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田狀狀和青影廠
2002年的北平已經初現早高峰的端倪,路寬起了個大早,還是趕了個晚集,一直到早上9點多才趕到北電。
今天是四試放榜的日子。
北電是所很小的校園,小到周圍根本聚集不起其他大學都有的商業街、廉租房、小吃一條街等標配。
放榜這一天,薊門橋北側又習慣性得「行路難」了。
路寬跟在排隊人群後面,聽著媒體的女外景主持拿著話筒播音。
「大家好,今天是北電四試放榜的日子,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北平電影學院的門口。」
女主持示意攝像機鏡頭拉遠:「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此前從北電招生辦我們拿到了今年的相關數據,最火的表演系今年考生有4000人之多,而錄取比例已經達到了1:130,令人咋舌!」
路寬面無表情地在人海中隨波逐流,僅僅是表演系今天就有4000人來看榜,這隊一時半會兒是擠不進去了。
今天如果他被擠得缺胳膊少腿了,徐京蕾和趙微是要負全責的。
不誇張地說,他們倆、特別是趙微從《還珠》之後的走紅,徹底引爆了京城兩所藝校的報考熱度。
「這位同學,請問你是今年的考生嗎?」
莫名被cue,路寬愣了一會兒,旋即很有鏡頭感地微笑回答問題:「是的。」
「請問報的是表演系嗎?」
「導演系。」
女主持人一會兒也擠不到前面去,索性就逮住了路寬使勁薅,多積累點採訪素材好剪片。
「你的外形條件很不錯啊,請問為什麼不是表演系是導演系呢?」
路寬這才打眼看去,才發現是《電影頻道》的金緯嘛,2003年正式主持《華國電影報導》,這會兒看來才混到外景。
閒著也是閒著,路老闆決定跟她嘮十塊錢的。
「為什麼要報導演系?因為我本來可以靠臉吃飯,最終還是選擇了靠才華。」
金緯和攝像師愣了下,沒見過這麼講話的學生,太跳脫了。
她硬著頭皮繼續採訪:「現在應該還沒看到榜哈,請問如果你落榜了會怎麼選擇?」
「回家繼承十個億的家產。」
「噗哈哈哈!」圍觀人群一陣爆笑,就算他臉色再平淡,大家也看出來這是開玩笑的了。
金緯倒是覺得這樣的節目效果會比較好,給出很正面的回應:「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哈,我覺得沒考上也不要氣餒,人生還有很多機會。」
路老闆喝不下她這碗雞湯:「金子才會發光,我是玻璃碴子,只能反光!」
劉曉麗母女此時也在擁擠的人潮中,離採訪的小圈子不遠,小姑娘被他的經典語錄頻頻逗笑。
「茜茜,這個小路還挺幽默的呢。」
劉伊妃眼前仍然浮現那天在樓梯口的一幕,脫口而出:「嗯,就是不愛洗手。」
「啊?」
金緯被他一句話逗得上氣不接下氣,決心今天把這個樂子人挖掘到底。
「大家都知道北電導演系的四輪面試是非常難的,請問你有什麼心得嗎,或者說有什麼可以讓評委老師眼前一亮的經驗?」
「沒有,想讓評委眼前一亮應該去學電焊,別學導演。」
「哈哈哈哈!」、「這是相聲系的吧!」
反正隊也排不動,周圍的學生和家長們索性停下腳步看現場直播,聽這小伙子說話比看春晚有意思。
攝影師給金緯使了個眼色,她點頭示意收到,開始為採訪收尾:「好的,感謝這位同學的金玉良言,祝你榜上有名!」
路寬看了看表準備轉身離開,看榜的事情托張松文找人給自己掃一眼就得了。
好容易擠出人群,突然感覺肩膀被拍了一下,入眼是一位臉上溝壑縱橫的大爺。
「你別看了,四試第一,準備文化考試吧。」
「田老師好!」
路寬心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正好跟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導演套套近乎,好跟青影廠接觸。
