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百戰精銳
第461章 百戰精銳
「轟!轟轟!」
羅馬尼亞人不宣而戰,三個野戰炮營一百多門克虜伯六磅炮開炮,攻擊保加利亞軍隊。
他們是來偷襲的,並沒有帶重炮部隊,但眾多的野戰炮還是打得保加利亞防守陣型的一個師抬不起頭來。
師長約瑟普是邵全孝建立的「保加利亞復國軍行營武備學堂」第一期學員,盡得了邵全孝的真傳,並不慌張,馬上下令,「火力支援營,將對方的熱氣球敲掉。」
三個排的戰士勇敢前出,拉著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在敵人的炮火中運動前進。
這個時候體現出軍服顏色的用處了。
三個排的保加利亞戰士,穿著菸草色的軍裝,跟地面一個顏色,在炮火中沿不規則路線前進,迅速就抵近了前線,羅馬尼亞人居然沒有發現。
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瞄準敵方升起的炮兵熱氣球開火,很快,羅馬尼亞尼亞人的炮兵就成了瞎子,炮擊效果立刻大減。
羅馬尼亞人囧了。按照英國教官的條例,炮擊後衝鋒,可是現在炮擊沒用了,我們還衝鋒嗎?
三個師的羅馬尼亞指揮官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兩個師還在猶豫,抓瞎中,左翼師已經開始了衝鋒。
保加利亞軍隊倉促應戰,並沒有挖出像樣的戰壕,都是臨時拉過後勤車上的沙袋做掩體,但敵人炮擊亂打,效果大減之後,簡陋的掩體的缺欠被彌補了。
保加利亞軍隊跟淮軍一樣,可是37毫米速射炮、馬克沁機槍配到班組,47毫米速射炮配到連級的。
敵人沒有炮兵支援的彈幕徐進,沒有坦克車,只是在裝甲車的引領下衝鋒,立刻遭到了速射炮和機槍火力網的強力打擊。
裝甲車被47毫米速射炮打癱,衝鋒的羅馬尼亞士兵成排在馬克沁機槍的射擊下倒下。
訓練他們的英國教官本身都還堅持線性隊列密集衝鋒這種落後戰術呢,在索姆河戰役剛吃過大虧。
羅馬尼亞人不懂散兵線戰術,密集衝鋒立刻損失慘重,一個團的衝鋒士兵陣亡了一半,灰溜溜逃了回去。
這邊保加利亞雖然只有一個炮兵營,可是熱氣球在背後高高升起,開始精確炮擊羅馬尼亞的機槍、速射炮火力點,羅馬尼亞三個師打一個師,竟然寸步難行。
羅馬尼亞軍官們互相商量了下,你會打熱氣球我也會。立刻,拉著速射炮的士兵小組也開始向前線運動。
然而,沒有戰鬥經驗的部隊,有樣學樣是學不像的,那叫東施效顰。羅馬尼亞的火力小組很快被保加利亞的機槍集火消滅了,根本到不了前線。
這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出在羅馬尼亞人的軍裝顏色上。
羅馬尼亞軍隊簇新的灰色軍服,在巴爾幹棕褐色的土地背景下,分外顯眼,想偷襲很難啊,被敵人瞄準倒是非常容易。
羅馬尼亞軍隊的裝備是英國人提供的,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可是並未經歷過殘酷長期的戰爭。
巴爾幹戰爭的時候,主戰場是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全境受戰火蹂躪,處處焦土,讓保加利亞八十萬游擊隊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
