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百萬漕工所系」
</ins>
第854章 「百萬漕工所系」
「也不只是背後的那些因素吧,降價實際也是多方面考慮的。」
尉來的當家車型降價,怎麼可能這麼的隨意,不過是一環扣一環而已。
早在2016年的第一次例會上,尉來內部就確定了今年官降的策略,原因也無非就是競爭的激烈程度。
兩個月的時間市場上冒出來幾十款SUV,連迪子都加大了在SUV賽道的投入,八月份推出的陸風X7,在高度模仿攬勝極光的情況下,上市半個月訂單突破萬輛。
上市四個月的時間累計訂單高達四萬輛,火爆的銷量氣得路虎是多次發函警告,跟極光實在是太像了,開在大馬路上不注意根本無法正常分辨。
不過警告肯定是沒用的,賣得這麼火怎麼可能憑藉幾張警告函就直接停產停售。
哪怕是路虎已經開始準備打官司了也不可能停售,這種侵權官司很複雜,打個幾年的時間再是正常不過了,幾年之後這種抄襲跟風車型也早就沒有了市場。
說白了就是趁著SUV市場大爆發,供求關係不平衡的情況下賺筆快錢,除了路風之外,今年眾肽的神器也會推出,名噪一時的保時泰要登上歷史的舞台了。
「我這還沒開始干就感受到了壓力,汽車行業真的是水太深了啊了。」
頭部產品的降價帶來的市場效應是難以估量的,尉來的官降是從2016年1月9日凌晨開始執行,在此之前除了檀錦程在微博里回復網友問題的那條評論有一點跡象之外,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出。
現有市面上正在出售的車型還好說,大不要跟著降也就是了,不過那些已經公布售價但還未正式開售的同類競品處境就有些尷尬了。
任何行業都有對標頭部產品的習慣,悅馳A1賣得好就會成為新開發SUV對標的對象,無論是從配置還是售價上都是如此。
突襲式的降價其實就是一種營銷上的策略。
技術上研發基調,質量以及售後服務是口碑上的保證,但是說到底營銷才是銷量的保證,甭管營銷落下的名聲好與壞,但卻是切切實實的好處一大堆。
拿閃馳的幾個合作夥伴來說,他們的營銷方式就特別的有效,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老闆,這幾份文件簽個字。」
趙鑫怡風風火火,拿來幾份文件找檀錦程簽字,這裡面有財務部門制定的年終獎分配方案,也有今年的營銷費用審批,此外還有一份2015年度尉來集團的初略財報。
大多數是跟錢有關係的。
另外還有就是今年的招聘計劃,80萬輛的銷量預期,以現有的員工人數肯定是有些緊張的,新的一批招聘計劃肯定是要提上計劃的。
目前尉來汽車主要有四大生產基地,甬城,廬州,滁州以及湘城,其中以甬城與廬州兩大生產基地為主。
通過幾年以來的調整,湘城生產基地主要以生產坦克300為主,滁州是皮卡基地,廬州則是以埃安以及尉來系列為主,大本營這邊生產的是以悅馳系列幾款車型為主。
2015年的銷量要比預期多出35%以上,實際上的產能有多緊張就不言而喻了,比起往年,2015年尉來在產能方面的利用率超過了100%。
</ins>
10億元的年終獎放在2015年的實體企業里肯定是不少的,但這事兒能拿到高管例會上去說也肯定是有原因的,尉來員工今年的辛苦程度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
任何一家企業在擴產節奏方面都必須要謹慎再謹慎,不然的話就容易導致像BYD當年那樣,只不過尉來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擴張的地步了。
不然的話別說是最新的80萬銷量預期能不能達到的問題了。
「話說回來,你當初是閃馳幾號員工來著?」
趙鑫怡遞交上的財務方面的審核簽字沒什麼問題,不過這份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招聘計劃讓檀錦程還是有些心驚的。
往年各大公司在年初之時都會根據訂單變化,社會需求特定員工招聘計劃,但是此前最多一次也不過一年新增15%的員工數量,而這一次就不一樣了。
趙鑫怡眨了眨眼睛:「想不起來了,反正那會兒咱們好像沒多少人。」
這份員工招聘計劃的報告她肯定是提前看過的,大致也明白老闆問她的原因。
跟了老闆這麼多年,在趙鑫怡看來老闆是一名非常實際的商人,從來不會因為面子工程什麼的就無序擴張,對外吹自己有多少多少名員工。
拿上市公司閃馳科技這家個人來說,這家主營業務穩定的情況下每年的員工人數幾乎沒太大變化,有新的招聘計劃但同時也有人員優化計劃。
說得難聽點兒的就是招了多少新人進來,就會想辦法優化掉一批老員工,保障公司人員穩定,減少不必要的財務支出。
