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真是爛攤子
可就這麼一支不管從戰略意義還是撐門面的部隊,純純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南大營修得格外敞亮,不論是建築構造,還是各種技術和配套設施,都跟吉林府的護衛旅有一比。
而在冊人數也是近五千人,比姜誠自己的護衛旅,整整多出一千人來。
然而這個「在冊人數」,就只是「在冊」而已——這事情姜誠倒也能理解,但只是他沒想過水份有多大。
「什麼,你是說四千八百多人的部隊,實際點出來連兩千都沒有!?」
姜誠大跌眼鏡。
除了最近以各種原因不在崗的一百多號,實際就只有一千四百多人;而這裡頭,還有鬧事的那些……也就是說,滿打滿算,整個齊齊哈爾近衛軍,只有他在校場上看到的那些了。
「吳幼權啊吳幼權,你,你這怎麼回事啊!?」
姜誠突然意識到問題比自己想的嚴重多了——這個狗屁吳泰勛是怎麼當的督軍?哦,四千人的部隊,四分之三都是吃空餉的!
還有隨隨便便,就能給人挑起事端的!
煩躁地抓了抓頭皮,姜誠深吸口氣:「這事……跟幼權提過嗎?呵,不過以我對他的了解,這貨就算知道,也只是裝看不見罷了。」
跟張漢卿馮庸這些人都不一樣,吳泰勛性格軟弱,還不如他那倔強的妹妹吳赤芳。
對於他處置不了的事情,這貨往往是採取不聞不問得過且過的態度……黑省吃空餉的問題必然是塌方式的,必然是牽連甚大。
真的鬧大了,他自己這個督軍干不乾的住都兩說。
「姜爺,這事,以我看處理的不好,會惹出大麻煩啊。而且……就算處理得當,將來不也是黑省討便宜麼?」
李景林斟酌著措辭繼續往下說,「我看,不如只是幫他們整理原有部隊便是了——」
「至於是否滿編滿員,讓他們黑省自己處理吧?」
他這建議,對於姜誠來說肯定是最穩妥的。
可要不了多久,日本就會全面入侵東北,黑省還是這麼一副爛攤子的話,還打個屁!
而且不止眼下軍隊的問題,黑省還有一屁股的麻煩,幾乎都是這對父子挖下的坑……在九一八之前,姜誠必須全部處理完成。
「我明白,你是擔心激起兵變和幼權的不滿是吧?」
姜誠背合著雙手在辦公室內踱步,「這事,你且放心著,我既然讓你干,肯定不會出事。」
「這段時間你且負責訓練,咱帶來的教官和文職,都得統統用起來——」
「另外,不要怕用重典,黑省的部隊,得下一帖猛藥了!」
…………
當天,姜誠又見了李學棟,對他的再三檢討也算是認了帳。
但作為懲處,姜誠還是給他降了級,並告知洮南的吳泰勛,此人要留崗查看。
而那些鬧事的士兵,當天也是苦澀地啞了火……被李景林派出的兩名教官挨個審查:
經過三天的嚴格審查,有大約一百多人不符合規定,被當場處以「記過」處分。
如果再有審核不過關者,便要開除並永不錄用了。
這一鬧整個南大營被肅清,徵兵工作緊接著便開始了……隨著大批新兵入伍,這些老兵感覺到了「威脅」,畢竟姜爺說了,將來誰漲不漲軍餉和賞錢,是要看各項綜合評分的。
這些個新兵蛋子來得晚,萬一名次比自己還前,那面子可往哪兒擱?
