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青天無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7章 青天無雲

  (本章4800字,建議刷新後再看。)

  關於「青天無雲相」該如何修煉,鍾立霄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在「羅漢金身」原本中,甚至就只有類似將「空之大氣」融化進中脈的說法。

  但是。

  這種說法本質上卻非常模糊,並沒有具體的方法論,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體悟。

  難之又難!

  因為和「地水風火」這非常具體的四大不同,「空之大氣」並沒有具體的形體。

  不過。

  在佛經之上也有諸如「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人鑿井,出土一尺,中間則有一尺虛空」的說法。

  於是,鍾立霄的想法就是將「壞」和「空」放到一起修行。

  在他看來,這個「壞」的過程,或許就可以看做是「鑿井」的過程。

  又因在修行界,一直都流傳著定地水風火開闢空間的說法。

  於是,得到靈感的鐘立霄就打算「痴心妄想」一回!

  若是在外界,鍾立霄自然不可能產生如此瘋狂的想法。

  畢竟,定地水風火開闢空間,距離他實在是過於遙遠,不於天方夜譚。

  但是這裡乃是心海閣,一切都是由心靈規則構成,只要敢想這裡的規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忙實現。

  就算是再荒誕的想法,或許都可以一試!

  而這也是先前,鍾立霄堪破心海閣「小把戲」後悟出的道理。

  對於神識而言,意念、感知、意志固然都非常重要,但對重要的還是「

  認知」。

  在佛家眼裡,這種「認知」層面上的改變,本質上就是「頓悟」。

  就像是在先前,他認為成功必須要歷經重重磨難,然後這心海閣就給他安排了重重磨難。

  他的認知配得上他所承受的所有苦難!

  現在,他認識到了這一點,意識到重定地水風火可以領悟「空」,這心海閣的規則大概率也能幫他實現一部分。

  隨著他的起意,周圍就開始出現大量的煙霧。

  這些煙霧一出,立刻就是遮天蔽日,好似籠罩了整個心海閣。

  只短短時間,整個心海閣一切都再次發生了改變。

  以前乃是茫茫大海,怒濤洶湧,一個大浪似乎就能掀翻他所乘坐的小小舟船。

  而現在的情況是,怒濤無盡的大海之上,又出現了遮天蔽日的滾滾沙塵,遮天蔽日,似能吞噬一切。

  這在現實世界,幾乎不可能存在。

  畢竟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之上,是不可能有這麼多沙塵。

  就算是有沙塵無盡,也很快會因大海之上的水汽,而隨著雲雨降落。

  但在這心海閣內,這種極其違反常識和認知的現象就這麼詭異的形成了。

  鍾立霄所立足的小船,更是跌岩起伏,顛簸的愈發厲害,可見度幾乎為零,而且還要時刻抵禦沙塵的侵蝕。

  不得不承認,這裡沙粒襲擊到身上,痛也是真的痛。

  在浩浩天威面前,生靈真的是太渺小了!

  眼前所見一切都是一派末日景象,莫不讓他心頭震撼至極。

  若非是他已經認知到心海閣的規則,本心能夠「定」住,現在或許早就徹底被無盡沙海吞沒了吧。

  天地昏惑,什麼都看不見,但鍾立霄的眼眸中,卻是光芒閃爍。

  這是一種智慧的光芒!

  這種毀天滅地景象,對他的心靈衝擊之大,完全超乎想像。

  鍾立霄第一次認知道,原來「煙霧相」的煙霧,竟如此恢弘奇偉。

  而眼前的這一切,本質上應該就是一種「壞」的過程。

  當然。

  也可以理解為「成」之前的混沌、混亂、虛無!

  鍾立霄靜靜的望著眼前這一幕,意識就像是在頭腦中發生著沙暴,不斷跟眼前的這一切發生著共鳴。

  時間就這般靜靜的流逝,也不知過去了多久。


  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很多年。

  畢竟,在主觀意識里,時間本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鍾立霄臉上不知不覺浮現出一個微笑。

  通過觀摩這無盡沙海,他不僅驗證了自己的猜測,對心海閣的心靈規則的強大,也有了更加精確的認知。

  而且對「煙霧相」和「地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甚至連帶著對「御土真法」和「后土真身」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越是如此,鍾立霄就越是驚嘆於白雲觀的底蘊之深。

  或許這就是前世人們常說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吧。

  單單就是這樣一個心海閣,不知道能讓白雲觀的弟子們少走多少彎路。

  在心海閣,只要他敢想,心海閣的心靈規則就能幫忙實現。

  而眼前這一派煙沙末世的景象,本質上就是他修煉「羅漢金身」後的功果之一。

  一切都是融化地氣後形成的,疏離又聚合的狀態就是煙塵,徹底分散則成空,合聚為大地。

  隨看鐘立霄開始消耗神識之力主動操控,遍布整個心海閣,近乎要將一切都吞沒的無盡煙沙,就開始降速、聚合、堆積。

  而這個過程,本質上就是鍾立霄藉助心海閣的規則,將中脈中所融合的地氣,重新逆反為「地大」的過程。

  隨後。

  鍾立霄腳下大量聚合堆積的煙塵,就開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島嶼」。

  在心海閣這無垠大海中,此島嶼也的確是小之又小,但聚合近乎籠罩無盡心海的煙塵所構成一個「心靈島嶼」,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簡直就像是精衛銜著小石子填海,竟然還真讓她給干成了。

  而這就是心海閣的奇妙之處!

