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咸豐,你的葉名琛來了!(求訂,求票)
第467章 咸豐,你的葉名琛來了!(求訂,求票)
「東王殿下快看,那一定是天王陛下的御舟,好大一條,還被一艘小火輪拖著的!後面還有上百條木船,怎麼都能裝下一萬人吧?這下可好了,咱們的兵力那多了不少了.」
江北,揚州府的寶應縣城牆上,東王楊秀清那便宜兄弟楊輔清,跟發現新大陸似的,指著運河上一長串像條大長蟲般逶迤向北的木船中的一艘,扯著嗓子興奮大喊。
寶應縣這地兒,在揚州府最北邊,出了縣城往北走上二十里,就到淮安縣的平橋鎮了。清軍的先頭部隊,這會兒正駐紮在平橋鎮而且已經結好了硬寨,很不好打。而平橋鎮再往北的淮安府城,那可是清軍主力的集結地,咸豐皇帝的行在就在淮安!
這回咸豐的御駕親征可是玩真的!
咸豐這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想沿著大運河一路往南「橫推」,趁著太平軍主力散在各處的機會,打楊秀清一個兵臨城下,想迫使楊秀清拿那點劣勢兵力跟他打一場大會戰。
楊秀清這邊呢,為了多湊點兵力,那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他的地盤就那麼大,人口也就幾百萬。雖說靠著分田分地拉了些基層政權幫忙湊人頭,但那些臨時拉來的民兵,戰鬥力並不怎麼靠譜,就只能守守城、看看後勤,真要拉出去打野戰,那可夠嗆。所以楊秀清手頭能用來跟咸豐硬剛的兵力,也就他中軍的三個師,攏共大概四萬人,明顯處於劣勢。
還有個事兒挺糟心,「國會山事變」把楊秀清的「神降」能力給剝奪了,現在他想跳大神「代上帝言」來鼓舞軍心,可就有點懸了。他要是硬來,底下那幫人還會不會像以前那樣傻乎乎地相信,估計連他自己心裡都沒底。
再看咸豐那邊,簡直是「學太之長以制太」,拉了一幫神神叨叨跳大神的,各路「神仙」都湊一塊兒了。還搞了個山寨太平道的名教,找了一堆能說會道的秀才在隊伍里「講保清滅洋」的大道理!對,就是滅洋!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在名教儒生看來就是洋教!
這麼一番折騰之下,還真把清軍低迷的士氣給提起來了一些。
沒辦法,楊秀清只能先守住寶應,擋住清軍的進攻,等洪秀全北上,再瞅准機會打擊清軍。要是洪秀全能從天京拉點部隊過來,那可就太好了;就算沒部隊,他這個上帝次子到了,怎麼著也能給大夥鼓鼓勁兒。
這不,楊秀清一聽說洪秀全帶來上百條木船,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眼睛放光到處瞅。可他患有嚴重的眼疾,眼神不太好,稍微遠點就看得模模糊糊。順著楊輔清手指的方向望去,就一團影子。正想張嘴問呢,身邊的大師爺葉知發就趕緊遞上一隻西洋單筒望遠鏡。
楊秀清接過望遠鏡,拉長了對著楊輔清指的地兒一看,好傢夥,還真瞧見一條甲板上修了個三層樓的大木船,被一條「突突」冒黑煙的小火輪拖著往前跑。在那「三層樓」的二層有個平台,上面站著個穿黃帽黃袍、手拿「金箍棒」的傢伙。不過臉長得啥樣,楊秀清還是瞧不太清。
「東王,看見天王陛下了沒?」旁邊的楊輔清迫不及待地問。
「沒瞅見。」楊秀清搖搖頭,「就看見個拿金箍棒的,還一身黃。」
「那指定是天王!」在天京當過好一陣「東王代表」的楊宜清趕緊說道,「那金箍棒其實就是打神棍,天王把它送去拜上帝堂供奉後,拜上帝堂的人覺得這棒子看著太普通,就叫人給兩頭各套了個箍,看著就氣派太多了。」
「那拿金箍打神棒的肯定就是天王了!」楊秀清笑著收起瞭望遠鏡道,「雖說沒搞到朗努斯基之矛,不過有了這金箍打神棒,收拾咸妖頭找來的那些妖魔鬼怪肯定沒問題!」他頓了頓,又對左右吩咐道:「傳令三軍,就說天王帶著好多援兵,還拿著法寶金箍打神棒來寶應前線啦.這仗,咱贏定了!」
