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別問了
第78章 別問了
十六歲的年紀,正是人生當中最美的年華,在這個年紀所受的挫折,都會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
這個年紀,確實也沒有什麼,是真正放不下的,甚至不出幾年,很多細節她都會忘的一乾二淨。
張二娘遠比李瑁想像的更為厲害,兩人一番交流過後,人家恢復如常,就好像與李瑁之間的恩怨,隨著那幾杯酒水下肚,真的煙消雲散一樣。
李瑁當然留人家吃飯了,一頓飯嘛,他還沒有小心眼到這個份上。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張二娘如今徹底想通透了。
她認為自己之所以輸的這麼慘,歸根結底是高估了聖人對子女的感情,她和咸宜很熟,又常常參加各種宮廷宴會,所以錯誤的認為聖人對咸宜的寵溺,至少在對待皇子的時候,也該有三分之一才對。
在她們家裡就是這樣,無論阿爺平日裡如何訓斥她的弟弟,但內心深處其實是對弟弟寄予厚望的。
她將自己的觀念和思想,以及局限的認知,錯誤的放在了聖人身上。
聖人不是她阿爺,他對待親兒子,形同囚徒,
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女,已經對李隆基有了初步的認知,這是相當可貴的,
李瑁親自將她送至大門口,笑道:
「女冠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等風頭過去了,你再想辦法還俗,亦非不可,不過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修行,這對你頤養身性大有好處。」
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出家之後都是可以還俗的,這叫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張盈盈微笑著朝李瑁做了一個道揖: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隋王再見。」
李瑁鼻一笑,目視對方離開,這丫頭不會改的,她的性格已經定型,道德經里那些金玉之言不會改變她的性格絲毫,只會讓她更厲害。
她這次是真的修行去了,將來還俗出山之日,便是修行圓滿之時。
「殿下,我們該上路了,」杜鴻漸在一旁提醒道。
李瑁今天,就要去鄭縣接媳婦了,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媳婦,李隆基臉皮再厚,也不會搶了。
公主出嫁,不叫出嫁,而是叫出閣。
初唐時期,公主出閣以關隴貴族集團為主,武則天時期,以名門望族為主,
兼顧關隴集團,眼下嘛,還是關隴集團為主,
李隆基開倒車了,他的祖母武則天本來已經成功的削弱了關隴貴族,但是李隆基上台之後,因為關隴集團是李唐皇室的基本盤,所以又他麼冒頭了。
李隆基所有的女婿當中,扶風竇氏最多,其次弘農楊,接來下河東薛,洛陽獨孤氏,這都是地地道道的關隴集團。
真陽公主與前夫源清合不來,直接提出和離,李隆基勸都沒勸,因為源清的爹源乾曜雖然做過宰相,但在李唐皇室眼中,他們不在核心圈子,況且還是河北人。
「真陽也是十一月初三出閣?」李瑁剛剛離開長安,就遇到一支準備進入長安的聘禮隊伍。
派武慶打聽之下才知道,是武功縣來的。
武慶臉色怪異道:「宗正寺還可以這麼定日子?兩件喜事同一天辦?」
蘇震的婚事雖然是在長安辦,但是聘禮得從老家送來,畢竟他們在長安的宅子可沒有那麼多牛羊牲畜。
貴族們的基本盤還是在鄉下,在田地當中。
李瑁出嗣的時候,就是和另外兩個一起,如今結婚,又特麼和蘇震一起,宗正卿李志就算真的選中了十一月初三,但終究還得李隆基點頭。
說到底,還是李隆基的主意。
這個王八蛋!什麼規矩在你這裡都能打破是吧?
李瑁也是一臉無語,大唐開國以來,就沒有姐弟倆同一天辦婚事的先例,是真的不合適。
因為李瑁和真陽公主這邊的賓客名單,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別的不說,宗室那麼多人的,到了那天,是該去恭賀李瑁,還是恭賀真陽呢?
已經很明顯了,但凡長點腦子的,都會跑真陽那邊,因為他們看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出嗣簡辦,結婚也簡辦。
「隨它吧,」李瑁無所謂臉面,到時成婚當日門可羅雀,他也不會覺得臉上掛不住。
他臉上掛不住的事情多了,這次真不算什麼,臉皮薄點還怎麼跟基哥較量?
