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湖分級,鐵身方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諸位江湖前輩面前班門弄斧,實使在下汗顏,請勿怪責王某無禮。」

  一個皮膚黝黑的精悍負刀少年走了下來,身後跟著個嚇得呆呆傻傻的光頭尼姑,映入在場四岳高層的多雙眼眸之中。

  「儀琳!」定逸師太同諸多恆山弟子,眼前一亮,都迎了上去。

  儀琳亦總算找到了歸家,大叫師父師姐,亦如乳燕投林般奔到面前,盈盈拜倒,叫道:「師父……」兩字一出口,突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儀琳,你怎地遭劫,讓為師一番好找?是否和田伯光那淫賊有關?是這位少俠救了你麼?」

  定逸師太連忙兜住這小姑娘,輕撫背部,側頭卻去看那負刀少年,也即王野。王野微笑看她,她一怔之下,亦是點頭,算作招呼。

  適才王野一席話語,讓人覺得豪勇威風,甫一下樓,即成為會場焦點,經多雙眼睛仔細打量。

  如今面帶微笑,按刀而立,面對諸多前輩高人,一點兒也不怯場,予人淵渟岳峙、氣概非凡之感。

  顯然,他早在一開始即已知悉樓下眾人到來,淡定收拾了田伯光後,下樓並無半點意外。

  定逸師太見到真人亮相,果是器宇軒昂,心中更生許多好感。

  儀琳哭道:「師父,弟子這一次……險些兒不能再見著你老人家了。」她說話的聲音十分嬌媚,兩隻纖纖小手抓住了定逸的衣袖,白得猶如透明一般。

  旁人看了這幅楚楚可憐,人人心中不禁都想:「這樣一個美女,怎麼去做了尼姑?哎,她該是遭了田伯光這瘟神,卻為這少俠所救,一路至此罷!」

  想到這樣美貌的一個尼姑,落入了田伯光這採花淫賊手中,恐難保清白,人人心生惋惜。

  定逸道:「儀琳,那一日失散之後,到底後來事情怎樣?清清楚楚的給師父說來。」

  說到這,略一沉吟,忙加上一句:「只揀要緊的說,沒相干的,就不用羅唆。」

  眾人心中都十分明白,她生怕儀琳年幼無知,將貽羞師門之事也都說了出來。

  儀琳應道:「菩薩在上,弟子沒做什麼有違師訓之事……」當下將來龍去脈,敘述一通。

  讓王野意外,儀琳的記憶力十分不錯,她將王野和田伯光的對話,複述得惟妙惟俏,一字一句不差,使人終於知曉這一場英雄救美的本來面目。

  不過她記憶力不錯,腦袋瓜卻很迷糊,中間自己加戲,將王野描述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化身,還拿出了一柄雨傘,以作證據。

  這話也說了出來,自然惹得他人哄堂大笑,均覺得她天真可愛、心性質樸。回雁樓上,充滿了歡快氣氛。

  唯獨王野偷偷注意,劉正風和人群之中一位攜帶幼女的黑衣老人,使了個眼色。原作之中,曲洋和曲非煙就在樓上,如今卻給劉正風遇上了。

  不過在其餘四岳高層面前,他們自是要互相裝作不認識。

  「王野、王野……」

  天門道人忽然念了兩遍名字,眼前一亮:「這位兄弟,你是否當日東溪村上,同武當三位高足一同襲殺黑石,截獲……『消息』的那位戚家軍好漢?」

  他本欲說「左冷禪陰謀」,但話到嘴邊,想到諸多閒雜人等,畢竟是五嶽內鬥醜事,不好張揚,便就改口遮掩一番。

  王野笑道:「在下早已不是軍中人士,就算仍以舊職稱呼,也不該有『好漢』二字。今日王某無非是個江湖浪蕩子,拿一把刀做些該做的事情罷了。」

  戚家軍、襲殺黑石、英雄救美……幾個名詞一亮,幾乎給王野渾身上下堆上光環。幾個前輩高人,均是看著王野,捋須點頭,心中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劉正風雖是有意退隱江湖,但看到如此一個王野,也是心頭暗贊:「若江湖非有種種心機叵測者,均是這後生般的人物,我又怎會心灰意冷?」

