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
第451章 一家之主又如何(求月票)
「上!」
張鶴齡一聲令下,隨即錦衣衛便開始衝擊李府大門。
其實無須太過麻煩,門一撞就開,甚至張延齡也在想,這麼大的陣勢前來,就算是上前去敲門也能輕易打開,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不過大概是覃雲也想給張家兩兄弟展現一下錦衣衛的辦事風格和效率,以至於在這種情況下還搞強攻那一套。
隨著李府大門打開,大隊的錦衣衛舉刀沖了進去,隨後就有弓弩手爬上各處院牆,監視李府內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覃雲道:「兩位公子,是這樣的,李華家底非常殷實,除了在京有巨額家產外,在祖籍地也有不少田產,其中有很多名目都不太詳實,不知是其祖上所留下,還是李氏家族其餘成員所擁有。」
「那到底要怎樣處置才好呢?」
張鶴齡主打就是一個不恥下問。
覃雲點頭道:「很多家產確實並不在李華的名下,而是在他的同宗人身上,但也有懷疑其實是他的財產。」
「這個……」
張鶴齡瞪大眼,一時不知該怎麼解決。
張延齡笑道:「很好理解,就是轉移財產嘛……這樣可不行,怎麼都得全部查封後,細查一番後辨明真相才好物歸原主吧?」
「二公子既如此說,那我回去就向指揮使大人申請,派出弟兄去他的祖籍地抄沒。」覃雲當即表態。
張鶴齡心裡隱隱有些不安,拉了弟弟衣襟一把,隨即湊近小聲問道:「老二,抄這個李華的家產是應該的,但怎麼連他同宗兄弟的都不放過?那以後豈不是你犯了事,還得連累上我?」
「我去,大哥,你思路還真是清奇。」
張延齡一臉古怪地看著便宜大哥,問道,「為啥不能是以後你犯了事,連累我?」
「不管咋說,我覺得這事得好好斟酌斟酌,不可貿然行事。」
張鶴齡連連搖頭。
張延齡聽了沒好氣地道:「你斟酌個屁啊,人家錦衣衛不會辦事,得聽你的?難道你沒發現,人家其實就是通知你一聲……嘿,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啊。」
張鶴齡不滿地道:「你小子別光跟我唱反調……我可是奉命前來指揮抄家的,現在所有人都聽我的呢……」
見弟弟不為所動,張鶴齡只好舉起手作投降狀,壓低聲音道:「好吧,今天給我這個大哥一點兒面子,今天讓我風光風光行不行?」
隨即指著正在門口指揮調度的覃雲道:「想來裡邊應該已經控制住了……覃千戶,你趕緊帶人進去吧。」
覃雲正好聽過手下人匯報,折返回來,到了張氏兄弟二人身前道:「已經沒事了,兩位公子裡面請,正好可以進去查看一下,是否還有疏漏。」
……
……
張家兄弟一起負責查抄李華在京府邸。
等二兄弟辦完差事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張巒正坐在前院花台邊喝茶,皺著眉,顯出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張鶴齡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揶揄道:「爹,這幾天你不是老不著家嗎?怎麼,今兒沒出去找樂子?」
「滾!」
張巒破口大罵,「以後少穿這一身狗皮出去招搖過市,再聽你亂講話,看老子不把牙給你打掉!」
「咦?吃火藥了?」
張鶴齡本想在老父親面前吹噓一下自己今天的豐功偉績,見老父親態度不善,便癟癟嘴,回自己房去慢慢回味了。
等人一走。
張巒叫住也要離開的小兒子,苦著臉道:「延齡啊,真被你說中了……李孜省那廝竟然開始冷落我了……他怎麼敢啊?」
張延齡道:「爹,人家又沒把你怎麼著,只是跟你保持一段距離,至於如此嗎?」
「我……唉!」
張巒不好意思說,我的那點兒喜好,都被李孜省給拿捏了。
