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白山
第172章 太白山
今日綿延千里的霧氣頗不尋常。
遮掩了廣大的懸天京,甚至京畿州、河上州中都有霧氣瀰漫,將這廣大的天地襯的猶如仙境一般。
救回郁離軻,順帶殺了褚白對於陳執安來說,已經圓滿完成目標。
他與眾人回歸懸天京,其餘人都回了京都,唯獨陳執安趁著這霧氣籠罩,悄然去了一趟秀霸山。
陳執安眼中明鏡樓綻放出來的光輝,還落在秀霸山上齊雲峰。
齊雲峰上有一縷白光若隱若現,那是明鏡樓探查所知的機緣。
陳執安仇敵頗多,其中甚至有盧家盧清和這等人物,又有不知多少世家想要置他於死地。
所以之前哪怕明鏡樓發現了這一道機緣,陳執安也未曾貿然出城,先去尋找。
該莽的時候莽,該謹慎的時候還需要謹慎,畢竟命只有一條,一旦出了差錯,難免萬劫不復。
而今日,周遭瀰漫的霧氣還未消散。
這霧氣來自於他與宋相昨夜那一場談話。
他不知宋相這麼一位血氣枯竭,身上沒有半分真元波動的人物,究竟是如何弄出這般玄妙的霧氣,能夠輕易遮掩他們的行跡。
可陳執安卻覺得既然有這霧氣護持,能去千里之外的七經山。
現在趁著霧氣未消,再去一趟秀霸山,應當稱不上危險可言。
於是北寅馬疾馳上山,從懸天京前去秀霸山,不過短短半個時辰,就已經到了。
其實陳執安若是駕馭葉月舟,應當能夠更快許多。
但一品飛行靈寶,飛過懸天京周遭,暴露的可能大大增加,仍然出于謹慎,
陳執安還是騎馬上山。
此時,這北寅馬的好處便體現了出來。
這般血統稀有的名馬,耐力極為驚人,渾身真元稱不上雄厚,但恢復起來卻極快。
若是若是尋常馬匹,一夜奔行兩千餘里,還要上一趟山,期間只喝了些河水,現在只怕已經累死了。
可北寅馬卻依然神采奕奕,看不出有絲毫疲憊。
修士騎馬另外一個好處,便是不需耗費自身真元血氣,隨時都在巔峰,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馬若是有一千匹,若是能夠組成一隊千人騎兵,長途奔襲,必然能算作一把軍中利刃。」
陳執安一路騎馬上山,齊雲峰比較冷僻,周遭的山民也極少有人來這裡,並沒有什麼山道。
可北寅馬爬起山來也是一把好手,鐵蹄如釘,牢牢釘在山壁之上,便如同山羊一般如履平地。
一去一來,此時已然過了響午。
可這山中仍然是霧氣蒙繞。
齊雲峰上蒼青山石苔色斑駁,豌隱入霧靄深處,仿佛仙人棄置的玉帶。
陳執安站在山峰上,遠遠看去,便能看到一片壯闊的雲海,落入他眼中。
雲海盡頭的東方裂出一線蟹殼青,要時翻湧的雲絮鍍上銀鱗,不斷翻騰。
陳執安感慨於這自然的奇景,如此美不勝收,令他都有些留戀。
可他終歸卻未曾忘了自己前來秀霸山齊雲峰的目的,他又走過幾處鱗,到了一處石林之前。
石林高低錯落,密密麻麻。
陳執安下了馬,走入石林深處,又走過霧氣瀰漫,彎彎繞繞的山水,終於到了那白光綻放之地。
他舉目看去,看到兩塊巨大山隙之間,白光流轉。
陳執安步入其中,彈指之間,青帝刀意自他指尖勃發,斬去了周遭的雜草,
露出一堆白骨來。