為此老闆還承受了一定的壓力。
「曾經我的想法是擁有個一千名員工左右的工廠,每年穩定的賺著錢我就能躺平了,誰知道做著做著就變成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了,這份計劃一旦實施下去,咱這也算是十萬漕工所系了。」
沿海發達城市,千人左右的工人勉強能算個中等企業吧,地方ZF不會怠慢的同時也不至於引起一些人的覬覦,說白了就是看不上,日子確實是過得比較舒服的一類人。
老闆這話挺逗,一下子惹笑了趙鑫怡:「何此呢,老闆你是妥妥的百萬漕工所系呢。」
依附於整個「閃馳系」產業鏈的工人說百萬可能有點誇張了,但說影響力那遠遠不止。
拿北倉區還有老闆的老家來說,這兩座區縣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直接或者間接受到閃馳以及尉來兩大集團公司的影響。
滁州的琅琊區就更誇張了,揚子汽車在那邊的影響力至少能達到一半。
北倉區里最近流行一句笑話,尉來一次年終獎導致整個商K體系都漲價了,小姐姐們甚至都決定晚一點回家過年了,就是為了等尉來員工的年終獎。
目前尉來的員工人數大約在5.9萬人,按照人力資源部這份計劃,到2017年,尉來計劃新招6.38萬名員工,其中包括2800名的管理人員與2000名技術研發人員。
</ins>
這裡單獨列出的2000名技術研發人員顯然不是簡單意外上的理解,都是以博士學歷,碩士學歷為主,其中博士學歷的計劃招聘110名。
這2000人完全可以稱之為人才引進計劃了,主要是服務於動力電池業務板塊。
「拿去給人力資源部門吧,讓他們儘快執行。」
檀錦程簽下尉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份招聘計劃方案,一旦順利執行,也就意味著到2017年尉來的直屬員人人數直接就是突破了10萬人。
10萬人啊,按照了解到的最新的數據,截止2015年12月份,全國超過10萬名員工的公司大概是有74家,大部分是央企與國企,新興企業當中像是順豐,菊花廠,京冬等等企業。
至於說汽車行業員工人數最多的依舊還是那幾家大型國企,央企,自主品牌里目前員工人數最多的是迪子,但是也沒有超過10萬人。
「嘿嘿,老闆你頭痛不頭痛,咱們就只說尉來,以後只要你一睜眼就欠著10多萬人的工資。」
這一份員工招聘計劃對於尉來而言非常的重要,在社會層面上引起的反響也不小。
作為近幾年以來發展最快的自主品牌,尉來的業務體系被形容成長城與BYD的結合體,憑藉著自己技術積累,質量服務,營銷以及融資併購等等操作高速發展。
汽車整車與動力電池系統都是大量現金流的產業,一款車型賣得好是憂患,但同時也一種優勢,那就是可以集中精力辦大事。
「少貧嘴,還有這份研發經費計劃也一起批了吧。」
尉來整體的研發費用目前大致在4%到5%之間,2015年營收爆增的同時也意味著2016年研發經費可以進一步提升,根據初略的營收來計算,尉來2016年研發經費在30億元至35億元之間。
掙得多花得也多,一筆年終獎,一筆2016年研發經費審批,差不多就把2015年淨利潤幹掉一半以上了。
30億元以上的研發投入,其中分配到動力電池方面的大概在兩到三億元之間,同樣是依照營收比例來計劃的。
目前動力電池業務最大的投入還是基礎建設,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的元年,同時也可以算做是動力電池的元年,區別於傳統能源,動力電池暫時來說還是跟新能源汽車一樣只能算做是一個預期。
因此在技術投入方面,資金還是不會特別高。
1月14日,優步仲國宣布完成B輪融資,20億美刀,投資方有海航資本,萬科,民生以及百度還有尉來集團等等大型企業。
優步這一輪融資參與的資本備受關注,除了一直投資它的百度之外,進場的資本方都有著濃厚的背景,對於尉來集團的入局大家還是有些意外的。
之前檀錦程做投資更多的是用巨量引擎這個馬甲,而非實體公司。
「這筆投資其實是跟閃馳科技投資某團的意義是一樣的,原則上我們還是為了多賣幾輛車呢。」
投了優步一個億美刀,其中4800萬美刀是用5000輛埃安系列汽車去折算的,在泡沫化嚴重的時代里算下來還是比較划算的。
嘀嘀的股份那是歷史遺留問題,從某團開始,但凡跟公司有直接業務聯繫的,檀錦程都打算用公司主體去投資。
最最主要的是用上市公司的主體投資,他不需要自己出錢了。
公司都上市了,有業務需求的再用自己投資公司里的錢去投資,那就顯得有些不專業了,不能什麼事兒都得大股東來辦。
當然,股權類的投資檀錦程還是會用巨量引擎這個馬甲來執行的。
