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生高貴
第154章 天生高貴
八月五日,時近中秋。
陳執安在東街宅子中修行,他盤坐在院中池邊。
露水凝結在他身軀周遭的花葉上,就好像是串串細碎的珍珠,池塘中的荷葉已經枯萎,殘荷在晨風中微微晃動。
太陽漸漸升高,門外有人敲門。
他神蘊流轉,化作一條絲線,探過牆頭,看到前來敲門的人,竟然是身負長劍的盧生玄。
盧生玄眉頭擰起,眼神似有彷徨,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白間正在餵馬,也看一下陳執安。
陳執安搖頭:「今日乃是比斗之日,盧生玄心中已然有所懷疑,他還需要看一看他心中光明磊落,族規森然的上原盧氏中究竟有幾處腐朽。
倘若見不到,他終究是要拔劍報仇的……現在又何必見他?」
白間點頭,放下手中的草料,走出門外,與盧生玄說話。
陳執安繼續閉目調息,他先天胎宮中那一道明黃色的先天之氣,已然煉化一半。
他體內真元比起剛剛踏入先天之境,足足厚重了一倍,十二道神蘊同樣粗壯如同一根根柱子,從中分出絲絲縷縷來,神蘊上閃爍的金光,頗為玄妙。
白間感知著陳執安不加掩飾的氣息,不由嘖嘖稱奇。
「你這基礎打得太堅實,先天一重,真元神蘊竟然比常人先天三重還要來的更加厚重凝實。」
陳執安吐出一口濁氣,從修行中醒來。
「名上雛虎碑之人,個個都是底蘊深厚,先天境界,越一兩重先天境界而戰,應當不算什麼。」
就比如那魏靈玉,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先天六重境界,尋常先天圓滿,即將踏入玉闕的修士只怕還勝不過他。
也就只有陸竹君這樣久在沙場,年歲又長他幾歲,修出如火劍意的人物,才能夠與他短暫交鋒。
倘若真要分出個勝負來,陸竹君還不敵她。
而魏靈玉在雛虎碑上,不過名列第一百三十行,踏入前百,甚至前五十的人物,卻不知又該何其強悍。
白間聽聞陳執安的話,卻搖了搖頭道:「莫要妄自菲薄,你的基礎打的太牢,底蘊已然稱得上雄厚非常。
若是只修七重神蘊,只修尋常神通、玄功的先天修士,只怕先天三重都決計不是你的對手。
若是你底蘊盡出,用出刀意、劍意、神通來,尋常先天四重你也可以斬於刀劍之下……
陳執安,莫要懷疑,在雛虎碑上諸多人物中,你也是真正的強者。
等到雛虎碑換榜,以我對你實力的了解,哪怕你身後並無安國公府那般龐然大物,你也必然在前百以內,比那魏靈玉排名還要更高許多。」
他一口氣說了這般多話,神色顯得有些蒼白,卻仍然補充說道:「等你雛虎碑上之名高上前百,你那道下神通還會更強許多。」
陳執安側頭想了想,探出手來,手中多了一把長劍。
正是那巒岫長劍。
「只可惜這把名劍並不屬於我,等到比斗之後,還要交還給內務府。
否則有此傳世名劍,尋常玉闕天關,我也有信心一戰。」
白間頓時樂了:「你胃口倒是頗大,傳世名兵……哪怕是玉闕天宮人物,都並非人人皆有。
而鑠古碑劍器行上一百二十八柄名劍,這巒岫排名第二十四,乃是真真正正的傳世之寶。
若非有這場比斗,否則你想要摸一摸這把寶劍,都算是奢侈,你卻還想據為己有?」
陳執安收回巒岫,越發期待扶廷君在扶風龍宮中藏著的那把排名十二的寶劍。
排名二十四的巒岫已然這般強悍,甚至能夠讓他獲得越大境界而戰的力量,那排名十二的寶劍又是如何珍貴強橫?
