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別離與收穫
弘治七年四月十日,柳易等人啟程,回返華山。比原定計劃晚了十天。
在這幾天,褚博明與馬鴻洲之事,或者說四川都指揮使司的變化,落下帷幕。
在一切塵埃落定後,褚博明與柳易講述了他的另一任務。
配合調查四川都司指揮使調查四川軍中與烏斯藏勾連之事。
馬鴻洲只是明面上的人,暗地裡還有大魚。就是四川都司的都指揮同知姜恆,從二品大員,真正的軍方高層。
他本是地方升遷,選調中央,又派駐於四川,按理說是簡在帝心,但受利益誘惑,做了不該做的事。
而四川都司都指揮使,是實打實的皇帝心腹,封疆大吏。他在發現情況不對後,欲拿下姜恆,但又不想引起地方動盪。
並且,即使是四川都司指揮使,想動姜恆,也需要足夠的證據。馬鴻洲就是那個突破口。
褚博明也是在調動至成都後,才得知具體事項安排。
這次褚博明活捉哈里木,逮捕馬成、曾沐,幾人口供加上來往書信,終於湊足了證據,成功拿下了姜恆與兩個衛指揮使,其中之一是馬鴻洲,另一人則是成都右護衛的指揮使。
也正是這兩個極為重要的衛所受姜恆把控,才使得指揮使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借著機會連根拔起。
在外人看來,一位從二品大員,兩位正三品大員,被正四品的衛指揮僉事給扳倒了。
不少人對褚博明都敬而遠之。
褚博明也不在意,四年之期已到,明暗兩個任務都完成了,等著升遷就是了。
與此同時,褚博明也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一位老友,也是常寧的同族弟弟,常復,調任南京錦衣衛指揮使。
常家,強勢回歸官場。嗯,常遇春的常。
不過這些與柳易暫時沒什麼大關係。
馬背上神遊天外的柳易,滿腦子都是一位少女的身影。
……
出發的前一天中午,柳易於滙豐酒樓設宴,邀請褚博明一家。一是辭別,二是柳易在褚府作客一月有餘,於情於理也需表示一下。
褚博明一家盡數到場,趙四海作陪,陸不通等人則是另有安排。
宴席結束後,柳易送褚博明一家登車,互相道別後,馬車開動。
柳易正回身準備與趙四海一同回返江湖小報。
卻聽到一聲呼叫:「柳大俠。」
「嗯?」柳易回身看去,只見車窗上的帘子被掀起,常思正看著他。
見柳易望過來,常思臉一紅,從車窗上,露出個腦袋,對著柳易做了一個鬼臉。
柳易一怔,眼前的少女與記憶中的少女,大小兩個人影重疊了。
躲回車裡的常思臉頰微紅,心臟砰砰的跳。
少女毫不掩飾表露自己的心思,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這或許是此生最後一次相見了。
「你呀。」常寧嗔怪的用手指點了一下常思,隨後便抱住了撲進她懷裡的常思。
酒樓外,柳易怔怔地站在原地,目送著馬車遠去,直到趙四海的一聲招呼,柳易才回過神來。
「師侄?」
「哦,師叔,我們回去吧。」
柳易若無其事的回了江湖小報。
第二日,柳易與眾人一同離開。
出城後,褚青雲回望成都城,柳易也回望成都城。
褚青雲想著褚府的家人,柳易也想著褚府的人兒。
……
弘治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柳易一行人,回到華山。
二月出山,四月末返回。兩個多月的時間,再返回時,頗有一種遊子歸鄉之感。
按理說,快馬加鞭,十五日左右足夠到華山。
但途中褚青雲的突破,耽誤了些許時日。