於是在危機感的促動下,這些個當兵的一個賽一個的嗷嗷訓練,個別些怕學科補不起來,還天天追著那些老師提問,整個南大營的素質在肉眼可見的提升。
近衛軍在慢慢走向正軌,而前去各地檢查的馬占山等人也回來了。
在冊人數基本跟估計的差不多——除了個別兩地,其餘或重或輕都有各種空餉情況。
姜誠抓著頭皮,回望著一臉尷尬笑容的馬占山:「這種問題,持續得有幾年了吧?」
馬占山嘿嘿一笑:「看您說的……放眼整個關外,不吃兵血,有幾個娶得起姨太太的?」
「上各家各戶看看,誰家姨太太多,誰家田產和存款子多,那就一準幹這事沒跑啊!」
武器清點是由關致遠統計的——整個黑省交上來的裝備情況讓姜誠苦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雖說這幾年他賣給吳俊升裝備不少,可看這數據,派下去的連三分之一都沒。
黑省,尤其是臨近老毛子邊區的那幾個地方,很多部隊那叫一個裝備奇差:
一個班分不到一條槍的比比皆是,關致遠匯報,為了應付這次檢查,有的部隊還臨時抓了農民充數——
這些人一天軍營沒進過,昨晌午還掄鋤頭呢,第二天一早就披上軍裝站隊伍裡頭了。
「我現在想掐死那個吳幼權了。」
姜誠幾乎咬牙切齒,「他這個督軍怎麼當的,下頭人就這麼胡鬧,除了欺負老百姓,當土匪似得砸窯,還能幹點啥?」
「這指望他們打日本人呢……難怪,」
難怪鬼子一來,一大票都成了偽軍賣國賊。
「行了咱都想想怎麼處置這事吧。」
姜誠斂住脾氣,繼續往下說道,「把我的命令傳達下去,各地駐軍派出兩名代表前來齊齊哈爾……我得把接下來的工作都給安排下去——」
「徵兵,整軍,重新調配裝備……另外,咱的人得負責檢查,就像若干年前整軍經武那樣,合格一個,提拔一個,要是再檢查通過不了,老子可要大開殺戒了!」
馬占山知道他肯定要來真的,旋即點頭一口應了下來:「這事我會安排的——但姜爺,我始終有點不明白,您這麼大刀闊斧的,是有什麼要緊的緣由麼?」
「我看眼下還太平得很,老毛子那頭也安靜,至於小鬼子,咱連著收拾他們幾次了,也只是派人來談了;」
「這整軍是都整,可這麼急,似乎沒什麼必要吧?」
姜誠明白,他是在提醒自己,若沒有太大的緣由,還是不要把大夥逼得這麼急——慢火細熬比較穩妥。(本章完)
南大營修得格外敞亮,不論是建築構造,還是各種技術和配套設施,都跟吉林府的護衛旅有一比。
而在冊人數也是近五千人,比姜誠自己的護衛旅,整整多出一千人來。
然而這個「在冊人數」,就只是「在冊」而已——這事情姜誠倒也能理解,但只是他沒想過水份有多大。
「什麼,你是說四千八百多人的部隊,實際點出來連兩千都沒有!?」
姜誠大跌眼鏡。
除了最近以各種原因不在崗的一百多號,實際就只有一千四百多人;而這裡頭,還有鬧事的那些……也就是說,滿打滿算,整個齊齊哈爾近衛軍,只有他在校場上看到的那些了。
「吳幼權啊吳幼權,你,你這怎麼回事啊!?」
姜誠突然意識到問題比自己想的嚴重多了——這個狗屁吳泰勛是怎麼當的督軍?哦,四千人的部隊,四分之三都是吃空餉的!
還有隨隨便便,就能給人挑起事端的!
煩躁地抓了抓頭皮,姜誠深吸口氣:「這事……跟幼權提過嗎?呵,不過以我對他的了解,這貨就算知道,也只是裝看不見罷了。」
跟張漢卿馮庸這些人都不一樣,吳泰勛性格軟弱,還不如他那倔強的妹妹吳赤芳。
對於他處置不了的事情,這貨往往是採取不聞不問得過且過的態度……黑省吃空餉的問題必然是塌方式的,必然是牽連甚大。
真的鬧大了,他自己這個督軍干不乾的住都兩說。
「姜爺,這事,以我看處理的不好,會惹出大麻煩啊。而且……就算處理得當,將來不也是黑省討便宜麼?」
李景林斟酌著措辭繼續往下說,「我看,不如只是幫他們整理原有部隊便是了——」
「至於是否滿編滿員,讓他們黑省自己處理吧?」
他這建議,對於姜誠來說肯定是最穩妥的。
可要不了多久,日本就會全面入侵東北,黑省還是這麼一副爛攤子的話,還打個屁!
