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柔情《等待》,洞簫唯美開局
霓喬心裡尋思,這小男人跟自己想一塊了,都想先談錢,嘻嘻!
慕青說道:「我從黎教授那邊了解過,你之前給姜導寫過曲子,費用是五百萬,考慮到《最後的傾訴》已經火了,再加上你還要原創一首片尾曲,我給你一千萬的酬勞,這一千萬,是我買下你十年的版權費用,你看怎麼樣?」
「你也不用著急答覆我,畢竟這不是小事,可以考慮考慮!」
霓喬看向樂陽,她在等樂陽的意思。
慕青心裡無奈的笑了笑,這倆人到底誰是老闆呢,怎麼霓喬啥事都聽樂陽的,拜託你才是老闆好吧,拿出你老闆的氣勢來。
你現在這麼唯唯諾諾的模樣,倒像個聽話乖巧的小媳婦。
「我現在就可以答覆你,你的條件,我同意!」樂陽說道。
說實話這個價已經不低了,甚至已經是頂到頭的天價了。
樂陽現在雖然火,但畢竟是新人,如果沒有黎教授這層關係,他頂多就拿一百萬。
不論是姜衛,還是慕青,很大程度上都是看黎濟平的面子才給這麼高價錢,畢竟黎濟平都已經放話出去,要收樂陽做關門弟子。
這關門弟子幹嘛的,一般都是傳承衣缽的。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黎濟平對樂陽的重視。
再加上樂陽的歌曲質量,的確很好,所以這些大導演願意出高價買樂陽的作品。
「那好,咱們現在就簽合同!」慕青順勢從包里拿出來了兩份合同。
「額,導演,你這八成是猜到我會當場同意了吧,合同都準備好了!」樂陽說道。
「只是猜個大概,因為我給的價已經很高了,一般人都不會拒絕的!」慕青說道。
「說的也是!」
於是,樂陽和霓喬,共同把合同看了一遍,確認沒什麼補充條款之後,樂陽就簽字了。
「您給我三天時間,到時候我把曲子給您發過去!」樂陽說道。
「好,那你記一下我的郵箱,另外,我的電話和微信,你也存一下,以後有事方便聯繫!」慕青說道。
「好嘞!」
樂陽當場掃碼,加了慕青的微信。
微信名:平淡才是真。
唔……就很中年女人!
倒是很適合她,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來她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的。
個性簽名:優雅是歲月的沉澱。
頭像是一朵樂陽叫不出來名字的花,總得來說,就都很中年女人!
說到這,霓喬的微信名就很體現她的作風了。
捏碎你的虛偽。
個性簽名:沒事別犯賤,否則我一定讓你後悔!
頭像是她的自拍照,一頭波浪長發遮住了半張臉,只露出了瓊鼻和豐潤的嘴唇,還有那容易讓人沉醉的眼神。
看起來女孩子基本上都喜歡自拍,尤其敢把自拍當頭像的,要麼就是自戀,要麼就是真的好看。
送走了慕青,樂陽開始籌備寫歌。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悶頭寫。
花了兩個小時,就寫好了曲子。
那麼接下來,就得進錄音棚了。
現在青禾傳媒有固定合作的一家頂級錄音棚,雖然費用很高,但設備齊全。
這次進錄音棚,樂陽要完成兩首歌,分別是《等待》和《精舞門》。
難度上講,《等待》要更難一點,因為這首歌要用到一種特殊的樂器。
洞簫!
