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我需要萊茵鋼鐵!(第一更!)
第829章 我需要萊茵鋼鐵!(第一更!)
西利托夫的話說得很猶豫,但話語裡的意思表達的非常明確。
弗拉基米爾自然也能聽得出來,但他……
他不是很想相信。
作為俄羅斯的總統,他雖然不是很懂技術,但他也了解過相關的技術。
俄羅斯的科技,繼承於前蘇聯,而前蘇聯的科技,來源於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教學,是前面的人花了無數時間,試了無數的錯,才有了蘇聯後期的成就。
也才有了那些蘇聯的黑科技。
蘇聯解體,整個國家分崩離析,所有的體系在一瞬間崩潰,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最多的一部分資源,但終究只是繼承了一部分。
很多他們想要的東西,現在依舊處於考古式研究狀態。
科學家們想要改進,卻又發現缺少關鍵的信息,缺少關鍵的技術步驟,改了還不如不改。
至少不改還能將就著用,改了,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報廢。
因為這一點,整個俄羅斯到現在為止,也才列裝了15架圖160。
華夏正式建國的時間比較晚,建國之後,國內的工業發展緩慢,也就到了近幾年,才稍微有點起色。
和俄羅斯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甚至,連他們自己官方拍攝的工業宣傳片,也是那樣的錯漏百出。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當時換圖紙的時候,弗拉基米爾才沒有過多的刁難。
因為他非常相信,即便華夏方面的工程師拿到圖紙,拿著圖紙一點點反推,也至少需要10年左右,才能徹底消化圖紙上的技術參數。
可10年的時間,拿到高超音速飛彈的俄羅斯,早就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騰飛階段。
說不定,還恢復了當年蘇聯的榮光,成為了真正的……
真正的俄羅斯帝國!
可……
弗拉基米爾緩緩低下頭,把面前的相片和文件推開,將旁邊還剩半個餡餅的盤子重新拉到面前,雙手拿著盤子裡的餡餅,輕輕送到嘴邊。
一口咬下。
原本應該可口多汁的牛肉餡餅,現在吃在嘴裡,卻是味同嚼蠟。
如同機械一般吃完這半個牛肉餡餅,把盤子往旁邊一推,他坐直身體,死死盯著面前的西利托夫:
「我現在給你兩個任務!」
「第1個任務,給我確認這三架圖160,是不是華夏自己造的,然後性能有多少,或者說,他們是不是只造了一個殼子。」
「第2個任務,去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給我問清楚,他們到底消化了多少高超音速飛彈資料,還需要多久,才能拿出我們的第1枚高超音速飛彈。」
「又需要多久,才能讓我們的高超音速飛彈列裝,讓我們可以隨意使用。」
「這兩個任務,我給你4個小時,趕緊去!」
下完命令,弗拉基米爾雙手按住餐桌起身,準備去完成今天的工作。
可等他站起身,卻又發現旁邊的西利托夫並沒有,剛準備開口,西利托夫搶先一步:
「總統先生,這兩個任務,我現在就可以回答您。」
「在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問過空軍的飛行員,蘇霍伊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還有米高揚設計局。」
「他們也看了那些視頻,尤其是這三架飛機在魔都國際機場降落時的視頻。」
「他們給的答覆都很一致,這三架飛機是成品貨,不是實驗機,實驗機沒有這麼順滑。」
「而且,也順道排除了這是華夏方面做的一個殼子這個說法。」
「因為沒有必要!」
「至於您說的第2個任務……」
西利托夫的話說到一半,就突然卡住,弗拉基米爾回過神,才發現自己的這個情報官在用餘光悄悄偷看自己。
