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收山年景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90章 收山年景兒

  江春福一行人沒帶太多乾糧進山,按理七八天也就回來了。

  可誰也沒想到,中元節都過去了,這些人還沒回來。

  各家的媳婦沉不住氣了,都來找曲紹揚出主意。

  曲紹揚能有什麼主意?

  他只是大概知道江春福等人往哪片山場去了,可這麼些天過去,誰知道江春福他們轉悠到什麼地方了啊?

  貓耳山周邊都是深山老林,那麼大的地方找十幾個人,跟大海撈針有啥區別?上哪找?

  「你們都不用著急,我猜春福他們應該是遇見大貨了。

  他們十多個人呢,還背著槍,一般人不敢招惹他們。

  再說了,咱貓耳山周圍現在治安不錯,鬍子早就沒影兒了,不會出什麼意外的。

  再等兩天吧,真要是還不回來,我就安排人,進山去找。」

  曲紹揚沒怎麼著急,家裡這些夥計,農閒時也都跟著劉東山學了點兒拳腳。

  再說了,他們還都背著槍呢,十來棵快槍,哪怕是遇上老虎了,也能照量照量。

  實在不行,還能打發人回來送信求援呢。既然沒人回來求救,那就是沒啥大事兒。

  曲紹揚都這麼說了,小花等媳婦們也不好再說別的,只能耐心等待。

  果然,又過了一天,到傍晚時分,江春福一行造的灰頭土臉回來了。

  眾人雖然造的挺狼狽,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曲紹揚一看著情形就知道,這次進山,肯定是掏上了。

  「咋樣啊?遇見大貨了沒?

  都跟你們說了,早點兒回來,這可好,把你們各家的媳婦急的啊,都來求我了。」

  「大人,這次進山收穫不小,我們一共抬了兩苗六品葉,還有五品葉、四品葉不少呢。

  安子,快把咱帶回來的參,給大人瞧瞧。」江春福喜笑顏開的說道。

  那頭,叫安子的夥計,趕忙把後背的背筐卸下來,從裡頭掏出好幾個樺樹皮捲兒。

  打開其中一個,裡頭是一苗六品葉,打眼一看就知道,這苗參,少說也得三兩沉。

  「還有一苗,比這個大些,大人,我讓安子也打開給你看看。」江春福很是激動的介紹。

  「不用不用,別打開了,明天早上,你們把參都送去咱家貨棧就行。

  該多錢就多錢,賣了錢你們自己核計著分。」

  曲紹揚見小安子還要再打開一個樺樹皮包,趕忙攔住。

  咋說呢,人參曲紹揚見的太多了。

  除非是特別大、形體特別好的,普通的參,他也沒多大興趣看。

  「你們進山十來天,肯定又累又餓的,趕緊回家去吧,家裡人也等著急了。

  好好洗漱一下,最好是洗個澡,洗洗頭,看看身上頭髮里,有沒有草爬子。

  千萬得小心啊,家裡都有孩子,小娃讓那玩意兒叮了可不得了。」

  曲紹揚怕這些夥計們不懂,趕忙叮囑他們,讓他們多注意些。

  「哎,哎,知道了,謝謝大人提醒。那我們先下去了。」

  江春福領著眾夥計退下,各自回去梳洗收拾。

  第二天上午,江春福等人帶著那些參,去貨棧賣掉。

  貨棧那頭得了曲紹揚的授意,按照市場行情收下了參,並直接算了銀錢給江春福等人。

  兩苗六品葉,加上四苗五品葉、三苗四品葉,一共賣了一千四百兩。

  這個價格,相對於營口來說,是便宜了點兒,但是在本地,那就是相當不錯的價格。

  貨棧掌柜沒壓價,公平合理,畢竟貨棧也是要掙錢的。

  江春福他們一共十三個人進山,江春福是把頭,要多拿一份兒,開眼兒的要多拿一份兒。

  別管多少,這是意外之財,十來天的工夫,掙幾十兩銀子,已經很不錯了,眾人都很高興。

  可能今年是收山的年景兒,人參都下山了,不光江春福他們這一伙人收穫挺多,貓耳山周圍幾個參幫,都拿著大貨了。

  曲家的貨棧離著近,給的價錢也公道,所以這些參幫下了山,就直接把參送到貨棧來。


  短短十來天,貨棧就收了不少品相上佳的山參,這些送到營口一轉手,又能掙不少銀子。

  當然,收這麼多大貨,貨棧帳面兒上也沒錢了。

  掌柜的不得已,只能來找陳秀芸,想借一些銀子周轉,等這批貨賣到營口後,再把錢還回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我讓府里帳房,給貨棧那頭送去了五萬兩,暫時先周轉著。要是不夠,再過來取。」

  晚飯的時候,陳秀芸跟曲紹揚提了一句。

  「哦,行,這些你看著安排,只要家裡銀子夠用就行,不用特地跟我說。」

  曲紹揚對這些不咋在意,如今家裡這些買賣都挺掙錢的,要說日進斗金也不算誇張,詳細帳目啥的,有陳秀芸管著就行。

  「嗯,興業從甸子街那邊回來了,這一趟倒騰快槍和子彈啥的,也掙了不少錢。

  還有,我和桃花商議了,想在咱這兒開一家蜜餞、點心鋪子,賣點兒槽子糕、八件兒、蜜三刀、桃酥,還有各種蜜餞啥的。

  桃花娘家就是做這個的,她的手藝你也知道,相當可以了。」

  陳秀芸想起件事來,跟曲紹揚商議。

  如今的貓耳山,可不是曲紹揚師徒剛來那時候了,人口比那時候翻了三四倍還不止呢。

  人口增多,帶動當即經濟發展,各項需求也就多了起來。

  貓耳山沒有正經的點心鋪子,以前都是雜貨店的人去通化進貨回來賣,價錢高,那點心放的時間長了也不太好吃。

  自打興業把桃花領來,曲家吃的各類點心,包括中秋的月餅還有元宵節的元宵,都是桃花帶著人做的,手藝比外頭買的強多了。

  加上曲家的地越來越多,果園子越來越大,出產的這些東西,總得有個銷路。

  直接賣糧賣果子掙錢少,倒不如做成點心、蜜餞等東西出售,利潤更高些。

  「你們啊,是真能琢磨。」曲紹揚一聽就樂。

  「行啊,你要是樂意就弄唄,只要你不嫌累就行。」

  這些事情,曲紹揚是不管的,只要陳秀芸高興就行。

  「對了,那個青黴素,你培養的咋樣了?成功了沒有啊?」曲紹揚忽然想起這事兒來。

  從閏六月開始,陳秀芸就說要培育提取青黴素,這都眼瞅著八月了,還沒消息麼?

  「前幾次的都沒成,明後天還有一批培養的差不多了,看看能不能提取出來吧。

  這東西挺難的,感覺比我爹弄個那個陳芥菜鹵,還費勁。」陳秀芸搖頭嘆氣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