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郁皇親征,開啟兩路北伐!
第574章 郁皇親征,開啟兩路北伐!
下午,
天空飄著小雪。
御駕巡視位於蘇州府城南的一處新兵訓練營。
教官們遵照《步兵手冊》逐個科目的訓練,無需考驗個人戰場經驗。
身著嶄新軍服的新兵們扛著槍,踩著小鼓點在走隊列。
「參見陛下。」
李郁詢問:
「此處有新兵幾何?隸屬於哪個軍團?」
「新兵 3512人,陸軍部在上一輪擴軍時遺漏了第 4軍團。這次黃校尉請求補充新兵,於是陸軍部就在江南募了這些兵。」
李郁愣住了,狐疑的盯著教官,問道:
「新兵籍貫?」
「全部來自江蘇、浙江還有皖南,且為自願報名。」
……
正聊著,新兵當中突然爆發出狂熱歡呼。
「萬歲,萬歲!」
烏泱泱的新兵們單膝跪地、槍托著地、刺刀朝上,眼神狂熱。
見狀,
李郁催馬小碎步奔跑,高舉右手頻繁示意,完成了一次事先無準備的短促而熱烈的現場閱兵式。
他看的出來這些新兵眼裡的狂熱並非偽裝,而是發自內心,但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江南、自願、狂熱、新兵~
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就三個字:不可能!
……
見陛下狐疑,周圍的人都有些緊張。
李郁突然扭頭吩咐:
「傳令,所有士兵卸甲。」
「遵旨。」
一名教官高舉金色狐狸軍團大旗,騎馬掠陣,大聲喝令:
「陛下有旨意,冬練三伏,全體新兵卸甲,考驗勇氣。」
……
所有人驚呆了。
3000男兒齊卸甲,竟無一人是良民!
滿眼刺青男。
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從局部到過肩,從漢字到圖形,從貂蟬到關公。
無紋身者,百里挑一。
李郁恍然大悟,眼神複雜,低聲吩咐:
「可以了。中午多熬製些薑湯。另外,每人賞 5枚銀幣,這筆帳不要走陸軍部,由皇室內帑出。」
「遵旨。」
隨著命令傳開,萬歲的呼聲更是響徹雲霄。
……
陛下的出身,終究不是個秘密。存菊堂、維格堂靠著一拳一棍在蘇州府打出來的威名,
如今,大業已成。
從幫會分子到當朝皇帝!
神話一般的故事,讓陛下成為了所有江南惡少年們的精神偶像。
這麼說吧,全江南稍微有點追求的幫派分子都在這裡了。
如果不是訓練營的教官們集體出動攔截。
數千名赤膊紋身男將高舉雙手、歡呼著包圍陛下的戰馬,跪在雪地里為「大哥」歡呼,再歡呼。
……
今日之事頗為尷尬。
但又不好罵娘。
李郁只能默默地裹緊披風戴上面罩,一路狂奔回到吳皇宮。
「讓陸軍部和參謀本部臨時修改一下爪哇駐軍的安排。廣東之第 5軍團暫不動,改由第 4軍團新兵駐紮。告訴黃肆,大員不需要增兵。」
「遵旨。」
回到寢宮,李郁猶覺臉頰發燙。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第 4軍團以後就常駐南洋充當殖民地軍神吧。
內政部怎麼可能忘記大員呢,大員的海關緝私隊中 2成都是內政部的耳目。
此刻,
島上的火恐怕還在熊熊燃燒呢。
……
李郁暗自決定,
以後就別讓 4軍團回來了。
第 4軍團不是合格的野戰軍團,但想來應是合格的殖民地駐屯軍。爪哇島、婆羅洲島、呂宋島,大員島,流求群島,都交給他們。
自己也不可能再為了招募江南新兵而給出額外的優厚待遇,愛當不當。
