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垂拱而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4章 垂拱而治

  歐洲沒有多大,第二天,古斯塔夫就回到了法蘭克福。

  「兄長,這次保加利亞的事情很順利,看,這是沙皇的親筆保證書。」

  阿方索爾搖搖頭,「一個小國而已,可惜咱們拿不到法皇的保證書啊。」

  提到法國古斯塔夫就來氣,「這是還真不怨法皇,他想保證來著,而且,那個張資政也支持。」

  「現在法蘭西法皇手裡的企業達到了他們經濟總量的70%,大批懶人在整天磨洋工,薅法皇的羊毛。」

  「法皇和張資政非常想將這些企業賣出去,增加企業的活力,可是法蘭西人集體抗議。」

  「他們啊,就想著不幹活賺錢,在沙龍里閒泡,研究藝術和時裝,根本不想自己搞企業創業交重稅,把法皇和張資政搞得腦袋疼,一點辦法沒有。」

  「我找人調查了,這是真的。現在前線的士兵前仆後繼死在戰壕里,巴黎輕歌曼舞,一片太平景象。」

  兄弟倆一起聳聳肩。自詡世界統治者的人,都對法蘭西人不思進取的奇葩性格無可奈何。

  「好在德國人是勤勞肯乾的,咱們能賺到更多的利潤。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的資源全部向軍工傾斜,民生企業基本都已經瀕臨破產。」

  「咱們已經以收破爛的價格,收購了幾乎所有的民生企業,我覺得戰爭不能再打下去了。」

  阿爾方索點點頭,「你去找咱們的人,影響俾斯麥,爭取早日結束戰爭。等戰爭一結束,軍工企業必然紛紛破產,民生產業回暖。」

  「咱們手裡的民用企業包裝後高價賣出去,再以底價收購軍工企業,然後籌備下一場戰爭。等開戰了,軍工企業再值錢,像這次一樣出手……」

  沒有無緣無故的戰爭,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是流血的政治。政治的背後,是金馬克清脆的叮噹聲。

  至於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年輕的小伙子死在戰壕里——這是自然規律不是麼?

  當然,這是兩兄弟掌握的自然規律,不是所有人的。他們,也是有天敵的。

  他們翻雲覆雨,將各國統治者玩弄於股掌之上——「玩弄刀劍者,必死於刀劍之下。」

  …………

  三個月後,1877年9月7日,保加利亞從羅馬尼亞撤兵了,維持秩序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撤回。

  出乎各國預料,保加利亞沒有跟羅馬尼亞簽訂任何不平等條約。沒有割地,沒有賠款,反攻入羅馬尼亞的軍隊軍紀肅然,沒有進行任何搶劫活動。

  那這三個月二十萬大軍在羅馬尼亞幹什麼了呢?幫助卡羅爾國王恢復秩序。

  沙皇邵全孝表示,卡羅爾陛下是保加利亞人民的老朋友,在保加利亞復國期間,無私地幫助了保加利亞,兩國合作,殲滅了奧斯曼帝國討伐軍。

  這次羅馬尼亞入侵保加利亞,一定不是卡羅爾陛下的意思。

  陛下身邊有奸臣,怎麼辦?清君側。

  必須查出,是什麼人違背陛下意志,挑撥羅馬尼亞人民和保加利亞人民的關係。

  這一查不得了,陛下身邊果真有壞人。

  羅馬尼亞獨立,不像保加利亞經過血戰,所以陛下的身邊,隱藏了大批奧斯曼帝國反派餘孽。

  貴族、地主都是原來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的鄉紳,對保加利亞這個新生國家充滿了仇視。

  現在羅馬尼亞投降,保加利亞二十萬占領軍刀把子在手,立刻開始「清除反保勢力」,為卡羅爾陛下誅除奸臣。

  羅馬尼亞上演了跟露西亞同樣的戲碼,城裡吊滿了奧斯曼時期遺老遺少和貴族,鄉村吊滿了惡霸地主,真正勤勞善良的羅馬尼亞人民得到了土地。

  正義的保加利亞打贏了戰爭,沒有要割地賠款。當然,貴族地主的浮財拿走作為出兵的軍費不過分吧?

  普通老百姓不但沒有遭到任何騷擾,還分田分糧,建立民兵組織和芬尼社,保衛自己的土地。

  國內能跟國王陛下叫板的勢力都被友善的保加利亞人清除了,老百姓分到了永業田,對陛下忠誠無比。

  這才是真正鐵打的江山,卡羅爾陛下您說是吧?您不得感謝沙皇陛下的幫忙麼?

  保加利亞撤兵的時候,羅馬尼亞的新軍已經建成。

  國王陛下身邊簇擁著愛戴國王的新將領,都是家裡分了地的低級官兵提拔上來的芬尼社成員。


  送別的時候,卡羅爾陛下眼含熱淚,明顯是對熱情的保加利亞朋友依依不捨。

  在身邊忠臣的建議下,羅馬尼亞加入了「經濟互通會」,立馬得到了即時的好處。

  保加利亞、北倭國的資源源源不斷進入羅馬尼亞,羅馬尼亞開始了布加勒斯特重建工程,布加勒斯特至朱爾朱的鐵路開工,跨多瑙河鐵路橋也開始修建。

  大批歐戰參戰國需要的民生產品項目已經分包給羅馬尼亞,老百姓立馬賺到了錢。

  卡羅爾陛下自己怎麼想的不重要,現在,他忽然成了明君,百姓愛戴的明君,名下多了無數企業。只需要垂拱而治,羅馬尼亞經濟即將騰飛。

  …………

  海陵,喬園,邵全忠的警衛排正在收拾東西,近衛旅已經準備完畢,邵全忠準備去河南慰問災民。

  丁丑年,北方大旱,發生了自然災害,波及五省。作為大夏統治者,邵全忠不能只管南方。親赴現場,準備幫忙解決問題。

  邵全忠上了邁巴赫,剛想出發,一個警衛追了過來,「報告大帥,緊急軍情。」

  「西班牙摩洛哥殖民地,三萬五千士兵造反,抗議阿方索一世從西班牙調兵參加歐戰。」

  「他們趁西班牙艦隊被調去封鎖義大利沿海的空擋,渡海登陸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被強制贖買工廠和土地的地主、貴族響應,各地聚集了十二萬造反官兵,在塞拉諾元帥的帶領下,進軍馬德里。」

  「他們所到之處,地主貴族的還鄉團對分到地的農民進行了鎮壓,西班牙一片血腥。」

  「法軍和西班牙調走的軍隊都在對德前線,無力回援。馬德里只有張子懷率領的5000近衛軍守衛,危在旦夕。」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