例如寧王的股份,被檀錦程奪了氣運的寧王雖然發展沒有前世那麼的順利,但在一個新興市場,背靠小日子資本以及老美技術發展起來的寧王依舊不容小覷。
跟他前世的軌跡差不多,寧王的創始人在把公司搬到老家之後便開始跟原有的小日子大股東剝離。
而TDK作為電磁領域的巨頭,卻一直不看好動力電池的發展,這也是他們想要出售寧王股份的原因之一,作為全世界的汽車大國,小日子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這一點倒也不算完全錯誤,實際上哪怕是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大爆發的年代裡,其在全球市份份額里的占比也只是少數派。
國內新能源汽車搞得紅紅火火的情況下,大概銷量占比也就在30%左右的樣子。
小日子傳統燃油車賣得好,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尉來今後也不會放棄傳統燃油車這一塊的市場。
檀錦程是通過一次中歐EMBA班裡跟寧王的創始人之一李華聯繫上的,通過李華的居中牽線,讓檀錦程拿到了他一直關注著的寧王股份。
15%的寧王股份,只花了8900萬元,簡直不要太便宜,這一筆投資是在2015年完成了,也是檀錦程在2015年幾次親自參與的投資之一。
當時還是比較受關注的。
檀錦程給出的解釋也很正規,他的投資思路其實還是按照網際網路的那套,反正我覺得有興趣的公司,只要人家樂意那我就投點兒,萬一你發展起了來呢?
不過對於寧王,檀錦程的野心不僅僅只是投資。
2015年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依舊還是松下,AESC,LG化學這三家的市場,哪怕是失去了特斯拉這個客戶,松下依舊占據著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38%的市場份額,老大地位穩如泰山。
</ins>
尉來的動力電池發展迅速,在特斯拉以及自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的情況下,市場份額已經上升到了13.75%,超過BYD排名全球第四,國內第一。
2014年上市之際資本鼓吹尉來是國內新能源行業龍頭多多少少還有點吹牛逼的成分,但是2015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尉來就算是正式從BYD手裡接過龍頭的地位。
不過眼下雙方的差距並不大,尉來新能源汽車賣得好,BYD同樣賣得也不差,此外他們多年的客戶積累也是一大優勢。
投資寧王,就是檀錦程的另一後招。
2016年一月份的尉來,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在投資市場都出了不小的風頭,不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沒有想像當中那麼的好。
兩次熔斷,讓市場情緒降到了冰點,從4號開始到14號,新年的九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暴跌15.02%,指數最低跌至今天的2867.55點位,救市的話題也再次被提起。
尉來股份的股價也正好在今天觸及自去年國慶節以來的最低點90.09元價位,表現低迷。
「這幫機構真是搞笑,騙籌碼呢。」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尉來股價低迷的原因還是來自於月初的那次降價行為,機構通過媒體把這次降價解讀為利空行為,認為這樣會導致2016年度的尉來淨利潤大幅下滑。
你說他沒有道理吧,確實是有點道理,降價肯定是意味著利潤空間下降了,但用這玩意兒來解讀尉來2016年度淨利潤大幅下滑就有些扯蛋了。
不過用這套邏輯來忽悠忽悠什麼都不懂的韭菜倒是沒什麼問題。
「今天反彈是國家隊操作的吧?」
說起來今天反彈得也是比較厲害,大盤從早盤集合競價的2867.55點位低點直線拉升,反彈至3000點以上,也只有國家隊操作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應該是吧,咱們的股票尾盤也收紅了2個多點,還算不錯。」
檀錦程出席了優步的融資發布會,他是被李大帥哥拉過來的,算是給優步站台了,合同其實早就已經簽好了。
20億美刀的融資金額當中,他只投了一個億,還有一部分是用實物去折現的,正常來說這點份額都上不了桌,如果不是老李的邀請他真的懶得過來。
