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472.李帥同意先換俘
第472章 472.李帥同意先換俘
李庭芝的回文,以及謝堂的回文,都送到了淮南。這會兒李庭芝還是在鄂州的,謝堂則帶著謝光孫,接管了江北的漢陽軍。
漢陽軍不是早先被伯顏殺空了嘛,後來賈居貞一死換取鄂州元軍活命,
被生俘的一千多元軍,還有一萬多元軍的民夫,就都被安插到了漢陽軍屯田。當初約定好的,一侯宋元和議,就把他們遣返回北方。
一轉眼好幾年過去了,南北勉強達成了半個和議,至少答應換俘了。所以謝堂還兼著這個職責,他率兵進駐漢陽軍,然後把這一萬數千「元軍」送到淮南去,預備交換。
現在這一萬多人正在船運而來,伴隨著謝堂的回文,第一批二千人已經抵達。
得知終於可以被換回帶元了,不論是元軍士兵,還是北方民夫,其實都很高興。他們的家口和故鄉都在北方,不肯留在南宋的。強留下來,人心也不會鎮定。
遠不如就是刑徒出身發遣南下的氣台兵,以及帶看家口南下的河北鹽工起義軍。這些人要麼在北方毫無牽掛,要麼就老婆孩子都在後營之內,有親眷的地方就是家,很快就能定下心來,跟著張巡廝殺。
另外賈居貞的棺也運了過來,當時他自殺的遺體,是由汪立信檢驗核對的,所以沒有折騰送去臨安再驗明正身。勉強給張巡算了一個斬首功,怪不好意思的,張巡瞧見他那棺材漆皮都有點起來了,就囑附人再給他上一道大漆。
就不打開看啦,要看也得忽必烈自己看。賈居貞和李德輝一樣,都是忽必烈的潛邸重臣,有幾分真感情在的。
還是看回文吧,李庭芝得知呂文煥確實能夠換回來,一時間也改變了心思。拿呂文煥來祭旗,那絕對可以大振荊湖、京西兩地的軍心士氣。真要是把人送到鄂州來砍頭,李庭芝估摸著自已沒那麼快死,可以等一等。
謝堂倒是有點急,畢竟李庭芝不離開鄂州,鄂州鎮的兩萬兵就不會交給他。但是他這點時間還是能忍過去的,都做過宰相了,這點氣度要是都沒有,真就白瞎了謝太后把老謝家的事交付給他的重託。
是以謝堂的回文只說全憑朝議論定,他已經是邊師了,荊湖兩路安撫制置大使嘛。朝廷中樞的事,他只有建言獻策之能,聽二聖旨意即可。
到底還是在整個秩序框架內玩的,並沒有逾越太多,雖然也爭「官產」和「軍產」之分,到底不至於上來就掀桌子。
他們二位沒有明確的表示反對,這個事情就好辦了許多。反正開銷的是荊湖自己的一千來方軍費,荊湖不反對,朝廷的壓力就小很多。
而且鄂州打襄陽,後勤補給的距離很短。鄂州不單單是大兵營,還是交通物流樞紐,水運溝通上下江,是當前這個時代後勤最便捷的出發基地。
後勤上的開銷,能夠減少很多很多。出征的壓力,遠遠低於從揚州往成都打的張巡。
瞧見李庭芝和謝堂同意,張巡心下鬆了一口氣,因為葉李這兩天和張巡「閒聊」,總是時不時的提及北伐啊,恢復啊,河洛啊,燕雲啊——」·
大部分內容張巡雖然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但是有一個說法,張巡聽進去了。那就是現在宋元之間勉強達成了一個和議,有那麼一點點的互信,如果不能夠順利的執行,那之後再想建立起互信來就難啦。
瞧見南宋毫無信義,動員北方漢族地主勢力南下,就有了名分。或許忽必烈在北方草原沒得著什麼好處,就想著「北失南補」,來南宋搶一把呢?
