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公非人世之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

  當下的大唐,掌銓選的有四個人,李林甫、牛仙客、陳希烈、盧奐。

  這個銓選到底有多牛逼呢?

  簡單舉個例子:考課。

  每年一小考,三至四年一大考,專門針對職事官,也就是在職官員,考核標準叫做「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考的是人品道德。

  二十七最是指職能類別,主要考核你在崗位上乾的如何:

  近侍、選司、考校、禮官、樂官、判事、宿衛、督領、法官、校正、宣納、學官、將帥、政教、文史、糾正、勾檢、監掌、役使、屯官、倉庫、歷官、方術、關津、市司、牧官、鎮官。

  這些人每年的考核,往小了說,歸吏部考功司管,往大了說,便是銓選四貴。

  考核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

  前四等有獎勵,第五等中中,不獎不罰,後四等懲罰,最嚴重的,就是解除當下職務,扣發本年俸祿,也就是就地免職。

  今年的考核已經開始了,小考大考同時進行,放在以往,差不多就是走個流程,適當處理幾個低品級、沒後台的害群之馬,好讓下面的人多少有些顧忌。

  但今年就有意思了,盧奐直接將竇給辦了。

  考辭叫做:宿衛不嚴,人品有失。

  等於是說他做事做人都不行。

  這樣一來,竇直接進入三年守選期,因為背了處分,資歷還受損了,

  下一次補缺,會比他上一個職位低一級。

  竇已經快氣死了,趕忙去皇城找陳希烈幫忙。

  「遲了,考辭都已經給你公布了,眼下長安城都知道你被免職了,」門下省,陳希烈坐堂處理公務,眼皮子都沒拾一下,就打算將竇鱷給打發掉。

  雖然竇是頂級外戚,駙馬兼聖人表弟,但是呢,駙馬本身地位不高,

  外戚還有誡宗屬制管著,在朝堂上,沒他的位置。

  竇怒道:,「姓盧的是公報私仇,我綁了他的相好,因為一個妓女,他敢免我的官?我的級別,任免是需要中書門下同意的,臨潁侯當時就該幫我說情的。」

  陳希烈嘆息一聲,抬頭道:

  「盧奐拿著嚴挺之考核的公文,交到了中書門下,右相和左相都批了,

  我一個人反對,你覺得有用嗎?」

  實際上,他連那份考辭的公文都沒有看到,雖然他是門下省黃門侍郎,

  二把手,但他不在中書門下坐堂。

  李林甫現在習慣了一言堂,他批准的東西,有時候都不讓你看。

  「他給我的考辭,是想將我毀了,」竇咬牙切齒道:

  「也是在低毀聖人,

  我若人品有失怎能做得駙馬?他的意思是聖人有眼無珠嘍?」

  陳希烈頓時皺眉:

  「你還計較考辭做什麼?明擺著是你將人家給得罪了,別小看姓盧的,

  嚴挺之一回來,吏部一半的事務是他們倆說了算,你就一中郎將,得罪吏部侍郎,這不是找死嗎?」

  竇惡狠狠的道:「等著,我還就不信了,他能免了我?」

  說罷,他便氣沖沖的回家了,找老娘和媳婦幫忙,入宮向聖人求情。

  盧奐一直以來給人留下的印象,便是溫文爾雅,霹靂手段,看長相,誰都惹得起,看手段,誰都惹不起。

  顏令賓這件事,竇鱷其實就是衝著盧奐去的,但人家盧奐也不慣他,好呀好呀,好久沒跟低級官員過招了,試試我這口寶刀還是否鋒利。

  這下好了,翠樓從前大多接待的是世家子弟,眼下科舉士子都快將這裡的門檻踏破了。

  顏令賓也從顏都知,被人改口稱為顏樓主。

  這天,抱翠樓來了一位客人,顏令賓見到對方之後,覺得非常面熟,好像在哪見過,偏又一時想不起來,於是主動過去招呼道:

  「這位郎君好生面善,我們是否見過?」

  那人臉色古板,身子端正挺直,聞言道:


  「你不是名妓嗎?見過這麼多主顧,面熟的恐怕太多了吧?」

  顏令賓絲毫不介意對方的挖苦諷刺,笑道:

  「郎君絕非奴家從前恩客,您應是一位正人君子。」

  那人冷哼道:「落了賤籍,奴僕做得,給人做婢女亦非不可,非要為娼,辱沒門庭,我今天來,就是收回你的姓氏。」

  顏令賓頓時呆住了,仔細審視對方的面龐之後,渾身一顫,後退一步道:

  「族兄?」

  「我沒有你這個族妹,從今往後,你不要姓顏了,姓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姓顏,」顏允南冷哼道。

  顏令賓嘆息一聲,眼前男子,她小時候曾經見過,如今十餘年不見,以至方才沒能一下認出。

  不過她身處南曲,消息靈通,平日裡又一直在隱嗨的打聽族內之事,自然曉得眼前之人,目下擔任右領軍府錄事參軍,兄弟幾個都已入仕。

  「你不是該在洛陽丁憂嗎?」顏令賓此刻只像是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在兄長面前低垂著頭,說話聲音也小了很多。

  顏允南嘆息一聲:「丁憂已罷,昨日剛剛返京,我兄弟幾人皆曾於京師任職,竟不知大名鼎鼎的顏都知,便是我家的奴娘。」

  三年前,顏允南母親去世,他們兄弟幾個全去洛陽丁憂去了,祖籍琅琊,家在關中,為什麼去洛陽丁憂呢?

  因為他的父母,都葬在了洛陽北部山,那裡被認為是天下風水最佳寶地上個月,丁憂期滿,他便提前一步返京了,其它幾個兄弟還在洛陽沒回來。

  是的,他就是顏真卿的親二哥。

  小字奴娘的顏令賓,生父本在河南做縣令,奈何得罪了人,被判了流徙大罪,父母死在流徙路上,她則被判為賤籍,賣入長安。

  因其姿容絕佳,聰慧擅學,所以被迫入了此道。

  平康坊三曲,一直都是長安質量最高的尋花之所,為了維持這樣的高質量,多會針對罪臣女卷下手,因為只有出身好的,容貌談吐才會獲得世家子弟的喜歡。

  貴族子弟睡女人,首重談吐,其次才是容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差不多就是「帥哥你快點」與「哥哥好厲害」的區別。

  所以南曲最出名的那幫名妓,壓根就不是最好看的,但絕對是最誘人的。

  顏允南今天來,純屬好奇,因為他也聽說了盧奐的事情,而他是見過盧奐的,總覺得能被國寶郎看上的名妓,絕對不一般,於是抱著湊熱鬧的態度,混跡在眾多入京參加科舉的士子當中,想要看看顏樓主是如何脫俗。

  這下好了,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我族妹?

  嚴令賓心裡知道,她族兄這一家人,都是嘴硬心軟,訓起人來一個比一個狠,實際上心軟的一批。

  只見她規規矩矩給顏充南泡茶,舉止端莊,耳內充斥看顏允南不停的訓廳。

  你罵吧,罵完就好了,她就這麼硬著頭皮,臉上挨著顏允南噴出的口水。

  她們倆的親戚關係放在後世,簡直不要太遠,她的曾祖和顏允南的曾祖,是親兄弟,但是在最重家族觀念的唐朝,這都算是近親。

  廳內的客人,也是紛紛好奇的向這邊看來,人人臉上疑惑,那個長臉瘦子是誰啊?敢訓斥國寶郎的相好?

  罵了半響後,顏允南口也幹了,接過顏令賓遞來的茶水潤了潤喉,這才小聲道:

  「你現在的處境很不好,別待在這裡了。」

  「我還能去哪呢?」顏令賓幽幽一嘆,他們這支顏氏,早早就在京兆萬年縣紮根了,老家就在這,能躲到哪?