「是!」
立馬一排傳令官扯著嗓子大聲應和,然後跟一陣風似的轉身下了城牆,跑去寶應城中各營傳達東王楊秀清的令旨。
楊秀清又扭頭對身邊的人說:「都跟本王下城,去碼頭上恭迎天王大駕!」
「是!」
寶應碼頭。
楊秀清、楊輔清、楊宜清等人,已經登上了洪秀全的「三層御舟」,在御舟二層的一間裝飾得非常華麗的大廳當中,向手持金箍打神棍的洪秀全行了禮。
「清胞,坐吧!」洪秀全嘴角一勾,笑眯眯地指著旁邊一個繡墩,示意楊秀清坐到自己身邊。不過楊輔清和楊宜清,只能眼巴巴地在一旁跪著。
洪秀全把手裡的棒子遞給身邊伺候的稻子,然後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品了口清茶,問了一句:「情況怎麼樣啦?」
楊秀清苦笑著咧了咧嘴:「天王,情況就那樣,湊合能看。其他都還好,就是那咸妖頭的兵力,實在有點多了!光是淮安那邊,就不下十萬大軍吶!臣弟我四處搜羅,才勉強湊出不到三萬精銳,再加上一萬多民兵,就頂在寶應這兒了。守城嘛,還能勉強應付,可要是想進攻,那可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洪秀全聽了,輕輕點了點頭,那架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朕帶來了三千女兵,還有三千願意跟著朕的精壯信眾,順便還帶了些白銀和糧食。對了,朕還有個克敵制勝的寶貝,就是這金箍打神棒!有了它,咸妖頭那邊的妖法統統都得失靈。」說著,洪秀全還故意賣了個關子,神秘兮兮地一笑,「另外,朕還帶來兩個關鍵人物,保准能把咸妖頭嚇個好歹!」
「關鍵人物?」楊秀清心裡犯起了嘀咕,暗自琢磨:「這又是何方神聖?難道是聖母娘娘又派天兵天將下凡啦?」嘴上趕忙問道:「天王,您說的那兩人是誰呀?」
「哈哈,不賣關子了。」洪秀全大笑著說,「那兩人一個叫葉名琛,一個叫崇齡!」
「啥?葉名琛?兩廣總督那個?」楊秀清一聽,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難道羅耀國已經把廣州給拿下了?」
淮安這邊,大清皇帝的行在里,咸豐皇帝從龍床上爬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那叫一個愜意。他眼睛一斜,瞅見身邊躺著個又白又嫩的山東大妞,頭髮亂蓬蓬的,裹著被子,跟個睡美人似的。這妞兒可是昨天曾國藩才送來的,咸豐一瞧,心裡樂開了花:「這可比懿貴妃強太多啦!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昨晚一番折騰後,咸豐都捨不得讓人把她抬走,直接摟著睡了一晚上。這要擱在宮裡,那可是壞了規矩的事兒。不過這會兒咸豐正御駕親征呢,宮裡的規矩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要真守規矩,他連漢女的邊兒都不能沾。
咸豐這次御駕親征,除了得了個美人,其他事兒也都挺順。就是剛到遼東的時候,被羅耀國那傢伙虛晃一槍給嚇了一跳。當時英吉利人傳來消息,說南洋水師帶著一萬大軍北上,要直撲天津。把咸豐嚇得差點沒從龍椅上蹦起來。
好在這只是虛驚一場,羅耀國那廝原來是率兵去打廣東了。要不然,咸豐估計這會兒都已經打道回府,灰溜溜地跑回北京了。
等羅耀國南下廣東的消息傳到咸豐這兒,他當機立斷,帶著大軍渡海進入山東,然後日夜兼程,一路狂奔向南進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帶著八萬人的八旗新軍,從遼東跑到了淮安。這速度,就算是當年老祖宗剛入關那會兒,估計也就這樣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咸豐抵達淮安之前,曾國藩、袁甲三、李文軒、馬新貽,還有咸豐的老師杜授田的兒子杜翰,已經在淮安集結了湘軍、淮軍、魯軍,加起來超過五萬人。另外,在徐州、鳳陽、廬州、安慶等地,還部署了超過五萬清軍。