回程途中第七日晚間休息,褚青雲在例行行氣之時,感到了突破的徵兆。
在告知柳易後,柳易當機立斷,決定停留幾日。
而褚青雲也不負眾望,在第二天下午,順利打通十二正經第八條。
如此進度,柳易之外,無人可及。
陸不通等劍宗之人仿佛在見證著另一個『柳易』的崛起。
柳易的傳奇,陸不通等人只能從他人的描述中感知,而褚青雲的輝煌,卻是有他們見證。
華山復興,不,應該是華山新的歷史,在眾人手中創造。
……
眾人回山第二日,岳不群為首的華山高層,與此次參與行動的二代三代弟子,針對此次華山派的行動召開復盤會議。
此次去成都,除柳易褚青雲外,華山派共出動十人。
包括陸不通、成不憂、叢不棄,三位一流高手,三個二代弟子、四個三代弟子,共七個二流武者。
其中陸不通與成不憂各自打通四條、三條奇經八脈,屬於一流中的水平。叢不棄實力較弱,為一流下。
三個二代弟子分別打通十一條、十二條十二正經。
其中又以吳不懂內力水平和實力最高,接近趙四海的水平。對抗五嶽劍派其他幾派之人,足可以抗衡一流高手。
而非名門大派的一流高手,那兩個打通十一條經脈的二代弟子,都可以抗衡一二。
四個三代弟子,張建永、錢中和等人,也各自打通十條到七八條經脈不等。
因為張建永兩人本是劍宗弟子,喜好劍法,並且劍法水平也確實在一眾弟子中處於上游,所以入選天罡北斗陣。
剩餘兩個三代弟子則是這幾年間,經過了培養,由普通弟子的身份轉為真傳弟子的『關係戶』。
嗯,這二人,其中一人的父親、一人的叔叔,是岳不群同輩的華山弟子。後來在戰鬥中犧牲。
兩人被接到華山學習時,年紀很小,也就比褚青雲大一些。這兩人也算是最後一波,入門後被柳易直接代管的同輩弟子。
這十人,放在各門各派,都是精英弟子。陸不通更是妥妥的大派掌門水平,還是中上游水準。
岳不群如此興師動眾的出動人手,為老友、也是弟子家解困是其一;鍛鍊弟子和演練陣法是其二;還有一個目的,便是檢驗華山派近十年來的發展成果。
華山發展的太快了,但也正是因此,岳不群等人,已經很難把控如今的華山,該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敵人和朋友。
華山需要一場戰鬥檢驗自身,卻又不合適在中原大打出手。
褚博明的事,恰逢其會。
當然,這也是十幾年來,柳易第一次向岳不群尋求支援,也是最近這些年,岳不群第一次有機會給這個弟子一些回報。
師徒之間如父子,岳不群自身與柳易不需要講究這些。但以門派的視角來看,華山派,需要給柳易這麼多年的付出應有的回報。
這也是風清揚,封不平等人的共同看法。君不負華山,華山必不負君。不是一句空談的口號。
岳不群貼心的為弟子安排了支援的人員,給予了調動華山所屬力量的權限。雖然柳易不需要岳不群的命令也能做事,但這是岳不群給其他人看的態度。
而回到這次支援行動本身,包括人員準備、物資支持、信息傳遞、行動速度、資源整合、實力水平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這次大規模的出動中,都得到了體現。
毫不客氣的說,如今華山可隨意派出的十人隊伍,可以輕易滅掉十年前風清揚不出手的華山。
而這支隊伍,是華山的全部實力嗎?當然不是。
只能說是冰山一角。
華山還有兩個絕頂高手沒露面,還有四個一流高手沒出動。
同樣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天罡北斗陣,華山還能拿出三四套。
低水平的更多。
至於這裡面為什麼不提柳易?