不是說和金國末年那樣,想著在南方打下一片疆土的意思。而是憑藉手裡面的刀把子還很硬的時候,衝到南方花花世界來大肆燒殺掠搶。
劫掠丁壯人口,補充北方戰亂和災荒的損失。奪取南宋政權在三邊前線囤積的軍需物資,來彌補帶元財政上的空缺。
這一招帶清的黃台吉就用得非常順手,幾乎是隔一年就斬關入內,大肆搶掠。既給帶明持續性放血,又補貼帶清的財政。
名城大鎮什麼的,元軍完全可以不打。就打只有小規模守軍的州縣和防禦薄弱的屯堡,掠奪人口,收集錢糧。
張巡有十來萬大軍不假,申士已經有五六萬了也不假。但如果元軍再發二三十萬大軍南下,張巡要嚴防淮南一路,荊湖一路怎麼辦?
再怎麼說,張二也就是一個腦袋兩隻手,帶宋也只有揚州鎮這一付家當。
現在拒絕了換俘的和議,重啟戰端,如果只是小規模在襄樊打打也就罷了。真要是帶元心下一橫,要教訓一下帶宋怎麼整?
帶元再怎麼不行了,也還是中原和草原兼而有之的大國,帶甲持戈數十萬。戰鬥力什麼的不提,這個人數大概有七八分真。
誰敢說帶元就絕對不會再南下了!
眼下葉李這麼說,就是提醒張巡,或許文天祥為了和帶元開戰,會在臨安做些小動作,或者在換俘的過程中挑帶元。
葉李和文天祥又不熟,他是按照南宋政治鬥爭慣常使用的策略來提醒張巡而已。張巡信不信是一回事,他說不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按照張巡的理解,文天祥是一個以身許國的人,他的一切行動都圍繞著「讓宋朝再次偉大!」的方針進行。
應該不會搞這種爛事·
但是圍繞在文天祥身邊的主戰派官員很多,他們有許多人受到文天祥感染,也是慷慨許國,希望儘快「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早日恢復中原。
架不住有人體悟文天祥之意,就搞點什么小動作。希望把宋元之間的戰事搞大,好強迫張巡出陣。只要大戰戰端一起,那就完全由不得統兵的張巡和管錢的陸秀夫啦。
噴..
可能性不高,但也沒辦法說是完全不可能。張巡只能一面派人去聯繫自己的哥哥張逞,讓他最好是每天都給揚州發日報來。一面又去信給陸秀夫,
請他務必促成換俘和議的順利進行。
李庭芝的回文,以及謝堂的回文,都送到了淮南。這會兒李庭芝還是在鄂州的,謝堂則帶著謝光孫,接管了江北的漢陽軍。
漢陽軍不是早先被伯顏殺空了嘛,後來賈居貞一死換取鄂州元軍活命,
被生俘的一千多元軍,還有一萬多元軍的民夫,就都被安插到了漢陽軍屯田。當初約定好的,一侯宋元和議,就把他們遣返回北方。
一轉眼好幾年過去了,南北勉強達成了半個和議,至少答應換俘了。所以謝堂還兼著這個職責,他率兵進駐漢陽軍,然後把這一萬數千「元軍」送到淮南去,預備交換。
現在這一萬多人正在船運而來,伴隨著謝堂的回文,第一批二千人已經抵達。
得知終於可以被換回帶元了,不論是元軍士兵,還是北方民夫,其實都很高興。他們的家口和故鄉都在北方,不肯留在南宋的。強留下來,人心也不會鎮定。
遠不如就是刑徒出身發遣南下的氣台兵,以及帶看家口南下的河北鹽工起義軍。這些人要麼在北方毫無牽掛,要麼就老婆孩子都在後營之內,有親眷的地方就是家,很快就能定下心來,跟著張巡廝殺。
另外賈居貞的棺也運了過來,當時他自殺的遺體,是由汪立信檢驗核對的,所以沒有折騰送去臨安再驗明正身。勉強給張巡算了一個斬首功,怪不好意思的,張巡瞧見他那棺材漆皮都有點起來了,就囑附人再給他上一道大漆。
就不打開看啦,要看也得忽必烈自己看。賈居貞和李德輝一樣,都是忽必烈的潛邸重臣,有幾分真感情在的。
還是看回文吧,李庭芝得知呂文煥確實能夠換回來,一時間也改變了心思。拿呂文煥來祭旗,那絕對可以大振荊湖、京西兩地的軍心士氣。真要是把人送到鄂州來砍頭,李庭芝估摸著自已沒那麼快死,可以等一等。
