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爭取時間
第662章 爭取時間
達倫·威爾遜本來就給陸嚴河準備了一篇發言稿,在稍後他們安排的記者電話採訪中用,陸嚴河直接拒絕了。
「達倫,我說一些我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拿著你給我的稿子說稿子上的這些話,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陸嚴河說,「後者這樣的工作,我是一定不做的。」
達倫·威爾遜只得點頭,笑著說:「你說了算。」
對於這種電話採訪,尤其是雙方都知道會要說什麼的電話採訪,陸嚴河其實一直有點抗拒,因為不想作秀。
不過,因為已經答應了別人,所以,甭管心裏面是怎麼想的,陸嚴河還是按照自己對於電影的感受,著重地誇了一下這部電影,以及愛德華·霍奇森的表現。
屆時,他們會怎麼推動這段話,把它擴散到目標人群的耳中,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達倫·威爾遜接了陸嚴河,一起去吃晚飯。
晚飯是他安排的,除了愛德華·霍奇森,還邀請了華如真,以及另一位他手下的客戶,一個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演員,王嘉琦。
王嘉琦的妝容是完全歐美風格。
對於這種打扮,陸嚴河不太欣賞,不過,這是每個人的審美。
陸嚴河也不會多說什麼。
王嘉琦有一部由她主演的劇集,在AMN電視台播,已經拍到了第三季。
一部劇能夠做到第三季,說明至少有一定的觀眾。
達倫·威爾遜這頓晚飯安排得一目了然——
王嘉琦好奇地跟陳梓妍那裡問了幾句中國現在的情況。
陳梓妍問:「你去過中國嗎?」
王嘉琦搖搖頭,說:「沒有,只聽我的爺爺奶奶他們說過,他們是津口人。」
陳梓妍:「哦?那離玉明很近。」
達倫·威爾遜說:「在從小就在美國長大的華裔人里,她的中文屬於說得很好的了。」
王嘉琦笑了笑,慵懶地撥弄了一下自己的頭髮,「也只是會說,不會寫,漢字都不認識幾個,主要是爺爺奶奶都只會說中文。」
幾個人說說笑笑。
各自就聊開了。
愛德華·霍奇森小聲對陸嚴河說:「陸,你接下來有在好萊塢的影視項目嗎?」
「有在談。」陸嚴河說,「明年要來拍《迷霧》的續集電影,不過,可能不會在美國拍攝。」
愛德華·霍奇森:「《迷霧》的續集明年開拍嗎?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都在期待這部電影,他們要是知道這個消息,肯定會非常興奮的。」
陸嚴河:「應該是這樣沒錯,我接到的消息是這樣。」
在很多的演員身上,其實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種在普通人身上很少見的「腔調」。
這種腔調不是說,他們自視高人一等,有一種貴族式的拿腔作調。而是一種「舞台腔調」,說話也好,動作也好,都仿佛隨時有一台攝影機在旁邊拍攝,你能明顯感覺到一種經過舞台雕琢的「戲劇感」。
比如愛德華·霍奇森,他說話就有一個習慣,會常常在他一句話結尾的時候,輔之以一個輕輕點頭的動作。
在表演中,這是一個加重情緒表達或者語氣表達的輔助動作,愛德華·霍奇森卻似乎用以表達,自己對於眼前正在說話交談的這個人的重視,以此讓對方有一種「被專注和被肯定」的感覺。
陸嚴河心中多少有幾分驚訝。
他驚訝自己現在對於這些東西的敏銳。
只是這樣的敏銳,多多少少影響了他現在跟人的交流。
畢竟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表演的成分。一個人只有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才會真的一點表演成分都沒有。
愛德華·霍奇森說:「我聽達倫說,你還是一個編劇,今年在荷西電影節拿了獎的《情書》,就是你編劇的作品。」
「是的。」陸嚴河問,「你看《情書》了嗎?」
愛德華·霍奇森搖搖頭,說:「一直忙著《辦公室風雲》的上映和宣傳,沒有去電影院。」
陸嚴河點點頭。
「回頭我會去看的。」愛德華·霍奇森說,「達倫跟我說過,這是一部非常有東方哲思的愛情電影。」
陸嚴河:「其實不看也沒有關係。」
他笑著擺擺手。
愛德華·霍奇森說:「但是,《情書》今年不打算在頒獎季有所作為嗎?它在美國拿到了八百萬多萬的票房,算是外語片裡、尤其是亞洲電影裡,成績最好的了,又有荷西電影節的兩座獎盃,達倫都說,如果好好運作和公關,《情書》不是沒有機會。」
「那需要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件事。」陸嚴河說,「而且,還不一定就能有所斬獲,每年多少電影都號稱要去衝刺頒獎季,可不是每一部好電影都適合你們美國的頒獎季。《辦公室風雲》這部電影很好,它也非常符合奧斯卡的口味,但如果把它放到西圖耳電影節這類型的電影節去競賽,得到的評價就肯定不如在美國頒獎季得到的評價高了。」
好電影和爛電影當然容易區分。
但是好電影和好電影之間,更多的其實是審美和偏好的選擇了。
以國師為例,《大紅燈籠高高掛》和《三槍拍案驚奇》孰好孰壞一目了然,可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菊豆》呢?