抵達鄭縣,已經是十月底,李瑁沒有停留,按照習俗走了一番流程之後,他便帶著隊伍朝長安返回。
半道上,弟弟李琦聽說這件事之後,也只是無奈的嘆息一聲:
「就這樣吧,雖然有點丟面子,但終究是平平安安再娶了,時間久了,那件事(楊太真)也就不會再有人提及了。」
隴西郡公李璃皺眉道:
「我幾可斷定,十王宅里不會來人了,他們一定都會去真陽公主那邊,也罷,十八郎本來跟他們就不算親近,以後各自安好,互不打擾,也爽利。」
李瑁騎在馬上,轉身看了一眼大後方那乘八人抬的金銅飾檐子,淡淡道:
「我雖是再娶,四娘卻是初嫁,李志這個老東西,我饒不了他。」
嗣彭王李志原本一直在隋王宅安排婚事,後來藉口說聖人要在興慶宮主持,他需要回興慶宮布置,所以李瑁已經好多天沒見到對方了。
眼下跟在他身邊的宗正寺官員,是新任宗正少卿,與李瑁一起出嗣的嗣岐王李珍。
李瑁就是故意當著對方的面這麼說,因為他要讓人覺得,他在生李志的氣,其實就是裝糊塗,將矛頭指向李志。
李珍聞言,臉色一僵,悄悄策馬湊過來,小聲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
李瑁沉聲道:「他躲在哪?」
李珍其實是清楚的,因為李志壓根就沒去興慶宮,而是在宗正寺躲著,因為布置興慶宮,那是內侍省和太常寺的事情。
「別問了,」李珍一臉為難道。
李瑁冷哼道:「你說不說?」
「真的別問了,」李珍表情幾乎都在央求了,他心裡清楚,日子其實是聖人定的,跟李志沒有關係。
寧王老六李璃與李珍關係極好,見狀也是追問:
「這個老東西胡亂安排,十八郎正該興師問罪,你維護他幹什麼?快說!」
「你也別問了,」李珍還是那副油鹽不進的姿態,反正就是不說。
他原本是薛王李隆業之子,繼嗣岐王,他曾經的家薛王宅和寧王宅都在勝業坊,所以與寧王的兒子關係都很不錯,小時候跟李瑁也經常一塊玩,不生疏。
「好了好了,不用為難他了,」李瑁擺了擺手,道:
「我還不信,他能窩在皇城一輩子不出來,只要出來,看我怎麼收拾他。」
宗正卿,從三品,李瑁卻口口聲聲說要收拾對方,聽起來似乎像是在說大話。
事實上,這叫同族糾紛,我打的是我的親戚,不是宗正卿,都不算民事紅紛,是家族內部矛盾,何況宗正卿本來就是皇家族譜的大管家,將兩場婚禮弄在同一天,這叫枉顧禮法。
李瑁打他也是白打,難不成李志還敢將李隆基賣了不成?
而李隆基以這樣的方式噁心了李瑁一回,自然也會默認李瑁出口邪火,所以李志這頓揍,跑不了。
李志也是個不粘鍋,自然清楚李瑁會找他麻煩,所以躲在皇城不敢出來,
他已經等了李林甫好幾天了,都沒有撞上,因為中書門下不是他能去的,所以一直在求偶遇。
今天算他運氣好,散值的時候,他總算在大明宮遇到了救星。
「右相啊右相,你這次一定要幫我,」李志苦著臉將李林甫拉至一旁,唉聲嘆氣道。
李林甫自然知曉了那件事,聞言笑道:
「老夫這次還真就不能幫你,隋王若是真來找你麻煩,受著吧,讓他出口邪火,這事也就了結了,老夫若是幫你求情,你們倆今後真就成仇人了。」
李志愣道:
「我這一把老骨頭,怕是挨不住隋王年輕力壯啊,事情就是這麼湊巧,我也沒辦法,真陽公主與蘇震的八字都看過了,十一月初三為上上吉,我總不能棄上吉而選其次啊。」
不粘鍋,也有必須背鍋的時候,而且要背實在了,日子就是我挑的,跟旁人無關。
李林甫哈哈一笑:「放心,隋王有輕重的,最多罵你幾句,動手還不至於。」
「至於.......」李志苦著臉道:
「我問過袁將軍了,十王宅里已經約好,他們會一起參加真陽公主的婚宴,
蘇宅在崇化坊,隋王宅在安興坊,一東一西,聖人是辰時在興慶宮主持,典禮只有一個時辰,剩下半天時間,親王們肯定是來不及兩頭兼顧,隋王這一次,面上掛不住啊。」
他說話非常隱晦,說什麼親王們來不及兩邊都去,實際上他知道人家們只去一邊。
隋王宅的安興坊,就在興慶宮隔壁,按理說真要兩邊都去,也是先去李瑁那裡,但是李志托內侍省的人都打聽清楚了。
這一次太子壓根就不打算去隋王宅,其它親王們自然是與太子同行。
李林甫根本就不打算摻和,他選擇兩邊都不去,誰也不得罪:
「老夫只能幫你勸勸,若是勸不動,你可別怪我。」
李志瞬間精神道:
「右相的面子,隋王還是要給的。」
李林甫會去說情嗎?不會的,他沒有那個閒工夫。
十六歲的年紀,正是人生當中最美的年華,在這個年紀所受的挫折,都會成為你成長路上的寶貴經驗。