似乎是因為接下來的話有些太過於直白,他不想說。
或者說,他是在等自己挑起這個話題,然後他順勢而為,這樣,即便自己發火,他也能把自己平安的拉出去。
讀懂了對方的心思,弗拉基米爾沒有苛求西利托夫,而是隨意的擺擺手:
「有話就說,說完趕緊去工作!」
有了弗拉基米爾的態度,西利托夫就像打開了話匣子,飛快的往外吐著話語:
「在我諮詢了蘇霍伊和米高揚之後,我就聯繫了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詢問他們高超音速飛彈的進度。」
「研究所的所長告訴我,進度在0~100之間徘徊。」
「原因是高超音速飛彈的幾個關鍵部位,用了一些關鍵材料,可是到現在為止,熱工技術研究所下轄的材料所,依然沒有搞清楚這些材料的配比。」
「他們用了別的材料來替換掉這些材料做的零件。」
「可效果並不好!」
「用圖紙上的材料,可以保證效率,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材料,想用就只能從華夏進口,他們賣不賣,還得另說。」
「用另外的材料,無法保證效率。」
「所以,他們才說進度在0和100之間晃蕩。」
「一旦材料突破,我們立馬就會到達100,可一旦材料無法突破,那就始終是0。」
對於西利托夫的話,弗拉基米爾只聽進去了一個數字,那就是0。
同時,他也明白西利托夫為什麼要說這麼大一串話。
因為進度為0。
高超音速飛彈,那是未來必不可少的裝備,誰先掌握這個東西,那對其他國家來說,就等於是搶先一步。
按照弗拉基米爾的認知,從華夏人手裡搞到圖紙,以俄羅斯的技術,只需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掌握相關的技術,然後搶在阿美莉卡前面,發布屬於自己的高超音速飛彈。
現在,居然告訴自己進度為0。
進度為0!
0!
這一刻,弗拉基米爾腦海中瘋狂閃爍著阿拉伯數字中的0。
人生在世幾十年,他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覺得0這個數字很煩。
他很想抓著研究所那群人的衣領,大聲質問對方,明明雙方都是同時換的圖紙數據資料,明明俄羅斯給出的圖紙還少一部分。
明明華夏給出的圖紙更加全面。
可為什麼是華夏方面先把飛機弄出來,俄羅斯方面連個毛都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
到底是為什麼!
在心裡發出幾聲咆哮之後,弗拉基米爾突然捏緊雙拳,對著餐桌就是一個熊的力量。
兩個砂鍋般大的拳頭砸到桌上,砸得桌子哐哐哐作響。
這一拳砸出,他心中的火氣去了大半,轉過頭看著西利托夫,冷聲說道:「聯繫工業部長科林,讓他半個小時之內來我的辦公室。」
冰冷的聲音,讓西利托夫不敢怠慢,將命令記下,他毫不猶豫轉身離開。
等到西利托夫離開後,弗拉基米爾看著放在桌上的那些照片,又忍不住伸出手,拿起其中一張照片,表情複雜的看了起來。
二十幾分鐘後,弗拉基米爾的辦公室,工業部長科林剛走進房間,一摞厚厚的照片,就被弗拉基米爾遞到他眼前:
「我的科林部長,這是來自華夏的一些東西,麻煩你看一下。」
「看完之後,說說你的感想。」
那一摞厚厚的照片上面,多了一張手寫的便籤條,便籤條中間有一條豎線,將便簽分成兩部分。
左邊,是時間,年月日寫得非常清楚。
右邊,是對應時間的事件。
盯著便籤條看了一會兒,科林就將目光落到了照片上。
一開始,他看著照片裡的東西還很驚訝,但是很快,他眼中的驚訝就消失不見,只剩下平靜。
弗拉基米爾坐在椅子上,全程將科林的表情盡收眼中,一直等到對方把照片看完,滿臉平靜的把照片放回桌上,他這才開口問道:
「科林,現在我需要你給我一句準話!可以嗎?」
科林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下意識撇過目光,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輕輕點一下頭。
他撇開目光的動作,被弗拉基米爾全都看在眼裡,但弗拉基米爾沒有追問,只是將自己的一雙眼睛鎖定面前人,然後平靜地問出自己的話:
「我想知道,如果……如果……如果我們調用全國的力量,來全力研究突破高超音速飛彈,從無到有,一直到拿出可以使用的實驗品,大概需要多久?」
「然後大規模列裝,大概又需要多久?」
聽著弗拉基米爾的問題,科林鬆了一口氣,但他的臉色並沒有隨著那口氣鬆掉。
依舊是站在那裡,依舊是眉頭緊皺。
良久,他才回答道:「我無法知道要多久!」
「因為總統先生您口中的全國的力量,我並不清楚有哪些。」
「如果您指的是那些還停留在紙面數據上的工廠,那我只能說一句抱歉。」
「那些工廠很多都已經名存實亡了,即便存活下來的,也已經改行去搞別的工作去了,否則,也不至於能活下來。」
「而且搞高超音速飛彈,那應該是研究所先設計出圖紙,圖紙上要標明所有需要的東西,我們才能根據圖紙去進行生產,加工。」
「研究所沒有圖紙,什麼都沒有,我們拿到也做不了。」
科林的話很風輕雲淡,但這風輕雲淡的話,就如同一記記重錘,科林說一句,弗拉基米爾的心頭就被狠狠的錘一次。
等到科林說話的聲音徹底消散後,弗拉基米爾整個人已經癱在了椅子上,雙眼無神的看著天花板,木訥的發問:
「如果我讓你牽頭,帶領著手下的研究所,去搞高超音速飛彈和我們的圖160改款飛機。」
「你需要什麼東西?」
「我需要萊茵鋼鐵!」面對弗拉基米爾的詢問,科林毫不猶豫的吐出一句話。
把話說出口,沒有得到弗拉基米爾的回應,科林拉開衣服,從衣服的內兜里取出一份文件,輕輕放到面前的辦公桌上。
手指按住文件往前一推,文件就到了弗拉基米爾眼前。
在對方拿著文件查看時,他開口解釋道:
「這份文件上面的公司,全都是萊茵鋼鐵集團下屬公司,或者是他們提供技術提供資金提攜的產業鏈公司。」
「這些都是公開的文件!」
「想要製造那些東西,這份名單上的公司,我們至少要有一套。」
「而這一整套的產業鏈,背後涉及的工人,工程師,至少是100萬人。」
科林說話的聲音越來越輕,到了最後直接沒了動靜。
相對的,弗拉基米爾也沒把他剩下的話聽進去,因為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手中的那份文件上。
文件就是一個簡單的表格,第1列是序號,第2列是公司名稱,第3列是公司的主要產品,以及主要的服務範圍,第4列,是員工大概人數。
看完一頁,弗拉基米爾就在心中把大致的公司人數記一遍。
等到一整份文件看完,已經過去了快兩個小時,他心中統計的人數也有了一個大概。
大約167萬人。
167萬!
弗拉基米爾在心中不停地重複著這個數字,重複到第3遍時,他不由得發出一聲苦笑。
167萬人。
即便不加任何定語,這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因為有不少國家全國上下加到一起,也沒有100萬人。
如果再往前面加上青壯年,高學歷,熟練工人,工程師,技術專家,研究員等定語,那這167萬人就變得更加恐怖。
反正,想從俄羅斯的1.44億人口中,掏出這麼167萬人,那的確是挺傷筋動骨的。
而且,還不一定能湊齊。
長嘆一口氣,弗拉基米爾站起身走到科林身後,用手拍了拍對方肩膀,輕聲道:
「科林,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到全國各地轉轉,給各個研究所,各個工業企業摸摸底。」
「一個月過後,你給我弄一份可行的方案。」
「一份可以讓高超音速飛彈,還有我們的戰鬥機,以及各種輕重工業重新煥發生機的方案。」
「一個月!」
右手食指豎起,孤伶伶地晃了晃,強調了一下時間,弗拉基米爾又拍了一下科林肩膀,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揮手讓科林離開。
等到房間門關上,弗拉基米爾深吸一口氣,低頭開始處理工作。
而離開的科林,在走出宮殿之後,就回過頭看著面前宏偉的宮殿,開始掰著手指頭算,一個月到底夠不夠。
沒算多久,他就選擇了放棄。
因為一個月時間不夠,而且,作為工業部部長,他自認沒有能力帶領這個國家的工業重新煥發升級。
畢竟,那是總統都沒幹到的事。
所以,作為一個鹹魚,還是好好摸魚吧。