這白骨一半已經陷入泥土中,周遭的衣物已經腐爛降解,陳執安刀氣飛過,
就化作塵沙,消散而去。
唯獨留下一塊拇指大小的小鼎。
陳執安向那白骨行禮,以示對亡者的敬畏,又撿起那小鼎,抹去上面的泥土塵埃。
拇指大小的三足小鼎看起來頗為古樸,泛著青銅光澤。
陳執安神蘊流轉,裹挾著真元流入其中,頓時察覺到許多靈紋。
其中的靈紋比起陳執安之前的承露戒而言,多了許多,可卻不及玲瓏公主送給他的山亭玉。
當陳執安的神蘊真元流過複雜的靈紋落入其中。
陳執安手中,頓時多出了許多東西。
幾件衣物。
幾株靈氣消散的藥材,許多丹藥。
又有一枚空空如也的蟬蛻殼.—....以及兩張丹方。
陳執安眼睛一亮。
「這明鏡樓探查到的機緣,對我當下的處境來說,稱得上頗為何用。」
死在這齊雲峰上的人物,不需多想,必然是一位煉丹師。
那空空如也的蟬蛻殼中,這位丹師應該孕育了一種玄火,用於煉丹所用。
只是他似乎已然死了有些年頭。
那許多藥材已經枯死在了乾坤寶物中。
乾坤寶物也分珍貴尋常。
靈寶級別的乾坤寶物,尚且無法與廣大的天地分割,天地的規則仍然會影響到這些乾坤寶物·
這等規則之下,周遭的空氣也會極少流入其中。
按照陳執安前世的記憶來說,那就是尋常乾坤寶物中的虛空並非是真空的。
藥材、肉食這一類的東西放入其中,確實會大大的減少他們枯萎腐爛的時間,可終究無法永世長存。
這小鼎中的丹藥同樣如此。
長久的歲月,帶去了這些丹藥的藥力,讓這些丹藥已然變做廢丹,沒有了絲毫作用。
可陳執安對這一趟齊雲峰之行,仍然感到滿意。
因為那小鼎中,尚且還有兩張丹方。
第一張丹方上記載著的丹藥名為【玉骨散】,對於璞玉玉骨境界的修士來說,稱得上靈丹妙藥,能夠大大減少修成玉骨的時間。
可對於陳執安而言,卻稱不上珍貴。
真正讓陳執安覺得不虛此行的,還是第二張丹方。
這一張丹方是一卷羊皮,陳執安打開羊皮,仔細讀過上面的文字,眼神中頓時露出欣喜之色來。
「【劍籠丸】,六品天丹丹方。」
陳執安眼神閃動,眼中帶出驚喜來。
「只是,這丹藥有些太怪了。」
陳執安又讀了幾遍丹藥功效,眼神中的喜色終究消失,顯露出驚容來。
「煉製劍籠丸的藥材,不知何等珍貴,還要問過屈君回才知。
只是這六品天丹·—好像並非增益修為,又或者恢復傷勢的丹藥。」
「煉成丹藥劍籠,困瑣劍氣於其中,吞服入體,需要時張口一吐———-劍氣出籠,斬滅來敵?」
「這算是什麼天丹?」
陳執安一頭霧水,可旋即又想到其中的妙處。
「如果能夠在這劍籠中,煉入幾十上百道劍氣,出其不意,也許真能夠算是一件大殺器。」
「提前裝彈?」
無論如何,這劍籠丹總歸是意外之喜,具體效用,等到他練出此丹藥來,方能夠知曉。
他收起丹方、小鼎,又在奇雲峰上安葬了那白骨,為他立了空白的石碑,認真祭拜。
「前輩入土為安,那兩張丹方,晚輩就拿走了。」
陳執安就此下山,到了山麓處,忽有鶴喉破空,驚起雲濤間幾縷金紅。
陳執安不由抬頭看去,就看到雲海之上,有一隻白鶴飛來,白鶴上有一位年輕人盤膝而坐,素色的廣袖灌滿了雲嵐,腰間的玉環與雲間雲流相映生寒。
