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縣城賞花燈
第402章 縣城賞花燈
曹府占地不小,戲台搭在前院空地上,戲台下面,還搭著好些個花棚。
棚子周圍擋的挺嚴實,只有朝著戲台那一面敞開著。
裡頭放著炭盆,上好的木炭燒的通紅,散發著熱量。
其實今天挺暖和,沒有風,陽光暖融融的,哪怕是直接坐在外面聽戲,也不會冷。
但是大戶人家嘛,總要講究個排場。
花棚里不光有炭火,還擺著桌椅,放著各色的點心、乾果、茶水。
眾人坐在花棚里,吃著點心喝著茶水,再聽著戲,給個神仙都不換了,美著呢。
眾夫人在花棚中坐下,那頭戲班子的班主送上了戲摺子。
余氏把戲摺子遞給了陳秀芸,讓她點戲。「妹子,你是貴客,難得來一趟,你先點一折戲吧。」
這些人當中,就數著陳秀芸年紀最小,再者她登門做客,哪有喧賓奪主的道理?
於是趕忙把戲摺子又給了余氏,只推脫自己不懂,讓余氏點。
兩人謙讓一番,然後余氏點了《大西廂》,陳秀芸點了《回杯記》。
其他人有點《洪月娥做夢》的,也有點《梁賽金擀麵》的,還有點《豬八戒拱地》的。
過年嘛,還是要來點兒喜慶的,像那些悲情戲,眾人都沒點。
點完了戲,余氏直接讓人拿來五十兩銀子,擺到了班主面前。
「馮班主,今天是我家妹子第一回來縣城,也是頭一回聽你們的戲。
讓你們戲班子的人都打起精神來,好好唱。
唱好了有賞,唱不好,往後你們就別在通化城裡呆著了。」
「哎,哎,夫人放心,我讓他們使出看家的本領來,絕不給夫人丟了面兒。」
戲班的班主點頭哈腰,連連應道。
「行了,拿著銀子回去,也讓大傢伙兒都樂呵樂呵兒。」
余氏擺擺手,那馮班主拿著銀子和戲摺子退了出去。
不多時,小鑼一敲、弦聲響起,一男一女實則是兩個男人,拿著手絹兒上台。
先耍個絕活兒,然後開嗓兒。「嗯嗨——哎嗨哎嗨呦……」這就唱上了。
這邊眾人聽著戲,府中大廚房,也忙的熱火朝天,正在準備宴席。
等戲唱完了,酒席正好也預備妥當,正好開席。
曹家特地請的大廚,這酒席更是沒話說,眾人邊說笑邊吃飯,十分熱鬧。
另一頭,曲紹揚等人在縣衙,也喝得很高興。
直到下午,眾人都喝得差不多了,酒席才散。
曲紹揚又趕去曹府,接了陳秀芸一起回家歇著。
正月十四,夫妻倆哪都沒去,就在家中陪著孩子,正好也歇一歇。
正月十五這天早晨,廚房煮了元宵,芝麻花生豬油餡兒的,挺香。
曲紹揚吃了兩碗,陳秀芸吃了一碗,根鎖根有倆娃各自吃了一碗還意猶未盡,想再吃,被陳秀芸攔下了。
小孩子脾胃弱,那元宵都是大黃米或者糯米做的,性黏,不易消化,還是少吃點兒好。
「聽話啊,晚上領你們去看花燈。」
倆娃一聽看花燈,就不鬧騰了,乖乖上一邊兒玩去。
下午,家裡又包了餃子,弄了幾個菜。
吃過飯後,外頭天黑了,曲紹揚領著妻兒和隨從,一起出門逛街賞花燈。
燈市在通化城最繁華熱鬧的那條街上,是通化城裡這些鄉紳仕宦、買賣商鋪處置建的。
一條街,從頭到尾,全都是各色各樣的花燈,五光十色、絢麗奪目。
有些商家還藉機會搞點兒小活動,比如說猜燈謎可以領禮物什麼的。
通化城裡,還有周邊村屯的人,幾乎全都出動了,整條街上人山人海的,熱鬧非凡。
根鎖和根有還小,這麼多人,他倆光看人家的腿去了,別的啥也看不著。
於是,曲紹揚就把大兒子扛起來,讓根鎖騎在他脖頸上,這樣就能看著了。
