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武道藩籬
大半個月的趕路,
宋青書和曹正淳終於回到了武當山。
特別是後者,受到了武當派上下的熱烈歡迎,畢竟是一位大宗師高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認真對待。
宋青書離開的這段日子,由於門派又新招收了一批弟子,山上也同步擴建了一些房舍。曹正淳來武當派養老,正好可以分得一處獨居小院。
趁著張三丰單獨接見曹正淳的空隙,宋青書和貝錦儀小兩口稍稍溫存了片刻。果不其然,老張在見完曹正淳後,宋青書耳邊便出現了師公的聲音。
傳音成線,老張讓他過去一趟,
宋青書依依不捨離開貝錦儀。
回來後,原本以為自己踏入無上大宗師境界,已經差不多追上師公的腳步了。
可當老張真正站在他面前的時候,宋青書感覺自己面對的,依然是一面深不可測的高牆。
「我武當派出了一位奇才啊!」
一看到他,老張便發出了一聲感嘆。
宋青書可不敢在師公面前托大,後面便將自己在大明遊歷時,經歷的一些事情說了一遍,特別是俠客島上的經歷。
「青書,看來你是真的將老夫之前對你說過的話都聽進去了。」張三丰聽完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自少林之戰結束,宋青書回來,老張便和他說過,武道之路,不管你學了多麼厲害的武功,在這條路上前進了多遠,最後總有盡頭。
若是還想前進,終究是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個道理明白得越早,未來可以選擇的空間便越大。
宋青書在俠客島,能夠經受住太玄經的誘惑,如此堅定的信念,可不是誰都有的。
張三丰甚至覺得自己,依然低估了這位徒孫,竟然在這般年齡,便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武道之路,鑄就了及其深厚的潛力。
若是沒有意外,宋青書絕對能夠成為這個世界的武道絕巔之一,甚至走出絕武藩籬。
儘管此刻他已經是這個世界最頂尖的幾位武者之一,但縱觀天下,張三丰還沒有看到,有誰的潛力和天賦,能和宋青書相比的。
「師公,您是否已經走入了武道藩籬?」
宋青書小心翼翼問道。
武道藩籬,這也是他踏入無上之後,才知道的一個詞,可以說,這是無上大宗師之上的一個境界,也可以說,這是武道的絕路。
這個世界,似乎還沒有聽說,有誰闖過這條藩籬,踏入那未知且全新的道。
「臭小子,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進步,其他人都站在原地嗎?」老張白了他一眼,倒是沒有否認。
這可是陸地神仙啊!
宋青書無比激動,豈不是說可以橫著走了?雖然他自己也很強。
「師公莫怪,弟子這不是經驗淺薄嘛!」
自穿越過來後,性格截然不同的宋青書,在武當派眾人眼裡,沒有過去那種古板和拘謹了,所以在面對師公的時候,也顯得隨意了許多。
「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沒有的話就可以滾了。」張三丰語氣雖不耐煩,眼裡對這個徒孫卻越看越滿意,欣慰中還帶著期待。
「師公,像您這般踏入武道藩籬的陸地神仙,可還有哪些,可否和弟子說一說?」
宋青書問道。
老張似乎知道他會問這個問題,便笑著反問道:「你覺得那些人有可能踏入這個境界呢?」
沉思片刻,宋青書道出了自己的猜測:「少林達摩祖師、逍遙派祖師逍遙子。」
達摩祖師作為天下常青門派少林的開派祖師,他的事跡以及所創武學,至今都在江湖和武林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有人將他稱為千古第一武道宗師。
達摩祖師踏入武道至高,沒有人會質疑。更何況,宋青書之前在達摩洞,親眼看見了那道影子,心中便有了答案。
至於逍遙子,宋青書只是猜測!