以至於我現在一天不跟李孜省湊在一塊兒,心裡就難受,如坐針氈。
「爹知道我們兄弟倆,今天出去幹嘛了?」
張延齡笑眯眯地問道。
「你們能幹嘛?不就是出去跑點兒買賣,賺筆零花錢花?」張巒道。
張延齡嘿嘿笑道:「我們剛去把李華的府宅給抄了……大哥第一次以錦衣衛千戶的身份出去辦差,風光得緊。」
「就那小子?哎呀不對……你說抄誰的府宅?」
張巒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
張延齡揚揚下巴,「李華啊,就是那個跟父親你有點兒矛盾,聯合倪岳一起參劾你,最終落罪的欽天監監正?」
張巒眼前一亮,猛地站了起來,問道:「李華已經被下獄了嗎?他……他……」
「不但被下獄,且還查出,他跟朝中不少官員有金錢往來,在欽天監時就屢有貪贓枉法之舉,可謂劣跡斑斑啊!」
張延齡正色道,「如果沒點兒旁的罪行,只是因為參劾你,就算落罪也不至於落到被抄家的悽慘境地……你還別說,他家底可真殷實。」
張巒詫異地問道:「你先前不是說,這朝中官員即便落罪,大多數也不會牽累家眷嗎?怎麼李華他……」
「我說的是文臣。」張延齡道,「就好像倪岳,到現在也只是他自個兒落罪,其家眷到現在都還安然無恙。」
「是嗎?可是為何為父卻聽說,他的家也被抄了啊。」張巒有些驚疑不定,「到底是你的消息好使,還是我的管用?」
張延齡絲毫也不含糊,篤定地道:「倪岳在京城的家是被抄了,但他的家眷並沒有因此落罪,只是暫時住在別的地方,眼下朝廷正在追查,看他是否跟梁芳案有關……至少梁芳押解到京,審問出結果前,倪岳的家眷是安全的。」
張巒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文臣落罪,得有確鑿的證據,才會連累到家人,是嗎?」
「也得分什麼罪。」
張延齡繼續耐心解釋,「如果只是一般的罪責,並不會牽累到家眷,但要是涉及貪贓枉法,給朝廷帶來極大的損失,亦或者陰謀顛覆朝廷覬覦皇位等這類大罪,或其他十惡不赦的罪行,也可能會牽累到家眷。」
張巒嘆道:「這麼繁瑣啊,為父都快整不明白了。」
張延齡無奈道:「爹,你現在要做的其實是儘快摒除李孜省的影響,自個兒在朝中站穩腳跟,別總想著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幫你做事。
「至於李孜省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你也儘量收斂著點,話說這朝中奸佞收買人的手段花樣可真是繁多,你已經掉進陷阱去了,知不知道?唉,你可真是……沒出息啊!」
張巒臉一黑,破口大罵:「去去去,有兒子這麼數落老子的?為父再沒出息,也是你老子!行了,為父今天要冷靜冷靜,順帶陪陪你娘,還有你姨娘……快滾,為父看到你就煩,別留在這裡礙眼!」
……
……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又是一天朝議。
這天皇帝召見的人很少,只是在文華殿內小範圍議事。
大概朱祐樘也覺得文華殿才是他的根基,只有在這裡,他才能心平氣和去跟人說事,跑到奉天門或是奉天殿內進行朝議,他總覺得沒甚安全感。
內向到近乎自閉的皇帝,在人際交往上可說是受到很大的制約。
當天除了內閣兩位閣臣和六部尚書外,侍郎中只有徐瓊和張巒在場,文華殿議事結束後,本來張巒該隨眾人一道出宮,這頭覃吉過來找張巒,說是請他到端敬殿去見「貴主」。
「好奇怪的稱呼。」
張巒說話絲毫也不遮掩。
覃吉聞言苦笑:「張侍郎您見諒,如今貴主既已不是太子妃,卻也不是皇后,這得等正式的冊封后才能改換稱謂。這不,貴主都還沒搬到坤寧宮去住呢。陛下每天還是回來睡,也沒留在乾清宮過夜。」
「是嗎?」
張巒一聽,原來我女兒這麼重要,皇帝對她眷戀不舍,每天都要睡在一塊兒才安心?