羅馬尼亞當時躲在保加利亞背後,只是戰爭後期出兵,配合保加利亞復國軍主力,在朱爾朱殲滅了奧斯曼帝國討伐軍主力。
沒打過殘酷的戰爭,好處是國家元氣得以保存,壞處是,沒有打出名將來,軍事理念沒有什麼進步。
巴爾幹戰爭奧斯曼帝國戰敗解體,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同時獨立,建立自己國家的正規軍。
羅馬尼亞就很率性地選擇了漂亮的灰色軍服,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軍裝的顏色嘛。
保加利亞部隊則有豐富的戰爭經驗,選擇了菸草色的軍裝。這是實戰中打出來的戰鬥經驗,單項選擇已經超越了英法的戰爭理念。
英國人至今是紅色上衣的龍蝦兵樣式,這是火繩槍時代為了激勵士氣,保持榮譽感的結果,因為沒吃過大虧,一直保存下來。
法國人則堅持紅褲子,視為法軍縱橫天下的榮譽。
現代戰爭,火力投放密度遠遠超過火繩槍、燧發槍時代,大炮、機槍才是殺傷敵人的主力,士兵單兵的槍械威力用處已經相當小。
所以在敵人強大火力面前,如何讓士兵增大生存能力,長官們無所不用其極。
在跟奧斯曼帝國討伐軍打游擊的時候,保加利亞游擊隊們發現,菸草色的軍裝,在保加利亞的棕色土壤背景下,能起到非常好的隱形效果。
於是,獨立後的保加利亞,軍裝就成了菸草色的,這事是全孝的老婆,游擊隊女英雄蘇菲拍板決定的。
菸草色的軍裝看上去非常土鱉,被各國嘲笑,認為保加利亞在巴爾幹戰爭中被打殘了,已經喪失了鬥志,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英法在西線跟德國人作戰,英國人耀眼的紅上衣,法國人耀眼的紅褲子成了德軍機槍、速射炮乃至毛瑟步槍瞄準的鮮明目標,傷亡率居高不下。
在死了幾百萬人後,英法兩國才後知後覺地換裝,從大夏訂購了大批以百萬為單位的灰色軍裝。
現在,英法訂購的灰色軍裝還源源不斷地航行在地中海上,西線那邊,英法紅色的軍裝還像火炬一樣,吸引著德軍的子彈。
灰色軍裝適合西歐那邊的平原作戰,顏色跟環境接近,但在巴爾幹的棕土上就變顯眼了。
羅馬尼亞人沒打過大仗,不懂這個,軍服生搬硬套,學習德、露、英、法、大夏,搞了灰色軍裝。實戰一打,吃虧了,這叫血的教訓,不挨打不知道疼。
人家保加利亞人犧牲了數十萬小伙子才總結出來的經驗,當然是相當有效。
現在戰場上相當囧的情況出現了,羅馬尼亞三個師謀劃已久偷襲,想對保加利亞一個師半渡而擊,結果炮兵被打成了瞎子,沒法進攻了。
進攻一定要有火炮犁地,壓制敵方火力,士兵衝鋒才有效。
否則衝鋒士兵就是防守方機槍、速射炮的靶子。
保加利亞師雖然人少,火力足啊,機槍速射炮有的是,你靠人海戰術堆不下來。
你衝鋒可沒有拉著沉重的速射炮、機槍往前沖的本事,火力上是吃虧的。
雙方四個師的部隊就這麼僵持起來了,只聽到保加利亞炮兵營的炮彈不斷呼嘯著打向敵軍的有效目標。
羅馬尼亞軍隊進退兩難,士氣稍沮,立刻被保加利亞這邊經驗豐富的軍官們發現了戰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22團團長布羅茲請戰,「師長,我團願為先鋒,消滅正面之敵,擊破敵人的包圍網,對敵人各個殲滅。」