鑽進車裡,揮手讓司機開車之後,科林就掏出手機,在網絡上尋找那些需要批判的視頻。
這一刷,就刷到了一些好玩的視頻。
(本章完)
西利托夫的話說得很猶豫,但話語裡的意思表達的非常明確。
弗拉基米爾自然也能聽得出來,但他……
他不是很想相信。
作為俄羅斯的總統,他雖然不是很懂技術,但他也了解過相關的技術。
俄羅斯的科技,繼承於前蘇聯,而前蘇聯的科技,來源於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教學,是前面的人花了無數時間,試了無數的錯,才有了蘇聯後期的成就。
也才有了那些蘇聯的黑科技。
蘇聯解體,整個國家分崩離析,所有的體系在一瞬間崩潰,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最多的一部分資源,但終究只是繼承了一部分。
很多他們想要的東西,現在依舊處於考古式研究狀態。
科學家們想要改進,卻又發現缺少關鍵的信息,缺少關鍵的技術步驟,改了還不如不改。
至少不改還能將就著用,改了,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報廢。
因為這一點,整個俄羅斯到現在為止,也才列裝了15架圖160。
華夏正式建國的時間比較晚,建國之後,國內的工業發展緩慢,也就到了近幾年,才稍微有點起色。
和俄羅斯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
甚至,連他們自己官方拍攝的工業宣傳片,也是那樣的錯漏百出。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當時換圖紙的時候,弗拉基米爾才沒有過多的刁難。
因為他非常相信,即便華夏方面的工程師拿到圖紙,拿著圖紙一點點反推,也至少需要10年左右,才能徹底消化圖紙上的技術參數。
可10年的時間,拿到高超音速飛彈的俄羅斯,早就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騰飛階段。
說不定,還恢復了當年蘇聯的榮光,成為了真正的……
真正的俄羅斯帝國!
可……
弗拉基米爾緩緩低下頭,把面前的相片和文件推開,將旁邊還剩半個餡餅的盤子重新拉到面前,雙手拿著盤子裡的餡餅,輕輕送到嘴邊。
一口咬下。
原本應該可口多汁的牛肉餡餅,現在吃在嘴裡,卻是味同嚼蠟。
如同機械一般吃完這半個牛肉餡餅,把盤子往旁邊一推,他坐直身體,死死盯著面前的西利托夫:
「我現在給你兩個任務!」
「第1個任務,給我確認這三架圖160,是不是華夏自己造的,然後性能有多少,或者說,他們是不是只造了一個殼子。」
「第2個任務,去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給我問清楚,他們到底消化了多少高超音速飛彈資料,還需要多久,才能拿出我們的第1枚高超音速飛彈。」
「又需要多久,才能讓我們的高超音速飛彈列裝,讓我們可以隨意使用。」
「這兩個任務,我給你4個小時,趕緊去!」
下完命令,弗拉基米爾雙手按住餐桌起身,準備去完成今天的工作。
可等他站起身,卻又發現旁邊的西利托夫並沒有,剛準備開口,西利托夫搶先一步:
「總統先生,這兩個任務,我現在就可以回答您。」
「在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問過空軍的飛行員,蘇霍伊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還有米高揚設計局。」
「他們也看了那些視頻,尤其是這三架飛機在魔都國際機場降落時的視頻。」
「他們給的答覆都很一致,這三架飛機是成品貨,不是實驗機,實驗機沒有這麼順滑。」
「而且,也順道排除了這是華夏方面做的一個殼子這個說法。」
「因為沒有必要!」
「至於您說的第2個任務……」
西利托夫的話說到一半,就突然卡住,弗拉基米爾回過神,才發現自己的這個情報官在用餘光悄悄偷看自己。
似乎是因為接下來的話有些太過於直白,他不想說。