李郁打開塵封已久的日記本,
寫下:
若無厚賞,江南地區積極自願當兵者必非良民。
即日起,第 4軍團兵額凍結,不再擴編,該軍團亦不可駐紮本土,否則友軍爭相效仿,禍害無窮。
……
這個春節。
南方很祥和,北方很糟糕。
清廷在時,也很糟糕,但不得不承認,再糟糕的秩序比如今的無秩序還是好一些。
北方已無官兵、匪兵、教軍之區分,所有人都在憑著本能生存。
中原山東直隸的士紳們不再頭鐵,聯名信一份接著一份飛向蘇州府。
就連曲阜的孔府也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獻上降表,但吳廷不予回應,一概扣押。
情報署給出了判斷:
北伐,沒有難度。
太行山以東、長江以北,山海關以南的廣大區域,都在翹首以待陛下。
……
正月初 5。
吳廷正式誓師,出兵北伐。
吳皇現場宣讀清廷十大罪狀,昭告天下,替天行道,北伐中原,目標燕京。
運河舟楫連綿數十里,遮天蔽日。
軍容之壯觀,令圍觀者嘖嘖稱奇。
此次北伐,共計投入了第 1、 2、 3、 8、 6、 9、 10、輕騎兵,共計 8個野戰軍團,以及大半個近衛軍團,
海軍出動了 40餘艘海軍戰艦, 5000多名水手。
以上是正規軍。
此外,還有第 2派遣軍團,皖北胡之晃部。
總兵力 15萬人。
後勤僱傭了民夫 25萬、民船 2萬餘、各類車輛無算。
從兩處渡江。
一處是襄陽,一處是江寧燕子磯。
這兩處江面狹窄,是歷朝歷代軍隊的渡江選擇。老祖宗嚴選,錯不了。
……
北伐的主帥是陛下。
屆時大軍殺入紫禁城,如此名場面,皇帝豈有不到場之理。
考進長安很難,打進長安稍微簡單那麼一丟丟。
財政大臣胡雪余坐鎮蘇州府,負責調度後勤。
參謀本部大臣譚沐光坐鎮京口,也是負責調度後勤。
站在甲板之上,
李郁望著滾滾長江水,和身邊諸將感慨:
「北伐,不應該是衝鋒的號角,而是成功的鐘聲。從南往北打,朱元璋是第一人,寡人是第二人。」
「如今清廷統治搖搖欲墜,好似冢中枯骨。」
「這一仗,軍事為輔,正治為輔。」
「我們一定要安置好北方流民,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陛下聖明。」
……
北伐大軍分 2路。
西路軍由陸軍大臣林淮生指揮,包括了第 1、 3、 9野戰軍團,以及輕騎兵軍團。
西路軍從南陽出發,一路向北,意在堵截清廷西狩之路。
東路是陛下親領,兵力更多,準備穿過安徽向北進攻。
出發之前,吳軍進行了一次略為倉促的整編。
從原有的老軍團各抽調 2000士兵士官編入新組建的軍團,其中三分之一人官升一級。
產生的空缺,由新兵填補。
如此一來,可保各個軍團的基本戰力。
……
此外,李郁還臨時調整了部分高級軍官。
即日起,各軍團最高指揮官改稱司令官,對應軍銜不改。
第 1軍團由林淮生兼任(林總)。
第 2軍團依舊是鄭河安(總生病的阜陽大哥)。
第 3軍團韋俊(韋妃的默默無聞的哥)。
第 4軍團黃肆(駐大員,忙著撈錢)。
第 5軍團苗有林(駐廣東)。
第 6軍團趙二虎(長興礦工出身,王六的小弟)。
第 7軍團白健仁(桂軍,人在東山步兵士官學校進修)
第 8軍團李小五(義子,兼領禁衛軍)。
第 9軍團楊遇春(披甲步戰高手)。
第 10軍團劉阿坤(存菊堂老人,沉湎於西湖柔情,拉來掛個名,戰後好封爵)
輕騎兵軍團,兀思買(熱愛詩詞的非典型圓臉蒙古人)
近衛軍團,陛下親領。