二人交談一陣,白間看向門外:「秦大都御正在等你。」
陳執安起身上馬,打開院門,卻見到遠處,鄭玄澤、陸竹君已在等候。
這二位將軍身後,秦聞晝難得身著蟒服,同樣騎在一匹高大的馬上。
秋日漸去。
距離雲停將軍問斬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這位英勇斬妖的將軍能不能活,還要再看今日。
陳執安策馬迎上二人,朝著秦大都御行禮。
秦聞晝面色肅然,輕輕頷首,繼然又抬頭看向天空。
秋日高懸,有些昏暗,卻終究照出光明來。
「秋日高照,鳴冤卻還要用這種法子。」
秦聞晝難得感慨:「世道如此,天下晦暗,輕易改變不得。」
他就此策馬而行,前去北城。
陸景、鄭玄澤、陸竹君策馬跟在他身後。
身著蟒服,卻又不曾乘轎,反而御馬而行,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許多百姓不知這幾人是誰,卻見他們氣宇軒昂,氣質不凡,也遠遠朝他們行禮。
「是那陳四甲!」
有人忽然指著陳執安大喝一聲。
沿途的行人、百姓頓時生出興趣來,許多人迎在街道兩旁,想要看一看坐朝節中獲得四甲之名的年輕人,究竟長什麼樣。
更有許多文人爭先恐後。
那兩闋詞帶來的影響,遠遠比陳執安料想的更大。
一時之間口口相傳,街頭兩旁竟然站滿了人,都朝著幾人張望。
秦聞晝嘴角露出些許笑容,道:「他們卻還不知,這陳四甲還是一位仁義之人,願意為旁人拔劍。」
陳執安笑了笑,忽然詢問道:「大都御,我若是敗給了盧生玄,會怎麼樣?」
「雲停會死。」秦大都御眼帘低垂道:「這是聖人所定,改無可改。」
陳執安沉默。
秦大都御去抬起頭,道:「凡事總有代價,雲停死了,盧家那位大理寺少卿,私自用刑,屈打成招,我會摘下他的頭顱,讓那大虞六姓前來尋我。」
陳執安越發不解了。
「難道上原盧氏不知道雲停死了,秦大都御會發怒?一位大理寺少卿,乃是從三品的大員,雲停的命難道比大理寺少卿的命,還要更加重要。」
秦聞晝點頭:「世家威嚴不容冒犯,雲停殺了上原盧氏的嫡脈,他的命就比任何人的命都要重要。
一山崩而萬山崩,雲停不死,世家門閥藏著的那些污穢,只怕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揭開。」
陳執安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
他看著秦聞晝的背影,忽然明白什麼才叫真正的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秦大都御行過萬里路,見過無數百姓在泥濘中打滾求生,心中可能有著良善。
一旦心中有了道義良善,肩上扛起萬千生民的責任來,就好像有了枷鎖。
便如同秦聞晝這般,明明有蓋世的修為,麾下明明有大軍盤踞,卻只能夠在面朝北方的同時,還要受懸天京眾多朱紫的噁心。
「雲停將軍不會死。」
陳執安忽然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由衷的敬佩。
秦聞晝輕輕點頭,並不多說什麼。
四人便如此直去北城。
比斗的場地,就在蟠螭台上。
聖人今日也將會駕凌望星宮,端坐在第十七層雲端,俯視觀看蟠螭台上的比斗。
此時蟠螭台周遭許多樓閣上,也已經有了許多人。
朝中不知有多少大人知曉此事。
諸多世家門閥翹首以盼,希望能夠斬去雲停的人頭。
而蟠螭台上,已然來了許多人。
盧家當代家主盧清和坐在玉台一側,他身旁盧海匯和盧生玄正轉過頭來,看向眾人。
盧海匯和盧生玄看到陳執安,明顯有些詫異。
幾人下馬,也登上這蟠螭台,就此入座。
聖人尚未駕臨,蟠螭台上顯得頗為安靜。
盧清河哪怕只是身著一身灰衣,並未頭戴高冠,只是束起髮髻,卻仍然氣度斐然。
他只是坐在那裡,就仿佛身軀周遭騰起雲氣,宛如一位雲中仙人。
許多朝中官吏路過北街,登上北城園林的高樓之前,都會遠遠朝著盧清河行禮。
也有許多將軍,許多文官朝著秦大都御行禮。
可是論及人數,遠遠不如盧清河。
秦大都御品階極高,修為同樣高深,可遠在北地,手也並不想伸到懸天京中,影響力自然遠遠不如大虞六姓。
盧清和見到秦聞晝入座,卻站起身來,帶著盧海匯和盧生玄向著秦聞晝行禮。
可秦聞晝全然不應,只是坐而飲茶。
盧清和面色無改,對身旁二人說道:「秦大都御乃是大虞北地高牆,與傅大將軍一同攔住北國的鐵馬雲雕。
你二人還要向他行禮,謝過他庇佑之恩。」
二人站起身來,再次行禮。
秦聞晝搖了搖頭,終於開口:「不必行禮,我與大虞六姓並無交情,若無這八萬萬虞人,北地的兵戈還不知會刺向何處。」
盧清和長嘆一口氣,道:「外敵環伺,秦大都御何至如此?護持大虞者,並非大都御一人。
若無天下世家,大虞國力又如何能這般強勢?」
「強盛?」秦聞晝想起北地貧苦,想起西南水患,又想起黃龍河決堤,無數百姓淪為流民。
又想起如今秋日豐收之時,大離人正厲兵秣馬,將來北地打草谷。
強盛在何處?