後娛樂時代的年輕人似乎對這位和張一謀、陳開歌同時代的導演知之甚少,因為他的作品太少也太晦澀,他作品的最大標籤:看不懂。
他的「看不懂電影」處女作《九月》在北影廠舉行看片會,結束之後,現場的觀眾和看電影時一樣安靜和禮貌,蓋因根本看不懂,無法討論;
他的《獵場扎撒》因為太過晦澀難懂給領導整生氣了,還是時任文化部藝術顧問的荷蘭紀錄片導演伊文思給說話才過審,結果他立馬拍了個《盜馬賊》,這回鐵粉伊文思也頂不住了,晚上悄悄地和田狀狀說:能不能再給我放一遍。
不過這部電影後來被正在故宮拍《末代皇帝》的貝托魯奇請求送到威尼斯去,他正是那一屆的電影節主席。
藝術造詣暫且不論,其人是一位有德長者,這是業內公認,對於電影行業的同事、後輩,但有所需,是不遺餘力。
只可惜門生里出了一個金剪子,在二級市場裡興風作浪。
「田老師,我有個劇本想請您看看。」
田狀狀驚奇地看著他,還以為這就是個普通高中生呢,想到他那天在台上對張一謀劇本的評價,便領著他往隔壁北影廠走去。
以這位的資歷和家世,在北影廠北電都是能直接刷臉的存在,找了間辦公室,田狀狀好整以暇地看起路寬的《爆裂鼓手》。
通讀了一遍,標準的好萊塢範式的結構讓他暗暗點頭。
幾處鏡頭運用也很巧妙,如老師莊重進入排練室前的三個時鐘特寫,電影開場的由遠及近、再從遠景靠近主角。
「劇本不錯啊,燈光和攝影都有自己的想法,你這是有導演基礎啊?」
路寬謙虛笑道:「自己瞎琢磨,呵呵。」
「拍攝團隊呢,有人投資嗎?」田狀狀也很清楚青年導演的桎梏,擰開杯蓋吹了吹滾燙的茶水。
「東拼西湊了點勉強能支起個攤子,拍攝單位想掛在學校青影廠這邊,田老師您看能不能給寫個條子?」見田狀狀有意提攜,也就趁機道出請求。
「我寫什麼條子!我也不是系主任,也不是校領導的。」田狀狀擺擺手。
路寬心想你就裝吧,誰不知道您老人家什麼背景。
田狀狀思忖了一會兒,左右是北電導演系的新生,青年導演自己找來投資敢於嘗試,於情於理該支持一把。
「你先準備組織勘景畫分鏡頭,把主創人員湊齊,青影廠那邊我去打招呼。」
「感謝田老師!」
路寬暗暗握緊拳手,最後一環補齊,開機指日可待了。
今天是四試放榜的日子。
北電是所很小的校園,小到周圍根本聚集不起其他大學都有的商業街、廉租房、小吃一條街等標配。
放榜這一天,薊門橋北側又習慣性得「行路難」了。
路寬跟在排隊人群後面,聽著媒體的女外景主持拿著話筒播音。
「大家好,今天是北電四試放榜的日子,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北平電影學院的門口。」
女主持示意攝像機鏡頭拉遠:「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此前從北電招生辦我們拿到了今年的相關數據,最火的表演系今年考生有4000人之多,而錄取比例已經達到了1:130,令人咋舌!」
路寬面無表情地在人海中隨波逐流,僅僅是表演系今天就有4000人來看榜,這隊一時半會兒是擠不進去了。
今天如果他被擠得缺胳膊少腿了,徐京蕾和趙微是要負全責的。
不誇張地說,他們倆、特別是趙微從《還珠》之後的走紅,徹底引爆了京城兩所藝校的報考熱度。
「這位同學,請問你是今年的考生嗎?」
莫名被cue,路寬愣了一會兒,旋即很有鏡頭感地微笑回答問題:「是的。」
「請問報的是表演系嗎?」
「導演系。」
女主持人一會兒也擠不到前面去,索性就逮住了路寬使勁薅,多積累點採訪素材好剪片。
「你的外形條件很不錯啊,請問為什麼不是表演系是導演系呢?」
路寬這才打眼看去,才發現是《電影頻道》的金緯嘛,2003年正式主持《華國電影報導》,這會兒看來才混到外景。
閒著也是閒著,路老闆決定跟她嘮十塊錢的。
「為什麼要報導演系?因為我本來可以靠臉吃飯,最終還是選擇了靠才華。」
金緯和攝像師愣了下,沒見過這麼講話的學生,太跳脫了。
她硬著頭皮繼續採訪:「現在應該還沒看到榜哈,請問如果你落榜了會怎麼選擇?」