這兩部風格還比較像。
再換一個,《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歸來》呢?同一個導演,同一個女主角,拋開它們在各自時代背景下斬獲的榮譽,純粹從一個觀眾的角度,能清晰地衡量出,哪部電影更好嗎?
更不用說,不同導演、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好電影了。
陸嚴河的話,讓愛德華·霍奇森若有所思。
愛德華·霍奇森看向陸嚴河的眼神隨即發生了一些變化。
-
晚飯結束,各自離去的時候,愛德華·霍奇森跟達倫·威爾遜走在後面,小聲說:「陸嚴河似乎不太認同奧斯卡。」
達倫·威爾遜看了他一眼,小聲說:「他又不在好萊塢發展,他不像我們一樣以奧斯卡為最高榮譽,不是很正常嗎?別說他了,那些主要混電影節的人,他們也不怎麼待見奧斯卡,覺得奧斯卡就是一個商業化程度極高的漢堡包,這些事情,誰不知道。」
愛德華·霍奇森:「但是,他之前不是也衝擊過頒獎季嗎?我第一次認識他,就是因為《榮耀之路》那部電影。」
「那是他衝擊嗎?」達倫·威爾遜說,「那是綠谷為了給《榮耀之路》的美國發行上映做宣傳,主動為他在公關,他那段時間也就來了一兩趟,並沒有在這邊像真正的競爭者一樣去公關。」
愛德華·霍奇森:「我以為他很重視這邊。」
「也不能說不重視,不重視他就不會來這邊發展,不會把海外經紀代理簽到威廉士,也不會來拍《迷霧》和《颶風2》。」達倫·威爾遜說,「但是那不一樣,如果他真的看重好萊塢市場,真的更重視這邊,在《迷霧》之後,他就應該把重心放過來了。」
愛德華·霍奇森問:「那為什麼你還要把他推薦到《颶風2》這樣的電影裡?」
「愛德華,他不是來跟你們搶資源的,但他手上擁有的資源,卻可以給你們巨大的支持,就像這一次一樣。」達倫·威爾遜說,「你可以盤算一下,在好萊塢,像他這樣重心並不放在好萊塢發展、但是卻受到好萊塢尊重和熱捧的人,有幾個?我都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可能就被搶走了。」
愛德華·霍奇森聞言,頗為驚訝。
其實,達倫·威爾遜可以說算是一個對自己客戶比較負責任的經紀人了。
他帶的客戶,彼此之間基本上都不存在競爭關係,類型、路線很不一樣。
也正因為如此,達倫·威爾遜常常整合不同的資源,讓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好的、在他們當時階段不一定接觸得到的項目。
從達倫·威爾遜在愛德華·霍奇森今年沖頒獎季的舉動就可以看出來,他對自己客戶的支持力度。
在中國,這不罕見,在好萊塢卻並不是這樣。
因為經紀人和藝人之間,往往是僱傭和合作的關係,而且,一般情況下,經紀人也都分得很細,像愛德華·霍奇森沖獎,經紀人是不會做到像達倫·威爾遜這麼細緻,甚至動用自己的私人關係,請來陸嚴河站台。
愛德華·霍奇森或許不明白,但是,對於達倫·威爾遜的種種舉動,陸嚴河和陳梓妍卻很清楚他的用意。
在愛德華看來,達倫是動用了自己很大的人情,請來了他另一個客戶幫忙。
但是,對陸嚴河來說,達倫此舉也是一種信號:
達倫對自己的客戶,是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
今天愛德華需要,達倫可以為他找到陸嚴河。
未來有一天,如果陸嚴河有需要呢?
