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先到先得
第588章 先到先得
「李郎君,開開門,我有要事要同你說!」
深夜,原本靜悄悄的山牙子溝村突然響起一陣急速的敲門聲。
李明德被吵醒,打著哈欠,去開門:「何人深夜來訪?」
這種看門的活應該有僕人幹的,但李明德擔心乾娘會派人過來,到時候僕人不認識他們,耽誤事,於是每當有人敲門,他都會親自去開。
「李郎君,是我!」
就著月光,李明德認出眼前這個人正是與自己相好的一名胥吏。
「王駝子?!這是出啥事兒了?為何如此匆忙?」
李明德連忙讓王坨子進屋。
深秋的夜還是很冷的,王坨子駕著驢車從河中府一路出城到山牙子溝村早就手腳凍得僵硬,嘴唇也泛著白。
「李郎君,出大事了!刺史大人和通判大人全跑了!」
哐當!
李明德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東屋的房門就被推開了。
一名男子披頭散髮,眼睛亮如繁星,聲音顫抖:「誰跑了?!」
王坨子被突然冒出來的男子嚇了一跳,遲疑地看向李明德。
李明德:「他是雲國公手下的幕僚之一,葉列維。這裡沒有外人,你儘管說。」
王坨子吸了口氣,搓搓手,心裡暗暗慶幸自己做這個決定是太明智了,雲國公果然派人來了河中府!
「我從刺史的護衛口中得知,刺史大人和通判大人早就離開河中府了!」
李明德和葉列維對視一眼,眼神里俱是不敢置信。
一個郡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就這樣跑了?!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葉列維忍不住陰謀論:「這會不會是他們故意放出來的消息,為了已經蛇出洞?」
李明德垂眸沉思了許久,這才堅定地搖搖頭:「據我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應該是真的跑了!」
嘶嘶!
葉列維用手搓了把臉,猶豫了幾秒,看向李明德:「要不,咱們幹了?!」
李明德咽了咽口水。
這可是河中府,河中郡的府城!常備軍力就有兩三千。
想要掌控住河中府,不僅要壓下這兩三千人,還要震懾住府城裡的各個世家以及潑皮無賴。
李明德:「你帶了多少人來?」
「不到三十人。」
李明德覺得有點牙酸,這點人夠幹啥的?!
葉列維卻不想放棄這個機會,鼓動道:「百達快遞不是還有人嗎?河中府這麼大,百大快遞的員工最起碼有一百名吧?」
「差不多!」
葉列維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可行:「我們聯合百達快遞,先把河中府占下來,同時派人去太和縣通知雲國公!從太和縣到河中府快馬加鞭,一兩天時間就能到。我們只要堅持住兩天,河中府就拿能下了!」
李明德遲疑:「我們為何不等著乾娘來再行動,這樣不是更有把握嗎?」
葉列維:「我們能得到這個消息,萬一宋守節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呢?我們先進府城,派人控制住南北兩個城門,直接關城門,守住兩天!」
李明德和葉列維激烈地討論著。
……
廣德府,宋守節終於見到了廣德府的通判。
對方在知道顧南夕拿下河中郡四縣後,不敢再拖延,不僅出面見了宋守節,還親自監督,糧草運上船。
「宋大人見諒,我們河中府目前也不大富裕,只湊夠了四千石糧草,你們先帶過去急用。後續糧草,我們會派人給你們送過去。」
宋守節對廣德府通判的拖延還是很有氣的,但是考慮到後續糧草還得靠廣德府通判,便冷著臉道。
「事關重大,還望通判大人莫延誤戰機!」
廣德府通判在心裡把宋守節和官家罵了個遍。
若不是官家沒事找事,非要拿下蘇大郎,顧南夕怎麼會鋌而走險,出兵南下?
還有宋守節!既然奉詔出兵,怎麼不從荊湖北路多帶些糧草,偏偏要來禍害他們廣德府?
