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詐取武關
第342章 詐取武關
楊廣率領的八萬大軍從淅陽郡過境前往武關,大軍兵臨南鄉縣城下,淅陽郡刺史牛方大開城迎接晉王大軍到來,牛方大是牛弘的長子,為人忠厚,他一向屬於中間派,既支持太子,也支持晉王,但反對漢王和秦王。
楊廣在刺史府見到了被綁架而來的總管府長史張華,楊廣滿臉和氣道:「本王一向不為難文人,如果張長史願助我拿下武關,本王還會繼續重用張長史。」
張華半晌道:「就怕武關也不買卑職的帳!」
楊廣笑了笑道:「如果你不願意,本王也不勉強,那就把你送還給梁州總管,畢竟是他的人把你交給本王。」
楊廣話語雖然柔和,但背後卻透著濃濃的殺機,張華也知道,自己一旦被送回去,那就是死路一條。
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道:「卑職試試看吧!」
第二天,大軍離開南鄉縣,向武關進發。
與此同時,孫雷率一萬騎兵駐紮在南鄉縣,他們的存在牽制住了南陽郡的伍氏兄弟。
伍天錫率兩萬軍隊準備切斷晉王主力軍隊的後路,將八萬大軍堵在伏牛山的谷道中,但正是有南鄉郡的一萬騎兵,使兩萬敵軍不敢輕舉妄動,他們也害怕被騎兵切斷後路,對方前後夾擊將他們全殲。
三天後,晉王大軍抵達武關,在距離武關還有二十里,便停止了前進,由宇文成都率領三百士兵假扮成護衛,陪同張華去騙關。
這個方案其實是蕭夏早就有的計劃,蕭夏本來就準備率軍從上洛郡殺回關中,為此他特地派人去南陽郡調查,結果發現了張華這張牌。
張華是天子楊勇心腹幕僚之一,他雖然職務不高,但他實際上是楊勇派來的監軍,鄧州、襄州他都有監軍權,那麼武關也同樣在他的監軍之下。
蕭夏雖然最終沒有走武關,但他把這張牌給了父親。
張華來到關城下,對上方高喊道:「我是鄧州總管府長史張華,奉天子旨意回京述職,速速開啟關門!」
武關每天只開放一個時辰,其他時間都關閉,現在正好是關閉時間。
士兵不敢怠慢,連忙去稟報守將魏林,不多時,魏林出現在城頭,他認識張華,陪笑問道:「張長史後面還有軍隊跟隨嗎?」
張華眼睛狠狠一瞪,「問這些屁話幹什麼,還不快開門,當心我在天子面前彈劾你!」
「小人不敢,這就開啟城門!」
張華可是監軍,魏林不敢惹,他連忙吩咐開啟城門。
城門緩緩開啟,第一個進城門的卻是宇文成都,他撤掉罩在鳳翅鎏金鏜上的黑布,催馬上前,向等候在城門處的魏林一鏜拍去。
魏林哪裡躲得過去,當場被打得腦漿迸裂,落馬慘死,宇文成都厲聲道:「我乃宇文成都,誰敢不服,過來受死!」
宇文成都名震天下,一千多守關將士都嚇呆住了,沒有人敢動,這時,士兵吹響了號角,遠處很快也傳來號角的呼應。
宇文成都風翅鎏金鏜一指問道:「誰是副將?」
一名將領戰戰兢兢上前道:「末將劉承安,是武關副將!」
「晉王殿下即將到來,你立刻帶領軍隊列隊迎接!」
劉承安連忙命人把魏林屍體抬走,他率領一千士兵在關城外列隊,不多時,晉王楊廣的八萬大軍抵達武關。
楊廣著實也沒有想到會這麼輕易拿下武關,他之前想得種種方案都沒有用上,看來還是老三的計謀高明,找人找得很準,居然把這個張華給找出來。
楊廣也隱隱猜到蕭夏是把他過武關的方案給了自己,他心中感慨蕭夏已經自成一派勢力,完全不依附自己了。
楊廣隨即封劉承安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任命其為武關都督,繼續率一千軍隊鎮守武關,劉承安因禍得福,連升三級,立刻轉而效忠晉王。
八萬大軍和後勤糧隊過了武關,又繼續向藍田關方向殺去。
雀鼠谷全軍覆滅的消息傳到了長安,頓時滿朝震驚,尤其齊王楊筠之死更是讓楊勇悲痛萬分。
在他的兒子中,長子楊儼和次子楊裕其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前身楊勇的兒子,楊筠才是他的親生兒子,楊勇一直想立楊筠為太子,為了讓他贏得名望,楊勇特地任命他為東路軍大元帥,沒想到楊筠竟然在雀鼠谷中陣亡。
這個打擊太大了,楊勇悲痛欲絕,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一天,水米不進。
最終還是老丈人云定興來勸他。
「陛下,人已經死了,再難過也救不回來,但陛下還有別的孩子,如果陛下頹廢下去,被楊諒抓住機會,不但社稷難保,其他孩子也同樣性命難保,不如陛下振作起來,為齊王報仇雪恨才是王道!」
房間裡沒有聲音,雲定興又道:「陛下,現在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齊王殿下是被賀若東所殺,賀若東投降了楊諒,現在蒲津關那邊是他的兄長賀若弼,如果賀若弼也投降楊諒,後果就非常嚴重了,請陛下.」
雲定興還沒有說完,門忽然被拉開了,天子楊勇雙眼通紅地盯著雲興定道:「消息確切嗎?齊王是被賀若東所殺?」
雲定興點點頭,「應該是真的,是齊王的幾名侍衛從太原逃到延安郡,又從延安郡逃回長安,他們帶來的確切消息。」
楊勇咬牙切齒道:「好一個賀若弼,朕非殺他不可!」
楊勇又恢復了進食,當天晚上,宮內傳出旨意,召賀若弼立刻回京述職,軍隊由副將韓僧壽暫時接管。
蒲津關,殘酷的攻防戰已經打了半個多月,隋軍陣亡近萬人,對方也付出了近六千人的代價,但隋軍始終沒有能攻破河東城的防線。
主將賀若弼鬱悶萬分,他心中更是擔心兄弟賀若東的命運,他們被圍困了那麼久,還會有食物嗎?