小兩口可真是恩愛纏綿啊!
既然這樣,為啥沒聽說給我懷上外孫呢?
……
……
隨即張巒到了端敬殿,進去後,就見到大殿中央的地上擺了兩口箱子。
張巒上前恭敬行禮:「見過貴主。」
張玗走過去扶起父親,皺眉問道:「父親,你這是怎的了?」
「規矩啊,覃公公跟我說,你現在既不是太子妃,也不是皇后,我得改稱你為貴主。」張巒看看左右,沒見到太子,於是又問道,「不知貴主召臣前來,是為何事?」
「沒個正形……這裡有點兒東西,你回去時給娘稍去……還有給姨娘和妹妹的,我全都做了標註,你拿回去後就分了吧。」張玗道。
作為大明未來的皇后,張玗對娘家人那叫一個關照,往娘家搬東西乃家常便飯。
張巒本來聽到女兒對他有關「沒個正形」的評價,有些氣惱,再聽到是往家裡搬東西,不由繃起臉問道:「就為這點兒小事,就把我叫來?」
顯得很不耐煩。
張玗有些莫名其妙,問道:「父親,你態度怎如此惡劣?這不是好事嗎?」
「家裡又不缺你這點兒東西。」
張巒氣呼呼道,「在家時你弟弟沒事就教訓我,現在到這兒來,你也是對我好一通數落,感情我這個當父親的就一點兒顏面都不能有,是嗎?」
張玗聽到這裡,不由抿嘴一笑,問道:「二弟教訓你了?不過二弟說得對,父親你得稍微收斂些,身為國丈,難道不該以身作則?」
「我……」
張巒一聽就很無語。
張玗隨即放緩了語氣,心平氣和道:「你自己是什麼都不缺,但娘和姨娘缺啊,這些都是貢品,乃宮外得不到的好東西,拿回家去後也別太招搖,畢竟影響不好。再便是,回頭我想見見娘,這都半年多沒見了,心中甚是想念。」
張巒皺眉道:「嫁到宮裡,就是外姓人,想家裡作甚?家裡邊每個人都挺好的……」
「哼,感情不是父親你成天待在這深宮內苑中?」
張玗再次豎起了好看的眉毛,氣惱地道,「自從太子登基後,我能見到他的機會就少了,天天待在這裡更加無趣,沒事我見見娘怎麼了?還有,也讓二弟平時多往宮裡來,連太子都不反對的事,你為什麼要阻攔?」
「什麼太子?該改口了。」
張巒糾正道。
「我想稱呼什麼就稱呼什麼,那是我丈夫,用不著爹你來管!還有……以後我是皇后,我教訓你,你得乖乖受著,就算心中再有不滿,也別在我面前胡亂發脾氣,真以為自己能耐上天了?咱家是啥情況,又是靠誰走到今天的,你心裡難道還沒個數嗎?」
被女兒劈頭蓋臉一頓批評,張巒頓時覺得老臉掛不住,一時面紅耳赤。
張玗又道:「太子已經說了,這幾天就賜封我為皇后,還說打算給你在五軍都督府謀個官職。聽說大弟他已經是錦衣衛千戶了?這挺好……但,是不是也該給咱小弟籌劃一下,他的造詣更深,以後家產啥的都留給大弟,官位這些就給小弟,這樣延齡才好幫他姐夫辦事。
「還有,父親,你下次來的時候給我帶點兒家裡的東西,最好是我閨房裡的,我會一直帶在身邊,想家了就拿出來看看,睹物思人……」
說到這兒,眼睛已經紅了。
(轉眼都三號了,繼續求保底月票!謝謝!)
