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私奔的定義
鄭良指著我的臉,在光明的、寬闊的大廳裡面,周圍好多人,而且他在咆哮,我們就見了不到幾次而已,鄭良這個人,於我而言,算得上是陌生人,以前會因為他的余沉沉哥哥的這層關係而感到親切,但是,在現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種種不利於我的環境之下——明亮的燈光,周圍寬敞,一個近乎於陌生的人指著我的鼻子吼叫。
我,很不適應。
怒不可遏的情緒登峰造極,欲要更進一步的大打出手,我已經沒有語言,一個勁兒的盯著余沉沉,她也是個做了錯事的孩子,木在那兒,我們還拉著手,可以說,這是天底下最後可依靠的東西,我只剩下她,我連想都不想,就會認為在她那裡我也是有著足夠分量。
我跟余沉沉是在火車站被截住的,鄭良開著車,帶著余沉沉的母親李姑珍還有一個男人,在出站口的廣場上,我們是晚上抵達的。
「嗯?」在歸去的路途中,在火車上,她把手機遞與我。看一眼,實在是驚嘆,應該想到的東西,因為沒有站在她的角度上想問題或是義無反顧。她的未接電話竟然多達一百多個,微信、QQ打開也是破天荒的消息多。
她想回家的緣由大致與此。
在通話記錄的最上面,有一條是她主動撥打回去的,顯示著「哥哥」,安靜的遞給她手機,把目光投向車窗外。
等我回過神來之後,「找個車站,你下車吧,我一個人回去就好。」
「你想什麼呢?」
余沉沉瞥了我一眼,反問道,「你在想什麼呢!」已經足夠嚴重了。「非得讓人給我們下一個私奔的定義!這樣才好嗎?嗯?」
有什麼不好,我不怕,什麼事情我都可以擔著。「呵呵,東山瘋人院的一個精神病犯居然跟一個男孩子私奔了?這笑話好不好笑?想起來就好笑。」
「你不要這樣說!」
「那你要我怎麼說?」她委屈的眼淚吧啦吧啦的往下掉,我抱著她,掙扎兩下,咬著肩膀,那酸疼,一陣陣。
我們就這樣一如來的時候那般,匆匆忙忙的趕回去,看著列車穿過荒原,走大橋上,進入山野林間,最後抵達。
已經知道的結果,像是自首的嫌疑犯般,知道下了火車就會被逮住,二出賣我倆的人竟然就是余沉沉自己,大概就已經跟她的哥哥說清楚了,連什麼時候到站,到哪個站都已經講的明白。
還有什麼可疑質疑的麼?沒有了。
「你走吧,我沒有事情,你就放心好了。」我對余沉沉說的話不作回復,獨自在一邊提著包,一手牽著她的手往前走,她見我不答話,有些著急了。「我叫你走呀!」越發是這樣,我覺得我愈有責任和義務跟她一起去承受那未知的狀況。
能承受什麼呢?她一個病人,反倒是我,相對於對方,亦是陌生人一個,會不會所有的錯都會轉嫁到我的頭上;這是一份恐懼和害怕,是我自認為應該去主動承擔的。
跟我預想的不同的情況是,首先跳出來的並非是鄭良,而是余沉沉的母親李姑珍,「那總比那個鄭良跳出來揍我要好得多。
但,余沉沉的母親並沒有拿我開刀,而是繞過我,奔著余沉沉,上去就是一耳光,啪的一聲,那脆聲將我一下子給扭轉過去,攔在余沉沉的前面——活像是小時候被老爹揍的時候,旁邊有人護短,極力的維護自己一樣。
「你起開!」沒有想到的是,平日裡看起來脆弱的老女人,其爆發力亦不可以小覷,聲浪在我臉龐上拂面而過。
那個在李姑珍站著的男人——余沉沉的繼父,定是看見我攔住,他可是不行允許李姑珍的目標受到阻攔,再一個就是看到兩個人對一個,李姑珍在氣勢上吃虧,基本就是完全忽略掉我跟余沉沉兩個人都還是孩子,相信他一定不會這麼慈悲和善良,如果跟想的那樣,便不會有接下來的抗爭。
粗魯、蠻橫、無賴的一把將我扯開,我的身上似乎有一種被撕裂的感覺,一下就被甩到旁邊,李姑珍揪著余沉沉的胳膊,余沉沉眼裡擠出淚水。
