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燈光向上打去,我驚的直咋舌。

  這個地方不光有那五座鎮墓獸,這還有座更大的傢伙。

  看到這東西的第一眼可以說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壁畫上懸而未決想要表達的東西——鹿。

  四條鹿腿如同擎天之柱往上聳立,鹿的腹部是中空的,形成了塔樓的結構。最讓人震驚的還是那朵鹿角,綻放的相當誇張,上面的分叉如同拐棗一般四處盤旋。鹿腿上雕刻著全是花鳥魚獸,我們行走的地方就是鹿的身下。

  等來到了大門前我才知道晁子夫為什麼放著炸藥不用了,這地方兩扇用青銅澆鑄而成的石門閉的嚴絲合縫。

  此刻的大膽跟老炮坐在地上正研究著那些土製炸藥,大膽說把那些玩意全部捆成一坨,往上直接招呼。老炮反駁說不行,那樣威力太小不說還容易成二踢腳,搞不好下一發就竄到大膽襠里給他丫來個一飛沖天。

  大膽震怒說要是真竄他襠里了他就拉著老炮一起下去。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誰都不肯吃虧,眼看就要掐起來我連忙高聲喊道:「大膽同志!拆遷的事情談的怎麼樣了?!」

  大膽見我過來這才放下手裡的東西屁顛屁顛的往這跑。

  「嘿嘿師爺,您怎麼現在才來啊?拆遷的事情還行,就是老人家不開門。」看著他死鴨子嘴硬我沒好氣的道:「老人家不開門你們也不能暴力拆除啊?」

  大膽連忙舉手:「向馬克思保證,絕對沒有。危害社會主義發展的事情咱知識青年一律杜絕。」

  我白了他一眼:「行了,有沒有看到什麼機關之類的?」大膽搖了搖頭:「師爺,別說機關了,上面光滑的跟打了蠟一樣。」

  邊說邊往石門那邊走,此刻的眾人就像站在南天門面前一樣。

  晁子夫開口:「莫師爺,能看出什麼來嗎?」我搖頭道:「看不出來,這底下的墓葬手法顯然是沉沙葬錯不了,但按照沉沙葬的布局,可是這上面一點痕跡都沒有,像是從地上長出來的一樣。」

  我又見著道:「你不是早都已經下來了嗎,就一點發現都沒有?」

  晁子夫有些尷尬:「我分金還行,機關之類的我不在行。」這話一出我頓時瞪大了眼睛,指了指旁邊的蕭震跟老炮:「那他們兩個呢?」

  見我這樣晁子夫的嘴角扯動了幾下,表情有些難看:「他們是苦子跟腿子。」

  聽到這話我像看沙幣一樣的看著他,就這我還以為是正規軍,沒想到也就比野路子強上那麼一點。

  盜墓這行嚴格意義上來講,分掌眼、望風、拋沙、苦子跟腿子。

  《掌眼》主抓分金定穴,診山望水。

  《望風》講究踩點,把風以及準備一切的生活物資跟脫身的路線。土夫子們決定下墓之前這個人就必須先提前去踩風,少則個把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先去跟當地人打好關係,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用庸俗易懂的話就是先鋒跟後勤。這活是最累的一個,但是得手之後能拿三杵。(杵可看作錢或者銀元的意思,江湖老合掙得第一份錢就叫「迎門杵」,至於其他的江湖術語咱們講到後面再慢慢解釋也不遲。)

  《拋沙》這個角色扮演的就是把洞裡挖出的青白膏泥處理掉,也有一個別稱叫做《灑銀》因為挖出來的這些東西像是銀粉,故而得名。

  但是這個行當要分兩個層面來講——以前土夫子下坑的地方十處有九處都是在荒郊野外,需要真正拋沙的不多。即使是遇到那種農耕很近的地方才會做這份工作,即便是這樣,那些能獨擋一面的掌眼都會選擇放棄,因為在這行當既要落袋,更要安。

  既然這樣了,為什麼還要分兩個層面呢?這也就是隨著歲月的變遷而改變的。朝代雖然多,但是鋌而走險的更多;找不到大的就找小的,找不到小的,地主老財也挖。而這個東西的興起也是在光緒之後才開始的。往往下的坑又潛,且離人又近的團伙所推崇的。

  當然如果是這樣的話,隨便是個人都能幹何必要多分一份錢出去,這就是老一代拋沙所要兼顧的看家本事了,這個本事就是《千憑聖手》這個東西的由來。其原因就是要尋找並且破解墓里的各種機關。最適合幹這個行當的就是小綹,因為他們的手最為敏感,進斗怕的不僅僅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往往最要人命的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還是通俗易懂的道理,相當於技術工種。因此這行拿的是二杵。

  接下來的《苦子》跟《腿子》我就放在一塊講了,其實這兩個角色負責的工作都是大同小異,打盜洞跟拿東西,可以理解為三師弟。


  能幹這行的也無需我多強調了,呆呆那種分布成鱗的地洞,普通人打一輩子也學不了。為什麼?因為他們有過針對性的訓練,就是挖泥巴。那玩意可不是隨便鏟幾下就了事的。

  一個真正的苦子跟腿子,想要吃這碗飯的,教手藝的師傅就會將他們拉到灘涂,一人扔一把鏟子往下打,淺則四五米,深則七八米。

  想像一下,灘涂是什麼地方,下去一米就等於自掘墳墓了。但是就有人能行。也算是三百六十行,墓主要都罵娘。

  當然自從火藥成了不可或缺的東西之後他們還要學炮工這門手藝,用到最多就是定點這門技術了。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半技術工種。他們相對望風的來講一個是肉體的摧殘,另一個就是精神上的折磨。

  而拿的分成是四杵也可以是頭杵,這就取決於掌眼的能力了。聰明的掌眼,大斗往往讓他們拿頭杵,因為他們是最佳勞動力,而大斗的分成即使拿四杵也沒少多少,還能讓整個團隊更凝結,小斗他們就拿四杵,這是為了以後的生活所需留出費用來做準備。

  往往那些心眼小的掌眼次次都盯著大頭吃,沒下兩次坑隊伍就散了,更甚者下了斗就會被捅刀子,死在這上面的人不計其數。

  ……

  我眼角一陣抖動:「你們膽子也是夠大的。」晁子夫尬笑了兩聲就吩咐眾人分開找。

  就這樣兩人一組就四散而去,我跟小六子吊在最後,等人都相繼遠去的時候他悄悄的開口:「師爺,等打開了這道門我們會不會死?」

  我一愣:「為什麼會這麼說?」

  小六子看了一下周圍才滿臉驚恐的小聲說道:「因為我在夢裡見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