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族樂器,一般用於和古琴合奏,或者獨奏,通常只有大型的絲竹樂隊才會有洞簫的演奏者。
這種樂器的音色圓潤輕柔,特別適合獨奏或者重奏。
其音域經常用的有D1到D3,可演奏的區間在三個完整八度以上,D1到D4或者更廣。
從樂器特徵分類的話,洞簫屬於是管樂,就樂陽以前在音樂學院學到的知識中,有專門講解洞簫的。
在古代,簫是用竹管編排而成,所以也稱排簫。
排簫以蠟蜜封底,無封底者稱洞簫。後稱單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為洞簫,其發音清幽淒婉。
要真說起洞簫的起源,發展,那就費時間了,單是這個小小的樂器,就能出一本書了。
現在除了專業樂團,基本上很少有人會吹洞簫了,年輕人喜歡的都是吉他鋼琴架子鼓什麼的,傳統樂器已經沒落了,而且說實話,傳統樂器的學習門檻比較高,沒點天賦的人還真學不會。
舉個例子,嗩吶。
樂陽記得前世有一部電影叫《百鳥朝鳳》,就是講嗩吶的傳承,這種樂器,的確經常用於紅白喜事,尤其在關中地區,甚至那首《百鳥朝鳳》,就是在葬禮上吹給德高望重的逝者。
影片中有兩個小娃娃拜師學藝,師傅首先就要測試孩子的肺活量,以此來判斷適不適合學嗩吶。
但,天賦也是一塊敲門磚,有天賦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學會,後期還得加倍苦練才行。
就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誰還會靜下心來學一門傳統樂器啊。
都在用錄音棚里的音色合成器了,你想用什麼樂器,這個設備都能做出來,非常方便簡潔,所以數位技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讓樂團的生存更加艱難。
為了保證歌曲質量,最終,樂陽還是動用了黎濟平的關係,在音樂學院找了一個會演奏洞簫的學生,然後來錄音棚錄音,前前後後演奏了很多遍,樂陽留夠了剪輯的素材,這才讓學生回去了。
然後就是做伴奏,樂陽根據記憶,儘可能的還原。
可能有些人說,這個文抄其實很簡單。
原版用什麼樂器,你跟著用就是了。
但其實,並不簡單。
如果不是前世,樂陽把這些經典作品的曲子,伴奏,甚至樂理,都研究過,他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錄音,更不可能還原的那麼接近。
記得音樂學院有一門課是音樂賞析,每次上課,樂陽和其他同學,都會對經典作品進行分析。
這種賞析的範圍很廣,流行樂,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類別,其他的類別,比如古典樂,民族樂,爵士樂,甚至是搖滾,重金屬……
伴奏做好之後,樂陽開始錄人聲。
還是用帝王之聲,不過唱《等待》的時候,要把帝王柔情,融合進指點江山的霸氣之中,這種感情需要很高的技巧,也不是一兩遍就能完成的。
「我為什麼還在等待」
「我們不知道為何能這樣痴情」
「明知輝煌」
「過後是暗淡」
……
唯美的前奏里,洞簫穿插著其他樂器的聲音,不同於《最後的傾訴》鼓聲開局,大氣磅礴,《等待》的開局,柔和靜美,帝王之聲也多了幾分柔情,讓人立刻就能感覺出來,原來那個霸氣的帝王也有柔情的一面。
根據樂陽的理解,這首歌也正好詮釋了劉徹內心深處最細膩,最孤獨的情感。
畢竟帝王也是人,是人就有成長,在成長道路上,劉徹也遇到過很多阻力和困難,當然還有朋友,女人,等等!
慕青說道:「我從黎教授那邊了解過,你之前給姜導寫過曲子,費用是五百萬,考慮到《最後的傾訴》已經火了,再加上你還要原創一首片尾曲,我給你一千萬的酬勞,這一千萬,是我買下你十年的版權費用,你看怎麼樣?」
「你也不用著急答覆我,畢竟這不是小事,可以考慮考慮!」
霓喬看向樂陽,她在等樂陽的意思。
慕青心裡無奈的笑了笑,這倆人到底誰是老闆呢,怎麼霓喬啥事都聽樂陽的,拜託你才是老闆好吧,拿出你老闆的氣勢來。
你現在這麼唯唯諾諾的模樣,倒像個聽話乖巧的小媳婦。
「我現在就可以答覆你,你的條件,我同意!」樂陽說道。
說實話這個價已經不低了,甚至已經是頂到頭的天價了。
樂陽現在雖然火,但畢竟是新人,如果沒有黎教授這層關係,他頂多就拿一百萬。
不論是姜衛,還是慕青,很大程度上都是看黎濟平的面子才給這麼高價錢,畢竟黎濟平都已經放話出去,要收樂陽做關門弟子。
這關門弟子幹嘛的,一般都是傳承衣缽的。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黎濟平對樂陽的重視。
再加上樂陽的歌曲質量,的確很好,所以這些大導演願意出高價買樂陽的作品。
「那好,咱們現在就簽合同!」慕青順勢從包里拿出來了兩份合同。
「額,導演,你這八成是猜到我會當場同意了吧,合同都準備好了!」樂陽說道。
「只是猜個大概,因為我給的價已經很高了,一般人都不會拒絕的!」慕青說道。
「說的也是!」
於是,樂陽和霓喬,共同把合同看了一遍,確認沒什麼補充條款之後,樂陽就簽字了。
「您給我三天時間,到時候我把曲子給您發過去!」樂陽說道。
「好,那你記一下我的郵箱,另外,我的電話和微信,你也存一下,以後有事方便聯繫!」慕青說道。
「好嘞!」
樂陽當場掃碼,加了慕青的微信。
微信名:平淡才是真。
唔……就很中年女人!
倒是很適合她,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出來她是經歷過一些事情的。
個性簽名:優雅是歲月的沉澱。
頭像是一朵樂陽叫不出來名字的花,總得來說,就都很中年女人!