達倫是不是也一樣會這樣幫他?
「最關鍵的是,如果最後愛德華真的拿到了奧斯卡的提名,你很清楚,在這個過程中,達倫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陳梓妍笑笑,「這何嘗不是一種彰顯他實力的機會呢?你的勢頭這麼猛,達倫肯定也擔心你被別人挖走,必須要在你面前展示他的能量和實力,才能把你留住。」
「我也感覺到了,這一次過來,達倫對我的態度似乎有點不一樣了。」
「他是看到了你身上的價值。」陳梓妍說,「除了你作為演員、編劇的價值,還有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這一次為愛德華站台的價值。如果你對愛德華的支持真的幫助愛德華進一步打開了頒獎季的局面,那你就該煩惱,以後這樣的事情會絡繹不絕地來找你了。」
「可是,如果我說一句話就這麼管用,那別人不會質疑我影響了公平嗎?」
「這就是你不在好萊塢這個體系里,不懂他們的環境。為什麼好萊塢把公關放在檯面上?因為只要你確實是在推薦一部好電影,你沒有在說假話,你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好的電影被更多人看到,推薦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陳梓妍頓了一下,接著說,「你知道,我們常常說公平,是要摒除一切會影響到過程和結果的因素,所以講瓜田李下,講要避嫌,但在奧斯卡的頒獎季,他們更在意的最後的獎項結果,是否配得上這個獎項,各方各顯神通,只要不出現明面上的賄賂、買票,這種公關和運作的能力,也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
陸嚴河點點頭。
「還有一件事,剛才王嘉琦跟我透露了一個消息,陳品河除了跟《毀滅日》在接觸,還在接觸Maxine的一部劇,這部劇的女主角聯繫了王嘉琦,男主角,他們在考慮陳品河。」陳梓妍說。
陸嚴河一聽,馬上正色。
「之前你說,以後陳品河的項目,你都打算狙掉,那這部劇,你有想法嗎?」陳梓妍問。
「當然。」陸嚴河點頭,「該狙就狙,Maxine的劇……他們怎麼直接找了陳品河,沒有去找江軍呢?」
江軍跟陳品河年齡相仿,一般來說,找陳品河出演的角色,江軍也能演才對。
而江軍靠著《魷魚遊戲》,一躍成為了當下最火的男演員之一。
陳梓妍說:「這個就不知道了,但是,優先找陳品河很正常,他早年在國際上還是取得了很多的矚目的,江軍即使火了,論演員的成就,論地位,都還是無法跟陳品河相比。」
「我還以為至少Maxine的劇集,在他們兩個人之間,肯定會優先選擇江軍。」
陳梓妍:「這也未必,我得先去了解一下,Maxine這部劇到底是什麼情況,也許這部劇Maxine就只負責出錢,在國內找了別的公司來承制的,那個公司,跟陳品河合作過。當然,就算沒有合作過,他們優先找陳品河也再正常不過,現在如果讓人在你和陳品河之間做個選擇,可能大家還要猶豫一下,但在他和江軍之間……你高估江軍了。」
陸嚴河冷靜了下來。
他意識到自己剛才是有一點不切實際了。
他對陳品河的厭惡,比他所以為的還要深,甚至都影響到他基礎的判斷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江軍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不能夠獲得跟陳品河匹敵的實力。」陳梓妍說,「至少,在國內劇集這一塊,江軍這幾年屬於天花板的成績了。」
江軍在圈內素有無冕之王的稱號。