本來就剛剛遭遇災害,各州府的漕糧都不是很充沛。
漕糧給了宋守節,廣德府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宋守節還好意思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一點也沒有自知之明。
要不是還指望著他衝到前頭,不要讓雲國公推兵到廣德府,自己才不會搭理他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廣德福的碼頭上,樓船一艘接一艘,遮天蔽日。
來往的運船,跟他們相比,就好像小孩子一般,只能在縫隙中穿梭,可憐巴巴的。
廣德福通判巴不得趕緊送宋守節等人離開,但宋守節剛吃了廣德福通判的一個大虧,在四千石糧草沒有全部裝上了船前,堅決不肯帶人離開。
這麼多艘樓船堵在碼頭上,嚴重影響了廣德府的河運。
廣德府通判和宋守節,誰也不肯往後退讓一步。
就在這時,宋守節派去河中府的探子有緊急消息來報。
「稟告大人,有小道消息稱,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均逃離河中府。」
大家聽到這話,直接呆愣在原地。
這些字全都認識,為什麼連到一起就是這麼讓人聽不明白?
哈?!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全跑了,這是多么小眾的字眼。
「你怕不是在開玩笑?他們倆是瘋了不成?能逃到哪兒去?」
宋守節只微微詫異了一陣,便接受了這個消息。
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他在剿滅水匪的時候,也曾遇到過水匪頭子留下水匪,獨自逃跑的事。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水匪頭子罷了。
「通判大人,我先帶一艘樓船前去占領河中府,剩餘糧草的事,會有我的副將和你對接。」
通判大驚:「王大人,您這是要現在就趕去河中府嗎?就帶一艘樓船?」
樓船雖然有三層,但第一層爐是用來給官兵休息的或者等待作戰的。
空間第二層名為飛盧,是士兵作戰的區域,飛盧上設有弩窗,每個弩窗後面都配有數名弓弩手,作戰期間可以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
第三層則是雀室,用於指揮作戰,觀察地形。
宋守節帶來的樓船,一艘船最多也就能裝下五百人。
想要靠著五百人人以及一艘樓船就想守住河中府,能行嗎?
宋守節卻極有信心:「公道在我,民心在我,聖心在我,地利在我,五百名水兵足矣!」
,
「李郎君,開開門,我有要事要同你說!」
深夜,原本靜悄悄的山牙子溝村突然響起一陣急速的敲門聲。
李明德被吵醒,打著哈欠,去開門:「何人深夜來訪?」
這種看門的活應該有僕人幹的,但李明德擔心乾娘會派人過來,到時候僕人不認識他們,耽誤事,於是每當有人敲門,他都會親自去開。
「李郎君,是我!」
就著月光,李明德認出眼前這個人正是與自己相好的一名胥吏。
「王駝子?!這是出啥事兒了?為何如此匆忙?」
李明德連忙讓王坨子進屋。
深秋的夜還是很冷的,王坨子駕著驢車從河中府一路出城到山牙子溝村早就手腳凍得僵硬,嘴唇也泛著白。
「李郎君,出大事了!刺史大人和通判大人全跑了!」
哐當!
李明德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東屋的房門就被推開了。
一名男子披頭散髮,眼睛亮如繁星,聲音顫抖:「誰跑了?!」
王坨子被突然冒出來的男子嚇了一跳,遲疑地看向李明德。
李明德:「他是雲國公手下的幕僚之一,葉列維。這裡沒有外人,你儘管說。」
王坨子吸了口氣,搓搓手,心裡暗暗慶幸自己做這個決定是太明智了,雲國公果然派人來了河中府!
「我從刺史的護衛口中得知,刺史大人和通判大人早就離開河中府了!」
李明德和葉列維對視一眼,眼神里俱是不敢置信。
一個郡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就這樣跑了?!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葉列維忍不住陰謀論:「這會不會是他們故意放出來的消息,為了已經蛇出洞?」
李明德垂眸沉思了許久,這才堅定地搖搖頭:「據我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應該是真的跑了!」
嘶嘶!
葉列維用手搓了把臉,猶豫了幾秒,看向李明德:「要不,咱們幹了?!」
李明德咽了咽口水。
這可是河中府,河中郡的府城!常備軍力就有兩三千。
想要掌控住河中府,不僅要壓下這兩三千人,還要震懾住府城裡的各個世家以及潑皮無賴。
李明德:「你帶了多少人來?」
「不到三十人。」
李明德覺得有點牙酸,這點人夠幹啥的?!