話說回來,這還是他第一次接觸優步的管理層,貌似他們現在還沒死心呢,雖然在仲國區損失慘重,但是貌似他們還沒有放棄,還想再斗一斗。
也不知道這20億美刀他們能夠燒多久。
嘿嘿,檀錦程可是知道嘀嘀也在搞融資呢,並且融資規模不輸優步這一次,初步計劃應該是想融到30億美刀。
至於投資方的話也簡單,中投跟北汽產業投資基金。
優步找的背景很深,嘀嘀同樣不差,看看這兩大股東的名字就知道了,中投就不用說了,北汽產業基金也不簡單,網上搜一搜它旗下子公司叫什麼名字就懂了。
網約車補貼大戰打到這份上,檀錦程看得都有點心驚肉跳,這玩意兒太多的資本參與進來了,可以說是裹挾了。
一輪輪的融資下來,真正屬於管理層面的話語權已經是很小了,要知道嘀嘀下一輪融資已經是F輪了,正常來說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走到F輪還沒上市已經是非常罕見了。
不過也是這一輪的參與,讓檀錦程意識到在資本領域裡巨量引擎雖然有著自己的名氣,投資的公司也不少,但在真正的資本面前還是一名小囉囉呢。
「算了,我們還是回去打我們的螺絲吧,這玩意兒再玩下去我們是玩不動了。」
起步就是10億,單位還是美刀,參與進來的一個比一個背景深厚。
說難聽點兒若不是為了賣幾輛車更加方便,另外高德的發展也需要這些網約車公司,他是真的想把手裡的股份轉讓出去,哪怕是白送都行。
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有些可惜的是他暫時還真沒辦法轉讓手裡的持股,另外這幫人貌似對於他的加入還是持歡迎態度的。
「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真的是有一種無力感。」
從帝都回來,檀錦程邀請了張旭鵬來他家裡喝酒,張旭鵬似乎是看出檀錦程有點心事,在跟好兄弟說起尉來此次大規模人員擴張計劃之時他並沒有顯得那麼的開心。
檀錦程回了他這麼一句,張旭鵬便也是懂了。
「沒事兒,咱們踏踏實實幹活,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今後的話投資就少做一些吧,反正咱們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了。」
張旭鵬如今也為人父了,跟檀錦程一樣,他也生了個兒子。
男人的心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單身時期,第二個階段則是結婚之後,再者就是為人父之後了,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不同。
「話說回來,某團馬上也要融資了,王新通知我了呢,他們這次準備融資33億美刀,我們的股份要開始稀釋了。」
「我知道,他也給我打過電話,是我同意的。」
某團的這一輪融資其實可以理解為騰迅的定增,騰迅大概想拿下某團20%的股份,王新跟小馬哥都表示過了,檀錦程要想跟也行,但肯定不會有多少份額。
檀錦程想了想還是算了,這一輪融資之後,某團的估值已經超過160億美刀了,雖然在IPO之前都是有得賺的,但是考慮到這些本地服務企業今後的名聲,檀錦程還是不想做過多的投入。
股份少點兒就少點兒,處於隱身狀態上的悶聲發大財不是挺好嘛。
具體的金額以及騰迅的持股暫時還沒有定下來,不過王新應該是不同意20%的,話里行間應該是控制在19%以下。
小馬哥這人確實是挺有趣的,看中的公司他是真的捨得砸錢啊。
某團是啥時候IPO的他記不清了,不過閃馳科技這點持股應該是能夠在IPO之前就能夠套現出來的,一輪輪的融資導致股本越來越大,在IPO之前肯定是有個回購過程的。
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慣例以及套路,不是所有的資本或者個人希望一直等到IPO的。
2016年2月2日,農曆臘月二十四,南方傳統意義上的小年。
這一天的尉來各大產業基地人山人海,現場一面面的現金牆,紅得格外的刺眼。
「這得發多久啊,有點後悔做這麼燒包的事兒了。」
老闆給員工發錢,他肯定得是到場的,檀錦程選擇的是在春曉產業園裡向員工發獎金,不過這會兒他有點發愁了。
裝逼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啊。
「哈哈,估計得發個幾個小時吧,老闆你今天早上吃飽飯了吧?」
「你笑什麼呢,你不也得跟著發,你還穿著高跟鞋呢。」
一旁的助理趙鑫怡有點幸災樂禍,不過檀錦程一句話就讓她閉嘴了。
PS:春節期間針對追訂的書有個抽獎活動,從今天開始,追訂人數按用戶訂閱48小時內更新章節計算,大伙兒要是沒空看的話,幫忙開個自動訂閱啊。