演技一流,只是曾經不火,在年輕的那段時間,並沒有拿到什麼成績。
現在,江軍名氣大漲,不缺熱度,又靠《魷魚遊戲》提名了金球獎劇集類的最佳男主角,地位飛升,只差後續再多拿幾個獎來夯實他的地位了。
陸嚴河馬上就開始盤算,確實,如果靠他自己的話,他跟陳品河就不是一個賽道的,想狙他的資源,也很難狙中,還是得有像江軍這樣在各個方面可以跟陳品河正面剛的演員才行。
陸嚴河自己不能演,但是可以做導演,可以投資,也可以寫劇本。
他腦海中瞬間划過很多個劇本。
票房爆了的,拿獎的,觀眾口碑特別好的……
陸嚴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的眼睛裡燃起了熊熊烈火。
陳梓妍問:「路內·里斯那邊有消息了嗎?」
「還沒有。」陸嚴河恢復冷靜,搖頭,「他看劇本估計也要時間吧,沒有那麼快可以給我回復。」
「我聽說Parameter已經在過陳品河的出演合同了。」陳梓妍說,「陳品河那邊突然開始催Parameter這邊的合同進度了,我猜他那邊應該是聽說了我們過來的消息。」
「那我們得加快進度了,如果合同簽了,再想讓Parameter改變主意,難度就比現在大多了。」陸嚴河皺眉,「但是我們也不好去催路內。」
「那就找個理由,讓Parameter不急著跟陳品河簽合同。」陳梓妍說,「有一個辦法,我們主動開門見山去聯繫Parameter,告訴他們,我們聽說了這個項目,如果他們還沒有定演員的話,我們想要跟他們聊一聊合作的可能。」
陸嚴河一愣。
「這樣能夠拖延他們跟陳品河簽合同的進度嗎?」
「能。」陳梓妍說,「甚至我的把握很大,比起陳品河,你這位剛有一部全球票房破2億美元的正當紅演員,對Parameter是絕對有吸引力的,不管他們最後認為誰更好,但他們一定會認真考慮你替代陳品河的可能性,這能爭取到一些時間。」
陸嚴河點點頭。
「行,那就這麼辦。」
(本章完)
達倫·威爾遜本來就給陸嚴河準備了一篇發言稿,在稍後他們安排的記者電話採訪中用,陸嚴河直接拒絕了。
「達倫,我說一些我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拿著你給我的稿子說稿子上的這些話,是完全不一樣的性質。」陸嚴河說,「後者這樣的工作,我是一定不做的。」
達倫·威爾遜只得點頭,笑著說:「你說了算。」
對於這種電話採訪,尤其是雙方都知道會要說什麼的電話採訪,陸嚴河其實一直有點抗拒,因為不想作秀。
不過,因為已經答應了別人,所以,甭管心裏面是怎麼想的,陸嚴河還是按照自己對於電影的感受,著重地誇了一下這部電影,以及愛德華·霍奇森的表現。
屆時,他們會怎麼推動這段話,把它擴散到目標人群的耳中,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達倫·威爾遜接了陸嚴河,一起去吃晚飯。
晚飯是他安排的,除了愛德華·霍奇森,還邀請了華如真,以及另一位他手下的客戶,一個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演員,王嘉琦。
王嘉琦的妝容是完全歐美風格。
對於這種打扮,陸嚴河不太欣賞,不過,這是每個人的審美。
陸嚴河也不會多說什麼。
王嘉琦有一部由她主演的劇集,在AMN電視台播,已經拍到了第三季。
一部劇能夠做到第三季,說明至少有一定的觀眾。
達倫·威爾遜這頓晚飯安排得一目了然——
王嘉琦好奇地跟陳梓妍那裡問了幾句中國現在的情況。
陳梓妍問:「你去過中國嗎?」
王嘉琦搖搖頭,說:「沒有,只聽我的爺爺奶奶他們說過,他們是津口人。」
陳梓妍:「哦?那離玉明很近。」