年輕人雙膝之上,尚且還橫放著一柄寶劍。
寶劍上劍氣昂揚,直飛而出,越過周遭山峰上石壁懸垂的紫藤,花瓣墜入雲海,便有如星子沉入白浪。
而那白鶴之上的少年,繼而彈指,斬開雲浪,飛下雲端。
「這是誰,比我還能裝?」
陳執安看的目瞪口呆,只覺得光少年方才那一手,便宛如謫仙人,不知能夠吸引多少少女為其傾心。
這少年騎鶴飛天而去。
陳執安卻老老實實騎馬下山,進了懸天京。
時至此時,懸天京中瀰漫著的霧氣終於消散了許多,卻仍然有輕霧流轉,飄渺如同仙塵。
陳執安回了東街。
院中幾人,陸竹君、鄭玄澤眼中還帶著興奮之色。
雲停眼中的消沉又少了幾分,看向陳執安的目光中,夾雜著些意味不明,不知在想些什麼。
白間受了如此疲憊,應當是去補覺了。
郁離軻在另一間房中調息養傷。
八月十四日的東城小院,似乎如往常一般,可是好像又變得大為不同。
陳執安來了院中,陸竹君湊來腦袋,小聲道:「早晨陳兄弟走得太快,我來不及問·—·
那太白、驚世將軍,是為何意?」
陳執安隨意坐入庭中,拿出許多乾坤寶物來,在桌上排開。
他正要回答當時太過匆忙,自己便隨意想了兩個字。
一旁的鄭玄澤卻說道:
「天官書中有記載,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主殺伐。」
陸竹君看向陳執安的眼神頓時有了許多變化,點頭說道:「對付那些妖鬼之人,殺伐之氣不可缺,太白二字——倒是極好。
陳兄弟,往後這太白山若是還要去殺這等妖鬼,還要叫上我,我可也算是太白山群雄。」
「那驚世將軍,又該何解?」
陳執安正色道:「驚世將軍者,乃為天上驚雷,雷為天刑,巡狩天下妖魔,
傳聞驚世將軍來時,雷霆轟鳴如萬馬踏破九霄,閃電裂空似長槍刺穿夜幕,夜半雷車驚蟄龍。
以驚世將軍為名,就是要告訴那些褚白這樣的人鬼,天地之間還有雷霆除惡。」
陸竹君默念幾聲驚世將軍,只覺得朗朗上口,又頗為霸氣威風,臉上笑容卻燦爛起來。
「不論這太白山是否存在,褚白既然已死,太白山、驚世將軍之名必然很快就能傳遍天下,給那些妖鬼一些震,讓他們不至於那般安樂的吃人。」
這氣性如火的軍中漢子,對昨日那一場奔襲頗為滿意。
一旁的雲停卻緩緩搖頭。
「陳兄弟既然已經刻下了太白山三字,那太白山就已經存在了。」
雲停坐在假山之下,眼中殺氣滔天:「自此之後,我手中有刀,便是驚世將軍魔下的小卒,妖孽在,我雲停便在。
我就不信這天下的妖魔殺之不盡!」
他話語至此,站起身來,遠遠朝著陳執安行禮。
陳執安有些異。
太白山也好。
驚世將軍也好。
原本只是陳執安用來混淆視聽之舉。
大虞廣大,冒出幾個嫉惡如仇的人物來,敢殺世家子弟,也並不奇怪。
可這雲停似乎想要讓太白山這個山頭存在下去。
陳執安低頭思索,幾息時間之後,嘴角忽然露出些笑容來。
他探出手來,手掌拂過,似乎是在捕捉著院中那尚未消散的霧氣。
「我等皆在懸天京中,看不慣這等世道,所幸我們手中各有刀兵,尚且還能殺一殺妖魔。
既然如此,懸天京中多出一座太白山來,又有何妨?」
