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470.新年有喜獲麟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0章 470.新年有喜獲麟兒

  德佑六年(1280年),春月,正旦。

  大喜臨門,淮南的小節帥呱呱墜地,揚州城內家家戶戶過年的好日子裡,老張家也迎來了大喜的日子。母子平安,張巡的事業終於後繼有人。

  幕府的僚佐官將,紛紛恭賀,或是親自趕來,或是派出代表。這有了小節帥,那咱們這利益小團體就有了新的保證,大伙兒跟著張巡幹起來,更有勁啦。

  倒是來恭喜張巡的葉李,詢問張巡知道秦朝的始皇帝是哪一天出生的嘛?

  正月朔日。

  也就是大年初一頭一天,秦始皇出生了。這個命格,找個人來算算吧,絕對是貴不可言,將來要做天子的。

  反正葉李和張巡已經說開了,旁邊又沒別人。外人都說是生了一位小節帥,

  內里二人當面,自然要說,是生了一位小天子。

  還別說,張巡是第一次得知秦始皇居然是大年初一生人。這命格真的貴不可言?要放秦始皇身上,那肯定貴得很。放到民家?這全中國怕不是同時有幾千人在降生,各個都貴?

  瞧見張巡並不如何相信,葉李也不惱什麼。只說出身在百姓之家,那自然一切休提。可一命二運三風水,這位衙內投胎到了李淑真的肚子裡,以崇慶·保寧兩鎮節度使家的長子嫡男身份出生,本來就是沾了運氣的。

  後世不也說,人與人最大的分水嶺在羊水嘛。

  其他的分水嶺也就圖一樂,就羊水這一關是實打實修了九世的福報,才投得好胎。

  瞎,不提這些,張巡對這些無甚看重。你老兄也沒必要天天拿點這種玩意兒了來慫咱,什麼魚腹刨書,什麼狐狸夜鳴,甚至是天有二日或者黃河石人,那都不叫事兒。反正張巡是不怎麼信的,覺得這都是某些行動之前的配套小服務罷了。

  真要是張巡有這麼一天,百姓之間必定會出現什麼「代漢者當塗高也!」之類的民謠,各種或是祥瑞,或是異像,也一定會頻出。

  張巡雖然不是完全的無神論者,可有些東西也確乎是早就祛魅了的。搞得葉李轉身出門就腹誹了一句。

  就你張二難忽悠!

  結果葉李才轉身出門沒幾分鐘,他人居然又進來了。張巡還以為葉李是準備給自己上一上天人感應之類的學說,好好普及一下社會常識。誰知他直接把手裡的一封急遞,送到了張巡的面前,臨安來的。

  臨安?那估計是對元換俘的事情,臨安有了點想法。

  展開一瞧,內容大大出乎張巡的預料。到底是在中樞幹得,這文天祥的視角和判斷屬實有一定的水平。居然大致判斷出了北方草原,應該崛起了一股新勢力,且勢力非常強大,強大到忽必烈選擇放棄統一全國,來調動兵力進行防禦。

  所以文天祥想再搞一次「海上之盟」,看看有沒有機會和北方草原上的新勢力結盟,一道把韃虜給驅逐出中原。

  提一嘴,文天祥的中原地區,應該指的是長城以南地區。至於遼東啊,河套,包括什麼漢之樂浪郡,暫時都不包含在內。

  畢竟帶宋從建國之初,心心念念的,也就是個燕雲十六州。北宋末年短暫恢復期間,甚至都沒來得及經營榆關,也就是山海關那一帶。

  海上之盟啊,張巡把急遞讓給葉李看,自顧自的思索了起來。

  帶宋的兩次海上之盟,雖然都獲得了盟約達成前所預期的成果,但是隨後又立刻崩盤,以至於貽笑大方。

  聯金滅遼,確乎是滅了遼,還短暫恢復了幽州。可不是靠自己恢復的,還是金人打下來還給帶宋的。

  連蒙滅金,倒確實是靠帶宋自己的軍隊,一起滅殺得金哀宗。甚至還拿了半片金哀宗回來祭告宗社,報仇雪恨。

  可之後的執行又出現了問題,端平入洛,直接開啟戰端,賠進去六萬精兵,

  勞師無功。最後更是直接把整個南宋,都賠了進去。

  至於現在又想搞海上之盟?

  不急著反駁,張巡不是一個槓精。

  僅僅因為以前做的沒成功,就直接說這一次也不會成功,那就是純屬抬槓。

  擱《故事會》里,那誰試驗燈泡的燈絲還試驗了上千次呢。現在帶宋才試驗了兩次,未必就是不行的。

  前番張逞和杜滸出使大都,是專門寫了日記的。現在青陽夢炎和陳文龍出使大都,肯定也寫了日記。張巡要立刻得到日記的抄本,了解現在北方的情形。


  至少青陽夢炎和陳文龍是把出使沿線的地方風物都瞧在眼裡的,比如說地方上倉儲如何,百姓是否富裕,道路是否平整,城池是否完善。這些都是直接表現左百上的一日瞭然城牆包磚沒包磚,有沒有裂口,有沒有垮塌,不是瞎子都能看得清楚。如果北方各地的城池都修維護的很好,那說明帶元還是整軍經武,很有幾分制度的。如果城池都破敗塌了,那北上出兵,就有了希望。

  看完了急遞的葉李,瞧見張巡並未表達明確的反對意見,自然不會給張巡潑冷水。

  遠在臨安的文天祥,認為讓張巡北伐中原之後,獎勵以武廟坐中間,加封「武成王」,就能夠擺平張巡。而葉李認為,唯有北伐中原,混一六合,張巡才有改朝換代的大義名分。

  現在張巡畢竟是帶宋的臣子,如果直接發動兵變篡位,那到底得來的不義。

  如果是驅逐虜,恢復中華的大功在前,那回到臨安,順天應人,改朝換代,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得知張巡派人去索要青陽夢炎的日記,葉李也表示了贊同。北伐絕非易事,

  不說要有十成的把握吧,至少也要有個五成。

  所謂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眼前的張二,那可是個不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肯上戰場的主。當年在當塗·

  歷陽一戰中,吃了大虧,送掉了帶宋十萬大軍。教訓太大了,即便是文天祥親自來,也不可能逼迫張巡輕率的出兵,去往完全陌生的中原大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