我們兩人在火車上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即便是所謂的最壞的打算,也是說不論怎麼樣,都不許哭。
這,應該是最壞的最壞了吧。
「你們放開她!」我像是一頭獅子一般,突的炸裂,聲如身至,一下就撞開這幾個人,撞在余沉沉的懷裡。
要說的是,自從我們到達車站的廣場,就從來不缺觀眾。我們算什麼?雜耍的?變戲法的?街頭賣藝演戲的,如果是,這齣鬧劇未必太真。
鄭良一直在避免,拉了余沉沉的繼父,又拉李姑珍,在迎接我們的幾個人中間,他是最體面的——西服,皮鞋……,由於鬧劇,也十分的狼狽,即是說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公安系統的科級幹部。
李姑珍和那位繼父終於紅著臉,大喘著氣終止了,余沉沉眼睛在這場鬧劇中紅彤彤的,拽著我離開這裡。
「沉沉,你聽話,現在你要回家,去醫院治病。你知道麼?你這麼大的人,應該明白了,你已經懂事了,是不是?」鄭良跟著正奮布向前的我們,細細的跟余沉沉講。
我還算冷靜的意識,看著她的這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聽他這麼一說,我覺得很有道理,腳下的步子也就放緩很多。
余沉沉對此沒有買帳,反倒是激起了她另外的怒火,「我有病?有病的是你們吧!」她兇猛的指著身後背對著我們站著不動的李姑珍。
鄭良睜大眼睛看著我們,「昂~」此時她像是受了極大的驚嚇,撕心裂肺的叫,聲音尖銳而乾澀,響徹整個廣場一般,因為場地空曠,聲音很快就散播開了,只有我們這種離得近的人可以聽到她的崩潰、絕望的聲音。
崩了,腦海中最後一根弦也崩掉。身子軟了一般,蹲下來,瑟縮著飽成一團,廣場上多了一個因為傷心而哭泣的石頭。
我看一樣鄭良,鄭良看一眼我,我覺得災難就要降臨一般。
鄭良向我招手,示意我過去,便出現了開始的時候就出現的即時感。揪著我,「她有病,你不知道麼?為什麼要帶她走?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覺得她還不夠悽慘?她還不夠難麼?」完全不是什麼官方詞彙,也不像是方才勸導余沉沉那樣語氣之中還帶著和藹。十分剛硬,直白的對我講。
旁邊的人還是那樣,那些個觀眾似乎在等一個結果,就像是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得看到全劇終才能罷休。
「那你的問問她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得好好問問,不要指望在我一個人身上找到所有的緣由。」我狡辯的語氣十分堅決,因為,他沒有說話了,當別人不說話了,就應該主動的去找話來講,是最基本的禮貌,是不是。
「我是她的哥,我與她相處的時間遠遠大於你。」用堅決果斷言辭將我給反駁回來。「我是為她好,你不能理解。」
一個人指望把時間做為資本,去質疑另外一人的經歷和思想。
也就大概的明白,在他鄭良的眼裡,我們不適合在一起,有所不一樣的是,在我的預想當中,他會要我提出某些條件,形成一種決議、合同的東西,讓我跟余沉沉就此分開,沒有想到的是,他委婉但是非常堅決。
「那不一樣,那能一樣麼?」我皺著眉頭,心中提起一種據理力爭的勇氣。
鄭良很不屑,甩過頭去,最後甩給我一個眼色。我們互相背對著,他接著去安慰余沉沉,人群慢慢散去,自始至終,「觀眾」裡面都沒有一個人摻和進來。
鬧劇接近尾聲,電視劇就將要結局。
余沉沉她們一行上了鄭良的車。
我呢,去哪兒,該回家看看,看看我的鄉親,看看我的母親,看看我的家人。