陳執安左右四顧,道:「這太白山在暗處,在草莽,我若能有幸執印,懸天京中還能再多一處陸吾司,巡察京都。
太白山、陸吾司!皆能掌殺伐,斬妖鬼,豈不快哉?」
陸竹君、鄭玄澤對視一眼,也向陳執安行禮。
在這小院中,陳執安的修為最弱。
可無論是雲停也好,還是鄭玄澤、陸竹君也好,提起陳執安執印,都不曾有絲毫懷疑。
「那些世家人物,都想要執印,他們若是執印了,這世道還能變好?」
陸竹君冷笑一聲,道:「他們要將我留在懸天京,我不能回軍中,那我就留在懸天京中殺他們的頭。」
鄭玄澤最為穩重,側過頭來,詢問陳執安:「若是真就執印了,應該先殺誰的頭?」
陳執安想了想,去了房中,拿了一背坐朝節所獲的洛神紙來。
他指尖青帝刀意閃過,紙張被他細緻裁剪,又被他以真元灼燒裝訂,變為一個小冊子。
陳執安提筆,在那冊子上寫下幾個名字。
「那些六姓妖魔自不必多提。」
陳執安仔細寫字,眼神平靜,氣息如淵,仿佛寫下這些名字,讓他獲得了片刻的安寧。
陸竹君、鄭玄澤二人湊過頭去,仔細看了看。
【京尹府】。
【大理寺】。
【刑部】。
「這幾個人,都與那無辜女子林雨的死脫不了干係。」
「京尹府府主王靈住,乃是大虞六姓王家的人物,那女子便死在京尹府府衙中。」
「大理寺少卿何觀,乃是盧家的女婿—是為雲將軍種下奪神針的人。」
「刑部尚書趙遠流,乃是李家家主的弟子。」
「查一查便知究竟誰與林家女之死有關。」
陸竹君咽了咽口水:「查這些人?只為了那林家父女?」
「不夠嗎?」陳執安看著冊子上那些名字:「他們殺了人,就要付出代價。」
一旁的雲停頜首:「夠他們人頭落地了。」
今日綿延千里的霧氣頗不尋常。
遮掩了廣大的懸天京,甚至京畿州、河上州中都有霧氣瀰漫,將這廣大的天地襯的猶如仙境一般。
救回郁離軻,順帶殺了褚白對於陳執安來說,已經圓滿完成目標。
他與眾人回歸懸天京,其餘人都回了京都,唯獨陳執安趁著這霧氣籠罩,悄然去了一趟秀霸山。
陳執安眼中明鏡樓綻放出來的光輝,還落在秀霸山上齊雲峰。
齊雲峰上有一縷白光若隱若現,那是明鏡樓探查所知的機緣。
陳執安仇敵頗多,其中甚至有盧家盧清和這等人物,又有不知多少世家想要置他於死地。
所以之前哪怕明鏡樓發現了這一道機緣,陳執安也未曾貿然出城,先去尋找。
該莽的時候莽,該謹慎的時候還需要謹慎,畢竟命只有一條,一旦出了差錯,難免萬劫不復。
而今日,周遭瀰漫的霧氣還未消散。
這霧氣來自於他與宋相昨夜那一場談話。
他不知宋相這麼一位血氣枯竭,身上沒有半分真元波動的人物,究竟是如何弄出這般玄妙的霧氣,能夠輕易遮掩他們的行跡。
可陳執安卻覺得既然有這霧氣護持,能去千里之外的七經山。
現在趁著霧氣未消,再去一趟秀霸山,應當稱不上危險可言。
於是北寅馬疾馳上山,從懸天京前去秀霸山,不過短短半個時辰,就已經到了。
其實陳執安若是駕馭葉月舟,應當能夠更快許多。
但一品飛行靈寶,飛過懸天京周遭,暴露的可能大大增加,仍然出于謹慎,
陳執安還是騎馬上山。
此時,這北寅馬的好處便體現了出來。
這般血統稀有的名馬,耐力極為驚人,渾身真元稱不上雄厚,但恢復起來卻極快。