「上!」
張鶴齡一聲令下,隨即錦衣衛便開始衝擊李府大門。
其實無須太過麻煩,門一撞就開,甚至張延齡也在想,這麼大的陣勢前來,就算是上前去敲門也能輕易打開,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不過大概是覃雲也想給張家兩兄弟展現一下錦衣衛的辦事風格和效率,以至於在這種情況下還搞強攻那一套。
隨著李府大門打開,大隊的錦衣衛舉刀沖了進去,隨後就有弓弩手爬上各處院牆,監視李府內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覃雲道:「兩位公子,是這樣的,李華家底非常殷實,除了在京有巨額家產外,在祖籍地也有不少田產,其中有很多名目都不太詳實,不知是其祖上所留下,還是李氏家族其餘成員所擁有。」
「那到底要怎樣處置才好呢?」
張鶴齡主打就是一個不恥下問。
覃雲點頭道:「很多家產確實並不在李華的名下,而是在他的同宗人身上,但也有懷疑其實是他的財產。」
「這個……」
張鶴齡瞪大眼,一時不知該怎麼解決。
張延齡笑道:「很好理解,就是轉移財產嘛……這樣可不行,怎麼都得全部查封後,細查一番後辨明真相才好物歸原主吧?」
「二公子既如此說,那我回去就向指揮使大人申請,派出弟兄去他的祖籍地抄沒。」覃雲當即表態。
張鶴齡心裡隱隱有些不安,拉了弟弟衣襟一把,隨即湊近小聲問道:「老二,抄這個李華的家產是應該的,但怎麼連他同宗兄弟的都不放過?那以後豈不是你犯了事,還得連累上我?」
「我去,大哥,你思路還真是清奇。」
張延齡一臉古怪地看著便宜大哥,問道,「為啥不能是以後你犯了事,連累我?」
「不管咋說,我覺得這事得好好斟酌斟酌,不可貿然行事。」
張鶴齡連連搖頭。
張延齡聽了沒好氣地道:「你斟酌個屁啊,人家錦衣衛不會辦事,得聽你的?難道你沒發現,人家其實就是通知你一聲……嘿,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啊。」
張鶴齡不滿地道:「你小子別光跟我唱反調……我可是奉命前來指揮抄家的,現在所有人都聽我的呢……」
見弟弟不為所動,張鶴齡只好舉起手作投降狀,壓低聲音道:「好吧,今天給我這個大哥一點兒面子,今天讓我風光風光行不行?」
隨即指著正在門口指揮調度的覃雲道:「想來裡邊應該已經控制住了……覃千戶,你趕緊帶人進去吧。」
覃雲正好聽過手下人匯報,折返回來,到了張氏兄弟二人身前道:「已經沒事了,兩位公子裡面請,正好可以進去查看一下,是否還有疏漏。」
……
……
張家兄弟一起負責查抄李華在京府邸。
等二兄弟辦完差事興高采烈地回到家中,張巒正坐在前院花台邊喝茶,皺著眉,顯出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張鶴齡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揶揄道:「爹,這幾天你不是老不著家嗎?怎麼,今兒沒出去找樂子?」
「滾!」
張巒破口大罵,「以後少穿這一身狗皮出去招搖過市,再聽你亂講話,看老子不把牙給你打掉!」
「咦?吃火藥了?」
張鶴齡本想在老父親面前吹噓一下自己今天的豐功偉績,見老父親態度不善,便癟癟嘴,回自己房去慢慢回味了。
等人一走。
張巒叫住也要離開的小兒子,苦著臉道:「延齡啊,真被你說中了……李孜省那廝竟然開始冷落我了……他怎麼敢啊?」
張延齡道:「爹,人家又沒把你怎麼著,只是跟你保持一段距離,至於如此嗎?」
「我……唉!」
張巒不好意思說,我的那點兒喜好,都被李孜省給拿捏了。
