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37萬億
原本並不需要等到現在的,提前十幾天時間,對全球搖籃進行通訊方面升級改造的工程就可以完成。
但因為一些偏遠搖籃道路被積雪覆蓋,無法通行的緣故,才不得不多等了這麼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之中,周誠一直在擔心一件事情,那便是,在月神,或者與月神存在密切聯繫的某個團伙,對自己提出警告自己卻並不遵從之後,他或者他們會不會對執行工程改造的工程師們下手。
幸好,這種擔心並沒有變成現實。
雖然確實有一些工程師遭遇意外或者急病,死亡案例也有,但綜合統計下來,死亡率仍舊在正常水平,這便排除了他們遭遇某些影響的可能性。
從此刻開始,在全球絕大多數人毫無知覺之中,他們隨身攜帶的手機將會儘可能真實的記錄他們的行動軌跡。
在這其中,他們將不會被再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整套系統並不會理會他們叫什麼,有什麼親戚朋友,他們的性格、愛好是什麼。
大部分屬於「人」的特性都會被無視,這一套系統只會把他們看做為一個個不具備智慧的個體,並寄希望於通過眾多個體的組合,來窺視到有可能存在的,比人類更高一級的「巨人」的存在。
信息採集周期被定為一個月。一個月時間後,所有信息將匯總,進行最終的分析與判斷。
在這之後,又一條消息來到了周誠這裡。
這一條消息是由程序團隊負責人報告的。
「數據分析模型已經準備完畢,且通過了預定的三次模擬分析,結果全部為合格。」
可視電話之中,看著負責人身後那一台台電腦,以及坐在電腦之前,噼里啪啦敲打著鍵盤的一個個或者蒼老,或者年輕的背影,周誠微微點了點頭:「好。那就準備實際驗證吧。」
程序負責人停頓了一下,道:「實際驗證的話,就需要動用一級超算了。現有的超算算力不足。」
此刻全球總計僅有26個一級超算。當初在破譯楊家溝古文字的時候,周誠曾經申請動用過一些。
「需要幾個?」
「一個就行。」
「我去向第一決策者申請。」
「好。」
沒有出乎周誠的預料。當周誠找到第一決策者,提出要調用一台一級超算至少一個月時間的申請之時,第一決策者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便同意了。
輕描淡寫到就像是吃飯喝水一般。
相比起當初因為破譯楊家溝古文字之時的凝重,截然不同。
周誠原本還有一些意外,但片刻間,他也想清楚了。
只要是有助於,哪怕僅僅是可能有助於尋找月神真相的,無論多麼巨大的資源申請,只要人類世界可以承擔,他都會同意。
現在的人類世界已經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失去的了。
申請到了一級超算,聯繫到了人體學家團隊,「巨人」模型的第一次實際數據驗證即將開始。
所謂實際數據驗證,便是採用真實數據,在真實環境之下進行模擬。
在實際模擬之中,人們將會假設某個人體細胞擁有了智慧,又擁有了通過某種手段,收集到自己所有同胞相關數據的能力,然後站在細胞的角度,嘗試以細胞的視角來窺探人體的存在。
這個假設之中擁有了智慧,且擁有了足夠數據收集能力的單個細胞將可以知曉,在自己所存在的「世界」之中,存在著諸如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上皮細胞等總計高達200餘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同族,且可以知曉不同細胞的數量、行動軌跡、功能類型等信息。
現在,這個假設之中具備了智慧的細胞,擁有了一套「巨人」數據分析模型。
於是,它便將自己收集到的所有有關細胞同胞們的數據放入到了這一套模型之中進行分析,以圖確定自己這個個體究竟是否是某個更高一級的存在的組成部分。
此刻,有關人體細胞的組成信息、細胞分類信息、移動軌跡信息等,將由人類學家給出。
現代科技對人體的研究,已經具備了讓人類掌握這些信息的能力。
「巨人」模型,則由人類的程序團隊給出。
假設以人類細胞為數據樣本,「巨人」模型最終分析出了某些類生物特徵,揭示出「人類」這一比細胞更高一級的宏觀存在的線索,那麼有理由相信,假如推測之中的「巨人」真的存在,將人類細胞數據替換為這一個月時間裡,收集到的人類個體的行動數據後,「巨人」模型同樣可以分析出有關「巨人」的類生物特徵。
人類個體將會如同細胞個體察覺到人體存在一般,真正察覺到「巨人」的存在。
時間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數天過去。
在這幾天時間裡,人類現存的醫生、人體學家、生理學家、細胞專家等組成團隊,對巔峰時代遺留下來的相關資料進行了全面梳理,最終整理出了一份數據。
構成一名成年人體的細胞總量大約在37萬億左右。在這其中,紅血球的數量約為25萬億,脂肪細胞約為300億,肝細胞約為1000億……
此刻這一份數據之中,便包含有37萬億個參數。
每一個參數對應一個細胞。參照現實人體,人類學家們為這每一個細胞都賦予了不同的參數。
它們具備不同的工作職責,又因為不同的工作職責而具備了不同的行動路徑。
譬如,某些紅血球是前往腎臟的,某些紅血球則前往脾臟。一些白細胞暫時休眠,一些白細胞則需要與入侵的病原體展開戰鬥。
但一個整體原則是不變的。
人們將這每一個參數所對應的每一個細胞都視之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並不視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此刻,這37萬億個參數便被輸入到了「巨人」模型之中,開始按照各自不同的軌跡運轉。
