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陳家長孫出生
第395章 陳家長孫出生
去年曲紹揚帶人平了占東山和滿天紅綹子,可以說是震懾了方圓幾百里的土匪鬍子。
有這個底子,保安隊運行起來就方便多了。
以前,當地大戶都得向綹子交供奉,不光是銀子,還有糧食、日常用品等等,可以說負擔很重。
如今有了保安隊,雖然也收一些費用,相比鬍子的供奉來說要少很多。
而且,保安隊不騷擾百姓,以保境安民為己任,時不時的還干點兒修橋補路的事情。
趙正國和鄭鐵柱等人,也牢記曲紹揚的囑咐,任何情況嚇不許騷擾百姓,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所以保安隊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在當地卻很受百姓擁戴。
「我們最近接了不少差事,過一段時間,保安隊的兄弟們,要護送當地一些大戶運人參出去售賣。
大人送的這批槍枝正是時候,槍枝彈藥足夠,一般的綹子,絕不敢招惹咱們。」
趙正國是長風鏢局的大弟子,頗有些經營頭腦。
他是鏢師出身,幹這一行比誰都明白,有他帶著人押運,保管出不了岔子。
曲紹揚聞言,點了點頭,「也好,別管掙錢多少,主要是讓大傢伙兒出去歷練歷練。
出門在外,萬事當心,記得多帶些人手。」
保安隊也不能光是日常操練,最要緊的是實戰經驗。
出門押鏢,一路上各種情況,對於保安隊員來說,就是最好的歷練。
接風宴上人很多,曲紹揚也不能一直跟趙正國他們聊天,那邊還有人等著敬酒呢。
所以眾人在一起閒聊幾句,喝兩杯酒,曲紹揚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眾人吃喝到挺晚,酒席才結束。
曲紹揚等人在李政文的安排下,住到了幫辦衙門後院,這邊地方很大,足夠用了。
第二天上午,李政文領著幾個文書、差役,把衙門的帳目等理順了交給曲紹揚檢查,又向曲紹揚匯報了近期的各項事務。
眼下還沒落雪,大多數山場子都還沒動工呢。
李政文帶人核查過,雙甸子周邊山場子的數目。
其中大多數,已經來幫辦衙門繳納稅捐,辦理憑證,但是還有一部分沒來。
「大人,下官正打算近期帶著人,前去山場子催收。還請大人放心,絕不會有遺漏。」最後,李政文保證道。
「嗯,差事辦的不錯,條理清晰,帳目進出有據。」曲紹揚看完那些帳冊,點點頭,誇讚了句。
「道台大人示下,允許咱們動用三年的稅捐,炸毀松花江上游的險灘惡哨。
政文,我之前跟你說,找幾個熟悉北流水情況的木把,尤其是頭棹,你找到了麼?」
曲紹揚對北流水不太熟悉,李政文更白扯,所以他們必須要找幾個熟悉地形、水勢的人,領著幹活。
「找到了,找到了,咱甸子街就有幾個放排的老木把。
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只等大江徹底封凍,就讓他們帶著人,去炸哨口。
不過,我聽那些木把說,北流水路程雖然短,但是險灘惡哨很密,比較多,而且水勢也猛。」李政文趕忙應道。
李政文說的這個,曲紹揚也聽人說過。
北流水路程短,從兩江口到船廠,七八百里的路程,有名有姓的險灘惡哨就有四十九個,其他那些小的還不算。
其中什麼大石龍、小石龍、悶水石、破車子、將軍石等地方,都是出了名的險要。
所以,北流水比南流水更要命,每年都有好多木把葬身江底。
也正是因為這個,曲紹揚才要帶著人,想辦法把沿途這些險灘惡哨,能炸的都炸了,只為以後放排能安全點兒。
眼下還沒落雪,江面也沒冰封,炸哨口很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曲紹揚就跟著李政文他們,沿江而上,各處去踏查山場子,催繳稅捐。
進了十月,接連幾場大雪,天地一片雪白,各處山場子紛紛開工幹活。
曲紹揚一行人,翻山越嶺踏查了轄區內所有的山場子,也探聽了各地土匪綹子的情況。
轉眼十月下旬,氣溫急劇下降,松花江上游徹底冰封,冰面能夠擎得住人了。