「好,炮火準備!為英雄的22團開路!」
保加利亞軍隊軍裝都是菸草色的,大部分士兵的領章、肩章和軍常服大蓋帽帽牆是紅色的,只有22團的帽牆肩章領章是綠色的。
這是英雄團的榮耀。
22團整編自女英雄蘇菲帶領的游擊隊,在保加利亞復國戰爭中功勳卓著,具有極強的榮譽感。
布羅茲就是蘇菲當年的手下,搶到了攻擊的命令,一揮手,「裝甲營準備,步兵營跟進,準備彈幕徐進。」
約瑟普師長明快決斷,「23團,24團各留兩個營防守側翼,師屬火力支援營協助防守。」
「炮兵攻擊敵軍正面部隊火力點,22團為先鋒,25團跟進,23/24團剩餘四個營為預備部隊,出擊!」
羅馬尼亞人萬萬沒想到,一個師對三個師,雙方裝備完全一樣,保加利亞人竟然開始反擊衝鋒了。
一個營的野戰炮在熱氣球觀測手的引導下,不斷準確炮擊正面敵人的速射炮、機槍火力點,羅馬尼亞人本來是進攻方,沒有挖戰壕掩體,炮擊效果就更加拔群。
一個個火力點或者被敲掉,或者被壓制,22團一營的裝甲車,機槍噴吐著火舌前進,二營三營士兵端著衝鋒鎗,跟在裝甲車後,貓腰前進。
只是一個衝鋒,沒有戰壕的羅馬尼亞先頭團就潰敗,近距離被22團戰士的衝鋒鎗攆著打。
22團、25團的彈幕徐進訓練非常出色,隨著炮火延伸射擊,兩個團很快衝到了敵軍的炮兵陣地,敵軍炮兵舉手投降,後續幾個團兵無戰意,轉身就跑。
僅僅半小時後,羅馬尼亞正面的一個師被擊潰。
兩側包圍的兩個羅馬尼亞師期間組織了五次火力支援營的突擊,都沒有敲掉對手的熱氣球,前出的服裝耀眼的速射炮部隊全部陣亡。
22團和25團轉身攻擊左翼敵軍一個師,炮火馬上跟上,敵軍膽寒,未接戰而走。
師指揮部在開戰四十五分鐘之後,接到了從南岸趕回來的傳令兵的匯報,「總部已經開始全國緊急動員,外交部門開始跟羅馬尼亞交涉,空中支援將在一小時內到達,請參戰師堅持一個——」
額,好像不用堅持了。
羅馬尼亞軍隊過於稀鬆,被保加利亞以一打三,已經被挑翻了。
傳令兵回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己方一個師已經擊潰了對方的兩個師,正在追著敵軍的右翼師跑。
裝備不是戰爭的決定性力量,人才是。
這就是百戰精銳和沒經歷過大戰的普通部隊的區別。
(本章完)
「轟!轟轟!」
羅馬尼亞人不宣而戰,三個野戰炮營一百多門克虜伯六磅炮開炮,攻擊保加利亞軍隊。
他們是來偷襲的,並沒有帶重炮部隊,但眾多的野戰炮還是打得保加利亞防守陣型的一個師抬不起頭來。
師長約瑟普是邵全孝建立的「保加利亞復國軍行營武備學堂」第一期學員,盡得了邵全孝的真傳,並不慌張,馬上下令,「火力支援營,將對方的熱氣球敲掉。」
三個排的戰士勇敢前出,拉著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在敵人的炮火中運動前進。
這個時候體現出軍服顏色的用處了。
三個排的保加利亞戰士,穿著菸草色的軍裝,跟地面一個顏色,在炮火中沿不規則路線前進,迅速就抵近了前線,羅馬尼亞人居然沒有發現。
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瞄準敵方升起的炮兵熱氣球開火,很快,羅馬尼亞尼亞人的炮兵就成了瞎子,炮擊效果立刻大減。
羅馬尼亞人囧了。按照英國教官的條例,炮擊後衝鋒,可是現在炮擊沒用了,我們還衝鋒嗎?