或者說,他是在等自己挑起這個話題,然後他順勢而為,這樣,即便自己發火,他也能把自己平安的拉出去。
讀懂了對方的心思,弗拉基米爾沒有苛求西利托夫,而是隨意的擺擺手:
「有話就說,說完趕緊去工作!」
有了弗拉基米爾的態度,西利托夫就像打開了話匣子,飛快的往外吐著話語:
「在我諮詢了蘇霍伊和米高揚之後,我就聯繫了莫斯科熱工技術研究所,詢問他們高超音速飛彈的進度。」
「研究所的所長告訴我,進度在0~100之間徘徊。」
「原因是高超音速飛彈的幾個關鍵部位,用了一些關鍵材料,可是到現在為止,熱工技術研究所下轄的材料所,依然沒有搞清楚這些材料的配比。」
「他們用了別的材料來替換掉這些材料做的零件。」
「可效果並不好!」
「用圖紙上的材料,可以保證效率,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材料,想用就只能從華夏進口,他們賣不賣,還得另說。」
「用另外的材料,無法保證效率。」
「所以,他們才說進度在0和100之間晃蕩。」
「一旦材料突破,我們立馬就會到達100,可一旦材料無法突破,那就始終是0。」
對於西利托夫的話,弗拉基米爾只聽進去了一個數字,那就是0。
同時,他也明白西利托夫為什麼要說這麼大一串話。
因為進度為0。
高超音速飛彈,那是未來必不可少的裝備,誰先掌握這個東西,那對其他國家來說,就等於是搶先一步。
按照弗拉基米爾的認知,從華夏人手裡搞到圖紙,以俄羅斯的技術,只需要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掌握相關的技術,然後搶在阿美莉卡前面,發布屬於自己的高超音速飛彈。
現在,居然告訴自己進度為0。
進度為0!
0!
這一刻,弗拉基米爾腦海中瘋狂閃爍著阿拉伯數字中的0。
人生在世幾十年,他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覺得0這個數字很煩。
他很想抓著研究所那群人的衣領,大聲質問對方,明明雙方都是同時換的圖紙數據資料,明明俄羅斯給出的圖紙還少一部分。
明明華夏給出的圖紙更加全面。
可為什麼是華夏方面先把飛機弄出來,俄羅斯方面連個毛都沒有。
為什麼?
為什麼?
到底是為什麼!
在心裡發出幾聲咆哮之後,弗拉基米爾突然捏緊雙拳,對著餐桌就是一個熊的力量。
兩個砂鍋般大的拳頭砸到桌上,砸得桌子哐哐哐作響。
這一拳砸出,他心中的火氣去了大半,轉過頭看著西利托夫,冷聲說道:「聯繫工業部長科林,讓他半個小時之內來我的辦公室。」
冰冷的聲音,讓西利托夫不敢怠慢,將命令記下,他毫不猶豫轉身離開。
等到西利托夫離開後,弗拉基米爾看著放在桌上的那些照片,又忍不住伸出手,拿起其中一張照片,表情複雜的看了起來。
二十幾分鐘後,弗拉基米爾的辦公室,工業部長科林剛走進房間,一摞厚厚的照片,就被弗拉基米爾遞到他眼前:
「我的科林部長,這是來自華夏的一些東西,麻煩你看一下。」
「看完之後,說說你的感想。」
那一摞厚厚的照片上面,多了一張手寫的便籤條,便籤條中間有一條豎線,將便簽分成兩部分。
左邊,是時間,年月日寫得非常清楚。
右邊,是對應時間的事件。
盯著便籤條看了一會兒,科林就將目光落到了照片上。
一開始,他看著照片裡的東西還很驚訝,但是很快,他眼中的驚訝就消失不見,只剩下平靜。
弗拉基米爾坐在椅子上,全程將科林的表情盡收眼中,一直等到對方把照片看完,滿臉平靜的把照片放回桌上,他這才開口問道:
「科林,現在我需要你給我一句準話!可以嗎?」
科林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下意識撇過目光,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輕輕點一下頭。
他撇開目光的動作,被弗拉基米爾全都看在眼裡,但弗拉基米爾沒有追問,只是將自己的一雙眼睛鎖定面前人,然後平靜地問出自己的話:
「我想知道,如果……如果……如果我們調用全國的力量,來全力研究突破高超音速飛彈,從無到有,一直到拿出可以使用的實驗品,大概需要多久?」
「然後大規模列裝,大概又需要多久?」