(本章完)
</ins>
第854章 「百萬漕工所系」
「也不只是背後的那些因素吧,降價實際也是多方面考慮的。」
尉來的當家車型降價,怎麼可能這麼的隨意,不過是一環扣一環而已。
早在2016年的第一次例會上,尉來內部就確定了今年官降的策略,原因也無非就是競爭的激烈程度。
兩個月的時間市場上冒出來幾十款SUV,連迪子都加大了在SUV賽道的投入,八月份推出的陸風X7,在高度模仿攬勝極光的情況下,上市半個月訂單突破萬輛。
上市四個月的時間累計訂單高達四萬輛,火爆的銷量氣得路虎是多次發函警告,跟極光實在是太像了,開在大馬路上不注意根本無法正常分辨。
不過警告肯定是沒用的,賣得這麼火怎麼可能憑藉幾張警告函就直接停產停售。
哪怕是路虎已經開始準備打官司了也不可能停售,這種侵權官司很複雜,打個幾年的時間再是正常不過了,幾年之後這種抄襲跟風車型也早就沒有了市場。
說白了就是趁著SUV市場大爆發,供求關係不平衡的情況下賺筆快錢,除了路風之外,今年眾肽的神器也會推出,名噪一時的保時泰要登上歷史的舞台了。
「我這還沒開始干就感受到了壓力,汽車行業真的是水太深了啊了。」
頭部產品的降價帶來的市場效應是難以估量的,尉來的官降是從2016年1月9日凌晨開始執行,在此之前除了檀錦程在微博里回復網友問題的那條評論有一點跡象之外,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出。
現有市面上正在出售的車型還好說,大不要跟著降也就是了,不過那些已經公布售價但還未正式開售的同類競品處境就有些尷尬了。
任何行業都有對標頭部產品的習慣,悅馳A1賣得好就會成為新開發SUV對標的對象,無論是從配置還是售價上都是如此。
突襲式的降價其實就是一種營銷上的策略。
技術上研發基調,質量以及售後服務是口碑上的保證,但是說到底營銷才是銷量的保證,甭管營銷落下的名聲好與壞,但卻是切切實實的好處一大堆。
拿閃馳的幾個合作夥伴來說,他們的營銷方式就特別的有效,讓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老闆,這幾份文件簽個字。」
趙鑫怡風風火火,拿來幾份文件找檀錦程簽字,這裡面有財務部門制定的年終獎分配方案,也有今年的營銷費用審批,此外還有一份2015年度尉來集團的初略財報。
大多數是跟錢有關係的。
另外還有就是今年的招聘計劃,80萬輛的銷量預期,以現有的員工人數肯定是有些緊張的,新的一批招聘計劃肯定是要提上計劃的。
目前尉來汽車主要有四大生產基地,甬城,廬州,滁州以及湘城,其中以甬城與廬州兩大生產基地為主。
通過幾年以來的調整,湘城生產基地主要以生產坦克300為主,滁州是皮卡基地,廬州則是以埃安以及尉來系列為主,大本營這邊生產的是以悅馳系列幾款車型為主。
2015年的銷量要比預期多出35%以上,實際上的產能有多緊張就不言而喻了,比起往年,2015年尉來在產能方面的利用率超過了100%。
</ins>
10億元的年終獎放在2015年的實體企業里肯定是不少的,但這事兒能拿到高管例會上去說也肯定是有原因的,尉來員工今年的辛苦程度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
任何一家企業在擴產節奏方面都必須要謹慎再謹慎,不然的話就容易導致像BYD當年那樣,只不過尉來現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擴張的地步了。
不然的話別說是最新的80萬銷量預期能不能達到的問題了。
「話說回來,你當初是閃馳幾號員工來著?」
趙鑫怡遞交上的財務方面的審核簽字沒什麼問題,不過這份人力資源部門的員工招聘計劃讓檀錦程還是有些心驚的。
往年各大公司在年初之時都會根據訂單變化,社會需求特定員工招聘計劃,但是此前最多一次也不過一年新增15%的員工數量,而這一次就不一樣了。
趙鑫怡眨了眨眼睛:「想不起來了,反正那會兒咱們好像沒多少人。」
這份員工招聘計劃的報告她肯定是提前看過的,大致也明白老闆問她的原因。
跟了老闆這麼多年,在趙鑫怡看來老闆是一名非常實際的商人,從來不會因為面子工程什麼的就無序擴張,對外吹自己有多少多少名員工。
拿上市公司閃馳科技這家個人來說,這家主營業務穩定的情況下每年的員工人數幾乎沒太大變化,有新的招聘計劃但同時也有人員優化計劃。
說得難聽點兒的就是招了多少新人進來,就會想辦法優化掉一批老員工,保障公司人員穩定,減少不必要的財務支出。
為此老闆還承受了一定的壓力。