賀若弼並不知道朝廷已經收到了太原傳來的飛鴿快信,得知了雀鼠谷的戰況,他現在還是一無所知。
下午,賀若弼得到消息,對方主將派使者來商談暫時停戰事宜,賀若弼也想知道雀鼠谷的情況,便點點頭道:「帶使者來大帳!」
不多時,一名文士被帶進大帳,賀若弼頓時大吃一驚,這名文士竟然是兄弟賀若東的幕僚周劍南,這這是怎麼回事?
賀若弼建周劍南給自己使眼色,便喝令左右退下。
他這才緊張問周劍南道:「怎麼回事?」
「大將軍應該想得到吧!二爺已經投降了漢王殿下,糧食盡絕,他帶著十幾萬大軍一起投降了。」
賀若弼頹然坐下,他最擔心的情況果然發生了。
周劍南淡淡道:「恐怕情況比大將軍擔心的更嚴重十倍!」
「什麼情況?」
周劍南看了看外面,取出一封賀若東的親筆信遞給賀若弼,又壓低聲音道:「二爺殺了齊王,把齊王的人頭作為投名狀交給漢王。」
「什麼?」賀若弼驀地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
楊廣率領的八萬大軍從淅陽郡過境前往武關,大軍兵臨南鄉縣城下,淅陽郡刺史牛方大開城迎接晉王大軍到來,牛方大是牛弘的長子,為人忠厚,他一向屬於中間派,既支持太子,也支持晉王,但反對漢王和秦王。
楊廣在刺史府見到了被綁架而來的總管府長史張華,楊廣滿臉和氣道:「本王一向不為難文人,如果張長史願助我拿下武關,本王還會繼續重用張長史。」
張華半晌道:「就怕武關也不買卑職的帳!」
楊廣笑了笑道:「如果你不願意,本王也不勉強,那就把你送還給梁州總管,畢竟是他的人把你交給本王。」
楊廣話語雖然柔和,但背後卻透著濃濃的殺機,張華也知道,自己一旦被送回去,那就是死路一條。
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道:「卑職試試看吧!」
第二天,大軍離開南鄉縣,向武關進發。
與此同時,孫雷率一萬騎兵駐紮在南鄉縣,他們的存在牽制住了南陽郡的伍氏兄弟。
伍天錫率兩萬軍隊準備切斷晉王主力軍隊的後路,將八萬大軍堵在伏牛山的谷道中,但正是有南鄉郡的一萬騎兵,使兩萬敵軍不敢輕舉妄動,他們也害怕被騎兵切斷後路,對方前後夾擊將他們全殲。
三天後,晉王大軍抵達武關,在距離武關還有二十里,便停止了前進,由宇文成都率領三百士兵假扮成護衛,陪同張華去騙關。
這個方案其實是蕭夏早就有的計劃,蕭夏本來就準備率軍從上洛郡殺回關中,為此他特地派人去南陽郡調查,結果發現了張華這張牌。
張華是天子楊勇心腹幕僚之一,他雖然職務不高,但他實際上是楊勇派來的監軍,鄧州、襄州他都有監軍權,那麼武關也同樣在他的監軍之下。
蕭夏雖然最終沒有走武關,但他把這張牌給了父親。
張華來到關城下,對上方高喊道:「我是鄧州總管府長史張華,奉天子旨意回京述職,速速開啟關門!」
武關每天只開放一個時辰,其他時間都關閉,現在正好是關閉時間。
士兵不敢怠慢,連忙去稟報守將魏林,不多時,魏林出現在城頭,他認識張華,陪笑問道:「張長史後面還有軍隊跟隨嗎?」
張華眼睛狠狠一瞪,「問這些屁話幹什麼,還不快開門,當心我在天子面前彈劾你!」
「小人不敢,這就開啟城門!」
張華可是監軍,魏林不敢惹,他連忙吩咐開啟城門。
城門緩緩開啟,第一個進城門的卻是宇文成都,他撤掉罩在鳳翅鎏金鏜上的黑布,催馬上前,向等候在城門處的魏林一鏜拍去。
魏林哪裡躲得過去,當場被打得腦漿迸裂,落馬慘死,宇文成都厲聲道:「我乃宇文成都,誰敢不服,過來受死!」
宇文成都名震天下,一千多守關將士都嚇呆住了,沒有人敢動,這時,士兵吹響了號角,遠處很快也傳來號角的呼應。