而「巨人」模型則以「整體」視角,以將這37萬億個細胞看做一個整體的角度,開始尋找其中可能隱藏著的類生物特徵。
但因為一些偏遠搖籃道路被積雪覆蓋,無法通行的緣故,才不得不多等了這麼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之中,周誠一直在擔心一件事情,那便是,在月神,或者與月神存在密切聯繫的某個團伙,對自己提出警告自己卻並不遵從之後,他或者他們會不會對執行工程改造的工程師們下手。
幸好,這種擔心並沒有變成現實。
雖然確實有一些工程師遭遇意外或者急病,死亡案例也有,但綜合統計下來,死亡率仍舊在正常水平,這便排除了他們遭遇某些影響的可能性。
從此刻開始,在全球絕大多數人毫無知覺之中,他們隨身攜帶的手機將會儘可能真實的記錄他們的行動軌跡。
在這其中,他們將不會被再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整套系統並不會理會他們叫什麼,有什麼親戚朋友,他們的性格、愛好是什麼。
大部分屬於「人」的特性都會被無視,這一套系統只會把他們看做為一個個不具備智慧的個體,並寄希望於通過眾多個體的組合,來窺視到有可能存在的,比人類更高一級的「巨人」的存在。
信息採集周期被定為一個月。一個月時間後,所有信息將匯總,進行最終的分析與判斷。
在這之後,又一條消息來到了周誠這裡。
這一條消息是由程序團隊負責人報告的。
「數據分析模型已經準備完畢,且通過了預定的三次模擬分析,結果全部為合格。」
可視電話之中,看著負責人身後那一台台電腦,以及坐在電腦之前,噼里啪啦敲打著鍵盤的一個個或者蒼老,或者年輕的背影,周誠微微點了點頭:「好。那就準備實際驗證吧。」
程序負責人停頓了一下,道:「實際驗證的話,就需要動用一級超算了。現有的超算算力不足。」
此刻全球總計僅有26個一級超算。當初在破譯楊家溝古文字的時候,周誠曾經申請動用過一些。
「需要幾個?」
「一個就行。」
「我去向第一決策者申請。」
「好。」
沒有出乎周誠的預料。當周誠找到第一決策者,提出要調用一台一級超算至少一個月時間的申請之時,第一決策者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便同意了。
輕描淡寫到就像是吃飯喝水一般。
相比起當初因為破譯楊家溝古文字之時的凝重,截然不同。
周誠原本還有一些意外,但片刻間,他也想清楚了。
只要是有助於,哪怕僅僅是可能有助於尋找月神真相的,無論多麼巨大的資源申請,只要人類世界可以承擔,他都會同意。
現在的人類世界已經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失去的了。
申請到了一級超算,聯繫到了人體學家團隊,「巨人」模型的第一次實際數據驗證即將開始。
所謂實際數據驗證,便是採用真實數據,在真實環境之下進行模擬。
在實際模擬之中,人們將會假設某個人體細胞擁有了智慧,又擁有了通過某種手段,收集到自己所有同胞相關數據的能力,然後站在細胞的角度,嘗試以細胞的視角來窺探人體的存在。
這個假設之中擁有了智慧,且擁有了足夠數據收集能力的單個細胞將可以知曉,在自己所存在的「世界」之中,存在著諸如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上皮細胞等總計高達200餘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同族,且可以知曉不同細胞的數量、行動軌跡、功能類型等信息。
現在,這個假設之中具備了智慧的細胞,擁有了一套「巨人」數據分析模型。
於是,它便將自己收集到的所有有關細胞同胞們的數據放入到了這一套模型之中進行分析,以圖確定自己這個個體究竟是否是某個更高一級的存在的組成部分。
此刻,有關人體細胞的組成信息、細胞分類信息、移動軌跡信息等,將由人類學家給出。
現代科技對人體的研究,已經具備了讓人類掌握這些信息的能力。
「巨人」模型,則由人類的程序團隊給出。
假設以人類細胞為數據樣本,「巨人」模型最終分析出了某些類生物特徵,揭示出「人類」這一比細胞更高一級的宏觀存在的線索,那麼有理由相信,假如推測之中的「巨人」真的存在,將人類細胞數據替換為這一個月時間裡,收集到的人類個體的行動數據後,「巨人」模型同樣可以分析出有關「巨人」的類生物特徵。
人類個體將會如同細胞個體察覺到人體存在一般,真正察覺到「巨人」的存在。
時間悄然流逝著,轉眼間便是數天過去。
在這幾天時間裡,人類現存的醫生、人體學家、生理學家、細胞專家等組成團隊,對巔峰時代遺留下來的相關資料進行了全面梳理,最終整理出了一份數據。
構成一名成年人體的細胞總量大約在37萬億左右。在這其中,紅血球的數量約為25萬億,脂肪細胞約為300億,肝細胞約為1000億……
此刻這一份數據之中,便包含有37萬億個參數。
每一個參數對應一個細胞。參照現實人體,人類學家們為這每一個細胞都賦予了不同的參數。
它們具備不同的工作職責,又因為不同的工作職責而具備了不同的行動路徑。
譬如,某些紅血球是前往腎臟的,某些紅血球則前往脾臟。一些白細胞暫時休眠,一些白細胞則需要與入侵的病原體展開戰鬥。
但一個整體原則是不變的。
人們將這每一個參數所對應的每一個細胞都視之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並不視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此刻,這37萬億個參數便被輸入到了「巨人」模型之中,開始按照各自不同的軌跡運轉。
而「巨人」模型則以「整體」視角,以將這37萬億個細胞看做一個整體的角度,開始尋找其中可能隱藏著的類生物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