思緒及此,秦聞晝又轉頭看向偌大的懸天京。
懸天京中繁華遍地,歌舞昇平,豪奢大府不知其數,確實有強盛的氣象。
於是他嘴角牽扯出一抹笑意,轉頭問向鄭玄澤:「鄭將軍,你可覺得我大虞強盛繁榮?」
「久在北地,玄澤只知道北地還有許多人吃不飽,南方許多世家囤積糧食,寧可糧食爛在倉庫中,也不願意平價買給北地。」
「我還知道北地有大片土地被北方世家買去,改良為藥,種上了許多藥材。
可這些藥材並不供給北地的將士們,原因在於北地窮困,付不起價錢。
反而會賣到大息三國,賣到西域,甚至賣給大乾。」
盧清和轉頭看向盧海匯。
盧海匯面色仍然蒼白,傷勢未愈,可他卻笑了一聲:「若無世家貿易,如何能賺來他國金銀,如何能賺來他國的修行資糧?
市場經營一道,本來便是趨利而行,北地貧苦,難道天下其餘地方的百姓們,就要犧牲自己,養活北地嗎?」
陸竹君氣性火爆,甚至在這蟠螭台上都不做收斂,杯盞落在桌案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北地其實並不窮困,北地尚且有數之不盡的礦山,有許多極適合種植藥材的黑靈地,兩百餘年前,這些礦山和土地尚且在養活北地百姓。
可這兩百餘年以來,這些礦山、土地,乃至靈脈,漸漸被各大世家所占據。
尤其是大虞六姓以及十二三個姓氏,建國之時有功於大虞,朝廷降下恩澤,減免世家稅負,世家繳稅尚且不足平民百姓。
越來越多的小世家,乃至寒門庶族開始歸附大虞六姓,產業由大姓代持,產業興盛,稅收卻越來越少。
留給百姓的活路,卻只剩下幾條……」
「盧公!世家賺來他國金銀,賺來他國修行資糧,可曾有百姓一分好處?」
陸竹君冷冷詢問。
對面三個人卻面色不改。
盧海匯臉上笑意不減,搖頭說道:「大虞建立之時,便已有血脈之分,姓名之別。
人與人,本就有貴賤高下之分。
血脈高貴,無論是讀書修行本就更加容易,占據更多資源也是理所應當。
庸人便是占據再多資源,也修不出一個先天,修不出一個玉闕來,可天下世家血脈卻不同……陸將軍,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陸竹君尚未開口。
鄭玄澤卻冷哼一聲,道:「門閥血脈難道生來高貴?那些修行資糧全然歸於世家門閥,可如今邊疆守國門的將士們,卻鮮有出身世家的人物,便是有也不過是如褚岫白那般的人物罷了。
既然無用,那便是有再多先天,有再多玉闕,又能如何?」
陳執安原本靜默聽著,直至此時卻忽而一笑。
剛要開口的盧海匯看向他,眼神冰冷。
陳執安搖頭道:「血脈、天賦、根骨是養出來的,並非天生高貴。
若無天下世家壟斷天下資糧,也許我大虞百姓更能夠強健一分。
若無天下世家,也許我大虞百姓也能人人如龍,大虞國力也許會更加強盛。」
盧公聽到陳執安的話,原本平靜的臉上終究顯露出幾分神色來。
(本章完)
八月五日,時近中秋。
陳執安在東街宅子中修行,他盤坐在院中池邊。
露水凝結在他身軀周遭的花葉上,就好像是串串細碎的珍珠,池塘中的荷葉已經枯萎,殘荷在晨風中微微晃動。