宇文成都風翅鎏金鏜一指問道:「誰是副將?」
一名將領戰戰兢兢上前道:「末將劉承安,是武關副將!」
「晉王殿下即將到來,你立刻帶領軍隊列隊迎接!」
劉承安連忙命人把魏林屍體抬走,他率領一千士兵在關城外列隊,不多時,晉王楊廣的八萬大軍抵達武關。
楊廣著實也沒有想到會這麼輕易拿下武關,他之前想得種種方案都沒有用上,看來還是老三的計謀高明,找人找得很準,居然把這個張華給找出來。
楊廣也隱隱猜到蕭夏是把他過武關的方案給了自己,他心中感慨蕭夏已經自成一派勢力,完全不依附自己了。
楊廣隨即封劉承安為上開府儀同三司,任命其為武關都督,繼續率一千軍隊鎮守武關,劉承安因禍得福,連升三級,立刻轉而效忠晉王。
八萬大軍和後勤糧隊過了武關,又繼續向藍田關方向殺去。
雀鼠谷全軍覆滅的消息傳到了長安,頓時滿朝震驚,尤其齊王楊筠之死更是讓楊勇悲痛萬分。
在他的兒子中,長子楊儼和次子楊裕其實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前身楊勇的兒子,楊筠才是他的親生兒子,楊勇一直想立楊筠為太子,為了讓他贏得名望,楊勇特地任命他為東路軍大元帥,沒想到楊筠竟然在雀鼠谷中陣亡。
這個打擊太大了,楊勇悲痛欲絕,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整整一天,水米不進。
最終還是老丈人云定興來勸他。
「陛下,人已經死了,再難過也救不回來,但陛下還有別的孩子,如果陛下頹廢下去,被楊諒抓住機會,不但社稷難保,其他孩子也同樣性命難保,不如陛下振作起來,為齊王報仇雪恨才是王道!」
房間裡沒有聲音,雲定興又道:「陛下,現在已經得到確切消息,齊王殿下是被賀若東所殺,賀若東投降了楊諒,現在蒲津關那邊是他的兄長賀若弼,如果賀若弼也投降楊諒,後果就非常嚴重了,請陛下.」
雲定興還沒有說完,門忽然被拉開了,天子楊勇雙眼通紅地盯著雲興定道:「消息確切嗎?齊王是被賀若東所殺?」
雲定興點點頭,「應該是真的,是齊王的幾名侍衛從太原逃到延安郡,又從延安郡逃回長安,他們帶來的確切消息。」
楊勇咬牙切齒道:「好一個賀若弼,朕非殺他不可!」
楊勇又恢復了進食,當天晚上,宮內傳出旨意,召賀若弼立刻回京述職,軍隊由副將韓僧壽暫時接管。
蒲津關,殘酷的攻防戰已經打了半個多月,隋軍陣亡近萬人,對方也付出了近六千人的代價,但隋軍始終沒有能攻破河東城的防線。
主將賀若弼鬱悶萬分,他心中更是擔心兄弟賀若東的命運,他們被圍困了那麼久,還會有食物嗎?
賀若弼並不知道朝廷已經收到了太原傳來的飛鴿快信,得知了雀鼠谷的戰況,他現在還是一無所知。
下午,賀若弼得到消息,對方主將派使者來商談暫時停戰事宜,賀若弼也想知道雀鼠谷的情況,便點點頭道:「帶使者來大帳!」
不多時,一名文士被帶進大帳,賀若弼頓時大吃一驚,這名文士竟然是兄弟賀若東的幕僚周劍南,這這是怎麼回事?
賀若弼建周劍南給自己使眼色,便喝令左右退下。
他這才緊張問周劍南道:「怎麼回事?」
「大將軍應該想得到吧!二爺已經投降了漢王殿下,糧食盡絕,他帶著十幾萬大軍一起投降了。」
賀若弼頹然坐下,他最擔心的情況果然發生了。
周劍南淡淡道:「恐怕情況比大將軍擔心的更嚴重十倍!」
「什麼情況?」
周劍南看了看外面,取出一封賀若東的親筆信遞給賀若弼,又壓低聲音道:「二爺殺了齊王,把齊王的人頭作為投名狀交給漢王。」
「什麼?」賀若弼驀地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