  側頭看向一旁,人群中的曲洋和他對視一眼,暗暗點頭,顯是亦有同感。

  劉正風出言道:「王兄弟,在下衡山劉正風,這位是泰山派天門道人、華山派岳掌門、恆山派定逸師太……」一番介紹,每到一人,王野便就行禮。

  他此前與田伯光之間行事,甚是霸道,將一個縱橫江湖的大刀客活生生逼得崩潰破防,雖師出有名,到底鋒芒畢露,讓人忌憚。

  萬萬沒有想到,真正見了面,才是個說話做事周道、通情達理的人物,更是叫眾人欣賞滿意。


  劉正風道:「五嶽劍派,向來同氣連枝,同榮同損。你當日有東溪廟一事,今日救得儀琳,於在場各門各派,都有大恩大德。」

  「近日乃是老夫金盆洗手大會,廣邀天下英雄。若說英雄二字,王兄弟前有為國護民,後入江湖除惡,真是當之無愧。」

  「老夫願請王兄弟前來一會,為此番金盆洗手大會增添光彩,不知可否賞臉?」

  王野自然不會不答應,他點了點頭,心知劉正風說得客氣,卻是有的一番好意。

  全因王野乃當日揭露左冷禪陰謀的關鍵,今日一戰他聲名大噪,必傳遍大江南北,入了左冷禪耳中,只怕成為眼中釘、肉中刺。

  嵩山派不敢對武當派吱聲,但對一個單獨的王野,卻大有手段。

  他既有遭劫可能,四岳也不可能坐視他無人保障。這一點非獨是劉正風的意思,天門道人、岳不群、定逸師太都願認可。

  反正王野參與過東溪廟一事,橫豎也對四岳有一份恩情。他又與武當情況不同,身世清白,名正言順,五嶽內部事宜,於情於理都可插手。

  眾人歡喜之至,由王野留下了彌補店家的銀子,便浩浩蕩蕩回去了。

  一路上,幾個大佬不時湊過來,擔心王野到底年輕,不諳世事,給他細細講述如今的情形如何。

  王野從善如流,他早有成靜的信件,知道金盆洗手意義大變,四岳和嵩山之間將要掀起鬥爭,而自己也已算加入前者陣營了。

  在這過程,他也不忘觀察幾個看小說時便印象深刻的人物。

  天門道人和定逸師太兩位,性子都是急公好義、嫉惡如仇,一眼看到底的心眼子,自不必多說。

  劉正風又屬另一大類,他看淡名利,一心隱居,說起話來委實被動,對許多事情的看法頗為悲觀,反而說起一些山水景致、琴棋藝術,滔滔不絕。

  唯一與眾不同的是岳不群,他看似和藹儒雅,實則心機深沉,這些不讓王野意外。意外之處在於他內力的深不可測,實屬在場最讓王野忌憚之人。

  以武功而言,王野可完勝田伯光。田伯光被他在二十招內拿下,細雨也不過收拾一個余滄海而已。

  兩個死人武功相當,從此看來,黑石組織中第一細雨也許比他強,但未必強過質的差距。

  田伯光、余滄海均為次一流高手,小派掌門級別,和如今見過的劉正風、曲洋、定逸師太、寧中則、令狐沖差不太多。

  再往上是莫大先生、天門道人、不戒和尚、定靜師太這等江湖一流高手,大派掌門級數,王野自詡也在這級別上下。

  而現在看來,岳不群還更了得,看來他真是電影版中與左冷禪相當的那個氣宗大成岳不群了,這就是超一流高手了。

  只不過他是韜光養晦、寶劍藏鋒,江湖人對他的評價,似乎還是普通一流高手。

  而且……如果記憶不錯,電影中的猿飛日月、服部千軍,與向問天差不多級數,也和現在這個岳不群相當,自己還並非這兩個日本忍者武士的對手。

  看來為老董報仇這件事情,恐怕還有一段路程。

  王野想到這點,倒也不算氣餒,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迄今為止,他才不過是《地獄四器四身四鍛法》中第一層石身境界,便足以在江湖上有一席立足之地,可見當年董天寶和張君寶的爭鬥到了何種層次。

  若到下一步鐵身境界,王野便有十足信心,同方正、任我行、岳不群、左冷禪、向問天、猿飛日月、服部千軍這等江湖超一流高手爭雄。

  而東方不敗風清揚之流頂尖人物,則接近於當年的董天寶張君寶,恐怕要等到王野觸碰銅身境界,才能平起平坐。

  最終一步的火身境界,連董天寶自己都沒有到達,恐怕才能和張三丰、羅摩、葵花寶典創始人媲美了,那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王野在心裡細細推算著,表面上則已被大佬們圍成一圈,說的都是江湖上的大事,自然和儀琳這等小卡拉米分開。