太陽漸漸升高,門外有人敲門。
他神蘊流轉,化作一條絲線,探過牆頭,看到前來敲門的人,竟然是身負長劍的盧生玄。
盧生玄眉頭擰起,眼神似有彷徨,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白間正在餵馬,也看一下陳執安。
陳執安搖頭:「今日乃是比斗之日,盧生玄心中已然有所懷疑,他還需要看一看他心中光明磊落,族規森然的上原盧氏中究竟有幾處腐朽。
倘若見不到,他終究是要拔劍報仇的……現在又何必見他?」
白間點頭,放下手中的草料,走出門外,與盧生玄說話。
陳執安繼續閉目調息,他先天胎宮中那一道明黃色的先天之氣,已然煉化一半。
他體內真元比起剛剛踏入先天之境,足足厚重了一倍,十二道神蘊同樣粗壯如同一根根柱子,從中分出絲絲縷縷來,神蘊上閃爍的金光,頗為玄妙。
白間感知著陳執安不加掩飾的氣息,不由嘖嘖稱奇。
「你這基礎打得太堅實,先天一重,真元神蘊竟然比常人先天三重還要來的更加厚重凝實。」
陳執安吐出一口濁氣,從修行中醒來。
「名上雛虎碑之人,個個都是底蘊深厚,先天境界,越一兩重先天境界而戰,應當不算什麼。」
就比如那魏靈玉,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先天六重境界,尋常先天圓滿,即將踏入玉闕的修士只怕還勝不過他。
也就只有陸竹君這樣久在沙場,年歲又長他幾歲,修出如火劍意的人物,才能夠與他短暫交鋒。
倘若真要分出個勝負來,陸竹君還不敵她。
而魏靈玉在雛虎碑上,不過名列第一百三十行,踏入前百,甚至前五十的人物,卻不知又該何其強悍。
白間聽聞陳執安的話,卻搖了搖頭道:「莫要妄自菲薄,你的基礎打的太牢,底蘊已然稱得上雄厚非常。
若是只修七重神蘊,只修尋常神通、玄功的先天修士,只怕先天三重都決計不是你的對手。
若是你底蘊盡出,用出刀意、劍意、神通來,尋常先天四重你也可以斬於刀劍之下……
陳執安,莫要懷疑,在雛虎碑上諸多人物中,你也是真正的強者。
等到雛虎碑換榜,以我對你實力的了解,哪怕你身後並無安國公府那般龐然大物,你也必然在前百以內,比那魏靈玉排名還要更高許多。」
他一口氣說了這般多話,神色顯得有些蒼白,卻仍然補充說道:「等你雛虎碑上之名高上前百,你那道下神通還會更強許多。」
陳執安側頭想了想,探出手來,手中多了一把長劍。
正是那巒岫長劍。
「只可惜這把名劍並不屬於我,等到比斗之後,還要交還給內務府。
否則有此傳世名劍,尋常玉闕天關,我也有信心一戰。」
白間頓時樂了:「你胃口倒是頗大,傳世名兵……哪怕是玉闕天宮人物,都並非人人皆有。
而鑠古碑劍器行上一百二十八柄名劍,這巒岫排名第二十四,乃是真真正正的傳世之寶。
若非有這場比斗,否則你想要摸一摸這把寶劍,都算是奢侈,你卻還想據為己有?」
陳執安收回巒岫,越發期待扶廷君在扶風龍宮中藏著的那把排名十二的寶劍。
排名二十四的巒岫已然這般強悍,甚至能夠讓他獲得越大境界而戰的力量,那排名十二的寶劍又是如何珍貴強橫?