這麼一算,咸豐在淮河兩岸的戰場上,一共集中了二十萬八旗、綠營、練軍。再看看對面的楊逆秀清,那兵力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咸豐這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咸豐一起床,動靜就不小。幾個被他帶到淮安的太監宮女,跟聽到了號令似的,趕忙衝進來。有的端著漱口水,有的遞上鴉片槍,還有的忙著伺候皇上穿衣穿鞋。幾個人圍著咸豐,跟走馬燈似的轉個不停。
咸豐吸了幾口大煙,心裡那叫一個舒坦,整個人都飄飄然了。一邊漱口,一邊漫不經心地問:「僧格林沁、杜翰、國藩、勝保、袁甲三他們有摺子送來嗎?還有,葉名琛的摺子送到淮安了沒?」
安德海領著幾個太監宮女進來,聽到咸豐問話,趕緊把一份摺子遞過去,臉上堆滿了笑:「皇上,葉名琛的摺子還沒到。不過國藩今兒早上派人遞了份摺子到行在,說是有機密消息。」
「哦?」咸豐一聽,眼睛一亮,他心裡明白,這「機密消息」肯定不簡單。那可是來自楊秀清東王府的機密情報——曾國藩的細作已經成功混到楊秀清身邊了。
咸豐迫不及待地接過摺子,翻開一看,沒看一會兒,就咬著牙笑了起來:「呵呵,好啊,洪逆也御駕親征了,還帶了根什麼打神棍和幾千援兵!哼,看來粵寇發逆是沒招兒了,黔驢技窮啦!小安子,去傳令行在的大臣,早飯後朕要召集軍議……朕要親率大軍去寶應,會會粵寇發逆的頭目洪逆!我倒要看看,他那打神棍是不是真有那麼厲害!」
「喳!」安德海響亮地應了一聲,轉身就去傳令了。
(本章完)
「東王殿下快看,那一定是天王陛下的御舟,好大一條,還被一艘小火輪拖著的!後面還有上百條木船,怎麼都能裝下一萬人吧?這下可好了,咱們的兵力那多了不少了.」
江北,揚州府的寶應縣城牆上,東王楊秀清那便宜兄弟楊輔清,跟發現新大陸似的,指著運河上一長串像條大長蟲般逶迤向北的木船中的一艘,扯著嗓子興奮大喊。
寶應縣這地兒,在揚州府最北邊,出了縣城往北走上二十里,就到淮安縣的平橋鎮了。清軍的先頭部隊,這會兒正駐紮在平橋鎮而且已經結好了硬寨,很不好打。而平橋鎮再往北的淮安府城,那可是清軍主力的集結地,咸豐皇帝的行在就在淮安!
這回咸豐的御駕親征可是玩真的!
咸豐這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想沿著大運河一路往南「橫推」,趁著太平軍主力散在各處的機會,打楊秀清一個兵臨城下,想迫使楊秀清拿那點劣勢兵力跟他打一場大會戰。
楊秀清這邊呢,為了多湊點兵力,那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他的地盤就那麼大,人口也就幾百萬。雖說靠著分田分地拉了些基層政權幫忙湊人頭,但那些臨時拉來的民兵,戰鬥力並不怎麼靠譜,就只能守守城、看看後勤,真要拉出去打野戰,那可夠嗆。所以楊秀清手頭能用來跟咸豐硬剛的兵力,也就他中軍的三個師,攏共大概四萬人,明顯處於劣勢。
還有個事兒挺糟心,「國會山事變」把楊秀清的「神降」能力給剝奪了,現在他想跳大神「代上帝言」來鼓舞軍心,可就有點懸了。他要是硬來,底下那幫人還會不會像以前那樣傻乎乎地相信,估計連他自己心裡都沒底。
再看咸豐那邊,簡直是「學太之長以制太」,拉了一幫神神叨叨跳大神的,各路「神仙」都湊一塊兒了。還搞了個山寨太平道的名教,找了一堆能說會道的秀才在隊伍里「講保清滅洋」的大道理!對,就是滅洋!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在名教儒生看來就是洋教!