  不過,島嶼之外的環境依舊非常惡劣。

  風浪無盡,席捲一切,摧毀一切。

  大量的海水席捲而至,欲要再次將這個島嶼徹底吞噬。

  剛剛形成的島嶼,也大面積塌。

  鍾立霄知道這是「水火風」三大,尚且還未定住的緣由。

  鍾立霄當即開始嘗試定水,至於方法則還是借鑑剛剛定地大的成功經驗一小縷藍色的煙出現,慢慢旋轉於薄霧裡,而漂流於空氣之中,而後逐漸冒出大股濃煙。

  只短短時間,無盡怒濤之上,又開始摻雜進大量的煙霧。

  整個大海都變得煙波浩渺,奇詭而又反常。

  和先前由沙塵組成的煙塵不同,這些新生成的煙霧卻是由「水大」構成。

  同樣也是鍾立霄的修行成果之一。

  隨著這些煙霧的出現,心海之中就開始下起了雨。

  面對浩浩大海,一滴水滴進去根本算不得什麼。

  在正常情況,一滴水會瞬間被大海同化、消失。

  但在心海殿,這些由鍾立霄修行成果的雨水,竟反常的匯聚到一起,開始逐漸形成一道洋流。

  和心海閣原本就有的無盡海水不同,這一道相對而言要渺小的多的洋流,卻是由鍾立霄自主生成,可以更加容易的掌控。

  隨看這一道洋流的加入,鍾立霄腳下所生成的小島四周,那無盡恐怖的浪濤,都好像因此而被馴服,開始變得溫順起來。

  心靈之島也因此,而開始變得穩固。

  一片小小的空間,也由此而慢慢生成。

  只是狂風依舊,席捲吞噬看島嶼上的一切。

  更甚者,怒濤被「馴服」,好像徹底激怒了狂風,變得愈發的狂暴。

  洋流之外,狂風所生成的怒濤,更是愈發的恐怖。

  至於小島之上,狂風似能掀飛一切。

  心靈之島上的泥土,大面積被颳走,甚至因此再次形成沙暴。

  心靈之島隨時都會被颳走所有泥土,然後重新被海水吞沒,生滅也只是一瞬間之事。

  隨後鍾立霄就開始如法炮製,重新以「螢火相」逆反「火大」,以「燈焰相」重新逆反「風大」

  火性無我,寄於諸緣,如執鏡艾,對日火生。

  在物質界,火大可以理解為一切循環的能量根源沒有日照就沒有溫差,沒有溫差就不會有空氣流動。


  沒有空氣流動,就沒有風起,沒有循環。

  而在心靈的世界,沒有「執鏡艾,對日火生」這個過程,一切循環的「因由」也不會發生。

  隨著鍾立霄成功將螢火重新逆反為「火大」,並以意念將之定住,在他所構築的小島四周,恐怖的風浪好像也因此失去了動力。

  至於「風大」,在心靈的世界,只要心不動,自然就是風不動,幡也不會動。

  隨著鍾立霄成功藉助心海閣的規則之力,定住地水火風四大,心靈之島徹底於心海中生成。

  而在這個過程中,鍾立霄大腦意識轟鳴不斷,好似湧現出無數的靈感,

  他一手促成了心靈之島的「成」和「住」,更是見證了地水風火四大被重新定住。

  尤其是心靈之島落成那一瞬,幾乎就相當於他成功在心靈之海上鑿出一口「井」。

  井中出土一尺,中間自然生出一尺虛空。

  而現在他成功在心海「出土一島」,自然也有「一島虛空」生成。

  隨後,鍾立霄就感知到無盡「空之大氣」向他洶湧而至。

  心海閣。

  鍾立霄的肉身猶自一動不動站在那一面畫壁之前,但此時畫壁之上卻是湧現出大量的輝光。

  若是有人於此觀摩的話,就能夠發現,畫壁之上的無垠大海中生出了一個小島。

  這是畫壁上原本沒有的!

  而現在鍾立霄闖關到這個程度,卻是開始擁有了。

  只見畫壁之上心靈之島釋放出無盡輝光,將鍾立霄的肉身籠罩,隨後四面八方的「空之大氣」就開始有如百川匯海般湧入他的身軀。

  而這種變化還不只是片面的變化,而是由點及面,最終由量變引起了質變。

  只見鍾立霄的身上,地水風火四系能量匯聚,開始有序交織,全方位改變著他的肉身、識海。

  就像是他體內小世界的地水風火迎來了重定,一切都變得異常穩固。

  這是一種無法想像的蛻變!