聽著弗拉基米爾的問題,科林鬆了一口氣,但他的臉色並沒有隨著那口氣鬆掉。
依舊是站在那裡,依舊是眉頭緊皺。
良久,他才回答道:「我無法知道要多久!」
「因為總統先生您口中的全國的力量,我並不清楚有哪些。」
「如果您指的是那些還停留在紙面數據上的工廠,那我只能說一句抱歉。」
「那些工廠很多都已經名存實亡了,即便存活下來的,也已經改行去搞別的工作去了,否則,也不至於能活下來。」
「而且搞高超音速飛彈,那應該是研究所先設計出圖紙,圖紙上要標明所有需要的東西,我們才能根據圖紙去進行生產,加工。」
「研究所沒有圖紙,什麼都沒有,我們拿到也做不了。」
科林的話很風輕雲淡,但這風輕雲淡的話,就如同一記記重錘,科林說一句,弗拉基米爾的心頭就被狠狠的錘一次。
等到科林說話的聲音徹底消散後,弗拉基米爾整個人已經癱在了椅子上,雙眼無神的看著天花板,木訥的發問:
「如果我讓你牽頭,帶領著手下的研究所,去搞高超音速飛彈和我們的圖160改款飛機。」
「你需要什麼東西?」
「我需要萊茵鋼鐵!」面對弗拉基米爾的詢問,科林毫不猶豫的吐出一句話。
把話說出口,沒有得到弗拉基米爾的回應,科林拉開衣服,從衣服的內兜里取出一份文件,輕輕放到面前的辦公桌上。
手指按住文件往前一推,文件就到了弗拉基米爾眼前。
在對方拿著文件查看時,他開口解釋道:
「這份文件上面的公司,全都是萊茵鋼鐵集團下屬公司,或者是他們提供技術提供資金提攜的產業鏈公司。」
「這些都是公開的文件!」
「想要製造那些東西,這份名單上的公司,我們至少要有一套。」
「而這一整套的產業鏈,背後涉及的工人,工程師,至少是100萬人。」
科林說話的聲音越來越輕,到了最後直接沒了動靜。
相對的,弗拉基米爾也沒把他剩下的話聽進去,因為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手中的那份文件上。
文件就是一個簡單的表格,第1列是序號,第2列是公司名稱,第3列是公司的主要產品,以及主要的服務範圍,第4列,是員工大概人數。
看完一頁,弗拉基米爾就在心中把大致的公司人數記一遍。
等到一整份文件看完,已經過去了快兩個小時,他心中統計的人數也有了一個大概。
大約167萬人。
167萬!
弗拉基米爾在心中不停地重複著這個數字,重複到第3遍時,他不由得發出一聲苦笑。
167萬人。
即便不加任何定語,這也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因為有不少國家全國上下加到一起,也沒有100萬人。
如果再往前面加上青壯年,高學歷,熟練工人,工程師,技術專家,研究員等定語,那這167萬人就變得更加恐怖。
反正,想從俄羅斯的1.44億人口中,掏出這麼167萬人,那的確是挺傷筋動骨的。
而且,還不一定能湊齊。
長嘆一口氣,弗拉基米爾站起身走到科林身後,用手拍了拍對方肩膀,輕聲道:
「科林,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到全國各地轉轉,給各個研究所,各個工業企業摸摸底。」
「一個月過後,你給我弄一份可行的方案。」
「一份可以讓高超音速飛彈,還有我們的戰鬥機,以及各種輕重工業重新煥發生機的方案。」
「一個月!」
右手食指豎起,孤伶伶地晃了晃,強調了一下時間,弗拉基米爾又拍了一下科林肩膀,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揮手讓科林離開。
等到房間門關上,弗拉基米爾深吸一口氣,低頭開始處理工作。
而離開的科林,在走出宮殿之後,就回過頭看著面前宏偉的宮殿,開始掰著手指頭算,一個月到底夠不夠。
沒算多久,他就選擇了放棄。
因為一個月時間不夠,而且,作為工業部部長,他自認沒有能力帶領這個國家的工業重新煥發升級。
畢竟,那是總統都沒幹到的事。
所以,作為一個鹹魚,還是好好摸魚吧。
鑽進車裡,揮手讓司機開車之後,科林就掏出手機,在網絡上尋找那些需要批判的視頻。
這一刷,就刷到了一些好玩的視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