二人交談一陣,白間看向門外:「秦大都御正在等你。」
陳執安起身上馬,打開院門,卻見到遠處,鄭玄澤、陸竹君已在等候。
這二位將軍身後,秦聞晝難得身著蟒服,同樣騎在一匹高大的馬上。
秋日漸去。
距離雲停將軍問斬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這位英勇斬妖的將軍能不能活,還要再看今日。
陳執安策馬迎上二人,朝著秦大都御行禮。
秦聞晝面色肅然,輕輕頷首,繼然又抬頭看向天空。
秋日高懸,有些昏暗,卻終究照出光明來。
「秋日高照,鳴冤卻還要用這種法子。」
秦聞晝難得感慨:「世道如此,天下晦暗,輕易改變不得。」
他就此策馬而行,前去北城。
陸景、鄭玄澤、陸竹君策馬跟在他身後。
身著蟒服,卻又不曾乘轎,反而御馬而行,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許多百姓不知這幾人是誰,卻見他們氣宇軒昂,氣質不凡,也遠遠朝他們行禮。
「是那陳四甲!」
有人忽然指著陳執安大喝一聲。
沿途的行人、百姓頓時生出興趣來,許多人迎在街道兩旁,想要看一看坐朝節中獲得四甲之名的年輕人,究竟長什麼樣。
更有許多文人爭先恐後。
那兩闋詞帶來的影響,遠遠比陳執安料想的更大。
一時之間口口相傳,街頭兩旁竟然站滿了人,都朝著幾人張望。
秦聞晝嘴角露出些許笑容,道:「他們卻還不知,這陳四甲還是一位仁義之人,願意為旁人拔劍。」
陳執安笑了笑,忽然詢問道:「大都御,我若是敗給了盧生玄,會怎麼樣?」
「雲停會死。」秦大都御眼帘低垂道:「這是聖人所定,改無可改。」
陳執安沉默。
秦大都御去抬起頭,道:「凡事總有代價,雲停死了,盧家那位大理寺少卿,私自用刑,屈打成招,我會摘下他的頭顱,讓那大虞六姓前來尋我。」
陳執安越發不解了。
「難道上原盧氏不知道雲停死了,秦大都御會發怒?一位大理寺少卿,乃是從三品的大員,雲停的命難道比大理寺少卿的命,還要更加重要。」
秦聞晝點頭:「世家威嚴不容冒犯,雲停殺了上原盧氏的嫡脈,他的命就比任何人的命都要重要。
一山崩而萬山崩,雲停不死,世家門閥藏著的那些污穢,只怕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揭開。」
陳執安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
他看著秦聞晝的背影,忽然明白什麼才叫真正的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秦大都御行過萬里路,見過無數百姓在泥濘中打滾求生,心中可能有著良善。
一旦心中有了道義良善,肩上扛起萬千生民的責任來,就好像有了枷鎖。
便如同秦聞晝這般,明明有蓋世的修為,麾下明明有大軍盤踞,卻只能夠在面朝北方的同時,還要受懸天京眾多朱紫的噁心。
「雲停將軍不會死。」
陳執安忽然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由衷的敬佩。
秦聞晝輕輕點頭,並不多說什麼。
四人便如此直去北城。
比斗的場地,就在蟠螭台上。
聖人今日也將會駕凌望星宮,端坐在第十七層雲端,俯視觀看蟠螭台上的比斗。
此時蟠螭台周遭許多樓閣上,也已經有了許多人。
朝中不知有多少大人知曉此事。
諸多世家門閥翹首以盼,希望能夠斬去雲停的人頭。
而蟠螭台上,已然來了許多人。
盧家當代家主盧清和坐在玉台一側,他身旁盧海匯和盧生玄正轉過頭來,看向眾人。
盧海匯和盧生玄看到陳執安,明顯有些詫異。
幾人下馬,也登上這蟠螭台,就此入座。
聖人尚未駕臨,蟠螭台上顯得頗為安靜。
盧清河哪怕只是身著一身灰衣,並未頭戴高冠,只是束起髮髻,卻仍然氣度斐然。
他只是坐在那裡,就仿佛身軀周遭騰起雲氣,宛如一位雲中仙人。
許多朝中官吏路過北街,登上北城園林的高樓之前,都會遠遠朝著盧清河行禮。
也有許多將軍,許多文官朝著秦大都御行禮。
可是論及人數,遠遠不如盧清河。
秦大都御品階極高,修為同樣高深,可遠在北地,手也並不想伸到懸天京中,影響力自然遠遠不如大虞六姓。
盧清和見到秦聞晝入座,卻站起身來,帶著盧海匯和盧生玄向著秦聞晝行禮。
可秦聞晝全然不應,只是坐而飲茶。
盧清和面色無改,對身旁二人說道:「秦大都御乃是大虞北地高牆,與傅大將軍一同攔住北國的鐵馬雲雕。
你二人還要向他行禮,謝過他庇佑之恩。」
二人站起身來,再次行禮。
秦聞晝搖了搖頭,終於開口:「不必行禮,我與大虞六姓並無交情,若無這八萬萬虞人,北地的兵戈還不知會刺向何處。」
盧清和長嘆一口氣,道:「外敵環伺,秦大都御何至如此?護持大虞者,並非大都御一人。
若無天下世家,大虞國力又如何能這般強勢?」
「強盛?」秦聞晝想起北地貧苦,想起西南水患,又想起黃龍河決堤,無數百姓淪為流民。
又想起如今秋日豐收之時,大離人正厲兵秣馬,將來北地打草谷。
強盛在何處?