根有一瞧哥哥騎在父親脖頸上,他就急了,吵著也要,旁邊的護衛一看,趕忙把根有也扛起來。
就這樣,倆孩子頓時高出一大截兒,啥都能瞧見了,給他倆美的直拍巴掌。
「上一次賞花燈,還是咱倆定親那年呢,一轉眼,倆孩子都這麼大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曲紹揚扛著根有,扭頭看向身邊的妻子,笑道。
「是啊,一轉眼,咱倆成親也五年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
當初你還是個放排的木把呢,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頭上帶傷,身上穿的也破破爛爛,跑去找我爹救人。
誰能想得到,這才幾年的工夫啊,你當了巡檢又做了總辦,還積攢下那麼大的家業。」
陳秀芸走在丈夫身邊,看著自家男人和倆孩子,不由得感慨道。
「媳婦兒,你說實話,是不是在心裡慶幸自己眼光好,找了我?」
曲紹揚看著燈光下越發明麗動人的妻子,開玩笑道。
「瞧把你美的吧,咋地?你覺得我配不上你啊?」
陳秀芸瞟了曲紹揚一眼,目光流轉間,情意深藏其中。
「哈哈哈,配得上,配得上。」曲紹揚聞言大笑,伸手將陳秀芸摟了過來。
嬌妻在側,一雙麟兒,曲紹揚此刻,不知道多幸福呢。
夫妻正說笑呢,忽然遠處升起了幾個光點,在半空中炸開,砰的一聲,將半邊天空照亮了。
之後,接二連三的煙花飛上半空,在天空炸開璀璨奪目的色彩。
那是縣衙方向,今日上元節,知縣大人與民同樂,特地安排了一場煙花,讓全城人共同欣賞。
「哇,好漂亮。」根鎖騎在父親脖頸上,仰頭看著天空中的煙花,忍不住讚嘆道。
「喜歡吧?喜歡明年咱在貓耳山也弄個燈會,咱也放煙花,好不好?」曲紹揚問根鎖。
其實這兩年元宵節,曲家也放一些煙花,但是沒有今天縣城放的這些種類多。
「真的?太好了,爹,一言為定。」
根鎖自打去學堂聽課後,這詞彙量猛增。
好多不屬於這個年紀孩子會說的詞,他都能說得上來,偶爾還能冒出兩句詩。
方行文在曲紹揚面前誇過好幾回了,說根鎖這孩子十分聰明,好好教導,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好,一言為定,爹肯定說話算數。」曲紹揚伸出手,跟兒子拉鉤蓋章。
辦個燈會也沒多少錢,玩兒唄,就當是哄著家裡人高興了。
爹娘活到這個歲數,估計也沒看過燈會,領他們出門又不樂意動彈,在貓耳山辦,正好都能看。
(本章完)
曹府占地不小,戲台搭在前院空地上,戲台下面,還搭著好些個花棚。
棚子周圍擋的挺嚴實,只有朝著戲台那一面敞開著。
裡頭放著炭盆,上好的木炭燒的通紅,散發著熱量。
其實今天挺暖和,沒有風,陽光暖融融的,哪怕是直接坐在外面聽戲,也不會冷。
但是大戶人家嘛,總要講究個排場。
花棚里不光有炭火,還擺著桌椅,放著各色的點心、乾果、茶水。
眾人坐在花棚里,吃著點心喝著茶水,再聽著戲,給個神仙都不換了,美著呢。
眾夫人在花棚中坐下,那頭戲班子的班主送上了戲摺子。
余氏把戲摺子遞給了陳秀芸,讓她點戲。「妹子,你是貴客,難得來一趟,你先點一折戲吧。」
這些人當中,就數著陳秀芸年紀最小,再者她登門做客,哪有喧賓奪主的道理?