達倫·威爾遜說:「在從小就在美國長大的華裔人里,她的中文屬於說得很好的了。」
王嘉琦笑了笑,慵懶地撥弄了一下自己的頭髮,「也只是會說,不會寫,漢字都不認識幾個,主要是爺爺奶奶都只會說中文。」
幾個人說說笑笑。
各自就聊開了。
愛德華·霍奇森小聲對陸嚴河說:「陸,你接下來有在好萊塢的影視項目嗎?」
「有在談。」陸嚴河說,「明年要來拍《迷霧》的續集電影,不過,可能不會在美國拍攝。」
愛德華·霍奇森:「《迷霧》的續集明年開拍嗎?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都在期待這部電影,他們要是知道這個消息,肯定會非常興奮的。」
陸嚴河:「應該是這樣沒錯,我接到的消息是這樣。」
在很多的演員身上,其實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種在普通人身上很少見的「腔調」。
這種腔調不是說,他們自視高人一等,有一種貴族式的拿腔作調。而是一種「舞台腔調」,說話也好,動作也好,都仿佛隨時有一台攝影機在旁邊拍攝,你能明顯感覺到一種經過舞台雕琢的「戲劇感」。
比如愛德華·霍奇森,他說話就有一個習慣,會常常在他一句話結尾的時候,輔之以一個輕輕點頭的動作。
在表演中,這是一個加重情緒表達或者語氣表達的輔助動作,愛德華·霍奇森卻似乎用以表達,自己對於眼前正在說話交談的這個人的重視,以此讓對方有一種「被專注和被肯定」的感覺。
陸嚴河心中多少有幾分驚訝。
他驚訝自己現在對於這些東西的敏銳。
只是這樣的敏銳,多多少少影響了他現在跟人的交流。
畢竟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表演的成分。一個人只有在自己獨處的時候,才會真的一點表演成分都沒有。
愛德華·霍奇森說:「我聽達倫說,你還是一個編劇,今年在荷西電影節拿了獎的《情書》,就是你編劇的作品。」
「是的。」陸嚴河問,「你看《情書》了嗎?」
愛德華·霍奇森搖搖頭,說:「一直忙著《辦公室風雲》的上映和宣傳,沒有去電影院。」
陸嚴河點點頭。
「回頭我會去看的。」愛德華·霍奇森說,「達倫跟我說過,這是一部非常有東方哲思的愛情電影。」
陸嚴河:「其實不看也沒有關係。」
他笑著擺擺手。
愛德華·霍奇森說:「但是,《情書》今年不打算在頒獎季有所作為嗎?它在美國拿到了八百萬多萬的票房,算是外語片裡、尤其是亞洲電影裡,成績最好的了,又有荷西電影節的兩座獎盃,達倫都說,如果好好運作和公關,《情書》不是沒有機會。」
「那需要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件事。」陸嚴河說,「而且,還不一定就能有所斬獲,每年多少電影都號稱要去衝刺頒獎季,可不是每一部好電影都適合你們美國的頒獎季。《辦公室風雲》這部電影很好,它也非常符合奧斯卡的口味,但如果把它放到西圖耳電影節這類型的電影節去競賽,得到的評價就肯定不如在美國頒獎季得到的評價高了。」
好電影和爛電影當然容易區分。
但是好電影和好電影之間,更多的其實是審美和偏好的選擇了。
以國師為例,《大紅燈籠高高掛》和《三槍拍案驚奇》孰好孰壞一目了然,可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菊豆》呢?
這兩部風格還比較像。
再換一個,《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歸來》呢?同一個導演,同一個女主角,拋開它們在各自時代背景下斬獲的榮譽,純粹從一個觀眾的角度,能清晰地衡量出,哪部電影更好嗎?