  竇的事情,她已經從客人們口中聽說了,扶風竇氏,京兆豪族,如今得罪了人家,也就是達奚盈盈能護著她了。

  至於盧奐,她很清楚,人家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

  顏允南也是硬氣人,聞言道:

  「我族雖小,但也不是任人欺凌,等兄弟們都回京了,竇家想要欺負你,也需考慮考慮。」

  這句話,等同於承認了顏令賓的身份,並不因她誤入歧途,而拋棄家族內這個可憐的小丫頭。

  顏家在當下的京師,也算是有頭有臉。

  老大早死,老二顏允南右領軍府錄事參軍,老三顏喬卿國子監直講,老四早死,老五顏幼輿,太常寺后土齋郎,老六秘書省校書郎,老七顏允臧還未入仕。


  原因無它,他們的爹顏惟貞,是李隆基太子時期的太子文學,死後追封太子少保,所以他們家對基哥,是非常忠心的。

  顏令賓已經哭成淚人了,身在煙花柳巷,舉目無親,她無時無刻不想著能與親人見面,但只因身份低賤,恐辱門庭,所以明知他們就在長安,卻始終不敢認親。

  「有兄長此言,雖死無憾,可惜卑賤之身,不敢認祖歸宗,只盼今後能與親人時常見面,吾心足矣,」顏令賓哭訴道。

  她只是一個女的,認不認祖其實在當下的封建社會,很無所謂。

  再說了,也認不了,女子本來在族譜當中,便只有一行字,還是在她爹名下:有一女,顏氏。

  不過她還是心滿意足的,至少親人們沒有真的拋棄她。

  顏允南見狀,也是深深嘆息一聲,時也命也,自己這位族妹若不是父親獲罪,本該是一良家女的。

  他爹當年得罪的那個人,眼下風光無限。

  門下省黃門侍郎,臨潁侯,陳希烈。

  兩人的恩怨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命運弄人。

  李瑁離開鄂縣之後,下一站便是熬屋(zhouzhi)縣,也就是後世的周至縣。

  因為樓觀台就在這邊。

  既然是尋找玄元皇帝像,那麼這個地方肯定是不能錯過的,葛延昌他們七支隊伍的第一個目的地,也是這裡。

  三月底,一路遊山玩水的李瑁抵達這裡的時候,那七支隊伍已經離開了,因為他們刮地三尺,還是沒找到。

  話說也就幾百人,怎麼刮地三尺呢?