「曾經我的想法是擁有個一千名員工左右的工廠,每年穩定的賺著錢我就能躺平了,誰知道做著做著就變成這麼一個龐然大物了,這份計劃一旦實施下去,咱這也算是十萬漕工所系了。」
沿海發達城市,千人左右的工人勉強能算個中等企業吧,地方ZF不會怠慢的同時也不至於引起一些人的覬覦,說白了就是看不上,日子確實是過得比較舒服的一類人。
老闆這話挺逗,一下子惹笑了趙鑫怡:「何此呢,老闆你是妥妥的百萬漕工所系呢。」
依附於整個「閃馳系」產業鏈的工人說百萬可能有點誇張了,但說影響力那遠遠不止。
拿北倉區還有老闆的老家來說,這兩座區縣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直接或者間接受到閃馳以及尉來兩大集團公司的影響。
滁州的琅琊區就更誇張了,揚子汽車在那邊的影響力至少能達到一半。
北倉區里最近流行一句笑話,尉來一次年終獎導致整個商K體系都漲價了,小姐姐們甚至都決定晚一點回家過年了,就是為了等尉來員工的年終獎。
目前尉來的員工人數大約在5.9萬人,按照人力資源部這份計劃,到2017年,尉來計劃新招6.38萬名員工,其中包括2800名的管理人員與2000名技術研發人員。
</ins>
這裡單獨列出的2000名技術研發人員顯然不是簡單意外上的理解,都是以博士學歷,碩士學歷為主,其中博士學歷的計劃招聘110名。
這2000人完全可以稱之為人才引進計劃了,主要是服務於動力電池業務板塊。
「拿去給人力資源部門吧,讓他們儘快執行。」
檀錦程簽下尉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份招聘計劃方案,一旦順利執行,也就意味著到2017年尉來的直屬員人人數直接就是突破了10萬人。
10萬人啊,按照了解到的最新的數據,截止2015年12月份,全國超過10萬名員工的公司大概是有74家,大部分是央企與國企,新興企業當中像是順豐,菊花廠,京冬等等企業。
至於說汽車行業員工人數最多的依舊還是那幾家大型國企,央企,自主品牌里目前員工人數最多的是迪子,但是也沒有超過10萬人。
「嘿嘿,老闆你頭痛不頭痛,咱們就只說尉來,以後只要你一睜眼就欠著10多萬人的工資。」
這一份員工招聘計劃對於尉來而言非常的重要,在社會層面上引起的反響也不小。
作為近幾年以來發展最快的自主品牌,尉來的業務體系被形容成長城與BYD的結合體,憑藉著自己技術積累,質量服務,營銷以及融資併購等等操作高速發展。
汽車整車與動力電池系統都是大量現金流的產業,一款車型賣得好是憂患,但同時也一種優勢,那就是可以集中精力辦大事。
「少貧嘴,還有這份研發經費計劃也一起批了吧。」
尉來整體的研發費用目前大致在4%到5%之間,2015年營收爆增的同時也意味著2016年研發經費可以進一步提升,根據初略的營收來計算,尉來2016年研發經費在30億元至35億元之間。
掙得多花得也多,一筆年終獎,一筆2016年研發經費審批,差不多就把2015年淨利潤幹掉一半以上了。
30億元以上的研發投入,其中分配到動力電池方面的大概在兩到三億元之間,同樣是依照營收比例來計劃的。
目前動力電池業務最大的投入還是基礎建設,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的元年,同時也可以算做是動力電池的元年,區別於傳統能源,動力電池暫時來說還是跟新能源汽車一樣只能算做是一個預期。
因此在技術投入方面,資金還是不會特別高。
1月14日,優步仲國宣布完成B輪融資,20億美刀,投資方有海航資本,萬科,民生以及百度還有尉來集團等等大型企業。
優步這一輪融資參與的資本備受關注,除了一直投資它的百度之外,進場的資本方都有著濃厚的背景,對於尉來集團的入局大家還是有些意外的。
之前檀錦程做投資更多的是用巨量引擎這個馬甲,而非實體公司。
「這筆投資其實是跟閃馳科技投資某團的意義是一樣的,原則上我們還是為了多賣幾輛車呢。」
投了優步一個億美刀,其中4800萬美刀是用5000輛埃安系列汽車去折算的,在泡沫化嚴重的時代里算下來還是比較划算的。
嘀嘀的股份那是歷史遺留問題,從某團開始,但凡跟公司有直接業務聯繫的,檀錦程都打算用公司主體去投資。
最最主要的是用上市公司的主體投資,他不需要自己出錢了。
公司都上市了,有業務需求的再用自己投資公司里的錢去投資,那就顯得有些不專業了,不能什麼事兒都得大股東來辦。
當然,股權類的投資檀錦程還是會用巨量引擎這個馬甲來執行的。
例如寧王的股份,被檀錦程奪了氣運的寧王雖然發展沒有前世那麼的順利,但在一個新興市場,背靠小日子資本以及老美技術發展起來的寧王依舊不容小覷。
跟他前世的軌跡差不多,寧王的創始人在把公司搬到老家之後便開始跟原有的小日子大股東剝離。