……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按照既定安排,如無意外天象,大軍每天必須前進 40里。
西路軍先出動。
林淮生以輕騎兵軍團為先導,一路北進。
一路所見,哀鴻遍野。
白骨棄於市,數里無人煙。好不容易找了幾個狀如骷髏的漢子作為嚮導。結果吃完第一頓,就撐死了兩個。
魯山縣、寶豐縣已成廢墟。
士紳也好百姓也罷,皆不知所蹤。
「老鄉,這裡的人都去哪兒了?」
「軍爺,死的死,跑的跑,俺估計好多人逃進山了。」
豫西多山,生存概率比在平原會高一些。
……
大軍繼續前進。
汝州,不戰而降。
城牆上血跡斑斑,之前有明顯激戰的痕跡。歡天喜地的士紳們打開城門,跪迎王師。
不過,
林淮生不打算就這麼放過他們。
當眾詢問了一個問題:「爾等可有四海票號存銀存根?」
眾人愕然,連忙找出存根。
不料林淮生冷臉道:
「凡存銀 3000兩以下者,皆為首鼠兩端,無可寬恕,殺!」
如此一來,汝州城內官紳 240餘人皆被拖出去當眾槍決,之後家族男丁發去淮南煤礦挖煤,女眷發入教坊司。
僅有 5人合格。
林淮生知道陛下心意。
這半年裡,四海票號在北方一共吸儲 400多萬兩。
陛下聽說後,勃然大怒。踏馬的既然不讓騙,那寡人就只能動手搶了。
……
輕騎兵軍團一路狂奔,傳檄各州縣。
所到之處,
州縣紛紛打開城門跪迎王師。
識時務者為俊傑,就連重鎮洛陽也自覺打開了城門。已封凍的洛水,擋不住兇狠的吳軍。
河南布政使帶領全城 400多官紳跪在城門外當眾獻上牛羊、金銀。 5000多守軍全體棄械。
吳廷的規矩,人人都知。
頑抗,破城後全城士紳皆屠。
投降,可保全城士紳身家性命。
兀思買騎在馬上望著匍匐在腳下的洛陽官紳,得意洋洋的接收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城池。
至此,
西路軍就完成了初步戰略,封堵住了清廷從潼關西逃入陝的路線。
……
安徽滁州府。
中軍大帳。
參謀恭敬的回答:
「林帥軍報,西路軍兵鋒已至黃河,在南陽府城、汝州城、寶豐縣城、許昌城駐軍,途遇抵抗甚微,並誅殺存銀低於 3000兩之士紳 844戶。」
「告訴林淮生,接到軍令之日起,西路軍分 3路,自西往東配合東路軍清剿,分區清理。」
「寡人再次強調作戰原則,凡不願放下武器者,不論兵匪不論老幼一概剿殺。打一路,就安置一路,若糧食跟不上,寧可放緩步伐。」
參謀快速記錄之後發出。
中午時分,胡之晃快馬趕到。
一入帳,就熱淚盈眶。
「陛下!臣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臣願為大軍先鋒,北伐燕京。」
「起來,坐著說話。」
「謝陛下。」
帳內,李郁屏退左右,密授旨意。
胡之晃聽的頻頻點頭,之後快速離開。
……
潁州府北。
第 2軍團司令官鄭河安臉色蠟黃,整個人顯的很枯萎。
麾下,
一眾皖北籍軍官們擔憂的望著主心骨。
「諸位,陛下已有旨意。我軍團先拿下徐州——淮安一線,消滅福長安!」
「仗打到這份上,其實沒什麼懸念了。這些年弟兄們跟著我風裡來雨里去,圖的不就是個封妻蔭子。」
「只可惜,我怕是撐不太久了。」
說著,他給眾人展示了一方帶血的手帕。
眾軍官眼眶發紅。
「大哥,你回蘇州休養吧。」
「司令官,徐州交給我們,不會出問題的。」
……
鄭河安舉起右手,示意噤聲。
待帳內安靜,
他才很平靜的說道:
「壽,乃天定。大夫說了,我這是沉疴頑疾,無可救藥。好在這是個慢病,逐漸惡化,所以我還能撐一段時間。」