這麼一番折騰之下,還真把清軍低迷的士氣給提起來了一些。
沒辦法,楊秀清只能先守住寶應,擋住清軍的進攻,等洪秀全北上,再瞅准機會打擊清軍。要是洪秀全能從天京拉點部隊過來,那可就太好了;就算沒部隊,他這個上帝次子到了,怎麼著也能給大夥鼓鼓勁兒。
這不,楊秀清一聽說洪秀全帶來上百條木船,瞬間跟打了雞血似的,眼睛放光到處瞅。可他患有嚴重的眼疾,眼神不太好,稍微遠點就看得模模糊糊。順著楊輔清手指的方向望去,就一團影子。正想張嘴問呢,身邊的大師爺葉知發就趕緊遞上一隻西洋單筒望遠鏡。
楊秀清接過望遠鏡,拉長了對著楊輔清指的地兒一看,好傢夥,還真瞧見一條甲板上修了個三層樓的大木船,被一條「突突」冒黑煙的小火輪拖著往前跑。在那「三層樓」的二層有個平台,上面站著個穿黃帽黃袍、手拿「金箍棒」的傢伙。不過臉長得啥樣,楊秀清還是瞧不太清。
「東王,看見天王陛下了沒?」旁邊的楊輔清迫不及待地問。
「沒瞅見。」楊秀清搖搖頭,「就看見個拿金箍棒的,還一身黃。」
「那指定是天王!」在天京當過好一陣「東王代表」的楊宜清趕緊說道,「那金箍棒其實就是打神棍,天王把它送去拜上帝堂供奉後,拜上帝堂的人覺得這棒子看著太普通,就叫人給兩頭各套了個箍,看著就氣派太多了。」
「那拿金箍打神棒的肯定就是天王了!」楊秀清笑著收起瞭望遠鏡道,「雖說沒搞到朗努斯基之矛,不過有了這金箍打神棒,收拾咸妖頭找來的那些妖魔鬼怪肯定沒問題!」他頓了頓,又對左右吩咐道:「傳令三軍,就說天王帶著好多援兵,還拿著法寶金箍打神棒來寶應前線啦.這仗,咱贏定了!」
「是!」
立馬一排傳令官扯著嗓子大聲應和,然後跟一陣風似的轉身下了城牆,跑去寶應城中各營傳達東王楊秀清的令旨。
楊秀清又扭頭對身邊的人說:「都跟本王下城,去碼頭上恭迎天王大駕!」
「是!」
寶應碼頭。
楊秀清、楊輔清、楊宜清等人,已經登上了洪秀全的「三層御舟」,在御舟二層的一間裝飾得非常華麗的大廳當中,向手持金箍打神棍的洪秀全行了禮。
「清胞,坐吧!」洪秀全嘴角一勾,笑眯眯地指著旁邊一個繡墩,示意楊秀清坐到自己身邊。不過楊輔清和楊宜清,只能眼巴巴地在一旁跪著。
洪秀全把手裡的棒子遞給身邊伺候的稻子,然後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品了口清茶,問了一句:「情況怎麼樣啦?」
楊秀清苦笑著咧了咧嘴:「天王,情況就那樣,湊合能看。其他都還好,就是那咸妖頭的兵力,實在有點多了!光是淮安那邊,就不下十萬大軍吶!臣弟我四處搜羅,才勉強湊出不到三萬精銳,再加上一萬多民兵,就頂在寶應這兒了。守城嘛,還能勉強應付,可要是想進攻,那可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洪秀全聽了,輕輕點了點頭,那架勢,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朕帶來了三千女兵,還有三千願意跟著朕的精壯信眾,順便還帶了些白銀和糧食。對了,朕還有個克敵制勝的寶貝,就是這金箍打神棒!有了它,咸妖頭那邊的妖法統統都得失靈。」說著,洪秀全還故意賣了個關子,神秘兮兮地一笑,「另外,朕還帶來兩個關鍵人物,保准能把咸妖頭嚇個好歹!」
「關鍵人物?」楊秀清心裡犯起了嘀咕,暗自琢磨:「這又是何方神聖?難道是聖母娘娘又派天兵天將下凡啦?」嘴上趕忙問道:「天王,您說的那兩人是誰呀?」
「哈哈,不賣關子了。」洪秀全大笑著說,「那兩人一個叫葉名琛,一個叫崇齡!」
「啥?葉名琛?兩廣總督那個?」楊秀清一聽,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難道羅耀國已經把廣州給拿下了?」