論起時節來,家裡應該在掰玉米,「回頭吧,回去吧,看一眼。」仿佛一下子,這一切都是夢境,似乎我方才從學校歸來,才下火車,沒有餘沉沉這一齣劇情,一副粗糙的畫面上,將多餘或者目前已不存在的景象抹去。
向來都是一人而已,去的時候孑然一身,歸來之時也是形單影隻;孤單是常態,那跟外在的熱鬧沒有關係。
爬山路上的車蜿蜒流動,車站廣場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嘻嘻哈哈,快樂咋不斷的周圍環抱,不過裹挾著的,是除我之外的其它人而已。
到家的時候,專門看了一眼玉米地,有幾株玉米在擺動的地方,想必家裡人——我爸媽此時都在田地里忙活。我走到田埂上,順著玉米空隙,叫了聲媽,她回頭便見了我。
「呀!你啥時候回來的,也不提前打個電話,你爸在那邊,你去叫一聲。」我搖搖頭,她的笑容慢慢的收斂,放下背上裝玉米的簍子,到我跟前講,「父子之間,沒必要這樣,你進一步,也就好了。」說著,給我一個信任的眼神。
村裡的人都說他是酒蒙子,是懶漢,是個窮男人,這輩子也就是這樣……如何就讓人對他肅然起敬,想到他對母親的傷害,就不能夠饒恕他。
我看著他彎著腰,躬著身體,被沉重的玉米壓的汗流浹背,看見我,就站在那兒,「回來啦,回來啦就好,嗯嗯。」眼角的笑容是無法掩飾的。
「來吧,我來啊。」
「哎呀,不用,不用,粗活不適合你。」推脫著,並且自己王家裡走,最後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終於同意我來。
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或者說,沒有我想的那麼難,我們父子之間的結一下便解開。
凡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也沒有想的那麼難。
吃過飯後,父親叼著煙,坐在庭前樹下,問我,「你們學校裡面該有多少人?」
「大幾千人。」
「女孩子能占到一半麼?」
「大概吧。」
「那你有沒有相宜的?」他帶著期待眼神,登時,我便可以想到他想到的是什麼以及希望得到的回答。
我抿著嘴笑,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回答,如果說有,那麼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問題在等著我,如果說沒有,他們難免失望。為了既不去泄露,也不至於令人失望,總要找到個折中的說法的。
「暫時是沒有的,不過就要有了。」他們聽了一愣,後來也笑了。
故鄉的陽光是喜人的,它燦爛,它輝煌,它可以把歸來的遊子的心溫暖。
「他們在拿我開刀,怎麼就不能夠來理解我,不該叫人管的事情,偏偏就是要管個不停,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卻不見了蹤影,總是這般,叫人煩惱。」余沉沉這樣說,及其平淡的言語的背後是如夢似幻的經歷,與過往相關,那不久之前的過往。
一件十分嚴厲的事情用以稀鬆平常的言語來講,是解脫,包藏多少無奈,能夠想像的到她又是多麼無力。
我一時哽咽,我站在房頂遙望遠方,看著大埡村的方向,眼眶裡面,可以見到很多燈火,那是家家戶戶,她是星星點點中的一處。
回家之後的第三天,她就回了東山療養院。我兀自離開家鄉,輾轉北上。
她說她妥協了,不再掙扎,順其自然,在這段命運的河流裡面漂流。電話裡面的語氣依然是那麼的平淡,我問她怎麼會如此平淡,她一貫是倔強要強的。是放下?她說她已經沒有辦法。
我呢,很是不甘心。一遍又一遍的,腦海裡面出現的是「敗了,敗了……徹底敗了……」一個已經敗北的將軍一樣。望著來時的路,想著此刻的路程。「一定還會回來的,不論是多麼困苦,多麼艱難,多麼慘澹,我定能捲土重來。」