「也許 1個月,也許半年。」
「諸位弟兄,需保密!否則陛下一道旨意,我就得卸任。」
眾人擦淚,點頭。
……
鄭河安笑著示意眾人坐下:
「事到如今,我想和諸位說些真心話。我死之後,你們一定要團結,切莫搞內訌。」
「你們還有你們的家族都能翻身了。不過皖北還是窮,鄉親們怕是黑窩頭都吃不飽。」
「想翻身,怎麼辦?」
「第一,治河。第二,辦教育!」
……
一少年軍官起身拱手道:
「大哥,這倆都是朝廷的大事。我們怕是~」
「滿倉你坐下。我想說的是假如,假如有一天朝廷要治河,皖北人必須死命配合、不惜代價。」
眾人默默點頭。
「司令官放心,我等記下了。」
鄭河安繼續講:
「辦教育,不能都等朝廷,其中緣由我不願多說,你們也無需多問。我以軍團司令官的名義下一道書面軍令,從即日起,殲敵破城後,你們盡可放開手繳獲。」
「司令官的意思是?」
「 2軍團所到之處,前清官吏、士紳望族、巨商大賈,甭管是誰一概滅口,然後抄其浮財。記住,只要浮財。事後朝廷有追究,一應責任我來承擔。」
「搶來的錢,不是讓你們私分的。」
「 7成!至少保證 7成運回老家,辦學校,招收家鄉子弟。」
帳內安靜的可怕。
所有人都盯著鄭河安,試圖搞清楚他的真實用意。
……
鄭河安笑的很從容:
「這些年,我也算參透了一些事。」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辦教育,得大把大把的投入。老家人沒錢,所以這錢得我們來解決。」
「你們務必記住我兩句話。第一,唯陛下馬首是瞻,戰場之上,陛下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不許猶豫不許思考,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給我衝進去。第二,造福鄉梓, 100所學校,少一所,我死不瞑目。」
「跪下,發血誓。」
……
次日,
第 2軍團開拔,兵鋒直指徐州。
(本章完)
下午,
天空飄著小雪。
御駕巡視位於蘇州府城南的一處新兵訓練營。
教官們遵照《步兵手冊》逐個科目的訓練,無需考驗個人戰場經驗。
身著嶄新軍服的新兵們扛著槍,踩著小鼓點在走隊列。
「參見陛下。」
李郁詢問:
「此處有新兵幾何?隸屬於哪個軍團?」
「新兵 3512人,陸軍部在上一輪擴軍時遺漏了第 4軍團。這次黃校尉請求補充新兵,於是陸軍部就在江南募了這些兵。」
李郁愣住了,狐疑的盯著教官,問道:
「新兵籍貫?」
「全部來自江蘇、浙江還有皖南,且為自願報名。」
……
正聊著,新兵當中突然爆發出狂熱歡呼。
「萬歲,萬歲!」
烏泱泱的新兵們單膝跪地、槍托著地、刺刀朝上,眼神狂熱。
見狀,
李郁催馬小碎步奔跑,高舉右手頻繁示意,完成了一次事先無準備的短促而熱烈的現場閱兵式。
他看的出來這些新兵眼裡的狂熱並非偽裝,而是發自內心,但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江南、自願、狂熱、新兵~
這些要素組合在一起,就三個字:不可能!
……
見陛下狐疑,周圍的人都有些緊張。
李郁突然扭頭吩咐:
「傳令,所有士兵卸甲。」
「遵旨。」
一名教官高舉金色狐狸軍團大旗,騎馬掠陣,大聲喝令:
「陛下有旨意,冬練三伏,全體新兵卸甲,考驗勇氣。」
……
所有人驚呆了。
3000男兒齊卸甲,竟無一人是良民!