而TDK作為電磁領域的巨頭,卻一直不看好動力電池的發展,這也是他們想要出售寧王股份的原因之一,作為全世界的汽車大國,小日子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前景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
這一點倒也不算完全錯誤,實際上哪怕是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大爆發的年代裡,其在全球市份份額里的占比也只是少數派。
國內新能源汽車搞得紅紅火火的情況下,大概銷量占比也就在30%左右的樣子。
小日子傳統燃油車賣得好,不願意放棄現有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尉來今後也不會放棄傳統燃油車這一塊的市場。
檀錦程是通過一次中歐EMBA班裡跟寧王的創始人之一李華聯繫上的,通過李華的居中牽線,讓檀錦程拿到了他一直關注著的寧王股份。
15%的寧王股份,只花了8900萬元,簡直不要太便宜,這一筆投資是在2015年完成了,也是檀錦程在2015年幾次親自參與的投資之一。
當時還是比較受關注的。
檀錦程給出的解釋也很正規,他的投資思路其實還是按照網際網路的那套,反正我覺得有興趣的公司,只要人家樂意那我就投點兒,萬一你發展起了來呢?
不過對於寧王,檀錦程的野心不僅僅只是投資。
2015年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依舊還是松下,AESC,LG化學這三家的市場,哪怕是失去了特斯拉這個客戶,松下依舊占據著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38%的市場份額,老大地位穩如泰山。
</ins>
尉來的動力電池發展迅速,在特斯拉以及自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的情況下,市場份額已經上升到了13.75%,超過BYD排名全球第四,國內第一。
2014年上市之際資本鼓吹尉來是國內新能源行業龍頭多多少少還有點吹牛逼的成分,但是2015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尉來就算是正式從BYD手裡接過龍頭的地位。
不過眼下雙方的差距並不大,尉來新能源汽車賣得好,BYD同樣賣得也不差,此外他們多年的客戶積累也是一大優勢。
投資寧王,就是檀錦程的另一後招。
2016年一月份的尉來,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在投資市場都出了不小的風頭,不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沒有想像當中那麼的好。
兩次熔斷,讓市場情緒降到了冰點,從4號開始到14號,新年的九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暴跌15.02%,指數最低跌至今天的2867.55點位,救市的話題也再次被提起。
尉來股份的股價也正好在今天觸及自去年國慶節以來的最低點90.09元價位,表現低迷。
「這幫機構真是搞笑,騙籌碼呢。」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尉來股價低迷的原因還是來自於月初的那次降價行為,機構通過媒體把這次降價解讀為利空行為,認為這樣會導致2016年度的尉來淨利潤大幅下滑。
你說他沒有道理吧,確實是有點道理,降價肯定是意味著利潤空間下降了,但用這玩意兒來解讀尉來2016年度淨利潤大幅下滑就有些扯蛋了。
不過用這套邏輯來忽悠忽悠什麼都不懂的韭菜倒是沒什麼問題。
「今天反彈是國家隊操作的吧?」
說起來今天反彈得也是比較厲害,大盤從早盤集合競價的2867.55點位低點直線拉升,反彈至3000點以上,也只有國家隊操作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應該是吧,咱們的股票尾盤也收紅了2個多點,還算不錯。」
檀錦程出席了優步的融資發布會,他是被李大帥哥拉過來的,算是給優步站台了,合同其實早就已經簽好了。
20億美刀的融資金額當中,他只投了一個億,還有一部分是用實物去折現的,正常來說這點份額都上不了桌,如果不是老李的邀請他真的懶得過來。
話說回來,這還是他第一次接觸優步的管理層,貌似他們現在還沒死心呢,雖然在仲國區損失慘重,但是貌似他們還沒有放棄,還想再斗一斗。