因為什麼?因為愛。
到了北方學校,我如同往常一般上課,完成課業,我已經大三了呀,人人似乎都有前程,我該往哪兒走呢?一個大大的問號就擺在面前。我跟余沉沉該走向何方?獨自一人經常想到的問題。
余沉沉鼓勵我說,我們都很棒,我們都會有很好的前程。
我,很不適應。
怒不可遏的情緒登峰造極,欲要更進一步的大打出手,我已經沒有語言,一個勁兒的盯著余沉沉,她也是個做了錯事的孩子,木在那兒,我們還拉著手,可以說,這是天底下最後可依靠的東西,我只剩下她,我連想都不想,就會認為在她那裡我也是有著足夠分量。
我跟余沉沉是在火車站被截住的,鄭良開著車,帶著余沉沉的母親李姑珍還有一個男人,在出站口的廣場上,我們是晚上抵達的。
「嗯?」在歸去的路途中,在火車上,她把手機遞與我。看一眼,實在是驚嘆,應該想到的東西,因為沒有站在她的角度上想問題或是義無反顧。她的未接電話竟然多達一百多個,微信、QQ打開也是破天荒的消息多。
她想回家的緣由大致與此。
在通話記錄的最上面,有一條是她主動撥打回去的,顯示著「哥哥」,安靜的遞給她手機,把目光投向車窗外。
等我回過神來之後,「找個車站,你下車吧,我一個人回去就好。」
「你想什麼呢?」
余沉沉瞥了我一眼,反問道,「你在想什麼呢!」已經足夠嚴重了。「非得讓人給我們下一個私奔的定義!這樣才好嗎?嗯?」
有什麼不好,我不怕,什麼事情我都可以擔著。「呵呵,東山瘋人院的一個精神病犯居然跟一個男孩子私奔了?這笑話好不好笑?想起來就好笑。」
「你不要這樣說!」
「那你要我怎麼說?」她委屈的眼淚吧啦吧啦的往下掉,我抱著她,掙扎兩下,咬著肩膀,那酸疼,一陣陣。
我們就這樣一如來的時候那般,匆匆忙忙的趕回去,看著列車穿過荒原,走大橋上,進入山野林間,最後抵達。
已經知道的結果,像是自首的嫌疑犯般,知道下了火車就會被逮住,二出賣我倆的人竟然就是余沉沉自己,大概就已經跟她的哥哥說清楚了,連什麼時候到站,到哪個站都已經講的明白。
還有什麼可疑質疑的麼?沒有了。
「你走吧,我沒有事情,你就放心好了。」我對余沉沉說的話不作回復,獨自在一邊提著包,一手牽著她的手往前走,她見我不答話,有些著急了。「我叫你走呀!」越發是這樣,我覺得我愈有責任和義務跟她一起去承受那未知的狀況。
能承受什麼呢?她一個病人,反倒是我,相對於對方,亦是陌生人一個,會不會所有的錯都會轉嫁到我的頭上;這是一份恐懼和害怕,是我自認為應該去主動承擔的。
跟我預想的不同的情況是,首先跳出來的並非是鄭良,而是余沉沉的母親李姑珍,「那總比那個鄭良跳出來揍我要好得多。
但,余沉沉的母親並沒有拿我開刀,而是繞過我,奔著余沉沉,上去就是一耳光,啪的一聲,那脆聲將我一下子給扭轉過去,攔在余沉沉的前面——活像是小時候被老爹揍的時候,旁邊有人護短,極力的維護自己一樣。
「你起開!」沒有想到的是,平日裡看起來脆弱的老女人,其爆發力亦不可以小覷,聲浪在我臉龐上拂面而過。
那個在李姑珍站著的男人——余沉沉的繼父,定是看見我攔住,他可是不行允許李姑珍的目標受到阻攔,再一個就是看到兩個人對一個,李姑珍在氣勢上吃虧,基本就是完全忽略掉我跟余沉沉兩個人都還是孩子,相信他一定不會這麼慈悲和善良,如果跟想的那樣,便不會有接下來的抗爭。
粗魯、蠻橫、無賴的一把將我扯開,我的身上似乎有一種被撕裂的感覺,一下就被甩到旁邊,李姑珍揪著余沉沉的胳膊,余沉沉眼裡擠出淚水。
我們兩人在火車上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即便是所謂的最壞的打算,也是說不論怎麼樣,都不許哭。
這,應該是最壞的最壞了吧。