這個年紀,確實也沒有什麼,是真正放不下的,甚至不出幾年,很多細節她都會忘的一乾二淨。
張二娘遠比李瑁想像的更為厲害,兩人一番交流過後,人家恢復如常,就好像與李瑁之間的恩怨,隨著那幾杯酒水下肚,真的煙消雲散一樣。
李瑁當然留人家吃飯了,一頓飯嘛,他還沒有小心眼到這個份上。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張二娘如今徹底想通透了。
她認為自己之所以輸的這麼慘,歸根結底是高估了聖人對子女的感情,她和咸宜很熟,又常常參加各種宮廷宴會,所以錯誤的認為聖人對咸宜的寵溺,至少在對待皇子的時候,也該有三分之一才對。
在她們家裡就是這樣,無論阿爺平日裡如何訓斥她的弟弟,但內心深處其實是對弟弟寄予厚望的。
她將自己的觀念和思想,以及局限的認知,錯誤的放在了聖人身上。
聖人不是她阿爺,他對待親兒子,形同囚徒,
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女,已經對李隆基有了初步的認知,這是相當可貴的,
李瑁親自將她送至大門口,笑道:
「女冠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等風頭過去了,你再想辦法還俗,亦非不可,不過在此之前,你要好好修行,這對你頤養身性大有好處。」
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出家之後都是可以還俗的,這叫來者不拒,去者不留。
張盈盈微笑著朝李瑁做了一個道揖: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隋王再見。」
李瑁鼻一笑,目視對方離開,這丫頭不會改的,她的性格已經定型,道德經里那些金玉之言不會改變她的性格絲毫,只會讓她更厲害。
她這次是真的修行去了,將來還俗出山之日,便是修行圓滿之時。
「殿下,我們該上路了,」杜鴻漸在一旁提醒道。
李瑁今天,就要去鄭縣接媳婦了,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媳婦,李隆基臉皮再厚,也不會搶了。
公主出嫁,不叫出嫁,而是叫出閣。
初唐時期,公主出閣以關隴貴族集團為主,武則天時期,以名門望族為主,
兼顧關隴集團,眼下嘛,還是關隴集團為主,
李隆基開倒車了,他的祖母武則天本來已經成功的削弱了關隴貴族,但是李隆基上台之後,因為關隴集團是李唐皇室的基本盤,所以又他麼冒頭了。
李隆基所有的女婿當中,扶風竇氏最多,其次弘農楊,接來下河東薛,洛陽獨孤氏,這都是地地道道的關隴集團。
真陽公主與前夫源清合不來,直接提出和離,李隆基勸都沒勸,因為源清的爹源乾曜雖然做過宰相,但在李唐皇室眼中,他們不在核心圈子,況且還是河北人。
「真陽也是十一月初三出閣?」李瑁剛剛離開長安,就遇到一支準備進入長安的聘禮隊伍。
派武慶打聽之下才知道,是武功縣來的。
武慶臉色怪異道:「宗正寺還可以這麼定日子?兩件喜事同一天辦?」
蘇震的婚事雖然是在長安辦,但是聘禮得從老家送來,畢竟他們在長安的宅子可沒有那麼多牛羊牲畜。
貴族們的基本盤還是在鄉下,在田地當中。
李瑁出嗣的時候,就是和另外兩個一起,如今結婚,又特麼和蘇震一起,宗正卿李志就算真的選中了十一月初三,但終究還得李隆基點頭。
說到底,還是李隆基的主意。
這個王八蛋!什麼規矩在你這裡都能打破是吧?
李瑁也是一臉無語,大唐開國以來,就沒有姐弟倆同一天辦婚事的先例,是真的不合適。
因為李瑁和真陽公主這邊的賓客名單,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別的不說,宗室那麼多人的,到了那天,是該去恭賀李瑁,還是恭賀真陽呢?
已經很明顯了,但凡長點腦子的,都會跑真陽那邊,因為他們看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
出嗣簡辦,結婚也簡辦。
「隨它吧,」李瑁無所謂臉面,到時成婚當日門可羅雀,他也不會覺得臉上掛不住。
他臉上掛不住的事情多了,這次真不算什麼,臉皮薄點還怎麼跟基哥較量?