也不知道這20億美刀他們能夠燒多久。
嘿嘿,檀錦程可是知道嘀嘀也在搞融資呢,並且融資規模不輸優步這一次,初步計劃應該是想融到30億美刀。
至於投資方的話也簡單,中投跟北汽產業投資基金。
優步找的背景很深,嘀嘀同樣不差,看看這兩大股東的名字就知道了,中投就不用說了,北汽產業基金也不簡單,網上搜一搜它旗下子公司叫什麼名字就懂了。
網約車補貼大戰打到這份上,檀錦程看得都有點心驚肉跳,這玩意兒太多的資本參與進來了,可以說是裹挾了。
一輪輪的融資下來,真正屬於管理層面的話語權已經是很小了,要知道嘀嘀下一輪融資已經是F輪了,正常來說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走到F輪還沒上市已經是非常罕見了。
不過也是這一輪的參與,讓檀錦程意識到在資本領域裡巨量引擎雖然有著自己的名氣,投資的公司也不少,但在真正的資本面前還是一名小囉囉呢。
「算了,我們還是回去打我們的螺絲吧,這玩意兒再玩下去我們是玩不動了。」
起步就是10億,單位還是美刀,參與進來的一個比一個背景深厚。
說難聽點兒若不是為了賣幾輛車更加方便,另外高德的發展也需要這些網約車公司,他是真的想把手裡的股份轉讓出去,哪怕是白送都行。
遠離這個是非之地。
有些可惜的是他暫時還真沒辦法轉讓手裡的持股,另外這幫人貌似對於他的加入還是持歡迎態度的。
「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真的是有一種無力感。」
從帝都回來,檀錦程邀請了張旭鵬來他家裡喝酒,張旭鵬似乎是看出檀錦程有點心事,在跟好兄弟說起尉來此次大規模人員擴張計劃之時他並沒有顯得那麼的開心。
檀錦程回了他這麼一句,張旭鵬便也是懂了。
「沒事兒,咱們踏踏實實幹活,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今後的話投資就少做一些吧,反正咱們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了。」
張旭鵬如今也為人父了,跟檀錦程一樣,他也生了個兒子。
男人的心境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單身時期,第二個階段則是結婚之後,再者就是為人父之後了,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不同。
「話說回來,某團馬上也要融資了,王新通知我了呢,他們這次準備融資33億美刀,我們的股份要開始稀釋了。」
「我知道,他也給我打過電話,是我同意的。」
某團的這一輪融資其實可以理解為騰迅的定增,騰迅大概想拿下某團20%的股份,王新跟小馬哥都表示過了,檀錦程要想跟也行,但肯定不會有多少份額。
檀錦程想了想還是算了,這一輪融資之後,某團的估值已經超過160億美刀了,雖然在IPO之前都是有得賺的,但是考慮到這些本地服務企業今後的名聲,檀錦程還是不想做過多的投入。
股份少點兒就少點兒,處於隱身狀態上的悶聲發大財不是挺好嘛。
具體的金額以及騰迅的持股暫時還沒有定下來,不過王新應該是不同意20%的,話里行間應該是控制在19%以下。
小馬哥這人確實是挺有趣的,看中的公司他是真的捨得砸錢啊。
某團是啥時候IPO的他記不清了,不過閃馳科技這點持股應該是能夠在IPO之前就能夠套現出來的,一輪輪的融資導致股本越來越大,在IPO之前肯定是有個回購過程的。
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的慣例以及套路,不是所有的資本或者個人希望一直等到IPO的。
2016年2月2日,農曆臘月二十四,南方傳統意義上的小年。
這一天的尉來各大產業基地人山人海,現場一面面的現金牆,紅得格外的刺眼。
「這得發多久啊,有點後悔做這麼燒包的事兒了。」
老闆給員工發錢,他肯定得是到場的,檀錦程選擇的是在春曉產業園裡向員工發獎金,不過這會兒他有點發愁了。
裝逼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啊。
「哈哈,估計得發個幾個小時吧,老闆你今天早上吃飽飯了吧?」
「你笑什麼呢,你不也得跟著發,你還穿著高跟鞋呢。」
一旁的助理趙鑫怡有點幸災樂禍,不過檀錦程一句話就讓她閉嘴了。
PS:春節期間針對追訂的書有個抽獎活動,從今天開始,追訂人數按用戶訂閱48小時內更新章節計算,大伙兒要是沒空看的話,幫忙開個自動訂閱啊。
(本章完)
</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