三個師的羅馬尼亞指揮官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兩個師還在猶豫,抓瞎中,左翼師已經開始了衝鋒。
保加利亞軍隊倉促應戰,並沒有挖出像樣的戰壕,都是臨時拉過後勤車上的沙袋做掩體,但敵人炮擊亂打,效果大減之後,簡陋的掩體的缺欠被彌補了。
保加利亞軍隊跟淮軍一樣,可是37毫米速射炮、馬克沁機槍配到班組,47毫米速射炮配到連級的。
敵人沒有炮兵支援的彈幕徐進,沒有坦克車,只是在裝甲車的引領下衝鋒,立刻遭到了速射炮和機槍火力網的強力打擊。
裝甲車被47毫米速射炮打癱,衝鋒的羅馬尼亞士兵成排在馬克沁機槍的射擊下倒下。
訓練他們的英國教官本身都還堅持線性隊列密集衝鋒這種落後戰術呢,在索姆河戰役剛吃過大虧。
羅馬尼亞人不懂散兵線戰術,密集衝鋒立刻損失慘重,一個團的衝鋒士兵陣亡了一半,灰溜溜逃了回去。
這邊保加利亞雖然只有一個炮兵營,可是熱氣球在背後高高升起,開始精確炮擊羅馬尼亞的機槍、速射炮火力點,羅馬尼亞三個師打一個師,竟然寸步難行。
羅馬尼亞軍官們互相商量了下,你會打熱氣球我也會。立刻,拉著速射炮的士兵小組也開始向前線運動。
然而,沒有戰鬥經驗的部隊,有樣學樣是學不像的,那叫東施效顰。羅馬尼亞的火力小組很快被保加利亞的機槍集火消滅了,根本到不了前線。
這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出在羅馬尼亞人的軍裝顏色上。
羅馬尼亞軍隊簇新的灰色軍服,在巴爾幹棕褐色的土地背景下,分外顯眼,想偷襲很難啊,被敵人瞄準倒是非常容易。
羅馬尼亞軍隊的裝備是英國人提供的,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可是並未經歷過殘酷長期的戰爭。
巴爾幹戰爭的時候,主戰場是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全境受戰火蹂躪,處處焦土,讓保加利亞八十萬游擊隊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
羅馬尼亞當時躲在保加利亞背後,只是戰爭後期出兵,配合保加利亞復國軍主力,在朱爾朱殲滅了奧斯曼帝國討伐軍主力。
沒打過殘酷的戰爭,好處是國家元氣得以保存,壞處是,沒有打出名將來,軍事理念沒有什麼進步。
巴爾幹戰爭奧斯曼帝國戰敗解體,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同時獨立,建立自己國家的正規軍。
羅馬尼亞就很率性地選擇了漂亮的灰色軍服,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軍裝的顏色嘛。
保加利亞部隊則有豐富的戰爭經驗,選擇了菸草色的軍裝。這是實戰中打出來的戰鬥經驗,單項選擇已經超越了英法的戰爭理念。
英國人至今是紅色上衣的龍蝦兵樣式,這是火繩槍時代為了激勵士氣,保持榮譽感的結果,因為沒吃過大虧,一直保存下來。
法國人則堅持紅褲子,視為法軍縱橫天下的榮譽。
現代戰爭,火力投放密度遠遠超過火繩槍、燧發槍時代,大炮、機槍才是殺傷敵人的主力,士兵單兵的槍械威力用處已經相當小。
所以在敵人強大火力面前,如何讓士兵增大生存能力,長官們無所不用其極。
在跟奧斯曼帝國討伐軍打游擊的時候,保加利亞游擊隊們發現,菸草色的軍裝,在保加利亞的棕色土壤背景下,能起到非常好的隱形效果。
於是,獨立後的保加利亞,軍裝就成了菸草色的,這事是全孝的老婆,游擊隊女英雄蘇菲拍板決定的。
菸草色的軍裝看上去非常土鱉,被各國嘲笑,認為保加利亞在巴爾幹戰爭中被打殘了,已經喪失了鬥志,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英法在西線跟德國人作戰,英國人耀眼的紅上衣,法國人耀眼的紅褲子成了德軍機槍、速射炮乃至毛瑟步槍瞄準的鮮明目標,傷亡率居高不下。