  因為他們會僱傭當地人,幾十個村子的老弱婦孺外加壯丁,符合進山條件的,全去了。

  以前用平民辦事,不用花錢,跟縣衙打個招呼,按照力役算即可,但是李林甫改制之後,整個京兆地區已經免除各項勞役,改為僱傭。

  縣城東南三十里的終南山北麓,便是如今大唐最大的皇家道觀,原名樓觀台,現名宗聖觀,李淵改的。

  附近山中,道觀數量高達數百座,也是大唐最為密集的道觀群。

  其中有一座道觀,李瑁是不得不去。

  延生觀,

  玉真公主修道之處,是玉真公主為紀念母親而修建,牽扯自己奶奶,姑姑又在那邊,李瑁不去都不行。

  與其它道觀相比,延生觀可謂獨樹一幟,從外面看起來,這裡怎麼都不像是一個道觀,因為它原先的名字,叫做延生別館。

  李瑁登山前,已經令左衛司階參軍蘇靈芝,去縣衙僱傭當地人,走個形式,他也來一次刮地三尺。

  蘇靈芝出身武功蘇氏,武功縣就在熬屋縣北邊,相距幾十里,非常近,

  所以蘇靈芝對這一帶相當熟悉。

  「拜見真人!」李瑁一行人見到玉真公主之後,紛紛行禮。

  玉真公主一身青色道袍,頭戴蓮花冠,身形纖瘦,手持玉柄拂塵,神態祥和。

  「來我這不用帶這麼多人,多餘者,退出去,」玉真公主道。

  李瑁點了點頭,朝身後打了一個眼色,除了郭淑和兩名女婢之外,剩下人全都下山去了。

  這裡的安保條件是相當硬的,皇家聖地,是駐紮有外府衛士的。

  「進來說吧,」

  玉真公主拂塵一甩,率先轉頭,帶著李瑁前往自己平日裡打坐的堂室。

  李瑁也在好奇的打量著觀內景象,這是他第一次來,怎麼看都不像是道觀,就是個別館,裡面修道的女冠,清一色玉真公主的弟子。

  這裡之所以必來,是因為李瑁猜測,基哥恐怕在自己的妹妹這邊,有所安排。

  這種事情,只有至親骨肉靠得住。

  坐下之後,李塌異的看看一名女冠端來酒水,還是大名鼎鼎的徐家酒肆黃桂稠。

  這是王維的最愛,玉真公主不是太喜歡喝酒的。

  「為什麼來這麼遲?別人早就到了,」玉真公主淡淡道。

  李瑁笑了笑:「父皇特意囑咐我,此事不要著急,所以侄兒便悠閒了一些。」

  「父皇?」玉真挑眉道:「你不是叫不出口嗎?」

  李瑁一臉冤枉道:「怎麼會?只是在非至親之前,不敢如此稱呼罷了。」


  玉真公主笑了笑,看向郭淑道:

  「你跟著來摻和什麼?你身上有我宗室繼嗣之任,應在家中好好休養才是,出門在外,寒了體魄,小心成了楊玉環。」

  郭淑恭謹道:!「我一直都很注意的,勞公主掛念了。」

  「稱姑母,」玉真公主面無表情道:

  「武氏在世時,我雖不喜她性格,但她絕非壞人,這個阿嫂,我是認的,當年也是我勸聖人,將十八郎交給長兄撫養,以至於他父子有了隔閣,

  現在父親不是父親,兒子不是兒子,造化弄人。」

  李瑁和郭淑都不氣了。

  三人又閒聊一陣後,玉真藉口郭淑登山路上,髒了衣衫,令一名女冠帶著郭淑洗漱換衣去了。

  李瑁見狀,基本可以確定,玉真公主就是他的接頭人。

  「你父皇為什麼讓你來?」玉真公主皺眉道。

  李瑁笑了笑:「興許是因為我太閒了吧,我已經儘量讓自己看起來很忙。」

  「寧王府,還常去嗎?你大伯身體如何了?」玉真問道。

  李瑁嘆息一聲,神情哀傷道:

  「病情漸重,每況日下。」

  玉真公主緩緩閉目,長長的吁出一口濁氣:

  「你大伯待你很好,別忘了這份養育恩情。」

  「不瞞姑母,若大伯真有駕鶴仙去那一天,侄兒有意服喪,」李瑁道。

  玉真公主頓時愣住了:

  「你找死!」

  親爹活著,還是當今聖人,他去給別人穿孝衣,幾乎跟咒李隆基死沒什麼區別了。

  李瑁緩緩道:「我已出嗣,大伯又是侄兒養父,於情於理,也該服喪,

  這樣一來,也算是徹底跟壽王劃清關係,會少很多麻煩的。」

  「你們父子的關係,已經到了這種地步?」玉真公主表情驚道。

  我的天?難道你不清楚嗎?媳婦都被搶了,我和他的還有什麼關係?王維娶個媳婦,你都嫉妒成那樣,我這種情況,要不是因為殺不了他,早就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

  李瑁淡淡道:

  「姑母不應該更清楚嗎?」

  玉真無奈搖頭,幾年之間,三子被殺,嫡長出嗣,兒媳進了自己的後宮,自己這個親哥最近幾年幹的事情,她實在是看不透。

  你到底怎麼了?三郎啊....

