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猶擁長戈如牆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8章 猶擁長戈如牆進

  發生在這一夜的大戰看起來足夠混亂,其實如果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宋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對金軍渡口大營展開了全方位的圍攻,甚至連圍三缺一都不顧了,就是要趕盡殺絕。

  面對此種絕境,阿里刮的應對也是很簡單,讓渡口大營能動起來的五個謀克全部行動起來。

  任由宋軍填平壕溝,拉倒營寨,就在宋軍攻進來的那一刻,兩百埋伏在外的甲騎去捅宋軍的後背,而三百在渡口大營中養精蓄銳的甲騎則一路衝殺出去,兩方前後夾擊,直接滅掉宋軍主帥。

  這種戰術對要求普通士卒與基層軍官的要求太高了,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想要在夜間配合,基本上也就只能靠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戰陣上磨鍊出來的默契,以及一丁點幸運。

  夾擊的軍隊無論誰早誰晚,都會使得另一方陷入危局。

  但阿里刮相信親手編練的第一猛安,相信心腹韓風,更相信宋軍不會有如此強悍的士氣,所以還是定下來如此險計。

  為了留出衝鋒空間,三百甲騎直接背靠大河列陣,任由簽軍在營寨中奔逃。

  及至眼睜睜的看看大營的木欄被拽倒,聽看大營之外驟然增大的喊殺聲,金軍上下俱是精神一振。

  然而就當阿里刮要下令全軍上馬,正面殺出的時候,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了喊殺聲。

  悚然回頭之後,才發現竟然有百餘打著火把的軍隊從浮橋上沖了下來,

  直接捅向了金軍甲騎的身後。

  金軍一開始還以為是有援軍抵達,但靖難軍的頭盔也是中原樣式,與金車的葫蘆盔不一樣,離近了之後很快就分辨出了敵我。

  而分辨出了敵我,方才是金軍混亂的開始,最後方的術虎赤乾脆是直接被突發情況驚呆了。

  張白魚感嘆自己原本是個騎將,卻因為水性好,這兩天總是在幹這種偷襲繞後的活計,卻不耽擱其人見到一群肥美的後腦勺後復又興奮起來,直接帶著靖難軍結陣向前進攻。

  要說靖難軍還是要比淮西軍精銳不少的。都是經歷了一場大戰,巢湖水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但靖難軍卻依舊有些餘力。

  當然,這也得益於金軍擺開的是騎戰陣型,根本沒有防備身後來的敵人。此時又是夜間,雖然營寨中燈火通明,卻一時間難以指揮,金軍再精銳,也只能在戰馬間行動,三三兩兩的各自為戰。

  而正面戰場上,眼見營寨木欄被拉倒,劉淮透過四散而逃的簽軍見到了整齊列陣的金軍申騎,立即就明白了對方在打什麼主意。

  隨後,劉淮就又看到了金軍似乎有些混亂,馬上就意識到了這是計策成功,張白魚從金軍身後掩殺而來了。

  「劉大郎,接下來該如何去做?」虞允文喘著粗氣詢問。

  「還能如何?」劉淮抖看麻扎長刀,興奮的說道:「今夜勝負,就在此一舉了,我率靖難軍為首陣,諸部甲士為次陣,神臂弩手為三陣,虞舍人殿後,務必將所有大軍都推進去!只要大軍入內,此戰咱們就贏了!浮橋就守住了!」

  說罷,劉淮復又高聲下令:「靖難軍下馬步戰,隨我步戰向前!淮西軍甲士隨我來,隨我來!」

  「呼!」

  「喝!」

  在冬日有些怪異的應和聲中,處於前排的五百甲士與百餘靖難軍草草列成了方陣,直接壓入了金軍大營之中。

  「還等什麼?」虞允文長長吸了一口氣,用力之大以至於肺部都被冷空氣刺痛:「神臂弩手,列陣而入!時俊,你率本部為後繼!」

  時俊拔出雙刀,高聲應諾,隨後就下令讓魔下兵馬列陣,長槍在前,刀盾在後,只是在甲士出發片刻,就直接推了進去。

  到了此時,其實金軍大營之中已經很擠了,然而虞允文依舊按照劉淮的戰略,直接遣軍使喚來張振,讓他率魔下千人隊列陣而入。

  隨後,則是戴皋與王琪。

  今日誰都逃不了,都得入陣參戰。

  到了此時,金軍營寨中震天的喊殺聲基本上都已經統一了起來,『殺宋狗』的聲音如同八級狂風中的一個屁一般,被淹沒在了『殺金賊」的呼喊聲中。

  近三千宋軍夾擊圍攻三百列陣不齊,無法馳騁的金軍甲騎,這已經不算是殺人了,更像是在用人海戰術淹死金軍。

  金軍甲騎已經被擠成了一團,人挨人人貼人人擠人,如若不是騎著戰馬,很有可能就被整齊列陣的宋軍踩踏致死,,饒是如此,在馬背上的金軍基本喪失了還手能力,成了神臂弩手的活靶子。