更不用說,不同導演、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好電影了。
陸嚴河的話,讓愛德華·霍奇森若有所思。
愛德華·霍奇森看向陸嚴河的眼神隨即發生了一些變化。
-
晚飯結束,各自離去的時候,愛德華·霍奇森跟達倫·威爾遜走在後面,小聲說:「陸嚴河似乎不太認同奧斯卡。」
達倫·威爾遜看了他一眼,小聲說:「他又不在好萊塢發展,他不像我們一樣以奧斯卡為最高榮譽,不是很正常嗎?別說他了,那些主要混電影節的人,他們也不怎麼待見奧斯卡,覺得奧斯卡就是一個商業化程度極高的漢堡包,這些事情,誰不知道。」
愛德華·霍奇森:「但是,他之前不是也衝擊過頒獎季嗎?我第一次認識他,就是因為《榮耀之路》那部電影。」
「那是他衝擊嗎?」達倫·威爾遜說,「那是綠谷為了給《榮耀之路》的美國發行上映做宣傳,主動為他在公關,他那段時間也就來了一兩趟,並沒有在這邊像真正的競爭者一樣去公關。」
愛德華·霍奇森:「我以為他很重視這邊。」
「也不能說不重視,不重視他就不會來這邊發展,不會把海外經紀代理簽到威廉士,也不會來拍《迷霧》和《颶風2》。」達倫·威爾遜說,「但是那不一樣,如果他真的看重好萊塢市場,真的更重視這邊,在《迷霧》之後,他就應該把重心放過來了。」
愛德華·霍奇森問:「那為什麼你還要把他推薦到《颶風2》這樣的電影裡?」
「愛德華,他不是來跟你們搶資源的,但他手上擁有的資源,卻可以給你們巨大的支持,就像這一次一樣。」達倫·威爾遜說,「你可以盤算一下,在好萊塢,像他這樣重心並不放在好萊塢發展、但是卻受到好萊塢尊重和熱捧的人,有幾個?我都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可能就被搶走了。」
愛德華·霍奇森聞言,頗為驚訝。
其實,達倫·威爾遜可以說算是一個對自己客戶比較負責任的經紀人了。
他帶的客戶,彼此之間基本上都不存在競爭關係,類型、路線很不一樣。
也正因為如此,達倫·威爾遜常常整合不同的資源,讓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好的、在他們當時階段不一定接觸得到的項目。
從達倫·威爾遜在愛德華·霍奇森今年沖頒獎季的舉動就可以看出來,他對自己客戶的支持力度。
在中國,這不罕見,在好萊塢卻並不是這樣。
因為經紀人和藝人之間,往往是僱傭和合作的關係,而且,一般情況下,經紀人也都分得很細,像愛德華·霍奇森沖獎,經紀人是不會做到像達倫·威爾遜這麼細緻,甚至動用自己的私人關係,請來陸嚴河站台。
愛德華·霍奇森或許不明白,但是,對於達倫·威爾遜的種種舉動,陸嚴河和陳梓妍卻很清楚他的用意。
在愛德華看來,達倫是動用了自己很大的人情,請來了他另一個客戶幫忙。
但是,對陸嚴河來說,達倫此舉也是一種信號:
達倫對自己的客戶,是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
今天愛德華需要,達倫可以為他找到陸嚴河。
未來有一天,如果陸嚴河有需要呢?
達倫是不是也一樣會這樣幫他?
「最關鍵的是,如果最後愛德華真的拿到了奧斯卡的提名,你很清楚,在這個過程中,達倫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陳梓妍笑笑,「這何嘗不是一種彰顯他實力的機會呢?你的勢頭這麼猛,達倫肯定也擔心你被別人挖走,必須要在你面前展示他的能量和實力,才能把你留住。」
「我也感覺到了,這一次過來,達倫對我的態度似乎有點不一樣了。」
「他是看到了你身上的價值。」陳梓妍說,「除了你作為演員、編劇的價值,還有其他方面的價值,比如這一次為愛德華站台的價值。如果你對愛德華的支持真的幫助愛德華進一步打開了頒獎季的局面,那你就該煩惱,以後這樣的事情會絡繹不絕地來找你了。」
「可是,如果我說一句話就這麼管用,那別人不會質疑我影響了公平嗎?」