  儀琳回到了恆山派尼姑群里,一眼望去,足足十幾個光頭,哪怕她再漂亮亦泯然眾人。王野只在偶爾顧盼之間,略有感受,有人偷偷盯著自己。

  到了劉府,外邊一圈江湖人士,驚訝地看著這群人馬經過,乃至於寂靜無聲。

  行走江湖的人,眼睛總放得很尖,都瞧得清楚,為首各個是如雷貫耳掌門級人物,卻包圍著個小年輕,似乎對他極為重視,使人不覺凝神,側目而待。


  待一群人進了內部花廳,才爆發出許多竊竊私語、騷亂騷動、種種猜測。

  再過一會兒,又有從回雁樓過來的傳來消息,說出王野殺死田伯光如何如何。亦有人重複他大罵田伯光的言語,使眾人聽之,不由熱血沸騰。

  不過這一切,卻對內部的一群人而言,沒什麼關係了。

  眾人坐定,劉正風又著手令人增添了一把椅子,位處眾多掌門前輩之下,但又在所有弟子輩之上,專給王野。

  岳不群一坐下來,有意無意之間,忽然開口。

  「王兄弟斬惡鋤奸,乃是正途。可惜未免操之過急,田伯光乃是黑石中人,他今日來了衡陽,自然另有目的,若能問清來意,該是多好?」

  他的話語,使得其樂融融的氛圍頓時一變。眾人均想:「王野縱然是少年英雄,終究失之沉穩,還得是岳掌門高瞻遠矚。」

  這是岳不群特意而為之,他見王野成了眾人焦點,便有心點出王野的不足,以凸顯自己。過往的岳不群,實不會如此高調,但今時今日,大不一樣。

  今個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岳不群下華山以來,攜帶雄心萬丈,有心把四岳整合,藉此機會,奠定自己說一不二的威勢,以此領導眾人。

  待到左冷禪既倒,自個兒取而代之,未嘗不可。岳不群自詡聲譽良好,不怕有心人多想。可惜別人或難知道他的心意,王野卻不是。

  嘴角掀起一絲笑意:「岳掌門有所不知,在諸位到來之前,在下和田伯光還有一番虛與委蛇,早已問了清楚。」

  「岳掌門心思縝密,卻忘了當日東溪村消息,本就是在下問出來的麼?」

  這話軟硬兼備,岳不群臉色一沉,吃了個閉門羹,當下勉強笑了兩聲:「王兄弟果然是戚家軍出身,做事滴水不漏,岳某佩服。」

  天門道人則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你已知悉田伯光這淫賊的來意?」

  王野點頭,環顧四周看去,眼見眾人都有萬分好奇,當下解釋:「請諸位放心,田伯光此番過來,與黑石並無關係,乃是自作主張。」

  「其實田伯光乃屬黑石編外人員,是一次喝花酒、逛青樓時,為彩戲師、神針設計擒拿,這才加入到黑石之中,完成幾次任務,一向也無效忠之心。」

  「如今黑石是自身難保,在武當派壓力之下,緊縮自己諸般人手駐地,黑石中三大高手中,細雨叛變,彩戲師、神針屢遭武當襲擊。」

  「至於轉輪王,他神秘莫測,難以找到,但也是不敢露頭,使得黑石內部人心惶惶,一時不敢動作。」

  「田伯光對黑石本無效忠之心,當日圍攻武當派張人鳳時,亦出工不出力。眼見黑石狀況,喜不自勝,恢復了自由身,四下尋花問柳。」

  「他後面沒有任何複雜因素,也決計干擾不到列位前輩的會盟,敬請放心便是。」

  王野說完這話,可以清晰感覺到,聽到這話,眾人之間凝滯緊張的氛圍,一時蕩然無存。顯然,他們絕不願意與黑石為敵。

  其實高手多少,強敵與否,並非最讓人頭疼,只是黑石組織一貫毒辣卑劣,手段層出不窮,無所不用其極,用小孩、老弱為殺手,喪盡天良。

  用王野的觀念來闡述,就是金庸人物碰上了古龍人物,武功再高,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虛竹段譽很可能被五毒童子弄死。

  氣氛頓時緩和,劉正風笑道:「既然如此,那諸位師兄師弟,可繼續談著關於嵩山派之事。」他也不避諱王野,因這小子實際上已不屬於外人。

  眾人一番討論起來,既然是討論,自然是有分歧。分歧之處主要在於誰來領頭,怎麼進攻,是該張揚還是該低調之類的。

  王野聽得一會兒,也沒什麼興趣了,而這種討論更輪不到他來說話。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到底並非五嶽嫡系,不過是個值得信賴的打手罷了。

