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碎空之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9章 碎空之法

  黃四喜沒有拒絕麻衣姑娘的好意,收下了她的竹簫與秘冊。

  她也拿著黃四喜贈送的衣物,走去林間更換。

  黃四喜見附近遺棄許多戰馬,就牽了一匹過來,給麻衣姑娘趕路使用。

  又從輔公補與李子通戶體上搜撿了兩件遺物。

  輔公佑修煉有魔門玄功《天心蓮環》,很受黃四喜重視,不過輔公佑資質有限,並沒有把《天心蓮環》修至大成。

  好在輔公佑遺物里收錄有完整心法,黃四喜可以自行參悟。

  至於李子通的獨門內功《九節盪》,距離黃四喜所練《三分歸元氣》差距甚遠,黃四喜讀罷一遍遺物上的遺留心法,隨之就拋在了腦後。

  等繼承完兩門武功,麻衣姑娘也已經換了新裝,回來與黃四喜相見,

  她知道與黃四喜臨近分別,順便恢復了原貌,免得將來兩人再見時,黃四喜認不出她的身份。

  黃四喜望著她走來,不禁眼前一亮。

  初看就給人驚艷之至的美感,這姑娘看去雙十年華,膚如凝脂,燦然生光,氣質貴秀無倫,不可逼視。

  除了她臉上略顯一絲疲倦的風霜之色,幾近完美無瑕。

  她察覺到黃四喜的目光,莞爾一笑:「嫂夫人的衣裳很合身,就是太精緻華貴,小妹有點不習慣,肯定沒有嫂夫人穿著好看。」

  她喜歡樸素淡雅的著裝,這與她嫻靜的性情一樣。

  黃四喜沒有評價她與銀睿姬的差別,而是手指她的垂腰長發:「你頭髮太亮,過於惹眼,最好盤起來。」

  黃四喜所送的衣物里有一件保暖披風,縫有罩頭帽子,只要她把披風裹嚴實,可以把她裝容盡數遮掩。

  她帶有玉簪,熟練盤發,然後把帽子戴上,正想詢問一下黃四喜,她的打扮是否得當,黃四喜已經轉身走開。

  她在江湖上有才女之稱,簫藝與美貌俱都無雙,以往任何男人見到她真容,無不是神魂顛倒,方寸大失,黃四喜對她似乎不覺特殊,讓她不禁心想,黃四喜夫人應該是比她更出色的女人。

  她見黃四喜去給她牽馬,也跟了上去,忍不住問道:「賢兄所贈衣裳像是宮廷樣式,嫂夫人是不是門閥之女?」

  她先前一直稱呼黃四喜為郎君,現在得知黃四喜是有家室之人,就開始改口叫賢兄。

  江湖兒女出外闖蕩江湖,義結兄妹也是司空見慣之事。

  黃四喜奇道:」「你見過宮廷門閥的裝扮?」

  她美目綻出回想之色:「見的不多,小妹以前受邀奏樂,接觸過幾位出身門閥的貴夫人。」

  黃四喜坦白一句:「那你可猜錯了,我夫人不是大門大戶,而是官妓出身。」

  「官妓?」

  她證了下神,黃四喜夫人身份與她想像里相差甚遠,但她也沒有覺得官妓有什麼不妥,反而認為黃四喜行事淡泊。

  她自顧點評:」「賢兄肯定是喜歡嫂夫人到了極點。」

  黃四喜把馬韁遞給她,微笑回應:「如果不喜歡,那也不可能成親。」

  她抿了抿嘴,溫言讚賞:「都說父母之命,媒之言,賢兄的婚事應該是自己做的主,你為了摯愛義無反顧,也是難能可貴。」

  黃四喜望著她:「我是孤兒,不需要徵詢雙親的意見,再說我是江湖兒女,可以不講傳統,我成親時其實是裸婚,我夫人嫁給我才是義無反顧。」

  她面露茫然:!「什麼叫裸婚?」

  黃四喜告訴她:「我沒有門第家族,沒有功名身份,沒有房屋田產,等同於流民。」

  她神色稍滯,心想賢兄家裡是不是遭過什麼大難,所以家門衰敗啦?