「達摩祖師毋庸置疑,那逍遙子,你為何認為他是呢?」張三丰臉色訝然,沒想到自己這位徒孫年紀輕輕,竟然有這般見識。
「弟子以前遊歷時,便聽說過大宋那邊逍遙派的一些事跡,像北冥神功、天山折梅手、小無相功等等絕學,也略有耳聞。」
「不過,在踏上俠客島,弟子看到那太玄經之後,卻突然生出了一個念頭,這島上的神功,會不會是那逍遙子前輩所創呢?」
太玄經包羅萬象,其中劍法、掌法、輕功、內功等,都是世上不可多得的絕技。
能以一人之力,創造出這麼多絕學的人,至少也是達摩祖師一流。
而且,將這麼多武功,都納入到同一框架之內,這讓他想到了另外一門武功:天鑒神功!
這門神功中包含了三百六十多種高深武功,像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小無相功,據說也只是天鑒神功中的一小部分。
天鑒神功和太玄經的承載方式,也有相似之處,後者被雕刻於洞窟石壁之上,而前者則被刻錄於三百六十面銅境上。
當然,如果只是上面兩點,還不足以支撐他的猜測,宋青書真正萌生太玄經創造者是逍遙子的想法,是在這部神功中,看到了逍遙、隨意二字。
這是一種獨特的武道意境,每一位開創了屬於自己武道之路的武者,他們的武道意境也是不一樣的。
就像宋青書,他為自己的武道意境,給出的定義是:極致和圓滿!
所以他所創的無妄真經,便包含了極致的進攻、極致的防禦、以及極致的恢復,雖然目前只有兩招,而且都屬於進攻招式。
「天龍八部的劇情中,逍遙派的開派祖師逍遙子,似乎還打造了一個神秘的琅嬛仙境。
而且,還有那隻聞其名,不見真容的神秘武功,逍遙御風。
種種跡象都展現了逍遙子的神秘和強大。」
宋青書當初在大明京城,見到那位葵花老祖的時候,便問過他,是否見過逍遙子。
而且,也在他口中,得到了答案。
既然逍遙子曾經來過大明,那麼他去往海外,留下一門神功,也不是不可能了。
至於這一位為什麼會消失,放任逍遙派之後的內亂和衰敗,宋青書便不得而知了。
上一個世界的武俠史中,似乎像達摩、張三丰這一類的開創者,都沒有明確記錄過他們的死亡。
或許,這個世界,還有更深秘密,等待著他去發掘吧。
宋青書和曹正淳終於回到了武當山。
特別是後者,受到了武當派上下的熱烈歡迎,畢竟是一位大宗師高手,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認真對待。
宋青書離開的這段日子,由於門派又新招收了一批弟子,山上也同步擴建了一些房舍。曹正淳來武當派養老,正好可以分得一處獨居小院。
趁著張三丰單獨接見曹正淳的空隙,宋青書和貝錦儀小兩口稍稍溫存了片刻。果不其然,老張在見完曹正淳後,宋青書耳邊便出現了師公的聲音。
傳音成線,老張讓他過去一趟,
宋青書依依不捨離開貝錦儀。
回來後,原本以為自己踏入無上大宗師境界,已經差不多追上師公的腳步了。
可當老張真正站在他面前的時候,宋青書感覺自己面對的,依然是一面深不可測的高牆。
「我武當派出了一位奇才啊!」
一看到他,老張便發出了一聲感嘆。
宋青書可不敢在師公面前托大,後面便將自己在大明遊歷時,經歷的一些事情說了一遍,特別是俠客島上的經歷。
「青書,看來你是真的將老夫之前對你說過的話都聽進去了。」張三丰聽完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自少林之戰結束,宋青書回來,老張便和他說過,武道之路,不管你學了多麼厲害的武功,在這條路上前進了多遠,最後總有盡頭。
若是還想前進,終究是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個道理明白得越早,未來可以選擇的空間便越大。
宋青書在俠客島,能夠經受住太玄經的誘惑,如此堅定的信念,可不是誰都有的。
張三丰甚至覺得自己,依然低估了這位徒孫,竟然在這般年齡,便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武道之路,鑄就了及其深厚的潛力。
若是沒有意外,宋青書絕對能夠成為這個世界的武道絕巔之一,甚至走出絕武藩籬。
儘管此刻他已經是這個世界最頂尖的幾位武者之一,但縱觀天下,張三丰還沒有看到,有誰的潛力和天賦,能和宋青書相比的。
「師公,您是否已經走入了武道藩籬?」
宋青書小心翼翼問道。
武道藩籬,這也是他踏入無上之後,才知道的一個詞,可以說,這是無上大宗師之上的一個境界,也可以說,這是武道的絕路。
這個世界,似乎還沒有聽說,有誰闖過這條藩籬,踏入那未知且全新的道。
「臭小子,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進步,其他人都站在原地嗎?」老張白了他一眼,倒是沒有否認。
這可是陸地神仙啊!