柳易太超綱了。
此前風清揚覺得柳易能抗衡三百甲士不敗,岳不群則相信弟子可以在五百甲士中占上風。
注意,這裡是甲士,二百甲士可滅一千普通戰兵。
但這次回來,了解了經褚博明之口說出的柳易的『豐功偉績』,所有人都沉默了。
人數,對柳易已經失去了意義。
鐵甲,沒有任何防護意義。
有傳承的華山眾人很清楚,這不是突破先天就能做到的。
以前他們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被稱為陸地神仙,現在他們知道了。
柳易,雖不為仙,亦不遠已。
在這幾天,褚博明與馬鴻洲之事,或者說四川都指揮使司的變化,落下帷幕。
在一切塵埃落定後,褚博明與柳易講述了他的另一任務。
配合調查四川都司指揮使調查四川軍中與烏斯藏勾連之事。
馬鴻洲只是明面上的人,暗地裡還有大魚。就是四川都司的都指揮同知姜恆,從二品大員,真正的軍方高層。
他本是地方升遷,選調中央,又派駐於四川,按理說是簡在帝心,但受利益誘惑,做了不該做的事。
而四川都司都指揮使,是實打實的皇帝心腹,封疆大吏。他在發現情況不對後,欲拿下姜恆,但又不想引起地方動盪。
並且,即使是四川都司指揮使,想動姜恆,也需要足夠的證據。馬鴻洲就是那個突破口。
褚博明也是在調動至成都後,才得知具體事項安排。
這次褚博明活捉哈里木,逮捕馬成、曾沐,幾人口供加上來往書信,終於湊足了證據,成功拿下了姜恆與兩個衛指揮使,其中之一是馬鴻洲,另一人則是成都右護衛的指揮使。
也正是這兩個極為重要的衛所受姜恆把控,才使得指揮使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借著機會連根拔起。
在外人看來,一位從二品大員,兩位正三品大員,被正四品的衛指揮僉事給扳倒了。
不少人對褚博明都敬而遠之。
褚博明也不在意,四年之期已到,明暗兩個任務都完成了,等著升遷就是了。
與此同時,褚博明也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的一位老友,也是常寧的同族弟弟,常復,調任南京錦衣衛指揮使。
常家,強勢回歸官場。嗯,常遇春的常。
不過這些與柳易暫時沒什麼大關係。
馬背上神遊天外的柳易,滿腦子都是一位少女的身影。
……
出發的前一天中午,柳易於滙豐酒樓設宴,邀請褚博明一家。一是辭別,二是柳易在褚府作客一月有餘,於情於理也需表示一下。
褚博明一家盡數到場,趙四海作陪,陸不通等人則是另有安排。
宴席結束後,柳易送褚博明一家登車,互相道別後,馬車開動。
柳易正回身準備與趙四海一同回返江湖小報。
卻聽到一聲呼叫:「柳大俠。」
「嗯?」柳易回身看去,只見車窗上的帘子被掀起,常思正看著他。
見柳易望過來,常思臉一紅,從車窗上,露出個腦袋,對著柳易做了一個鬼臉。
柳易一怔,眼前的少女與記憶中的少女,大小兩個人影重疊了。
躲回車裡的常思臉頰微紅,心臟砰砰的跳。
少女毫不掩飾表露自己的心思,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這或許是此生最後一次相見了。
「你呀。」常寧嗔怪的用手指點了一下常思,隨後便抱住了撲進她懷裡的常思。
酒樓外,柳易怔怔地站在原地,目送著馬車遠去,直到趙四海的一聲招呼,柳易才回過神來。
「師侄?」
「哦,師叔,我們回去吧。」
柳易若無其事的回了江湖小報。
第二日,柳易與眾人一同離開。
出城後,褚青雲回望成都城,柳易也回望成都城。
褚青雲想著褚府的家人,柳易也想著褚府的人兒。
……
弘治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柳易一行人,回到華山。
二月出山,四月末返回。兩個多月的時間,再返回時,頗有一種遊子歸鄉之感。
按理說,快馬加鞭,十五日左右足夠到華山。
但途中褚青雲的突破,耽誤了些許時日。
回程途中第七日晚間休息,褚青雲在例行行氣之時,感到了突破的徵兆。
在告知柳易後,柳易當機立斷,決定停留幾日。