葉列維卻不想放棄這個機會,鼓動道:「百達快遞不是還有人嗎?河中府這麼大,百大快遞的員工最起碼有一百名吧?」
「差不多!」
葉列維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可行:「我們聯合百達快遞,先把河中府占下來,同時派人去太和縣通知雲國公!從太和縣到河中府快馬加鞭,一兩天時間就能到。我們只要堅持住兩天,河中府就拿能下了!」
李明德遲疑:「我們為何不等著乾娘來再行動,這樣不是更有把握嗎?」
葉列維:「我們能得到這個消息,萬一宋守節也得到了這個消息呢?我們先進府城,派人控制住南北兩個城門,直接關城門,守住兩天!」
李明德和葉列維激烈地討論著。
……
廣德府,宋守節終於見到了廣德府的通判。
對方在知道顧南夕拿下河中郡四縣後,不敢再拖延,不僅出面見了宋守節,還親自監督,糧草運上船。
「宋大人見諒,我們河中府目前也不大富裕,只湊夠了四千石糧草,你們先帶過去急用。後續糧草,我們會派人給你們送過去。」
宋守節對廣德府通判的拖延還是很有氣的,但是考慮到後續糧草還得靠廣德府通判,便冷著臉道。
「事關重大,還望通判大人莫延誤戰機!」
廣德府通判在心裡把宋守節和官家罵了個遍。
若不是官家沒事找事,非要拿下蘇大郎,顧南夕怎麼會鋌而走險,出兵南下?
還有宋守節!既然奉詔出兵,怎麼不從荊湖北路多帶些糧草,偏偏要來禍害他們廣德府?
本來就剛剛遭遇災害,各州府的漕糧都不是很充沛。
漕糧給了宋守節,廣德府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宋守節還好意思拽得跟二五八萬似的,一點也沒有自知之明。
要不是還指望著他衝到前頭,不要讓雲國公推兵到廣德府,自己才不會搭理他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廣德福的碼頭上,樓船一艘接一艘,遮天蔽日。
來往的運船,跟他們相比,就好像小孩子一般,只能在縫隙中穿梭,可憐巴巴的。
廣德福通判巴不得趕緊送宋守節等人離開,但宋守節剛吃了廣德福通判的一個大虧,在四千石糧草沒有全部裝上了船前,堅決不肯帶人離開。
這麼多艘樓船堵在碼頭上,嚴重影響了廣德府的河運。
廣德府通判和宋守節,誰也不肯往後退讓一步。
就在這時,宋守節派去河中府的探子有緊急消息來報。
「稟告大人,有小道消息稱,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均逃離河中府。」
大家聽到這話,直接呆愣在原地。
這些字全都認識,為什麼連到一起就是這麼讓人聽不明白?
哈?!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全跑了,這是多么小眾的字眼。
「你怕不是在開玩笑?他們倆是瘋了不成?能逃到哪兒去?」
宋守節只微微詫異了一陣,便接受了這個消息。
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他在剿滅水匪的時候,也曾遇到過水匪頭子留下水匪,獨自逃跑的事。
河中郡刺史和通判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水匪頭子罷了。
「通判大人,我先帶一艘樓船前去占領河中府,剩餘糧草的事,會有我的副將和你對接。」
通判大驚:「王大人,您這是要現在就趕去河中府嗎?就帶一艘樓船?」
樓船雖然有三層,但第一層爐是用來給官兵休息的或者等待作戰的。
空間第二層名為飛盧,是士兵作戰的區域,飛盧上設有弩窗,每個弩窗後面都配有數名弓弩手,作戰期間可以居高臨下地打擊敵人。
第三層則是雀室,用於指揮作戰,觀察地形。
宋守節帶來的樓船,一艘船最多也就能裝下五百人。
想要靠著五百人人以及一艘樓船就想守住河中府,能行嗎?
宋守節卻極有信心:「公道在我,民心在我,聖心在我,地利在我,五百名水兵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