於是趕忙把戲摺子又給了余氏,只推脫自己不懂,讓余氏點。
兩人謙讓一番,然後余氏點了《大西廂》,陳秀芸點了《回杯記》。
其他人有點《洪月娥做夢》的,也有點《梁賽金擀麵》的,還有點《豬八戒拱地》的。
過年嘛,還是要來點兒喜慶的,像那些悲情戲,眾人都沒點。
點完了戲,余氏直接讓人拿來五十兩銀子,擺到了班主面前。
「馮班主,今天是我家妹子第一回來縣城,也是頭一回聽你們的戲。
讓你們戲班子的人都打起精神來,好好唱。
唱好了有賞,唱不好,往後你們就別在通化城裡呆著了。」
「哎,哎,夫人放心,我讓他們使出看家的本領來,絕不給夫人丟了面兒。」
戲班的班主點頭哈腰,連連應道。
「行了,拿著銀子回去,也讓大傢伙兒都樂呵樂呵兒。」
余氏擺擺手,那馮班主拿著銀子和戲摺子退了出去。
不多時,小鑼一敲、弦聲響起,一男一女實則是兩個男人,拿著手絹兒上台。
先耍個絕活兒,然後開嗓兒。「嗯嗨——哎嗨哎嗨呦……」這就唱上了。
這邊眾人聽著戲,府中大廚房,也忙的熱火朝天,正在準備宴席。
等戲唱完了,酒席正好也預備妥當,正好開席。
曹家特地請的大廚,這酒席更是沒話說,眾人邊說笑邊吃飯,十分熱鬧。
另一頭,曲紹揚等人在縣衙,也喝得很高興。
直到下午,眾人都喝得差不多了,酒席才散。
曲紹揚又趕去曹府,接了陳秀芸一起回家歇著。
正月十四,夫妻倆哪都沒去,就在家中陪著孩子,正好也歇一歇。
正月十五這天早晨,廚房煮了元宵,芝麻花生豬油餡兒的,挺香。
曲紹揚吃了兩碗,陳秀芸吃了一碗,根鎖根有倆娃各自吃了一碗還意猶未盡,想再吃,被陳秀芸攔下了。
小孩子脾胃弱,那元宵都是大黃米或者糯米做的,性黏,不易消化,還是少吃點兒好。
「聽話啊,晚上領你們去看花燈。」
倆娃一聽看花燈,就不鬧騰了,乖乖上一邊兒玩去。
下午,家裡又包了餃子,弄了幾個菜。
吃過飯後,外頭天黑了,曲紹揚領著妻兒和隨從,一起出門逛街賞花燈。
燈市在通化城最繁華熱鬧的那條街上,是通化城裡這些鄉紳仕宦、買賣商鋪處置建的。
一條街,從頭到尾,全都是各色各樣的花燈,五光十色、絢麗奪目。
有些商家還藉機會搞點兒小活動,比如說猜燈謎可以領禮物什麼的。
通化城裡,還有周邊村屯的人,幾乎全都出動了,整條街上人山人海的,熱鬧非凡。
根鎖和根有還小,這麼多人,他倆光看人家的腿去了,別的啥也看不著。
於是,曲紹揚就把大兒子扛起來,讓根鎖騎在他脖頸上,這樣就能看著了。
根有一瞧哥哥騎在父親脖頸上,他就急了,吵著也要,旁邊的護衛一看,趕忙把根有也扛起來。
就這樣,倆孩子頓時高出一大截兒,啥都能瞧見了,給他倆美的直拍巴掌。
「上一次賞花燈,還是咱倆定親那年呢,一轉眼,倆孩子都這麼大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曲紹揚扛著根有,扭頭看向身邊的妻子,笑道。
「是啊,一轉眼,咱倆成親也五年了,這日子過的可真快。
當初你還是個放排的木把呢,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頭上帶傷,身上穿的也破破爛爛,跑去找我爹救人。
誰能想得到,這才幾年的工夫啊,你當了巡檢又做了總辦,還積攢下那麼大的家業。」
陳秀芸走在丈夫身邊,看著自家男人和倆孩子,不由得感慨道。
「媳婦兒,你說實話,是不是在心裡慶幸自己眼光好,找了我?」
曲紹揚看著燈光下越發明麗動人的妻子,開玩笑道。
「瞧把你美的吧,咋地?你覺得我配不上你啊?」
陳秀芸瞟了曲紹揚一眼,目光流轉間,情意深藏其中。
「哈哈哈,配得上,配得上。」曲紹揚聞言大笑,伸手將陳秀芸摟了過來。
嬌妻在側,一雙麟兒,曲紹揚此刻,不知道多幸福呢。
夫妻正說笑呢,忽然遠處升起了幾個光點,在半空中炸開,砰的一聲,將半邊天空照亮了。
之後,接二連三的煙花飛上半空,在天空炸開璀璨奪目的色彩。
那是縣衙方向,今日上元節,知縣大人與民同樂,特地安排了一場煙花,讓全城人共同欣賞。
「哇,好漂亮。」根鎖騎在父親脖頸上,仰頭看著天空中的煙花,忍不住讚嘆道。
「喜歡吧?喜歡明年咱在貓耳山也弄個燈會,咱也放煙花,好不好?」曲紹揚問根鎖。
其實這兩年元宵節,曲家也放一些煙花,但是沒有今天縣城放的這些種類多。
「真的?太好了,爹,一言為定。」
根鎖自打去學堂聽課後,這詞彙量猛增。
好多不屬於這個年紀孩子會說的詞,他都能說得上來,偶爾還能冒出兩句詩。
方行文在曲紹揚面前誇過好幾回了,說根鎖這孩子十分聰明,好好教導,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好,一言為定,爹肯定說話算數。」曲紹揚伸出手,跟兒子拉鉤蓋章。
辦個燈會也沒多少錢,玩兒唄,就當是哄著家裡人高興了。
爹娘活到這個歲數,估計也沒看過燈會,領他們出門又不樂意動彈,在貓耳山辦,正好都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