冬月初,曲紹揚便帶著人和炸藥,按照老木把的指點,開始一處一處炸哨口。
今年安德斯和埃里克沒跟過來,而是留在貓耳山研究炸藥了。跟著曲紹揚過來的,可以說是倆洋人的徒弟。
最開始,曲紹揚不太放心,親眼盯著這些人打炮眼、填炸藥,炸毀哨口。
幾次之後,見這些人操作的挺規範,這才安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於是,曲紹揚把人手分散開來,分成幾組,往下遊走,提前去打炮眼。
炮眼打好了,後頭專門管爆破的人,直接裝填炸藥引爆。
如此一來,速度就快了很多。
曲紹揚領著人,成天頂風冒雪的在冰面上忙活著。
有的地方離著村屯遠,大傢伙兒就只能在野地里搭帳篷住宿,可以說,吃不好也休息不好,成天挨冷受凍。
好在接連炸毀了很多哨口,眾人的辛苦總算有所收穫,再苦再累,心裡也高興。
就這樣,曲紹揚一直帶著人,沿著松花江往下,炸毀各處險灘惡哨。
另一邊,劉東山也領著人,沿著鴨綠江往下炸哨口。
爭取今年,把剩下這些哨口啥的,也都炸了,是江道更加通暢。
兩個當家人都在外面,家裡頭就指著陳秀芸和林若蘭經管了。
陳允哲那邊,沈麗珍在九月十六這天,生下一個男孩,重六斤。
消息送到貓耳山的時候,曲紹揚已經帶著人去雙甸子了。
陳秀芸得知消息,立刻安排人去雙甸子那頭送信,結果曲紹揚又帶人去踏查各處山場子。
等曲紹揚返回甸子街得知消息時,已經過了好些天。
曲紹揚那邊忙的不可開交,滿月酒肯定是去不成了。
曲家這頭,孟蘭心懷孕不宜奔波勞累,曲江和曲老摳兒還沒從金場回來,興業帶著商隊出門了,點心鋪子剛開張沒多久。
陳秀芸忙裡忙外不得閒,哪還有時間回娘家看望?
沒辦法,陳秀芸只好預備了厚禮,打發人送去陳允哲那邊,恭賀陳家喜得長孫。
過了一些日子,派去奉天的人回來,也帶回了奉天那頭的消息。
沈麗珍母子都挺好的,孩子很壯實,母乳也夠。
家裡丫頭婆子一堆人照看,李氏也在跟前兒,讓陳秀芸別擔心。
陳郎中和李氏他們都能理解陳秀芸的難處,捎信給陳秀芸說,讓她別著急,以後有時間了再聚。
(本章完)
去年曲紹揚帶人平了占東山和滿天紅綹子,可以說是震懾了方圓幾百里的土匪鬍子。
有這個底子,保安隊運行起來就方便多了。
以前,當地大戶都得向綹子交供奉,不光是銀子,還有糧食、日常用品等等,可以說負擔很重。
如今有了保安隊,雖然也收一些費用,相比鬍子的供奉來說要少很多。
而且,保安隊不騷擾百姓,以保境安民為己任,時不時的還干點兒修橋補路的事情。
趙正國和鄭鐵柱等人,也牢記曲紹揚的囑咐,任何情況嚇不許騷擾百姓,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所以保安隊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在當地卻很受百姓擁戴。
「我們最近接了不少差事,過一段時間,保安隊的兄弟們,要護送當地一些大戶運人參出去售賣。
大人送的這批槍枝正是時候,槍枝彈藥足夠,一般的綹子,絕不敢招惹咱們。」
趙正國是長風鏢局的大弟子,頗有些經營頭腦。
他是鏢師出身,幹這一行比誰都明白,有他帶著人押運,保管出不了岔子。
曲紹揚聞言,點了點頭,「也好,別管掙錢多少,主要是讓大傢伙兒出去歷練歷練。
出門在外,萬事當心,記得多帶些人手。」
保安隊也不能光是日常操練,最要緊的是實戰經驗。
出門押鏢,一路上各種情況,對於保安隊員來說,就是最好的歷練。
接風宴上人很多,曲紹揚也不能一直跟趙正國他們聊天,那邊還有人等著敬酒呢。
所以眾人在一起閒聊幾句,喝兩杯酒,曲紹揚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
眾人吃喝到挺晚,酒席才結束。
曲紹揚等人在李政文的安排下,住到了幫辦衙門後院,這邊地方很大,足夠用了。
第二天上午,李政文領著幾個文書、差役,把衙門的帳目等理順了交給曲紹揚檢查,又向曲紹揚匯報了近期的各項事務。
眼下還沒落雪,大多數山場子都還沒動工呢。
李政文帶人核查過,雙甸子周邊山場子的數目。