  還能怎麼?老了唄,越老越膽小,越膽小越狠。

  「你打算什麼時候回長安?」玉真公主收拾情緒,繼續問道。

  李瑁目光試探的看向對方:

  「請姑母示下。」

  「今年有閏四月,」玉真淡淡道:

  「你離京一次也不容易,帶著四娘就在終南山散散心,等閏月再回吧,

  屆時我會給你一個答覆。」

  妥了,神像真在你這。

  那七個倒霉鬼就是把終南山都挖空,也找不到了,因為他們不會來延生觀找。

  「那我就住在姑母這裡?」李瑁問道。

  玉真公主皺眉道:「怎麼?我這裡還放不下你?」

  「行,」李瑁點了點頭。

  樓觀台附近,地處終南山北麓,南依秦嶺,本就是非常好的遊玩地方。

  只不過這裡不能獵,主要是道教戒殺生。

  李瑁便安心的住下了,可惜不湊巧,郭淑的良辰吉日來了。

  道教又戒淫邪。

  玉真公主反倒覺得無所謂,建議李瑁就在觀中行房,畢竟她這個觀,沒有供奉道祖,供奉的是她媽,李瑁的奶奶。

  當著奶奶的面培育下一代,那也干不出來啊?

  於是李瑁乾脆在附近山中的村莊內,租了一座石屋,「一天只做一次。

  次數少,質量高,太過頻繁的話,小蝌蚪供應不上。

  「我覺得你有事情瞞著我,」這天行房過後,郭淑趴在李瑁身上,嘟嘴問道:

  「你不著急,玉真公主也不催你,太奇怪了,這哪是奉旨辦差?真的就成遊山玩水了。」


  李瑁笑道:「你猜到什麼,大可以說出來,不必故作試探。」

  郭淑狡一笑:

  「聖人是不是告訴你,夢中神像究竟在哪了?」

  膚淺!看樣郭淑還以為,基哥真做了這樣一個夢,也是,十七歲的少女,她還沒有那樣的眼力,主要是閱歷不足。

  李瑁藏在被窩裡的手胡亂的撈摸著,笑道:

  「我告訴你答案,你就會停止思考,這不好,我先不告訴你,你自己慢慢觀察琢磨,才算是一次歷練,就當是你嫁入皇家之後的第一堂課吧,記住,這堂課,你在別的地方學不來。」

  郭淑瞬間被勾起興趣,興奮的點頭道:

  「一點一點抽絲剝繭,才更有趣味。」

  下響時分,夫妻倆離開村莊,準備返回延生觀,這裡的住宿條件太差了,古代的村莊和後世的村莊,那是天差地別的,屋子裡一到下午,不開門的話幾乎就進不來光。

  延生觀山腳下,準備登山的李瑁,遇到一行人從山上下來,於是靠在路邊,好奇的打量著這夥人。

  四個人,一主三仆。

  李瑁之所以好奇,一來,玉真公主這裡,等閒不會有男人登門,駐紮在周邊的外府衛士早就將你轟出去了。

  再者,那貌似主人的男子,實在是......太特麼扎眼了。

  頭戴緋帽,皮膚白皙,五官精緻,身材高大挺拔,一襲白衣,背縛長劍。

  仙風道骨,可謂神遊八極之表。

  就是歲數大了點。

  李瑁腦海中瞬間閃過一個名字。

  那人見到李塌,微笑施禮:

  「上山讓下山,郎君有禮了。』

  李瑁微笑還禮:「上山主,下山客,郎君慢行。

  那人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帶人離開。

  郭淑早就看呆了,長安城裡遍布帥哥,她們隋王宅往來之賓客,也皆為英俊風流之豪土,但眼前此人給她的,則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觀感。

  「此人氣質超絕,不類凡人,」郭淑道:

  『關中竟有這等人物,郎君不認識嗎?」

  李瑁笑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郭淑渾身一震,猛然轉身,望著山腳下遠去的那點白星,脫口道:

  「李太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