而褚青雲也不負眾望,在第二天下午,順利打通十二正經第八條。
如此進度,柳易之外,無人可及。
陸不通等劍宗之人仿佛在見證著另一個『柳易』的崛起。
柳易的傳奇,陸不通等人只能從他人的描述中感知,而褚青雲的輝煌,卻是有他們見證。
華山復興,不,應該是華山新的歷史,在眾人手中創造。
……
眾人回山第二日,岳不群為首的華山高層,與此次參與行動的二代三代弟子,針對此次華山派的行動召開復盤會議。
此次去成都,除柳易褚青雲外,華山派共出動十人。
包括陸不通、成不憂、叢不棄,三位一流高手,三個二代弟子、四個三代弟子,共七個二流武者。
其中陸不通與成不憂各自打通四條、三條奇經八脈,屬於一流中的水平。叢不棄實力較弱,為一流下。
三個二代弟子分別打通十一條、十二條十二正經。
其中又以吳不懂內力水平和實力最高,接近趙四海的水平。對抗五嶽劍派其他幾派之人,足可以抗衡一流高手。
而非名門大派的一流高手,那兩個打通十一條經脈的二代弟子,都可以抗衡一二。
四個三代弟子,張建永、錢中和等人,也各自打通十條到七八條經脈不等。
因為張建永兩人本是劍宗弟子,喜好劍法,並且劍法水平也確實在一眾弟子中處於上游,所以入選天罡北斗陣。
剩餘兩個三代弟子則是這幾年間,經過了培養,由普通弟子的身份轉為真傳弟子的『關係戶』。
嗯,這二人,其中一人的父親、一人的叔叔,是岳不群同輩的華山弟子。後來在戰鬥中犧牲。
兩人被接到華山學習時,年紀很小,也就比褚青雲大一些。這兩人也算是最後一波,入門後被柳易直接代管的同輩弟子。
這十人,放在各門各派,都是精英弟子。陸不通更是妥妥的大派掌門水平,還是中上游水準。
岳不群如此興師動眾的出動人手,為老友、也是弟子家解困是其一;鍛鍊弟子和演練陣法是其二;還有一個目的,便是檢驗華山派近十年來的發展成果。
華山發展的太快了,但也正是因此,岳不群等人,已經很難把控如今的華山,該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敵人和朋友。
華山需要一場戰鬥檢驗自身,卻又不合適在中原大打出手。
褚博明的事,恰逢其會。
當然,這也是十幾年來,柳易第一次向岳不群尋求支援,也是最近這些年,岳不群第一次有機會給這個弟子一些回報。
師徒之間如父子,岳不群自身與柳易不需要講究這些。但以門派的視角來看,華山派,需要給柳易這麼多年的付出應有的回報。
這也是風清揚,封不平等人的共同看法。君不負華山,華山必不負君。不是一句空談的口號。
岳不群貼心的為弟子安排了支援的人員,給予了調動華山所屬力量的權限。雖然柳易不需要岳不群的命令也能做事,但這是岳不群給其他人看的態度。
而回到這次支援行動本身,包括人員準備、物資支持、信息傳遞、行動速度、資源整合、實力水平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這次大規模的出動中,都得到了體現。
毫不客氣的說,如今華山可隨意派出的十人隊伍,可以輕易滅掉十年前風清揚不出手的華山。
而這支隊伍,是華山的全部實力嗎?當然不是。
只能說是冰山一角。
華山還有兩個絕頂高手沒露面,還有四個一流高手沒出動。
同樣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天罡北斗陣,華山還能拿出三四套。
低水平的更多。
至於這裡面為什麼不提柳易?
柳易太超綱了。
此前風清揚覺得柳易能抗衡三百甲士不敗,岳不群則相信弟子可以在五百甲士中占上風。
注意,這裡是甲士,二百甲士可滅一千普通戰兵。
但這次回來,了解了經褚博明之口說出的柳易的『豐功偉績』,所有人都沉默了。
人數,對柳易已經失去了意義。
鐵甲,沒有任何防護意義。
有傳承的華山眾人很清楚,這不是突破先天就能做到的。
以前他們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被稱為陸地神仙,現在他們知道了。
柳易,雖不為仙,亦不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