抵達鄭縣,已經是十月底,李瑁沒有停留,按照習俗走了一番流程之後,他便帶著隊伍朝長安返回。
半道上,弟弟李琦聽說這件事之後,也只是無奈的嘆息一聲:
「就這樣吧,雖然有點丟面子,但終究是平平安安再娶了,時間久了,那件事(楊太真)也就不會再有人提及了。」
隴西郡公李璃皺眉道:
「我幾可斷定,十王宅里不會來人了,他們一定都會去真陽公主那邊,也罷,十八郎本來跟他們就不算親近,以後各自安好,互不打擾,也爽利。」
李瑁騎在馬上,轉身看了一眼大後方那乘八人抬的金銅飾檐子,淡淡道:
「我雖是再娶,四娘卻是初嫁,李志這個老東西,我饒不了他。」
嗣彭王李志原本一直在隋王宅安排婚事,後來藉口說聖人要在興慶宮主持,他需要回興慶宮布置,所以李瑁已經好多天沒見到對方了。
眼下跟在他身邊的宗正寺官員,是新任宗正少卿,與李瑁一起出嗣的嗣岐王李珍。
李瑁就是故意當著對方的面這麼說,因為他要讓人覺得,他在生李志的氣,其實就是裝糊塗,將矛頭指向李志。
李珍聞言,臉色一僵,悄悄策馬湊過來,小聲道: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
李瑁沉聲道:「他躲在哪?」
李珍其實是清楚的,因為李志壓根就沒去興慶宮,而是在宗正寺躲著,因為布置興慶宮,那是內侍省和太常寺的事情。
「別問了,」李珍一臉為難道。
李瑁冷哼道:「你說不說?」
「真的別問了,」李珍表情幾乎都在央求了,他心裡清楚,日子其實是聖人定的,跟李志沒有關係。
寧王老六李璃與李珍關係極好,見狀也是追問:
「這個老東西胡亂安排,十八郎正該興師問罪,你維護他幹什麼?快說!」
「你也別問了,」李珍還是那副油鹽不進的姿態,反正就是不說。
他原本是薛王李隆業之子,繼嗣岐王,他曾經的家薛王宅和寧王宅都在勝業坊,所以與寧王的兒子關係都很不錯,小時候跟李瑁也經常一塊玩,不生疏。
「好了好了,不用為難他了,」李瑁擺了擺手,道:
「我還不信,他能窩在皇城一輩子不出來,只要出來,看我怎麼收拾他。」
宗正卿,從三品,李瑁卻口口聲聲說要收拾對方,聽起來似乎像是在說大話。
事實上,這叫同族糾紛,我打的是我的親戚,不是宗正卿,都不算民事紅紛,是家族內部矛盾,何況宗正卿本來就是皇家族譜的大管家,將兩場婚禮弄在同一天,這叫枉顧禮法。
李瑁打他也是白打,難不成李志還敢將李隆基賣了不成?
而李隆基以這樣的方式噁心了李瑁一回,自然也會默認李瑁出口邪火,所以李志這頓揍,跑不了。
李志也是個不粘鍋,自然清楚李瑁會找他麻煩,所以躲在皇城不敢出來,
他已經等了李林甫好幾天了,都沒有撞上,因為中書門下不是他能去的,所以一直在求偶遇。
今天算他運氣好,散值的時候,他總算在大明宮遇到了救星。
「右相啊右相,你這次一定要幫我,」李志苦著臉將李林甫拉至一旁,唉聲嘆氣道。
李林甫自然知曉了那件事,聞言笑道:
「老夫這次還真就不能幫你,隋王若是真來找你麻煩,受著吧,讓他出口邪火,這事也就了結了,老夫若是幫你求情,你們倆今後真就成仇人了。」
李志愣道:
「我這一把老骨頭,怕是挨不住隋王年輕力壯啊,事情就是這麼湊巧,我也沒辦法,真陽公主與蘇震的八字都看過了,十一月初三為上上吉,我總不能棄上吉而選其次啊。」
不粘鍋,也有必須背鍋的時候,而且要背實在了,日子就是我挑的,跟旁人無關。
李林甫哈哈一笑:「放心,隋王有輕重的,最多罵你幾句,動手還不至於。」
「至於.......」李志苦著臉道:
「我問過袁將軍了,十王宅里已經約好,他們會一起參加真陽公主的婚宴,
蘇宅在崇化坊,隋王宅在安興坊,一東一西,聖人是辰時在興慶宮主持,典禮只有一個時辰,剩下半天時間,親王們肯定是來不及兩頭兼顧,隋王這一次,面上掛不住啊。」
他說話非常隱晦,說什麼親王們來不及兩邊都去,實際上他知道人家們只去一邊。
隋王宅的安興坊,就在興慶宮隔壁,按理說真要兩邊都去,也是先去李瑁那裡,但是李志托內侍省的人都打聽清楚了。
這一次太子壓根就不打算去隋王宅,其它親王們自然是與太子同行。
李林甫根本就不打算摻和,他選擇兩邊都不去,誰也不得罪:
「老夫只能幫你勸勸,若是勸不動,你可別怪我。」
李志瞬間精神道:
「右相的面子,隋王還是要給的。」
李林甫會去說情嗎?不會的,他沒有那個閒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