  當下也乖乖當起雙花紅棍,等著隨便哪個人叫自己打誰,自己就打誰。眼觀鼻、鼻觀心,腦子已經只想著自己接下來的修行了。

  時至今日,他和田伯光一番爭鬥,是把自己石身的修為體現得淋漓盡致。身重力大,橫掃千軍,九牛二虎,無匹無雙。

  但同時,王野也捲入了五嶽並派和黑石之間的爭鬥之中,再遠一點來看,日月神教、少林武當這更大層次的武林鬥爭,遲早也波及到他。

  另外,王野也有心要回到沿海,去完成自己應當完成的事情,給活著的董秋、死了的老董以及這一身武學一個交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於這番話,王野早就知道。並且絕不似劉正風、曲洋一般樂觀,以為金盆洗手便能解決一切,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他深深知道,大部分時候的情況是:你不去找麻煩,麻煩也要去找你。

  縱觀笑傲江湖、劍雨之中,在這個時間段真正能隱居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風清揚。這位隱藏劍聖所以能夠隱居避世、逍遙快活,就在於他足夠強。

  是以,王野並不滿足於現在的實力。

  在《地獄四鍛法》的石身境界,他已經圓滿無礙、進無可進,想要再進一步,就得進行鐵身境界的修行。

  這個階段,王野要準備充分滋養肉體,開始由內而外,生出內力了。

  這種由外而內、生出內力的路子,自古以來少有人走,但走成之後,無不是蓋代大宗師。昔日的五絕洪七公,當代的戚繼光,無不是這個境界的代表。

  而嚴格來說,內力和真氣還不是一個東西。它們的差異就在於一個是「力量」,一個是「氣息」。力量是鍛鍊出來的,氣息是導引出來的。

  雖然實際上,它們皆為肉體之中淬鍊而得的精華能量,戰鬥起來也並無多少差別,但來源天差地別,方法亦有不同。

  譬如,真氣是有固定路線,要打坐參禪,以心導引,流經奇經八脈、十二正經,運轉周天,配合呼吸,使得身體與精神冥冥相合,滋生氣感。

  而內力卻無有固定路線,乃是肉體達到了一種千錘百鍊的極限之後,自然而然,不經意迸發出來的生命本真能量,鍛鍊起來,也從不需要參禪打坐。

  又譬如,真氣需要幼年培養,身體一旦成長成熟,經脈便就堵塞起來,除非是特別針對此點的真氣武功,否則縱是天資絕倫,亦難有什麼巨大成就。

  內力卻沒有這般限制,只要肯吃苦,對身體足夠了解,鍛鍊方法精巧明白,又有生死之戰錘鍛,哪怕三四十歲亦可作為起點,日後也前程廣大。

  同時,內力一旦蘊養得成,就是最本真的生命能量,充盈在丹田經脈之中。若在這時候有足夠精妙絕倫的真氣功法,也不是不能夠將之轉化。

  而且因有了一團先天龐大的內力,自然可以越過年歲的限制,修煉任何真氣都手到擒來,輕而易舉。

  昔年洪七公偶然遭劫,一身武功盡廢,轉修九陰真經以來便一日千里,用不著多久就恢復實力,還將一身降龍內力盡數轉化為九陰內力,便是如此。

  換言之,王野如果修煉鐵身有成,又尋找到足夠檔次的真氣功法,可以同修兩門,一邊照舊修行《地獄四鍛法》,另一邊可繼續修行出其他真氣。

  總之,由外而內生出內力的好處多多,只是這條路子從來難以複製,需要在許許多多困境之中,一層一層突破,將生命中的諸般障礙貫通,方得成就。

  王野走出了最艱難的這一步,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要逐漸尋找一種「氣感」,倒不需要金錢,也不需要多麼激烈的訓練了。

  他需要的是一位內家高手的指點,使得自己能夠對人體經脈,真氣內力的運行,有諸多了解。同時,和真氣高手多多交戰,增加了解和啟發。

  這一點,對洪七公、戚繼光都不是難題,他們一個是丐幫幫主,一個是抗倭名將,各自領域中地位都是倍加崇高。

  王野卻沒個辦法,他這次追殺田伯光到衡陽城,未必沒有藉此亮相,參與到五嶽爭鬥,然後找一找內家真氣相關知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