「回家繼承十個億的家產。」
「噗哈哈哈!」圍觀人群一陣爆笑,就算他臉色再平淡,大家也看出來這是開玩笑的了。
金緯倒是覺得這樣的節目效果會比較好,給出很正面的回應:「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哈,我覺得沒考上也不要氣餒,人生還有很多機會。」
路老闆喝不下她這碗雞湯:「金子才會發光,我是玻璃碴子,只能反光!」
劉曉麗母女此時也在擁擠的人潮中,離採訪的小圈子不遠,小姑娘被他的經典語錄頻頻逗笑。
「茜茜,這個小路還挺幽默的呢。」
劉伊妃眼前仍然浮現那天在樓梯口的一幕,脫口而出:「嗯,就是不愛洗手。」
「啊?」
金緯被他一句話逗得上氣不接下氣,決心今天把這個樂子人挖掘到底。
「大家都知道北電導演系的四輪面試是非常難的,請問你有什麼心得嗎,或者說有什麼可以讓評委老師眼前一亮的經驗?」
「沒有,想讓評委眼前一亮應該去學電焊,別學導演。」
「哈哈哈哈!」、「這是相聲系的吧!」
反正隊也排不動,周圍的學生和家長們索性停下腳步看現場直播,聽這小伙子說話比看春晚有意思。
攝影師給金緯使了個眼色,她點頭示意收到,開始為採訪收尾:「好的,感謝這位同學的金玉良言,祝你榜上有名!」
路寬看了看表準備轉身離開,看榜的事情托張松文找人給自己掃一眼就得了。
好容易擠出人群,突然感覺肩膀被拍了一下,入眼是一位臉上溝壑縱橫的大爺。
「你別看了,四試第一,準備文化考試吧。」
「田老師好!」
路寬心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正好跟這位德高望重的大導演套套近乎,好跟青影廠接觸。
後娛樂時代的年輕人似乎對這位和張一謀、陳開歌同時代的導演知之甚少,因為他的作品太少也太晦澀,他作品的最大標籤:看不懂。
他的「看不懂電影」處女作《九月》在北影廠舉行看片會,結束之後,現場的觀眾和看電影時一樣安靜和禮貌,蓋因根本看不懂,無法討論;
他的《獵場扎撒》因為太過晦澀難懂給領導整生氣了,還是時任文化部藝術顧問的荷蘭紀錄片導演伊文思給說話才過審,結果他立馬拍了個《盜馬賊》,這回鐵粉伊文思也頂不住了,晚上悄悄地和田狀狀說:能不能再給我放一遍。
不過這部電影後來被正在故宮拍《末代皇帝》的貝托魯奇請求送到威尼斯去,他正是那一屆的電影節主席。
藝術造詣暫且不論,其人是一位有德長者,這是業內公認,對於電影行業的同事、後輩,但有所需,是不遺餘力。
只可惜門生里出了一個金剪子,在二級市場裡興風作浪。
「田老師,我有個劇本想請您看看。」
田狀狀驚奇地看著他,還以為這就是個普通高中生呢,想到他那天在台上對張一謀劇本的評價,便領著他往隔壁北影廠走去。
以這位的資歷和家世,在北影廠北電都是能直接刷臉的存在,找了間辦公室,田狀狀好整以暇地看起路寬的《爆裂鼓手》。
通讀了一遍,標準的好萊塢範式的結構讓他暗暗點頭。
幾處鏡頭運用也很巧妙,如老師莊重進入排練室前的三個時鐘特寫,電影開場的由遠及近、再從遠景靠近主角。
「劇本不錯啊,燈光和攝影都有自己的想法,你這是有導演基礎啊?」
路寬謙虛笑道:「自己瞎琢磨,呵呵。」
「拍攝團隊呢,有人投資嗎?」田狀狀也很清楚青年導演的桎梏,擰開杯蓋吹了吹滾燙的茶水。
「東拼西湊了點勉強能支起個攤子,拍攝單位想掛在學校青影廠這邊,田老師您看能不能給寫個條子?」見田狀狀有意提攜,也就趁機道出請求。
「我寫什麼條子!我也不是系主任,也不是校領導的。」田狀狀擺擺手。
路寬心想你就裝吧,誰不知道您老人家什麼背景。
田狀狀思忖了一會兒,左右是北電導演系的新生,青年導演自己找來投資敢於嘗試,於情於理該支持一把。
「你先準備組織勘景畫分鏡頭,把主創人員湊齊,青影廠那邊我去打招呼。」
「感謝田老師!」
路寬暗暗握緊拳手,最後一環補齊,開機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