「你們放開她!」我像是一頭獅子一般,突的炸裂,聲如身至,一下就撞開這幾個人,撞在余沉沉的懷裡。
要說的是,自從我們到達車站的廣場,就從來不缺觀眾。我們算什麼?雜耍的?變戲法的?街頭賣藝演戲的,如果是,這齣鬧劇未必太真。
鄭良一直在避免,拉了余沉沉的繼父,又拉李姑珍,在迎接我們的幾個人中間,他是最體面的——西服,皮鞋……,由於鬧劇,也十分的狼狽,即是說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位公安系統的科級幹部。
李姑珍和那位繼父終於紅著臉,大喘著氣終止了,余沉沉眼睛在這場鬧劇中紅彤彤的,拽著我離開這裡。
「沉沉,你聽話,現在你要回家,去醫院治病。你知道麼?你這麼大的人,應該明白了,你已經懂事了,是不是?」鄭良跟著正奮布向前的我們,細細的跟余沉沉講。
我還算冷靜的意識,看著她的這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聽他這麼一說,我覺得很有道理,腳下的步子也就放緩很多。
余沉沉對此沒有買帳,反倒是激起了她另外的怒火,「我有病?有病的是你們吧!」她兇猛的指著身後背對著我們站著不動的李姑珍。
鄭良睜大眼睛看著我們,「昂~」此時她像是受了極大的驚嚇,撕心裂肺的叫,聲音尖銳而乾澀,響徹整個廣場一般,因為場地空曠,聲音很快就散播開了,只有我們這種離得近的人可以聽到她的崩潰、絕望的聲音。
崩了,腦海中最後一根弦也崩掉。身子軟了一般,蹲下來,瑟縮著飽成一團,廣場上多了一個因為傷心而哭泣的石頭。
我看一樣鄭良,鄭良看一眼我,我覺得災難就要降臨一般。
鄭良向我招手,示意我過去,便出現了開始的時候就出現的即時感。揪著我,「她有病,你不知道麼?為什麼要帶她走?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覺得她還不夠悽慘?她還不夠難麼?」完全不是什麼官方詞彙,也不像是方才勸導余沉沉那樣語氣之中還帶著和藹。十分剛硬,直白的對我講。
旁邊的人還是那樣,那些個觀眾似乎在等一個結果,就像是一部好的電視劇,一定得看到全劇終才能罷休。
「那你的問問她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得好好問問,不要指望在我一個人身上找到所有的緣由。」我狡辯的語氣十分堅決,因為,他沒有說話了,當別人不說話了,就應該主動的去找話來講,是最基本的禮貌,是不是。
「我是她的哥,我與她相處的時間遠遠大於你。」用堅決果斷言辭將我給反駁回來。「我是為她好,你不能理解。」
一個人指望把時間做為資本,去質疑另外一人的經歷和思想。
也就大概的明白,在他鄭良的眼裡,我們不適合在一起,有所不一樣的是,在我的預想當中,他會要我提出某些條件,形成一種決議、合同的東西,讓我跟余沉沉就此分開,沒有想到的是,他委婉但是非常堅決。
「那不一樣,那能一樣麼?」我皺著眉頭,心中提起一種據理力爭的勇氣。
鄭良很不屑,甩過頭去,最後甩給我一個眼色。我們互相背對著,他接著去安慰余沉沉,人群慢慢散去,自始至終,「觀眾」裡面都沒有一個人摻和進來。
鬧劇接近尾聲,電視劇就將要結局。
余沉沉她們一行上了鄭良的車。
我呢,去哪兒,該回家看看,看看我的鄉親,看看我的母親,看看我的家人。
論起時節來,家裡應該在掰玉米,「回頭吧,回去吧,看一眼。」仿佛一下子,這一切都是夢境,似乎我方才從學校歸來,才下火車,沒有餘沉沉這一齣劇情,一副粗糙的畫面上,將多餘或者目前已不存在的景象抹去。
向來都是一人而已,去的時候孑然一身,歸來之時也是形單影隻;孤單是常態,那跟外在的熱鬧沒有關係。