思緒及此,秦聞晝又轉頭看向偌大的懸天京。
懸天京中繁華遍地,歌舞昇平,豪奢大府不知其數,確實有強盛的氣象。
於是他嘴角牽扯出一抹笑意,轉頭問向鄭玄澤:「鄭將軍,你可覺得我大虞強盛繁榮?」
「久在北地,玄澤只知道北地還有許多人吃不飽,南方許多世家囤積糧食,寧可糧食爛在倉庫中,也不願意平價買給北地。」
「我還知道北地有大片土地被北方世家買去,改良為藥,種上了許多藥材。
可這些藥材並不供給北地的將士們,原因在於北地窮困,付不起價錢。
反而會賣到大息三國,賣到西域,甚至賣給大乾。」
盧清和轉頭看向盧海匯。
盧海匯面色仍然蒼白,傷勢未愈,可他卻笑了一聲:「若無世家貿易,如何能賺來他國金銀,如何能賺來他國的修行資糧?
市場經營一道,本來便是趨利而行,北地貧苦,難道天下其餘地方的百姓們,就要犧牲自己,養活北地嗎?」
陸竹君氣性火爆,甚至在這蟠螭台上都不做收斂,杯盞落在桌案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北地其實並不窮困,北地尚且有數之不盡的礦山,有許多極適合種植藥材的黑靈地,兩百餘年前,這些礦山和土地尚且在養活北地百姓。
可這兩百餘年以來,這些礦山、土地,乃至靈脈,漸漸被各大世家所占據。
尤其是大虞六姓以及十二三個姓氏,建國之時有功於大虞,朝廷降下恩澤,減免世家稅負,世家繳稅尚且不足平民百姓。
越來越多的小世家,乃至寒門庶族開始歸附大虞六姓,產業由大姓代持,產業興盛,稅收卻越來越少。
留給百姓的活路,卻只剩下幾條……」
「盧公!世家賺來他國金銀,賺來他國修行資糧,可曾有百姓一分好處?」
陸竹君冷冷詢問。
對面三個人卻面色不改。
盧海匯臉上笑意不減,搖頭說道:「大虞建立之時,便已有血脈之分,姓名之別。
人與人,本就有貴賤高下之分。
血脈高貴,無論是讀書修行本就更加容易,占據更多資源也是理所應當。
庸人便是占據再多資源,也修不出一個先天,修不出一個玉闕來,可天下世家血脈卻不同……陸將軍,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陸竹君尚未開口。
鄭玄澤卻冷哼一聲,道:「門閥血脈難道生來高貴?那些修行資糧全然歸於世家門閥,可如今邊疆守國門的將士們,卻鮮有出身世家的人物,便是有也不過是如褚岫白那般的人物罷了。
既然無用,那便是有再多先天,有再多玉闕,又能如何?」
陳執安原本靜默聽著,直至此時卻忽而一笑。
剛要開口的盧海匯看向他,眼神冰冷。
陳執安搖頭道:「血脈、天賦、根骨是養出來的,並非天生高貴。
若無天下世家壟斷天下資糧,也許我大虞百姓更能夠強健一分。
若無天下世家,也許我大虞百姓也能人人如龍,大虞國力也許會更加強盛。」
盧公聽到陳執安的話,原本平靜的臉上終究顯露出幾分神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