滿眼刺青男。
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從局部到過肩,從漢字到圖形,從貂蟬到關公。
無紋身者,百里挑一。
李郁恍然大悟,眼神複雜,低聲吩咐:
「可以了。中午多熬製些薑湯。另外,每人賞 5枚銀幣,這筆帳不要走陸軍部,由皇室內帑出。」
「遵旨。」
隨著命令傳開,萬歲的呼聲更是響徹雲霄。
……
陛下的出身,終究不是個秘密。存菊堂、維格堂靠著一拳一棍在蘇州府打出來的威名,
如今,大業已成。
從幫會分子到當朝皇帝!
神話一般的故事,讓陛下成為了所有江南惡少年們的精神偶像。
這麼說吧,全江南稍微有點追求的幫派分子都在這裡了。
如果不是訓練營的教官們集體出動攔截。
數千名赤膊紋身男將高舉雙手、歡呼著包圍陛下的戰馬,跪在雪地里為「大哥」歡呼,再歡呼。
……
今日之事頗為尷尬。
但又不好罵娘。
李郁只能默默地裹緊披風戴上面罩,一路狂奔回到吳皇宮。
「讓陸軍部和參謀本部臨時修改一下爪哇駐軍的安排。廣東之第 5軍團暫不動,改由第 4軍團新兵駐紮。告訴黃肆,大員不需要增兵。」
「遵旨。」
回到寢宮,李郁猶覺臉頰發燙。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第 4軍團以後就常駐南洋充當殖民地軍神吧。
內政部怎麼可能忘記大員呢,大員的海關緝私隊中 2成都是內政部的耳目。
此刻,
島上的火恐怕還在熊熊燃燒呢。
……
李郁暗自決定,
以後就別讓 4軍團回來了。
第 4軍團不是合格的野戰軍團,但想來應是合格的殖民地駐屯軍。爪哇島、婆羅洲島、呂宋島,大員島,流求群島,都交給他們。
自己也不可能再為了招募江南新兵而給出額外的優厚待遇,愛當不當。
李郁打開塵封已久的日記本,
寫下:
若無厚賞,江南地區積極自願當兵者必非良民。
即日起,第 4軍團兵額凍結,不再擴編,該軍團亦不可駐紮本土,否則友軍爭相效仿,禍害無窮。
……
這個春節。
南方很祥和,北方很糟糕。
清廷在時,也很糟糕,但不得不承認,再糟糕的秩序比如今的無秩序還是好一些。
北方已無官兵、匪兵、教軍之區分,所有人都在憑著本能生存。
中原山東直隸的士紳們不再頭鐵,聯名信一份接著一份飛向蘇州府。
就連曲阜的孔府也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獻上降表,但吳廷不予回應,一概扣押。
情報署給出了判斷:
北伐,沒有難度。
太行山以東、長江以北,山海關以南的廣大區域,都在翹首以待陛下。
……
正月初 5。
吳廷正式誓師,出兵北伐。
吳皇現場宣讀清廷十大罪狀,昭告天下,替天行道,北伐中原,目標燕京。
運河舟楫連綿數十里,遮天蔽日。
軍容之壯觀,令圍觀者嘖嘖稱奇。
此次北伐,共計投入了第 1、 2、 3、 8、 6、 9、 10、輕騎兵,共計 8個野戰軍團,以及大半個近衛軍團,
海軍出動了 40餘艘海軍戰艦, 5000多名水手。
以上是正規軍。
此外,還有第 2派遣軍團,皖北胡之晃部。
總兵力 15萬人。
後勤僱傭了民夫 25萬、民船 2萬餘、各類車輛無算。
從兩處渡江。
一處是襄陽,一處是江寧燕子磯。
這兩處江面狹窄,是歷朝歷代軍隊的渡江選擇。老祖宗嚴選,錯不了。
……
北伐的主帥是陛下。
屆時大軍殺入紫禁城,如此名場面,皇帝豈有不到場之理。
考進長安很難,打進長安稍微簡單那麼一丟丟。
財政大臣胡雪余坐鎮蘇州府,負責調度後勤。
參謀本部大臣譚沐光坐鎮京口,也是負責調度後勤。
站在甲板之上,
李郁望著滾滾長江水,和身邊諸將感慨:
「北伐,不應該是衝鋒的號角,而是成功的鐘聲。從南往北打,朱元璋是第一人,寡人是第二人。」
「如今清廷統治搖搖欲墜,好似冢中枯骨。」
「這一仗,軍事為輔,正治為輔。」
「我們一定要安置好北方流民,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陛下聖明。」
……
北伐大軍分 2路。
西路軍由陸軍大臣林淮生指揮,包括了第 1、 3、 9野戰軍團,以及輕騎兵軍團。
西路軍從南陽出發,一路向北,意在堵截清廷西狩之路。
東路是陛下親領,兵力更多,準備穿過安徽向北進攻。
出發之前,吳軍進行了一次略為倉促的整編。
從原有的老軍團各抽調 2000士兵士官編入新組建的軍團,其中三分之一人官升一級。
產生的空缺,由新兵填補。
如此一來,可保各個軍團的基本戰力。
……
此外,李郁還臨時調整了部分高級軍官。
即日起,各軍團最高指揮官改稱司令官,對應軍銜不改。
第 1軍團由林淮生兼任(林總)。
第 2軍團依舊是鄭河安(總生病的阜陽大哥)。
第 3軍團韋俊(韋妃的默默無聞的哥)。
第 4軍團黃肆(駐大員,忙著撈錢)。
第 5軍團苗有林(駐廣東)。
第 6軍團趙二虎(長興礦工出身,王六的小弟)。
第 7軍團白健仁(桂軍,人在東山步兵士官學校進修)
第 8軍團李小五(義子,兼領禁衛軍)。
第 9軍團楊遇春(披甲步戰高手)。
第 10軍團劉阿坤(存菊堂老人,沉湎於西湖柔情,拉來掛個名,戰後好封爵)
輕騎兵軍團,兀思買(熱愛詩詞的非典型圓臉蒙古人)
近衛軍團,陛下親領。
……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按照既定安排,如無意外天象,大軍每天必須前進 40里。
西路軍先出動。
林淮生以輕騎兵軍團為先導,一路北進。
一路所見,哀鴻遍野。
白骨棄於市,數里無人煙。好不容易找了幾個狀如骷髏的漢子作為嚮導。結果吃完第一頓,就撐死了兩個。
魯山縣、寶豐縣已成廢墟。
士紳也好百姓也罷,皆不知所蹤。
「老鄉,這裡的人都去哪兒了?」
「軍爺,死的死,跑的跑,俺估計好多人逃進山了。」
豫西多山,生存概率比在平原會高一些。
……
大軍繼續前進。
汝州,不戰而降。
城牆上血跡斑斑,之前有明顯激戰的痕跡。歡天喜地的士紳們打開城門,跪迎王師。
不過,
林淮生不打算就這麼放過他們。
當眾詢問了一個問題:「爾等可有四海票號存銀存根?」
眾人愕然,連忙找出存根。
不料林淮生冷臉道:
「凡存銀 3000兩以下者,皆為首鼠兩端,無可寬恕,殺!」
如此一來,汝州城內官紳 240餘人皆被拖出去當眾槍決,之後家族男丁發去淮南煤礦挖煤,女眷發入教坊司。
僅有 5人合格。
林淮生知道陛下心意。
這半年裡,四海票號在北方一共吸儲 400多萬兩。
陛下聽說後,勃然大怒。踏馬的既然不讓騙,那寡人就只能動手搶了。
……
輕騎兵軍團一路狂奔,傳檄各州縣。
所到之處,
州縣紛紛打開城門跪迎王師。
識時務者為俊傑,就連重鎮洛陽也自覺打開了城門。已封凍的洛水,擋不住兇狠的吳軍。
河南布政使帶領全城 400多官紳跪在城門外當眾獻上牛羊、金銀。 5000多守軍全體棄械。
吳廷的規矩,人人都知。
頑抗,破城後全城士紳皆屠。
投降,可保全城士紳身家性命。
兀思買騎在馬上望著匍匐在腳下的洛陽官紳,得意洋洋的接收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城池。
至此,
西路軍就完成了初步戰略,封堵住了清廷從潼關西逃入陝的路線。
……
安徽滁州府。
中軍大帳。
參謀恭敬的回答:
