他的進身之階。
許芙真總理對這筆錢,非常的重視。好好干,確保這筆錢能夠穩定的交割,那就是大功一件。
事實也確實如此。
往後這十五年,他一直兢兢業業,主要是聯盟也配合得相當好,相當讓人省心,稅務的交割一直都沒有出現過問題。
而他自己,也順理成章的在幾年前,就得到了升遷,從執事長晉升到高級執事長。
這個位置已經不低了,在整個稅務部的排號里,可以進前一百。
更何況,這還不是盡頭。
他最近又往返了一次神聖泰拉和翎澤星,在這次回去的時候,許芙真總理特地把他叫去面談了一番。
首先,許芙真誇獎了他這十五年來的工作成果,同時,還給他畫了個進一步的大餅:再過兩年,他可以晉升到帝國稅務部次長的位置。
那就意味著他在稅務部里的排序能夠進到前十。
但與此同時,許芙真也給了他一個任務:讓他趁著十五年的期限到達,跟聯盟談談,加稅的事情。
剛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楊世偉都快麻了。
加稅是能隨便加的嗎?
《聯盟計劃》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就是2.1萬億。
這是『包稅』,定額的。
哦,現在您看著聯盟發展得好,不僅內部強盛,光靠著一個翎澤星就能一年賺一萬億,覺得當年定稅額的時候定少了。
早幹嘛去了?
當年,楊世偉還沒來的時候,沒少在神聖泰拉上聽到一些說法。
大概意思是給聯盟稅率拉到這種地步之後,聯盟還能造個屁的反?
我已經收了100%的稅了,他怎麼還有錢養叛軍?
現在,發現事情根本不是這樣的,就想要變變規矩,猛猛加稅。
有這種道理嗎?
當然,道理不道理的,其實無所謂。
帝國中央不講理的時候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回。
但是,要不要講理,除了臉面、底線這些隨時可以拋棄、可以不要東西之外,還有至少兩個關鍵因素:實力,利弊。
加稅肯定是對帝國中央有利的,但聯盟答應嗎?
顯然是不可能答應的。
那就要對抗嗎?
楊世偉是稅務部高官,還專管聯盟這筆錢。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十五年過去了,聯盟每年給的錢,占據了帝國中央從地方收集的總稅務6-11%之間浮動。
這是很大的數字了。
大量帝國部門的各類支出,依附在這筆錢上。
帝國承擔得起跟聯盟鬧到掀桌子的地步嗎?
都不用戰爭,只要雙方脫鉤,就很要命了。
稅務上,少6%-11%的收入,很多部門的很多項目,就要停擺。
沒了翎澤星的生意,帝國中央很多在裡面猛猛賺錢的大佬,都得虧。
光這兩樣,帝國中央能承受嗎?
然後,就算是硬脫鉤了,帝國又能拿聯盟怎麼樣?
開戰嗎?
根本開不了一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