說到這,霓喬的微信名就很體現她的作風了。
捏碎你的虛偽。
個性簽名:沒事別犯賤,否則我一定讓你後悔!
頭像是她的自拍照,一頭波浪長發遮住了半張臉,只露出了瓊鼻和豐潤的嘴唇,還有那容易讓人沉醉的眼神。
看起來女孩子基本上都喜歡自拍,尤其敢把自拍當頭像的,要麼就是自戀,要麼就是真的好看。
送走了慕青,樂陽開始籌備寫歌。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悶頭寫。
花了兩個小時,就寫好了曲子。
那麼接下來,就得進錄音棚了。
現在青禾傳媒有固定合作的一家頂級錄音棚,雖然費用很高,但設備齊全。
這次進錄音棚,樂陽要完成兩首歌,分別是《等待》和《精舞門》。
難度上講,《等待》要更難一點,因為這首歌要用到一種特殊的樂器。
洞簫!
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族樂器,一般用於和古琴合奏,或者獨奏,通常只有大型的絲竹樂隊才會有洞簫的演奏者。
這種樂器的音色圓潤輕柔,特別適合獨奏或者重奏。
其音域經常用的有D1到D3,可演奏的區間在三個完整八度以上,D1到D4或者更廣。
從樂器特徵分類的話,洞簫屬於是管樂,就樂陽以前在音樂學院學到的知識中,有專門講解洞簫的。
在古代,簫是用竹管編排而成,所以也稱排簫。
排簫以蠟蜜封底,無封底者稱洞簫。後稱單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為洞簫,其發音清幽淒婉。
要真說起洞簫的起源,發展,那就費時間了,單是這個小小的樂器,就能出一本書了。
現在除了專業樂團,基本上很少有人會吹洞簫了,年輕人喜歡的都是吉他鋼琴架子鼓什麼的,傳統樂器已經沒落了,而且說實話,傳統樂器的學習門檻比較高,沒點天賦的人還真學不會。
舉個例子,嗩吶。
樂陽記得前世有一部電影叫《百鳥朝鳳》,就是講嗩吶的傳承,這種樂器,的確經常用於紅白喜事,尤其在關中地區,甚至那首《百鳥朝鳳》,就是在葬禮上吹給德高望重的逝者。
影片中有兩個小娃娃拜師學藝,師傅首先就要測試孩子的肺活量,以此來判斷適不適合學嗩吶。
但,天賦也是一塊敲門磚,有天賦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輕輕鬆鬆的學會,後期還得加倍苦練才行。
就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誰還會靜下心來學一門傳統樂器啊。
都在用錄音棚里的音色合成器了,你想用什麼樂器,這個設備都能做出來,非常方便簡潔,所以數位技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讓樂團的生存更加艱難。
為了保證歌曲質量,最終,樂陽還是動用了黎濟平的關係,在音樂學院找了一個會演奏洞簫的學生,然後來錄音棚錄音,前前後後演奏了很多遍,樂陽留夠了剪輯的素材,這才讓學生回去了。
然後就是做伴奏,樂陽根據記憶,儘可能的還原。
可能有些人說,這個文抄其實很簡單。
原版用什麼樂器,你跟著用就是了。
但其實,並不簡單。
如果不是前世,樂陽把這些經典作品的曲子,伴奏,甚至樂理,都研究過,他也不可能一個人完成錄音,更不可能還原的那麼接近。
記得音樂學院有一門課是音樂賞析,每次上課,樂陽和其他同學,都會對經典作品進行分析。
這種賞析的範圍很廣,流行樂,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類別,其他的類別,比如古典樂,民族樂,爵士樂,甚至是搖滾,重金屬……
伴奏做好之後,樂陽開始錄人聲。
還是用帝王之聲,不過唱《等待》的時候,要把帝王柔情,融合進指點江山的霸氣之中,這種感情需要很高的技巧,也不是一兩遍就能完成的。
「我為什麼還在等待」
「我們不知道為何能這樣痴情」
「明知輝煌」
「過後是暗淡」
……
唯美的前奏里,洞簫穿插著其他樂器的聲音,不同於《最後的傾訴》鼓聲開局,大氣磅礴,《等待》的開局,柔和靜美,帝王之聲也多了幾分柔情,讓人立刻就能感覺出來,原來那個霸氣的帝王也有柔情的一面。
根據樂陽的理解,這首歌也正好詮釋了劉徹內心深處最細膩,最孤獨的情感。
畢竟帝王也是人,是人就有成長,在成長道路上,劉徹也遇到過很多阻力和困難,當然還有朋友,女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