  張白魚只是率軍攻了兩陣,就發現事情有些不對頭。

  喊著殺金賊的軍士也忒特麼多了。

  他站在一處草垛上,遠遠一望,只見飛虎大旗之後,無數宋軍奮勇殺入,當即心驚肉跳。

  這特麼可不成,如果這樣下去,金軍還沒事,百餘繞後的靖難軍可就要被先推到大江中去了。

  眼見此時戰事還有餘裕,張白魚連忙下令撤軍,剛剛草草列陣參與廝殺的百餘甲士又迅速互相掩護著向沿著浮橋退往江心洲。

  張白魚則是攔下兒名出身東平軍,水性較好的軍土,將重甲脫下,匯聚了一下盾牌後直接在搖搖晃晃的浮橋中後段列陣,以阻攔試圖逃跑過橋的金軍。

  但這種時候,金軍反而不敢撤退了。

  因為此時撤退,就只能算是潰退了,倉促間區區一座浮橋,哪裡能讓三百申騎安然撤退呢?

  眼見後方的威脅自行解除,阿里刮終於將所有注意力投到了身前的正面戰場上來了。

  然後這名武平軍第一將就絕望的發現,宋軍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由於金軍在接戰前,皆是牽馬而立,步戰陣型擺不出來,騎上戰馬之後,也無法衝殺出去,反而因為身在高處,被神臂弩手重點照顧,抵近射殺。

  想要反擊,卻文被數百靖難軍與淮西軍混編的申士正面壓住,難以動彈阿里刮心中陷入了極大的懊悔之中,為什麼不敢出營掃蕩周邊?為什麼將這座浮橋與渡口看得比大軍都重要?為什麼在想到能立不世之功的時候,

  腦中就被功名利祿填滿了,而忘記了軍政大略呢?

  為什麼自己會輕敵到這種程度?

  自己明明應該在前日回里不出營巡查,卻一去不回的時候,就要盡起大軍清掃周邊的,為何要固守待援?

  宋軍則是通過一次次小勝積攢成了大勝,一點點鼓舞起了士氣,原本的殘兵敗將竟然在區區兩日之內,就敢返身露刃,最終將第一猛安逼上了絕境。

  此消彼長啊!此消彼長啊!

  阿里刮望著身側袍澤,發現這些原本可以踏破數千宋軍的金軍精銳此時俱是驚慌失措,在宋軍的攻勢下猶如狂風中搖曳的火苗,搖搖欲墜。

  「將軍,正面拼了吧!」胡遠離的老遠,想要驅馬過來,卻因為戰馬擁擠成一坨而難以行進,只能大聲呼喊。

  阿里刮剛要回答,胡遠因為這聲呼喚而暴露了軍官的身份,被幾支不知從何射來的重箭、弩矢、短矛集中贊射,雖然其人身上穿著重甲,重箭無法透體而過,卻也深深刺入了身體,猶如一隻刺蝟一般在馬上晃了晃,栽到了一旁。

  「飛虎軍趙小底斬賊將一員!」

  嘈雜的喊殺聲中,有人大呼出聲,似乎是在報功。

  然而隨後,更大的呼聲就響了起來。

  此時作為第一陣的劉淮已經率靖難軍輪換到了兩翼,他見到時機已經成熟,直接下令:「推!」

  身側百餘甲士也同時大喊:「推!」

  漸漸,五千攻入營中的淮西軍也紛紛高呼起來:「推!」

  五千宋軍瞬間形成了合力,嚴整陣列,如同一面牆一般向前推去。

  到了此時,其實宋軍連揮擊兵刃都不需要了,一路推進之下,金軍驚慌失措,戰馬連連後退,一時間連迎戰都不敢。

  面對絕對的人數劣勢,面對被包圍在江邊的窘境,武平軍第一猛安終於徹底崩潰,四散而逃。

  有些金軍登上了浮橋,你爭我奪的向江心洲逃竄,甚至有人還縱馬奔馳,浮橋雖然有五步寬,卻終究還是建立在水面上的,順著波濤起伏,戰馬在奔跑之中往往一個跟跪,就摔倒在地,順帶將周邊數名金軍甲士帶到江中。

  而更多的金軍則是根本沒有機會去登上浮橋,而是被逼到灘涂上。

  在少數試圖浮馬渡江的金軍被江上波濤卷到水底後,士氣崩潰的金軍終於開始了投降。

  阿里刮絕望抬頭望天,長嘆一聲之後,拔刀橫在頸前。

  剛要拖動刀子,阿里刮就被幾名宋軍拖拽下馬,端了幾腳之後用鐵鏈子捆縛。

  還有宋軍大喊:「時老大,俺逮了個大官!」

  時俊高聲笑道:「一會兒給你李大記頭功!」

  一言既出,時俊仿佛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徑直在紛亂的戰場上呆愣片刻,隨後方才振臂高呼。

  「勝了!」

  「大勝!」

  歡呼聲響徹了正面戰場。

  其時,月影偏西,不過寅時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