淮安這邊,大清皇帝的行在里,咸豐皇帝從龍床上爬起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那叫一個愜意。他眼睛一斜,瞅見身邊躺著個又白又嫩的山東大妞,頭髮亂蓬蓬的,裹著被子,跟個睡美人似的。這妞兒可是昨天曾國藩才送來的,咸豐一瞧,心裡樂開了花:「這可比懿貴妃強太多啦!要模樣有模樣,要身段有身段。」昨晚一番折騰後,咸豐都捨不得讓人把她抬走,直接摟著睡了一晚上。這要擱在宮裡,那可是壞了規矩的事兒。不過這會兒咸豐正御駕親征呢,宮裡的規矩早就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要真守規矩,他連漢女的邊兒都不能沾。
咸豐這次御駕親征,除了得了個美人,其他事兒也都挺順。就是剛到遼東的時候,被羅耀國那傢伙虛晃一槍給嚇了一跳。當時英吉利人傳來消息,說南洋水師帶著一萬大軍北上,要直撲天津。把咸豐嚇得差點沒從龍椅上蹦起來。
好在這只是虛驚一場,羅耀國那廝原來是率兵去打廣東了。要不然,咸豐估計這會兒都已經打道回府,灰溜溜地跑回北京了。
等羅耀國南下廣東的消息傳到咸豐這兒,他當機立斷,帶著大軍渡海進入山東,然後日夜兼程,一路狂奔向南進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帶著八萬人的八旗新軍,從遼東跑到了淮安。這速度,就算是當年老祖宗剛入關那會兒,估計也就這樣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咸豐抵達淮安之前,曾國藩、袁甲三、李文軒、馬新貽,還有咸豐的老師杜授田的兒子杜翰,已經在淮安集結了湘軍、淮軍、魯軍,加起來超過五萬人。另外,在徐州、鳳陽、廬州、安慶等地,還部署了超過五萬清軍。
這麼一算,咸豐在淮河兩岸的戰場上,一共集中了二十萬八旗、綠營、練軍。再看看對面的楊逆秀清,那兵力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咸豐這邊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咸豐一起床,動靜就不小。幾個被他帶到淮安的太監宮女,跟聽到了號令似的,趕忙衝進來。有的端著漱口水,有的遞上鴉片槍,還有的忙著伺候皇上穿衣穿鞋。幾個人圍著咸豐,跟走馬燈似的轉個不停。
咸豐吸了幾口大煙,心裡那叫一個舒坦,整個人都飄飄然了。一邊漱口,一邊漫不經心地問:「僧格林沁、杜翰、國藩、勝保、袁甲三他們有摺子送來嗎?還有,葉名琛的摺子送到淮安了沒?」
安德海領著幾個太監宮女進來,聽到咸豐問話,趕緊把一份摺子遞過去,臉上堆滿了笑:「皇上,葉名琛的摺子還沒到。不過國藩今兒早上派人遞了份摺子到行在,說是有機密消息。」
「哦?」咸豐一聽,眼睛一亮,他心裡明白,這「機密消息」肯定不簡單。那可是來自楊秀清東王府的機密情報——曾國藩的細作已經成功混到楊秀清身邊了。
咸豐迫不及待地接過摺子,翻開一看,沒看一會兒,就咬著牙笑了起來:「呵呵,好啊,洪逆也御駕親征了,還帶了根什麼打神棍和幾千援兵!哼,看來粵寇發逆是沒招兒了,黔驢技窮啦!小安子,去傳令行在的大臣,早飯後朕要召集軍議……朕要親率大軍去寶應,會會粵寇發逆的頭目洪逆!我倒要看看,他那打神棍是不是真有那麼厲害!」
「喳!」安德海響亮地應了一聲,轉身就去傳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