若是若是尋常馬匹,一夜奔行兩千餘里,還要上一趟山,期間只喝了些河水,現在只怕已經累死了。
可北寅馬卻依然神采奕奕,看不出有絲毫疲憊。
修士騎馬另外一個好處,便是不需耗費自身真元血氣,隨時都在巔峰,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馬若是有一千匹,若是能夠組成一隊千人騎兵,長途奔襲,必然能算作一把軍中利刃。」
陳執安一路騎馬上山,齊雲峰比較冷僻,周遭的山民也極少有人來這裡,並沒有什麼山道。
可北寅馬爬起山來也是一把好手,鐵蹄如釘,牢牢釘在山壁之上,便如同山羊一般如履平地。
一去一來,此時已然過了響午。
可這山中仍然是霧氣蒙繞。
齊雲峰上蒼青山石苔色斑駁,豌隱入霧靄深處,仿佛仙人棄置的玉帶。
陳執安站在山峰上,遠遠看去,便能看到一片壯闊的雲海,落入他眼中。
雲海盡頭的東方裂出一線蟹殼青,要時翻湧的雲絮鍍上銀鱗,不斷翻騰。
陳執安感慨於這自然的奇景,如此美不勝收,令他都有些留戀。
可他終歸卻未曾忘了自己前來秀霸山齊雲峰的目的,他又走過幾處鱗,到了一處石林之前。
石林高低錯落,密密麻麻。
陳執安下了馬,走入石林深處,又走過霧氣瀰漫,彎彎繞繞的山水,終於到了那白光綻放之地。
他舉目看去,看到兩塊巨大山隙之間,白光流轉。
陳執安步入其中,彈指之間,青帝刀意自他指尖勃發,斬去了周遭的雜草,
露出一堆白骨來。
這白骨一半已經陷入泥土中,周遭的衣物已經腐爛降解,陳執安刀氣飛過,
就化作塵沙,消散而去。
唯獨留下一塊拇指大小的小鼎。
陳執安向那白骨行禮,以示對亡者的敬畏,又撿起那小鼎,抹去上面的泥土塵埃。
拇指大小的三足小鼎看起來頗為古樸,泛著青銅光澤。
陳執安神蘊流轉,裹挾著真元流入其中,頓時察覺到許多靈紋。
其中的靈紋比起陳執安之前的承露戒而言,多了許多,可卻不及玲瓏公主送給他的山亭玉。
當陳執安的神蘊真元流過複雜的靈紋落入其中。
陳執安手中,頓時多出了許多東西。
幾件衣物。
幾株靈氣消散的藥材,許多丹藥。
又有一枚空空如也的蟬蛻殼.—....以及兩張丹方。
陳執安眼睛一亮。
「這明鏡樓探查到的機緣,對我當下的處境來說,稱得上頗為何用。」
死在這齊雲峰上的人物,不需多想,必然是一位煉丹師。
那空空如也的蟬蛻殼中,這位丹師應該孕育了一種玄火,用於煉丹所用。
只是他似乎已然死了有些年頭。
那許多藥材已經枯死在了乾坤寶物中。
乾坤寶物也分珍貴尋常。
靈寶級別的乾坤寶物,尚且無法與廣大的天地分割,天地的規則仍然會影響到這些乾坤寶物·
這等規則之下,周遭的空氣也會極少流入其中。
按照陳執安前世的記憶來說,那就是尋常乾坤寶物中的虛空並非是真空的。
藥材、肉食這一類的東西放入其中,確實會大大的減少他們枯萎腐爛的時間,可終究無法永世長存。
這小鼎中的丹藥同樣如此。
長久的歲月,帶去了這些丹藥的藥力,讓這些丹藥已然變做廢丹,沒有了絲毫作用。
可陳執安對這一趟齊雲峰之行,仍然感到滿意。
因為那小鼎中,尚且還有兩張丹方。