其中大多數,已經來幫辦衙門繳納稅捐,辦理憑證,但是還有一部分沒來。
「大人,下官正打算近期帶著人,前去山場子催收。還請大人放心,絕不會有遺漏。」最後,李政文保證道。
「嗯,差事辦的不錯,條理清晰,帳目進出有據。」曲紹揚看完那些帳冊,點點頭,誇讚了句。
「道台大人示下,允許咱們動用三年的稅捐,炸毀松花江上游的險灘惡哨。
政文,我之前跟你說,找幾個熟悉北流水情況的木把,尤其是頭棹,你找到了麼?」
曲紹揚對北流水不太熟悉,李政文更白扯,所以他們必須要找幾個熟悉地形、水勢的人,領著幹活。
「找到了,找到了,咱甸子街就有幾個放排的老木把。
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只等大江徹底封凍,就讓他們帶著人,去炸哨口。
不過,我聽那些木把說,北流水路程雖然短,但是險灘惡哨很密,比較多,而且水勢也猛。」李政文趕忙應道。
李政文說的這個,曲紹揚也聽人說過。
北流水路程短,從兩江口到船廠,七八百里的路程,有名有姓的險灘惡哨就有四十九個,其他那些小的還不算。
其中什麼大石龍、小石龍、悶水石、破車子、將軍石等地方,都是出了名的險要。
所以,北流水比南流水更要命,每年都有好多木把葬身江底。
也正是因為這個,曲紹揚才要帶著人,想辦法把沿途這些險灘惡哨,能炸的都炸了,只為以後放排能安全點兒。
眼下還沒落雪,江面也沒冰封,炸哨口很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曲紹揚就跟著李政文他們,沿江而上,各處去踏查山場子,催繳稅捐。
進了十月,接連幾場大雪,天地一片雪白,各處山場子紛紛開工幹活。
曲紹揚一行人,翻山越嶺踏查了轄區內所有的山場子,也探聽了各地土匪綹子的情況。
轉眼十月下旬,氣溫急劇下降,松花江上游徹底冰封,冰面能夠擎得住人了。
冬月初,曲紹揚便帶著人和炸藥,按照老木把的指點,開始一處一處炸哨口。
今年安德斯和埃里克沒跟過來,而是留在貓耳山研究炸藥了。跟著曲紹揚過來的,可以說是倆洋人的徒弟。
最開始,曲紹揚不太放心,親眼盯著這些人打炮眼、填炸藥,炸毀哨口。
幾次之後,見這些人操作的挺規範,這才安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於是,曲紹揚把人手分散開來,分成幾組,往下遊走,提前去打炮眼。
炮眼打好了,後頭專門管爆破的人,直接裝填炸藥引爆。
如此一來,速度就快了很多。
曲紹揚領著人,成天頂風冒雪的在冰面上忙活著。
有的地方離著村屯遠,大傢伙兒就只能在野地里搭帳篷住宿,可以說,吃不好也休息不好,成天挨冷受凍。
好在接連炸毀了很多哨口,眾人的辛苦總算有所收穫,再苦再累,心裡也高興。
就這樣,曲紹揚一直帶著人,沿著松花江往下,炸毀各處險灘惡哨。
另一邊,劉東山也領著人,沿著鴨綠江往下炸哨口。
爭取今年,把剩下這些哨口啥的,也都炸了,是江道更加通暢。
兩個當家人都在外面,家裡頭就指著陳秀芸和林若蘭經管了。
陳允哲那邊,沈麗珍在九月十六這天,生下一個男孩,重六斤。
消息送到貓耳山的時候,曲紹揚已經帶著人去雙甸子了。
陳秀芸得知消息,立刻安排人去雙甸子那頭送信,結果曲紹揚又帶人去踏查各處山場子。
等曲紹揚返回甸子街得知消息時,已經過了好些天。
曲紹揚那邊忙的不可開交,滿月酒肯定是去不成了。
曲家這頭,孟蘭心懷孕不宜奔波勞累,曲江和曲老摳兒還沒從金場回來,興業帶著商隊出門了,點心鋪子剛開張沒多久。
陳秀芸忙裡忙外不得閒,哪還有時間回娘家看望?
沒辦法,陳秀芸只好預備了厚禮,打發人送去陳允哲那邊,恭賀陳家喜得長孫。
過了一些日子,派去奉天的人回來,也帶回了奉天那頭的消息。
沈麗珍母子都挺好的,孩子很壯實,母乳也夠。
家裡丫頭婆子一堆人照看,李氏也在跟前兒,讓陳秀芸別擔心。
陳郎中和李氏他們都能理解陳秀芸的難處,捎信給陳秀芸說,讓她別著急,以後有時間了再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