以至於我現在一天不跟李孜省湊在一塊兒,心裡就難受,如坐針氈。
「爹知道我們兄弟倆,今天出去幹嘛了?」
張延齡笑眯眯地問道。
「你們能幹嘛?不就是出去跑點兒買賣,賺筆零花錢花?」張巒道。
張延齡嘿嘿笑道:「我們剛去把李華的府宅給抄了……大哥第一次以錦衣衛千戶的身份出去辦差,風光得緊。」
「就那小子?哎呀不對……你說抄誰的府宅?」
張巒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
張延齡揚揚下巴,「李華啊,就是那個跟父親你有點兒矛盾,聯合倪岳一起參劾你,最終落罪的欽天監監正?」
張巒眼前一亮,猛地站了起來,問道:「李華已經被下獄了嗎?他……他……」
「不但被下獄,且還查出,他跟朝中不少官員有金錢往來,在欽天監時就屢有貪贓枉法之舉,可謂劣跡斑斑啊!」
張延齡正色道,「如果沒點兒旁的罪行,只是因為參劾你,就算落罪也不至於落到被抄家的悽慘境地……你還別說,他家底可真殷實。」
張巒詫異地問道:「你先前不是說,這朝中官員即便落罪,大多數也不會牽累家眷嗎?怎麼李華他……」
「我說的是文臣。」張延齡道,「就好像倪岳,到現在也只是他自個兒落罪,其家眷到現在都還安然無恙。」
「是嗎?可是為何為父卻聽說,他的家也被抄了啊。」張巒有些驚疑不定,「到底是你的消息好使,還是我的管用?」
張延齡絲毫也不含糊,篤定地道:「倪岳在京城的家是被抄了,但他的家眷並沒有因此落罪,只是暫時住在別的地方,眼下朝廷正在追查,看他是否跟梁芳案有關……至少梁芳押解到京,審問出結果前,倪岳的家眷是安全的。」
張巒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文臣落罪,得有確鑿的證據,才會連累到家人,是嗎?」
「也得分什麼罪。」
張延齡繼續耐心解釋,「如果只是一般的罪責,並不會牽累到家眷,但要是涉及貪贓枉法,給朝廷帶來極大的損失,亦或者陰謀顛覆朝廷覬覦皇位等這類大罪,或其他十惡不赦的罪行,也可能會牽累到家眷。」
張巒嘆道:「這麼繁瑣啊,為父都快整不明白了。」
張延齡無奈道:「爹,你現在要做的其實是儘快摒除李孜省的影響,自個兒在朝中站穩腳跟,別總想著藉助別人的力量來幫你做事。
「至於李孜省能給你帶來的好處……你也儘量收斂著點,話說這朝中奸佞收買人的手段花樣可真是繁多,你已經掉進陷阱去了,知不知道?唉,你可真是……沒出息啊!」
張巒臉一黑,破口大罵:「去去去,有兒子這麼數落老子的?為父再沒出息,也是你老子!行了,為父今天要冷靜冷靜,順帶陪陪你娘,還有你姨娘……快滾,為父看到你就煩,別留在這裡礙眼!」
……
……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又是一天朝議。
這天皇帝召見的人很少,只是在文華殿內小範圍議事。
大概朱祐樘也覺得文華殿才是他的根基,只有在這裡,他才能心平氣和去跟人說事,跑到奉天門或是奉天殿內進行朝議,他總覺得沒甚安全感。
內向到近乎自閉的皇帝,在人際交往上可說是受到很大的制約。
當天除了內閣兩位閣臣和六部尚書外,侍郎中只有徐瓊和張巒在場,文華殿議事結束後,本來張巒該隨眾人一道出宮,這頭覃吉過來找張巒,說是請他到端敬殿去見「貴主」。
「好奇怪的稱呼。」
張巒說話絲毫也不遮掩。
覃吉聞言苦笑:「張侍郎您見諒,如今貴主既已不是太子妃,卻也不是皇后,這得等正式的冊封后才能改換稱謂。這不,貴主都還沒搬到坤寧宮去住呢。陛下每天還是回來睡,也沒留在乾清宮過夜。」
「是嗎?」
張巒一聽,原來我女兒這麼重要,皇帝對她眷戀不舍,每天都要睡在一塊兒才安心?