  肉身再次迎來了恐怖的升華,體表閃爍著燦燦金光,好似有一層護身結界在生成。

  若是金剛寺的高僧看到眼前這一幕,也一定會異常震驚於鍾立霄的造化。

  因為。

  將空之大氣融入到中脈,一直都是「羅漢金身」修行最難的一關之一。

  地水火風空,空性無處不在。

  但修行者想要感知到,那卻是難之又難。

  若要形容的話,那就像是高數,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玄之又玄,任何言語都無法精準描述,

  甚至就算是佛門高僧,若想要修到這一步,那也需要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苦修。

  有些苦行僧甚至為了這一步,無數年如一日。

  甚至不惜以雙腳丈量大地,經受種種常人都無法想像的磨難。

  但是。

  悟了就是悟了,沒悟就是沒悟,

  機緣沒到,時機沒到,就算是再怎麼發奮,再怎麼強逼都沒有用。

  但就算是這麼艱難的一關,鍾立霄卻是成功藉助白雲觀心海閣的規則成功領悟。

  若是傳出去,金剛寺的高僧聽到了都要難免生出貪嗔痴之念。

  實在是內心不平衡啊!

  但是。

  鍾立霄於此處頓悟,放諸到佛門又何嘗不是機緣到了?

  若是鍾立霄沒有修行到「燈焰相」,就算是此時闖了心海閣,也不行。

  因為無法「住其念」,在這心海閣光是各種浮念所引起的災難,就會徹底將其吞噬。

  相本金若是沒能在闖心海閣的時候,意識到神識突破的關鍵乃是「認知」,依舊不行。

  因為認知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也會促使他做出與認知相符合的行動。

  一環套一環。

  甚至就算是意識到了「認知」的重要性,若是白雲觀心海閣的心靈規則不夠強大,無法輔助鍾立霄完成他的想法,依舊還是不行。

  時也命也。


  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機緣到了!

  而隨著鍾立霄成功將空之大氣的能量煉化進中脈,他的識海也逐漸開始發生蛻變。

  開始由那一盞孤燈,逐漸變成萬里無雲的青天。

  就在這個蛻變的過程中,鍾立霄的神識也迎來了突飛猛進。

  最重要的,還是心海閣這面異常重要的畫壁。

  畫壁中大量的規則之力,隨著鍾立霄的神識突變,而不斷滋養著鍾立霄的神魂。

  只見大殿內,鍾立霄的臉上笑容愈發和煦。

  就好像是佛性徹底被激發,整個人都有種智慧、圓覺、通透的美。

  心海閣識海空間內。

  鍾立霄徹底忘記了時間的概念,只知道他成功修行到了「青天無雲相」

  的境界。

  而這可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

  幾乎代表著鍾立霄走到了「羅漢金身」修行的最高境界,幾乎走到了「羅漢」的高度。

  要知道,羅漢境界幾乎就等同於道門的「金丹」

  只不過「羅漢金身」此法,更加傾向於煉體。

  換言之,鍾立霄的肉身境界完全走到了練氣的境界之前。

  這一點,就是鍾立霄也完全沒有想到。

  要知道煉體那可是公認的難,煉體修土那也是公認的窮。

  鍾立霄煉體還真是出乎意料的順利了一些!

  不僅如此,,「拙火五相」修行圓滿,也代表著他修行拙火定的八種功德相也走到圓滿。

  所謂「拙火八功德」,即指:

  ①牢精:由拙火定力堅固,地氣入於中脈,牢精不失,身體充實。

  ②潤澤:由拙火定力堅固,水氣入於中脈,身體潤澤,潔淨光軟。

  ③暖盛:由拙火定力堅固,火氣入於中脈,生出暖氣,寒不能侵,病不能染。

  ④輕安:由拙火定力堅固,風氣入於中脈,身體輕安,行步亦疾。

  5不顯:由拙火定力堅固,空氣入於中脈,身體化空,不顯形狀。

  ③潔淨:由拙火定力堅固,白菩提增益,而使身體有光明。

  ①不見:由拙火定力堅固,紅菩提增長,人及非人不能見身。

  ⑧無礙:拙火成就,能穿山透壁,於一切處無有掛礙,而能自在遊戲。

  感知到身體中的種種變化,鍾立霄臉上的笑容也愈發溫暖。

  最重要的是,就在他所立足的這座心靈島嶼上,鍾立霄再次看見了出海前那吸引他出海的「寶藏」。

  鍾立霄見此,便再次堅定不移向寶藏所在的方向走去。

  在心海閣的心靈規則之下,若是鍾立霄忘記了那吸引他出海的「寶藏」之所在,此寶藏大概率就會就此隱匿。

  而這個現象,本質上就是一一在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很多人走著走看就慢慢忘記了他前行的自的。

  但是。

  鍾立霄還記得!

  於是,他繼續朝著目標前進。

  隨後,鍾立霄就意外發現,曾經讓他遙不可及的「寶藏」,現在他唾手可得。

  甚至就在他的手邊!

  隨後,鍾立霄就感覺他的意識被無盡的神光所籠罩。

  而鍾立霄不知道的是,在心海閣外,所有的看客們都驚呆了。

  到底是誰說神識是鍾立霄的弱點啊?

  這你告訴我是弱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