而且不止眼下軍隊的問題,黑省還有一屁股的麻煩,幾乎都是這對父子挖下的坑……在九一八之前,姜誠必須全部處理完成。
「我明白,你是擔心激起兵變和幼權的不滿是吧?」
姜誠背合著雙手在辦公室內踱步,「這事,你且放心著,我既然讓你干,肯定不會出事。」
「這段時間你且負責訓練,咱帶來的教官和文職,都得統統用起來——」
「另外,不要怕用重典,黑省的部隊,得下一帖猛藥了!」
…………
當天,姜誠又見了李學棟,對他的再三檢討也算是認了帳。
但作為懲處,姜誠還是給他降了級,並告知洮南的吳泰勛,此人要留崗查看。
而那些鬧事的士兵,當天也是苦澀地啞了火……被李景林派出的兩名教官挨個審查:
經過三天的嚴格審查,有大約一百多人不符合規定,被當場處以「記過」處分。
如果再有審核不過關者,便要開除並永不錄用了。
這一鬧整個南大營被肅清,徵兵工作緊接著便開始了……隨著大批新兵入伍,這些老兵感覺到了「威脅」,畢竟姜爺說了,將來誰漲不漲軍餉和賞錢,是要看各項綜合評分的。
這些個新兵蛋子來得晚,萬一名次比自己還前,那面子可往哪兒擱?
於是在危機感的促動下,這些個當兵的一個賽一個的嗷嗷訓練,個別些怕學科補不起來,還天天追著那些老師提問,整個南大營的素質在肉眼可見的提升。
近衛軍在慢慢走向正軌,而前去各地檢查的馬占山等人也回來了。
在冊人數基本跟估計的差不多——除了個別兩地,其餘或重或輕都有各種空餉情況。
姜誠抓著頭皮,回望著一臉尷尬笑容的馬占山:「這種問題,持續得有幾年了吧?」
馬占山嘿嘿一笑:「看您說的……放眼整個關外,不吃兵血,有幾個娶得起姨太太的?」
「上各家各戶看看,誰家姨太太多,誰家田產和存款子多,那就一準幹這事沒跑啊!」
武器清點是由關致遠統計的——整個黑省交上來的裝備情況讓姜誠苦笑。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雖說這幾年他賣給吳俊升裝備不少,可看這數據,派下去的連三分之一都沒。
黑省,尤其是臨近老毛子邊區的那幾個地方,很多部隊那叫一個裝備奇差:
一個班分不到一條槍的比比皆是,關致遠匯報,為了應付這次檢查,有的部隊還臨時抓了農民充數——
這些人一天軍營沒進過,昨晌午還掄鋤頭呢,第二天一早就披上軍裝站隊伍裡頭了。
「我現在想掐死那個吳幼權了。」
姜誠幾乎咬牙切齒,「他這個督軍怎麼當的,下頭人就這麼胡鬧,除了欺負老百姓,當土匪似得砸窯,還能幹點啥?」
「這指望他們打日本人呢……難怪,」
難怪鬼子一來,一大票都成了偽軍賣國賊。
「行了咱都想想怎麼處置這事吧。」
姜誠斂住脾氣,繼續往下說道,「把我的命令傳達下去,各地駐軍派出兩名代表前來齊齊哈爾……我得把接下來的工作都給安排下去——」
「徵兵,整軍,重新調配裝備……另外,咱的人得負責檢查,就像若干年前整軍經武那樣,合格一個,提拔一個,要是再檢查通過不了,老子可要大開殺戒了!」
馬占山知道他肯定要來真的,旋即點頭一口應了下來:「這事我會安排的——但姜爺,我始終有點不明白,您這麼大刀闊斧的,是有什麼要緊的緣由麼?」
「我看眼下還太平得很,老毛子那頭也安靜,至於小鬼子,咱連著收拾他們幾次了,也只是派人來談了;」
「這整軍是都整,可這麼急,似乎沒什麼必要吧?」
姜誠明白,他是在提醒自己,若沒有太大的緣由,還是不要把大夥逼得這麼急——慢火細熬比較穩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