「這就是你不在好萊塢這個體系里,不懂他們的環境。為什麼好萊塢把公關放在檯面上?因為只要你確實是在推薦一部好電影,你沒有在說假話,你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好的電影被更多人看到,推薦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陳梓妍頓了一下,接著說,「你知道,我們常常說公平,是要摒除一切會影響到過程和結果的因素,所以講瓜田李下,講要避嫌,但在奧斯卡的頒獎季,他們更在意的最後的獎項結果,是否配得上這個獎項,各方各顯神通,只要不出現明面上的賄賂、買票,這種公關和運作的能力,也被視為是理所當然的。」
陸嚴河點點頭。
「還有一件事,剛才王嘉琦跟我透露了一個消息,陳品河除了跟《毀滅日》在接觸,還在接觸Maxine的一部劇,這部劇的女主角聯繫了王嘉琦,男主角,他們在考慮陳品河。」陳梓妍說。
陸嚴河一聽,馬上正色。
「之前你說,以後陳品河的項目,你都打算狙掉,那這部劇,你有想法嗎?」陳梓妍問。
「當然。」陸嚴河點頭,「該狙就狙,Maxine的劇……他們怎麼直接找了陳品河,沒有去找江軍呢?」
江軍跟陳品河年齡相仿,一般來說,找陳品河出演的角色,江軍也能演才對。
而江軍靠著《魷魚遊戲》,一躍成為了當下最火的男演員之一。
陳梓妍說:「這個就不知道了,但是,優先找陳品河很正常,他早年在國際上還是取得了很多的矚目的,江軍即使火了,論演員的成就,論地位,都還是無法跟陳品河相比。」
「我還以為至少Maxine的劇集,在他們兩個人之間,肯定會優先選擇江軍。」
陳梓妍:「這也未必,我得先去了解一下,Maxine這部劇到底是什麼情況,也許這部劇Maxine就只負責出錢,在國內找了別的公司來承制的,那個公司,跟陳品河合作過。當然,就算沒有合作過,他們優先找陳品河也再正常不過,現在如果讓人在你和陳品河之間做個選擇,可能大家還要猶豫一下,但在他和江軍之間……你高估江軍了。」
陸嚴河冷靜了下來。
他意識到自己剛才是有一點不切實際了。
他對陳品河的厭惡,比他所以為的還要深,甚至都影響到他基礎的判斷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江軍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不能夠獲得跟陳品河匹敵的實力。」陳梓妍說,「至少,在國內劇集這一塊,江軍這幾年屬於天花板的成績了。」
江軍在圈內素有無冕之王的稱號。
演技一流,只是曾經不火,在年輕的那段時間,並沒有拿到什麼成績。
現在,江軍名氣大漲,不缺熱度,又靠《魷魚遊戲》提名了金球獎劇集類的最佳男主角,地位飛升,只差後續再多拿幾個獎來夯實他的地位了。
陸嚴河馬上就開始盤算,確實,如果靠他自己的話,他跟陳品河就不是一個賽道的,想狙他的資源,也很難狙中,還是得有像江軍這樣在各個方面可以跟陳品河正面剛的演員才行。
陸嚴河自己不能演,但是可以做導演,可以投資,也可以寫劇本。
他腦海中瞬間划過很多個劇本。
票房爆了的,拿獎的,觀眾口碑特別好的……
陸嚴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的眼睛裡燃起了熊熊烈火。
陳梓妍問:「路內·里斯那邊有消息了嗎?」
「還沒有。」陸嚴河恢復冷靜,搖頭,「他看劇本估計也要時間吧,沒有那麼快可以給我回復。」
「我聽說Parameter已經在過陳品河的出演合同了。」陳梓妍說,「陳品河那邊突然開始催Parameter這邊的合同進度了,我猜他那邊應該是聽說了我們過來的消息。」
「那我們得加快進度了,如果合同簽了,再想讓Parameter改變主意,難度就比現在大多了。」陸嚴河皺眉,「但是我們也不好去催路內。」
「那就找個理由,讓Parameter不急著跟陳品河簽合同。」陳梓妍說,「有一個辦法,我們主動開門見山去聯繫Parameter,告訴他們,我們聽說了這個項目,如果他們還沒有定演員的話,我們想要跟他們聊一聊合作的可能。」
陸嚴河一愣。
「這樣能夠拖延他們跟陳品河簽合同的進度嗎?」
「能。」陳梓妍說,「甚至我的把握很大,比起陳品河,你這位剛有一部全球票房破2億美元的正當紅演員,對Parameter是絕對有吸引力的,不管他們最後認為誰更好,但他們一定會認真考慮你替代陳品河的可能性,這能爭取到一些時間。」
陸嚴河點點頭。
「行,那就這麼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