在死了幾百萬人後,英法兩國才後知後覺地換裝,從大夏訂購了大批以百萬為單位的灰色軍裝。
現在,英法訂購的灰色軍裝還源源不斷地航行在地中海上,西線那邊,英法紅色的軍裝還像火炬一樣,吸引著德軍的子彈。
灰色軍裝適合西歐那邊的平原作戰,顏色跟環境接近,但在巴爾幹的棕土上就變顯眼了。
羅馬尼亞人沒打過大仗,不懂這個,軍服生搬硬套,學習德、露、英、法、大夏,搞了灰色軍裝。實戰一打,吃虧了,這叫血的教訓,不挨打不知道疼。
人家保加利亞人犧牲了數十萬小伙子才總結出來的經驗,當然是相當有效。
現在戰場上相當囧的情況出現了,羅馬尼亞三個師謀劃已久偷襲,想對保加利亞一個師半渡而擊,結果炮兵被打成了瞎子,沒法進攻了。
進攻一定要有火炮犁地,壓制敵方火力,士兵衝鋒才有效。
否則衝鋒士兵就是防守方機槍、速射炮的靶子。
保加利亞師雖然人少,火力足啊,機槍速射炮有的是,你靠人海戰術堆不下來。
你衝鋒可沒有拉著沉重的速射炮、機槍往前沖的本事,火力上是吃虧的。
雙方四個師的部隊就這麼僵持起來了,只聽到保加利亞炮兵營的炮彈不斷呼嘯著打向敵軍的有效目標。
羅馬尼亞軍隊進退兩難,士氣稍沮,立刻被保加利亞這邊經驗豐富的軍官們發現了戰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22團團長布羅茲請戰,「師長,我團願為先鋒,消滅正面之敵,擊破敵人的包圍網,對敵人各個殲滅。」
「好,炮火準備!為英雄的22團開路!」
保加利亞軍隊軍裝都是菸草色的,大部分士兵的領章、肩章和軍常服大蓋帽帽牆是紅色的,只有22團的帽牆肩章領章是綠色的。
這是英雄團的榮耀。
22團整編自女英雄蘇菲帶領的游擊隊,在保加利亞復國戰爭中功勳卓著,具有極強的榮譽感。
布羅茲就是蘇菲當年的手下,搶到了攻擊的命令,一揮手,「裝甲營準備,步兵營跟進,準備彈幕徐進。」
約瑟普師長明快決斷,「23團,24團各留兩個營防守側翼,師屬火力支援營協助防守。」
「炮兵攻擊敵軍正面部隊火力點,22團為先鋒,25團跟進,23/24團剩餘四個營為預備部隊,出擊!」
羅馬尼亞人萬萬沒想到,一個師對三個師,雙方裝備完全一樣,保加利亞人竟然開始反擊衝鋒了。
一個營的野戰炮在熱氣球觀測手的引導下,不斷準確炮擊正面敵人的速射炮、機槍火力點,羅馬尼亞人本來是進攻方,沒有挖戰壕掩體,炮擊效果就更加拔群。
一個個火力點或者被敲掉,或者被壓制,22團一營的裝甲車,機槍噴吐著火舌前進,二營三營士兵端著衝鋒鎗,跟在裝甲車後,貓腰前進。
只是一個衝鋒,沒有戰壕的羅馬尼亞先頭團就潰敗,近距離被22團戰士的衝鋒鎗攆著打。
22團、25團的彈幕徐進訓練非常出色,隨著炮火延伸射擊,兩個團很快衝到了敵軍的炮兵陣地,敵軍炮兵舉手投降,後續幾個團兵無戰意,轉身就跑。
僅僅半小時後,羅馬尼亞正面的一個師被擊潰。
兩側包圍的兩個羅馬尼亞師期間組織了五次火力支援營的突擊,都沒有敲掉對手的熱氣球,前出的服裝耀眼的速射炮部隊全部陣亡。
22團和25團轉身攻擊左翼敵軍一個師,炮火馬上跟上,敵軍膽寒,未接戰而走。
師指揮部在開戰四十五分鐘之後,接到了從南岸趕回來的傳令兵的匯報,「總部已經開始全國緊急動員,外交部門開始跟羅馬尼亞交涉,空中支援將在一小時內到達,請參戰師堅持一個——」
額,好像不用堅持了。
羅馬尼亞軍隊過於稀鬆,被保加利亞以一打三,已經被挑翻了。
傳令兵回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己方一個師已經擊潰了對方的兩個師,正在追著敵軍的右翼師跑。
裝備不是戰爭的決定性力量,人才是。
這就是百戰精銳和沒經歷過大戰的普通部隊的區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