「林帥軍報,西路軍兵鋒已至黃河,在南陽府城、汝州城、寶豐縣城、許昌城駐軍,途遇抵抗甚微,並誅殺存銀低於 3000兩之士紳 844戶。」
「告訴林淮生,接到軍令之日起,西路軍分 3路,自西往東配合東路軍清剿,分區清理。」
「寡人再次強調作戰原則,凡不願放下武器者,不論兵匪不論老幼一概剿殺。打一路,就安置一路,若糧食跟不上,寧可放緩步伐。」
參謀快速記錄之後發出。
中午時分,胡之晃快馬趕到。
一入帳,就熱淚盈眶。
「陛下!臣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臣願為大軍先鋒,北伐燕京。」
「起來,坐著說話。」
「謝陛下。」
帳內,李郁屏退左右,密授旨意。
胡之晃聽的頻頻點頭,之後快速離開。
……
潁州府北。
第 2軍團司令官鄭河安臉色蠟黃,整個人顯的很枯萎。
麾下,
一眾皖北籍軍官們擔憂的望著主心骨。
「諸位,陛下已有旨意。我軍團先拿下徐州——淮安一線,消滅福長安!」
「仗打到這份上,其實沒什麼懸念了。這些年弟兄們跟著我風裡來雨里去,圖的不就是個封妻蔭子。」
「只可惜,我怕是撐不太久了。」
說著,他給眾人展示了一方帶血的手帕。
眾軍官眼眶發紅。
「大哥,你回蘇州休養吧。」
「司令官,徐州交給我們,不會出問題的。」
……
鄭河安舉起右手,示意噤聲。
待帳內安靜,
他才很平靜的說道:
「壽,乃天定。大夫說了,我這是沉疴頑疾,無可救藥。好在這是個慢病,逐漸惡化,所以我還能撐一段時間。」
「也許 1個月,也許半年。」
「諸位弟兄,需保密!否則陛下一道旨意,我就得卸任。」
眾人擦淚,點頭。
……
鄭河安笑著示意眾人坐下:
「事到如今,我想和諸位說些真心話。我死之後,你們一定要團結,切莫搞內訌。」
「你們還有你們的家族都能翻身了。不過皖北還是窮,鄉親們怕是黑窩頭都吃不飽。」
「想翻身,怎麼辦?」
「第一,治河。第二,辦教育!」
……
一少年軍官起身拱手道:
「大哥,這倆都是朝廷的大事。我們怕是~」
「滿倉你坐下。我想說的是假如,假如有一天朝廷要治河,皖北人必須死命配合、不惜代價。」
眾人默默點頭。
「司令官放心,我等記下了。」
鄭河安繼續講:
「辦教育,不能都等朝廷,其中緣由我不願多說,你們也無需多問。我以軍團司令官的名義下一道書面軍令,從即日起,殲敵破城後,你們盡可放開手繳獲。」
「司令官的意思是?」
「 2軍團所到之處,前清官吏、士紳望族、巨商大賈,甭管是誰一概滅口,然後抄其浮財。記住,只要浮財。事後朝廷有追究,一應責任我來承擔。」
「搶來的錢,不是讓你們私分的。」
「 7成!至少保證 7成運回老家,辦學校,招收家鄉子弟。」
帳內安靜的可怕。
所有人都盯著鄭河安,試圖搞清楚他的真實用意。
……
鄭河安笑的很從容:
「這些年,我也算參透了一些事。」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辦教育,得大把大把的投入。老家人沒錢,所以這錢得我們來解決。」
「你們務必記住我兩句話。第一,唯陛下馬首是瞻,戰場之上,陛下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不許猶豫不許思考,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給我衝進去。第二,造福鄉梓, 100所學校,少一所,我死不瞑目。」
「跪下,發血誓。」
……
次日,
第 2軍團開拔,兵鋒直指徐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