第一張丹方上記載著的丹藥名為【玉骨散】,對於璞玉玉骨境界的修士來說,稱得上靈丹妙藥,能夠大大減少修成玉骨的時間。
可對於陳執安而言,卻稱不上珍貴。
真正讓陳執安覺得不虛此行的,還是第二張丹方。
這一張丹方是一卷羊皮,陳執安打開羊皮,仔細讀過上面的文字,眼神中頓時露出欣喜之色來。
「【劍籠丸】,六品天丹丹方。」
陳執安眼神閃動,眼中帶出驚喜來。
「只是,這丹藥有些太怪了。」
陳執安又讀了幾遍丹藥功效,眼神中的喜色終究消失,顯露出驚容來。
「煉製劍籠丸的藥材,不知何等珍貴,還要問過屈君回才知。
只是這六品天丹·—好像並非增益修為,又或者恢復傷勢的丹藥。」
「煉成丹藥劍籠,困瑣劍氣於其中,吞服入體,需要時張口一吐———-劍氣出籠,斬滅來敵?」
「這算是什麼天丹?」
陳執安一頭霧水,可旋即又想到其中的妙處。
「如果能夠在這劍籠中,煉入幾十上百道劍氣,出其不意,也許真能夠算是一件大殺器。」
「提前裝彈?」
無論如何,這劍籠丹總歸是意外之喜,具體效用,等到他練出此丹藥來,方能夠知曉。
他收起丹方、小鼎,又在奇雲峰上安葬了那白骨,為他立了空白的石碑,認真祭拜。
「前輩入土為安,那兩張丹方,晚輩就拿走了。」
陳執安就此下山,到了山麓處,忽有鶴喉破空,驚起雲濤間幾縷金紅。
陳執安不由抬頭看去,就看到雲海之上,有一隻白鶴飛來,白鶴上有一位年輕人盤膝而坐,素色的廣袖灌滿了雲嵐,腰間的玉環與雲間雲流相映生寒。
年輕人雙膝之上,尚且還橫放著一柄寶劍。
寶劍上劍氣昂揚,直飛而出,越過周遭山峰上石壁懸垂的紫藤,花瓣墜入雲海,便有如星子沉入白浪。
而那白鶴之上的少年,繼而彈指,斬開雲浪,飛下雲端。
「這是誰,比我還能裝?」
陳執安看的目瞪口呆,只覺得光少年方才那一手,便宛如謫仙人,不知能夠吸引多少少女為其傾心。
這少年騎鶴飛天而去。
陳執安卻老老實實騎馬下山,進了懸天京。
時至此時,懸天京中瀰漫著的霧氣終於消散了許多,卻仍然有輕霧流轉,飄渺如同仙塵。
陳執安回了東街。
院中幾人,陸竹君、鄭玄澤眼中還帶著興奮之色。
雲停眼中的消沉又少了幾分,看向陳執安的目光中,夾雜著些意味不明,不知在想些什麼。
白間受了如此疲憊,應當是去補覺了。
郁離軻在另一間房中調息養傷。
八月十四日的東城小院,似乎如往常一般,可是好像又變得大為不同。
陳執安來了院中,陸竹君湊來腦袋,小聲道:「早晨陳兄弟走得太快,我來不及問·—·
那太白、驚世將軍,是為何意?」
陳執安隨意坐入庭中,拿出許多乾坤寶物來,在桌上排開。
他正要回答當時太過匆忙,自己便隨意想了兩個字。
一旁的鄭玄澤卻說道:
「天官書中有記載,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主殺伐。」
陸竹君看向陳執安的眼神頓時有了許多變化,點頭說道:「對付那些妖鬼之人,殺伐之氣不可缺,太白二字——倒是極好。
陳兄弟,往後這太白山若是還要去殺這等妖鬼,還要叫上我,我可也算是太白山群雄。」
「那驚世將軍,又該何解?」
陳執安正色道:「驚世將軍者,乃為天上驚雷,雷為天刑,巡狩天下妖魔,