爬山路上的車蜿蜒流動,車站廣場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嘻嘻哈哈,快樂咋不斷的周圍環抱,不過裹挾著的,是除我之外的其它人而已。
到家的時候,專門看了一眼玉米地,有幾株玉米在擺動的地方,想必家裡人——我爸媽此時都在田地里忙活。我走到田埂上,順著玉米空隙,叫了聲媽,她回頭便見了我。
「呀!你啥時候回來的,也不提前打個電話,你爸在那邊,你去叫一聲。」我搖搖頭,她的笑容慢慢的收斂,放下背上裝玉米的簍子,到我跟前講,「父子之間,沒必要這樣,你進一步,也就好了。」說著,給我一個信任的眼神。
村裡的人都說他是酒蒙子,是懶漢,是個窮男人,這輩子也就是這樣……如何就讓人對他肅然起敬,想到他對母親的傷害,就不能夠饒恕他。
我看著他彎著腰,躬著身體,被沉重的玉米壓的汗流浹背,看見我,就站在那兒,「回來啦,回來啦就好,嗯嗯。」眼角的笑容是無法掩飾的。
「來吧,我來啊。」
「哎呀,不用,不用,粗活不適合你。」推脫著,並且自己王家裡走,最後在我的強烈要求下,終於同意我來。
幾乎沒有發生什麼,或者說,沒有我想的那麼難,我們父子之間的結一下便解開。
凡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也沒有想的那麼難。
吃過飯後,父親叼著煙,坐在庭前樹下,問我,「你們學校裡面該有多少人?」
「大幾千人。」
「女孩子能占到一半麼?」
「大概吧。」
「那你有沒有相宜的?」他帶著期待眼神,登時,我便可以想到他想到的是什麼以及希望得到的回答。
我抿著嘴笑,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回答,如果說有,那麼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問題在等著我,如果說沒有,他們難免失望。為了既不去泄露,也不至於令人失望,總要找到個折中的說法的。
「暫時是沒有的,不過就要有了。」他們聽了一愣,後來也笑了。
故鄉的陽光是喜人的,它燦爛,它輝煌,它可以把歸來的遊子的心溫暖。
「他們在拿我開刀,怎麼就不能夠來理解我,不該叫人管的事情,偏偏就是要管個不停,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卻不見了蹤影,總是這般,叫人煩惱。」余沉沉這樣說,及其平淡的言語的背後是如夢似幻的經歷,與過往相關,那不久之前的過往。
一件十分嚴厲的事情用以稀鬆平常的言語來講,是解脫,包藏多少無奈,能夠想像的到她又是多麼無力。
我一時哽咽,我站在房頂遙望遠方,看著大埡村的方向,眼眶裡面,可以見到很多燈火,那是家家戶戶,她是星星點點中的一處。
回家之後的第三天,她就回了東山療養院。我兀自離開家鄉,輾轉北上。
她說她妥協了,不再掙扎,順其自然,在這段命運的河流裡面漂流。電話裡面的語氣依然是那麼的平淡,我問她怎麼會如此平淡,她一貫是倔強要強的。是放下?她說她已經沒有辦法。
我呢,很是不甘心。一遍又一遍的,腦海裡面出現的是「敗了,敗了……徹底敗了……」一個已經敗北的將軍一樣。望著來時的路,想著此刻的路程。「一定還會回來的,不論是多麼困苦,多麼艱難,多麼慘澹,我定能捲土重來。」
因為什麼?因為愛。
到了北方學校,我如同往常一般上課,完成課業,我已經大三了呀,人人似乎都有前程,我該往哪兒走呢?一個大大的問號就擺在面前。我跟余沉沉該走向何方?獨自一人經常想到的問題。
余沉沉鼓勵我說,我們都很棒,我們都會有很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