謝堂倒是有點急,畢竟李庭芝不離開鄂州,鄂州鎮的兩萬兵就不會交給他。但是他這點時間還是能忍過去的,都做過宰相了,這點氣度要是都沒有,真就白瞎了謝太后把老謝家的事交付給他的重託。
是以謝堂的回文只說全憑朝議論定,他已經是邊師了,荊湖兩路安撫制置大使嘛。朝廷中樞的事,他只有建言獻策之能,聽二聖旨意即可。
到底還是在整個秩序框架內玩的,並沒有逾越太多,雖然也爭「官產」和「軍產」之分,到底不至於上來就掀桌子。
他們二位沒有明確的表示反對,這個事情就好辦了許多。反正開銷的是荊湖自己的一千來方軍費,荊湖不反對,朝廷的壓力就小很多。
而且鄂州打襄陽,後勤補給的距離很短。鄂州不單單是大兵營,還是交通物流樞紐,水運溝通上下江,是當前這個時代後勤最便捷的出發基地。
後勤上的開銷,能夠減少很多很多。出征的壓力,遠遠低於從揚州往成都打的張巡。
瞧見李庭芝和謝堂同意,張巡心下鬆了一口氣,因為葉李這兩天和張巡「閒聊」,總是時不時的提及北伐啊,恢復啊,河洛啊,燕雲啊——」·
大部分內容張巡雖然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但是有一個說法,張巡聽進去了。那就是現在宋元之間勉強達成了一個和議,有那麼一點點的互信,如果不能夠順利的執行,那之後再想建立起互信來就難啦。
瞧見南宋毫無信義,動員北方漢族地主勢力南下,就有了名分。或許忽必烈在北方草原沒得著什麼好處,就想著「北失南補」,來南宋搶一把呢?
不是說和金國末年那樣,想著在南方打下一片疆土的意思。而是憑藉手裡面的刀把子還很硬的時候,衝到南方花花世界來大肆燒殺掠搶。
劫掠丁壯人口,補充北方戰亂和災荒的損失。奪取南宋政權在三邊前線囤積的軍需物資,來彌補帶元財政上的空缺。
這一招帶清的黃台吉就用得非常順手,幾乎是隔一年就斬關入內,大肆搶掠。既給帶明持續性放血,又補貼帶清的財政。
名城大鎮什麼的,元軍完全可以不打。就打只有小規模守軍的州縣和防禦薄弱的屯堡,掠奪人口,收集錢糧。
張巡有十來萬大軍不假,申士已經有五六萬了也不假。但如果元軍再發二三十萬大軍南下,張巡要嚴防淮南一路,荊湖一路怎麼辦?
再怎麼說,張二也就是一個腦袋兩隻手,帶宋也只有揚州鎮這一付家當。
現在拒絕了換俘的和議,重啟戰端,如果只是小規模在襄樊打打也就罷了。真要是帶元心下一橫,要教訓一下帶宋怎麼整?
帶元再怎麼不行了,也還是中原和草原兼而有之的大國,帶甲持戈數十萬。戰鬥力什麼的不提,這個人數大概有七八分真。
誰敢說帶元就絕對不會再南下了!
眼下葉李這麼說,就是提醒張巡,或許文天祥為了和帶元開戰,會在臨安做些小動作,或者在換俘的過程中挑帶元。
葉李和文天祥又不熟,他是按照南宋政治鬥爭慣常使用的策略來提醒張巡而已。張巡信不信是一回事,他說不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按照張巡的理解,文天祥是一個以身許國的人,他的一切行動都圍繞著「讓宋朝再次偉大!」的方針進行。
應該不會搞這種爛事·
但是圍繞在文天祥身邊的主戰派官員很多,他們有許多人受到文天祥感染,也是慷慨許國,希望儘快「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早日恢復中原。
架不住有人體悟文天祥之意,就搞點什么小動作。希望把宋元之間的戰事搞大,好強迫張巡出陣。只要大戰戰端一起,那就完全由不得統兵的張巡和管錢的陸秀夫啦。
噴..
可能性不高,但也沒辦法說是完全不可能。張巡只能一面派人去聯繫自己的哥哥張逞,讓他最好是每天都給揚州發日報來。一面又去信給陸秀夫,
請他務必促成換俘和議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