宋青書無比激動,豈不是說可以橫著走了?雖然他自己也很強。
「師公莫怪,弟子這不是經驗淺薄嘛!」
自穿越過來後,性格截然不同的宋青書,在武當派眾人眼裡,沒有過去那種古板和拘謹了,所以在面對師公的時候,也顯得隨意了許多。
「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沒有的話就可以滾了。」張三丰語氣雖不耐煩,眼裡對這個徒孫卻越看越滿意,欣慰中還帶著期待。
「師公,像您這般踏入武道藩籬的陸地神仙,可還有哪些,可否和弟子說一說?」
宋青書問道。
老張似乎知道他會問這個問題,便笑著反問道:「你覺得那些人有可能踏入這個境界呢?」
沉思片刻,宋青書道出了自己的猜測:「少林達摩祖師、逍遙派祖師逍遙子。」
達摩祖師作為天下常青門派少林的開派祖師,他的事跡以及所創武學,至今都在江湖和武林有著強大的影響力,甚至有人將他稱為千古第一武道宗師。
達摩祖師踏入武道至高,沒有人會質疑。更何況,宋青書之前在達摩洞,親眼看見了那道影子,心中便有了答案。
至於逍遙子,宋青書只是猜測!
「達摩祖師毋庸置疑,那逍遙子,你為何認為他是呢?」張三丰臉色訝然,沒想到自己這位徒孫年紀輕輕,竟然有這般見識。
「弟子以前遊歷時,便聽說過大宋那邊逍遙派的一些事跡,像北冥神功、天山折梅手、小無相功等等絕學,也略有耳聞。」
「不過,在踏上俠客島,弟子看到那太玄經之後,卻突然生出了一個念頭,這島上的神功,會不會是那逍遙子前輩所創呢?」
太玄經包羅萬象,其中劍法、掌法、輕功、內功等,都是世上不可多得的絕技。
能以一人之力,創造出這麼多絕學的人,至少也是達摩祖師一流。
而且,將這麼多武功,都納入到同一框架之內,這讓他想到了另外一門武功:天鑒神功!
這門神功中包含了三百六十多種高深武功,像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小無相功,據說也只是天鑒神功中的一小部分。
天鑒神功和太玄經的承載方式,也有相似之處,後者被雕刻於洞窟石壁之上,而前者則被刻錄於三百六十面銅境上。
當然,如果只是上面兩點,還不足以支撐他的猜測,宋青書真正萌生太玄經創造者是逍遙子的想法,是在這部神功中,看到了逍遙、隨意二字。
這是一種獨特的武道意境,每一位開創了屬於自己武道之路的武者,他們的武道意境也是不一樣的。
就像宋青書,他為自己的武道意境,給出的定義是:極致和圓滿!
所以他所創的無妄真經,便包含了極致的進攻、極致的防禦、以及極致的恢復,雖然目前只有兩招,而且都屬於進攻招式。
「天龍八部的劇情中,逍遙派的開派祖師逍遙子,似乎還打造了一個神秘的琅嬛仙境。
而且,還有那隻聞其名,不見真容的神秘武功,逍遙御風。
種種跡象都展現了逍遙子的神秘和強大。」
宋青書當初在大明京城,見到那位葵花老祖的時候,便問過他,是否見過逍遙子。
而且,也在他口中,得到了答案。
既然逍遙子曾經來過大明,那麼他去往海外,留下一門神功,也不是不可能了。
至於這一位為什麼會消失,放任逍遙派之後的內亂和衰敗,宋青書便不得而知了。
上一個世界的武俠史中,似乎像達摩、張三丰這一類的開創者,都沒有明確記錄過他們的死亡。
或許,這個世界,還有更深秘密,等待著他去發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