傳聞驚世將軍來時,雷霆轟鳴如萬馬踏破九霄,閃電裂空似長槍刺穿夜幕,夜半雷車驚蟄龍。
以驚世將軍為名,就是要告訴那些褚白這樣的人鬼,天地之間還有雷霆除惡。」
陸竹君默念幾聲驚世將軍,只覺得朗朗上口,又頗為霸氣威風,臉上笑容卻燦爛起來。
「不論這太白山是否存在,褚白既然已死,太白山、驚世將軍之名必然很快就能傳遍天下,給那些妖鬼一些震,讓他們不至於那般安樂的吃人。」
這氣性如火的軍中漢子,對昨日那一場奔襲頗為滿意。
一旁的雲停卻緩緩搖頭。
「陳兄弟既然已經刻下了太白山三字,那太白山就已經存在了。」
雲停坐在假山之下,眼中殺氣滔天:「自此之後,我手中有刀,便是驚世將軍魔下的小卒,妖孽在,我雲停便在。
我就不信這天下的妖魔殺之不盡!」
他話語至此,站起身來,遠遠朝著陳執安行禮。
陳執安有些異。
太白山也好。
驚世將軍也好。
原本只是陳執安用來混淆視聽之舉。
大虞廣大,冒出幾個嫉惡如仇的人物來,敢殺世家子弟,也並不奇怪。
可這雲停似乎想要讓太白山這個山頭存在下去。
陳執安低頭思索,幾息時間之後,嘴角忽然露出些笑容來。
他探出手來,手掌拂過,似乎是在捕捉著院中那尚未消散的霧氣。
「我等皆在懸天京中,看不慣這等世道,所幸我們手中各有刀兵,尚且還能殺一殺妖魔。
既然如此,懸天京中多出一座太白山來,又有何妨?」
陳執安左右四顧,道:「這太白山在暗處,在草莽,我若能有幸執印,懸天京中還能再多一處陸吾司,巡察京都。
太白山、陸吾司!皆能掌殺伐,斬妖鬼,豈不快哉?」
陸竹君、鄭玄澤對視一眼,也向陳執安行禮。
在這小院中,陳執安的修為最弱。
可無論是雲停也好,還是鄭玄澤、陸竹君也好,提起陳執安執印,都不曾有絲毫懷疑。
「那些世家人物,都想要執印,他們若是執印了,這世道還能變好?」
陸竹君冷笑一聲,道:「他們要將我留在懸天京,我不能回軍中,那我就留在懸天京中殺他們的頭。」
鄭玄澤最為穩重,側過頭來,詢問陳執安:「若是真就執印了,應該先殺誰的頭?」
陳執安想了想,去了房中,拿了一背坐朝節所獲的洛神紙來。
他指尖青帝刀意閃過,紙張被他細緻裁剪,又被他以真元灼燒裝訂,變為一個小冊子。
陳執安提筆,在那冊子上寫下幾個名字。
「那些六姓妖魔自不必多提。」
陳執安仔細寫字,眼神平靜,氣息如淵,仿佛寫下這些名字,讓他獲得了片刻的安寧。
陸竹君、鄭玄澤二人湊過頭去,仔細看了看。
【京尹府】。
【大理寺】。
【刑部】。
「這幾個人,都與那無辜女子林雨的死脫不了干係。」
「京尹府府主王靈住,乃是大虞六姓王家的人物,那女子便死在京尹府府衙中。」
「大理寺少卿何觀,乃是盧家的女婿—是為雲將軍種下奪神針的人。」
「刑部尚書趙遠流,乃是李家家主的弟子。」
「查一查便知究竟誰與林家女之死有關。」
陸竹君咽了咽口水:「查這些人?只為了那林家父女?」
「不夠嗎?」陳執安看著冊子上那些名字:「他們殺了人,就要付出代價。」
一旁的雲停頜首:「夠他們人頭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