小兩口可真是恩愛纏綿啊!
既然這樣,為啥沒聽說給我懷上外孫呢?
……
……
隨即張巒到了端敬殿,進去後,就見到大殿中央的地上擺了兩口箱子。
張巒上前恭敬行禮:「見過貴主。」
張玗走過去扶起父親,皺眉問道:「父親,你這是怎的了?」
「規矩啊,覃公公跟我說,你現在既不是太子妃,也不是皇后,我得改稱你為貴主。」張巒看看左右,沒見到太子,於是又問道,「不知貴主召臣前來,是為何事?」
「沒個正形……這裡有點兒東西,你回去時給娘稍去……還有給姨娘和妹妹的,我全都做了標註,你拿回去後就分了吧。」張玗道。
作為大明未來的皇后,張玗對娘家人那叫一個關照,往娘家搬東西乃家常便飯。
張巒本來聽到女兒對他有關「沒個正形」的評價,有些氣惱,再聽到是往家裡搬東西,不由繃起臉問道:「就為這點兒小事,就把我叫來?」
顯得很不耐煩。
張玗有些莫名其妙,問道:「父親,你態度怎如此惡劣?這不是好事嗎?」
「家裡又不缺你這點兒東西。」
張巒氣呼呼道,「在家時你弟弟沒事就教訓我,現在到這兒來,你也是對我好一通數落,感情我這個當父親的就一點兒顏面都不能有,是嗎?」
張玗聽到這裡,不由抿嘴一笑,問道:「二弟教訓你了?不過二弟說得對,父親你得稍微收斂些,身為國丈,難道不該以身作則?」
「我……」
張巒一聽就很無語。
張玗隨即放緩了語氣,心平氣和道:「你自己是什麼都不缺,但娘和姨娘缺啊,這些都是貢品,乃宮外得不到的好東西,拿回家去後也別太招搖,畢竟影響不好。再便是,回頭我想見見娘,這都半年多沒見了,心中甚是想念。」
張巒皺眉道:「嫁到宮裡,就是外姓人,想家裡作甚?家裡邊每個人都挺好的……」
「哼,感情不是父親你成天待在這深宮內苑中?」
張玗再次豎起了好看的眉毛,氣惱地道,「自從太子登基後,我能見到他的機會就少了,天天待在這裡更加無趣,沒事我見見娘怎麼了?還有,也讓二弟平時多往宮裡來,連太子都不反對的事,你為什麼要阻攔?」
「什麼太子?該改口了。」
張巒糾正道。
「我想稱呼什麼就稱呼什麼,那是我丈夫,用不著爹你來管!還有……以後我是皇后,我教訓你,你得乖乖受著,就算心中再有不滿,也別在我面前胡亂發脾氣,真以為自己能耐上天了?咱家是啥情況,又是靠誰走到今天的,你心裡難道還沒個數嗎?」
被女兒劈頭蓋臉一頓批評,張巒頓時覺得老臉掛不住,一時面紅耳赤。
張玗又道:「太子已經說了,這幾天就賜封我為皇后,還說打算給你在五軍都督府謀個官職。聽說大弟他已經是錦衣衛千戶了?這挺好……但,是不是也該給咱小弟籌劃一下,他的造詣更深,以後家產啥的都留給大弟,官位這些就給小弟,這樣延齡才好幫他姐夫辦事。
「還有,父親,你下次來的時候給我帶點兒家裡的東西,最好是我閨房裡的,我會一直帶在身邊,想家了就拿出來看看,睹物思人……」
說到這兒,眼睛已經紅了。
(轉眼都三號了,繼續求保底月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