  地擔心日計心+

  與咸吸收屋「賢兄你真是活的灑脫啊。」

  她接住馬韁,翻身跳上馬背。

  這一走,她就可以從李子通與輔公佑的死亡事件里徹底脫身,將來不會有任何麻煩纏身,但黃四喜卻不一樣。

  她最後叮囑黃四喜:「賢兄你勢單力薄,最好不要在江淮軍與東海軍的地盤上久留!」

  她頓了一下,不舍又說:「小妹與賢兄患難一場,本應該風雨同舟,卻又害怕拖累賢兄,只能厚顏離開,還請賢兄不要責怪小妹的失義之舉!小妹就此別過,賢兄你珍重!」


  她端莊做了一個拱手禮。

  黃四喜同樣抱起雙拳:「你也一路保重!」

  她策馬馳奔,前行了十餘丈後忽然拽緊馬韁,又轉頭過來:「小妹石青璇,忘了請教賢兄的名號?」

  黃四喜道:「為兄叫黃四喜。」

  她嫣然一笑:「賢兄還真是排行有四呀!小妹告辭啦!」

  她朝黃四喜微微頓首,轉馬向前,漸行漸遠。

  直至她身影消失在遠方山林之間,黃四喜才橫起她贈送的竹簫與秘冊查看。

  秘冊所載音功存在獨到之處,能夠克制精神秘法的攻擊,但必須配合竹簫才能運使。

  而在實戰當中,黃四喜持簫遠不如持降龍劍更順手,也更具效果。

  所以竹簫對他而言實屬作戰雞肋,不過秘冊音功涉足有煉心之法,黃四喜將來有空時會進行研究。

  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尋找《長生訣》。

  他將竹簫與秘冊收藏後,托起風水羅盤,開始感應異常氣象。

  先前那座失火的山谷,由於附近樹木與荒草已經被燒光,火勢已經慢慢熄滅。

  等到熱氣徹底潰散,黃四喜也已經遠離山谷十餘里外,只見風水羅盤的指針陡然一晃,從『火」指向了『金」。

  黃四喜見狀甚喜,這是一個很好的預兆。

  羅盤指金意味著方圓境內散發有稀有金屬類的異氣,

  黃四喜當即按照泥菩薩所傳授的奇門遁甲之術,開始旋轉羅盤上的天干地支,以測算異氣的源頭方位。

  他忙活了小半響,終於測算完畢,忽一抬頭,盯住了西南方向,隨之施展輕功尋了過去。

  他一邊心懷期待,暗想:「如果泥菩薩的羅盤真能把《長生訣》給搜出來,那絕對會成為我的尋寶助力,也許我可以依靠羅盤查清《戰神圖錄》的下落!」

  雖然四大奇出田但帶匹喜知道《戰神圖錄》封藏在一個叫驚雁宮戰神殿的地方。

  戰神殿內自成一界,不止保存有《戰神圖錄》心法,甚至埋葬有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破道後遺留的金剛戶身。

  也就是說,戰神殿早在上古時期已經開闢出來,塵封在深山險峰之中,

  始終無人得窺秘蹤。

  直至北宋初年,當地百姓在驚雁峰發現古時秘宮,驚動當時皇族趙氏,

  命人開鑿後顯露了布局玄妙的宮殿群,並以山峰命名為驚雁宮。

  而戰神殿就隱藏在驚雁宮之下。

  至於驚雁宮與戰神殿的具體位置,黃四喜只知道是位於浙江西部的千里崗山脈,但到底隱匿於哪一座荒山里,這需要他使用風水羅盤進行測算。

  畢竟驚雁峰是數百年後百姓所起的山名,目前還沒有驚雁之稱,宮殿也全部塵封在山石內部,必須風水羅盤才能感應。

  不一會兒,黃四喜按照風水羅盤的指引1,抵達一座山谷入口,他也把亂緒從《戰神圖錄》上收回來。

  如果風水羅盤沒有測算錯誤,散發金屬異氣的源頭,就在黃四喜眼前的山谷內。

  他暫時收起羅盤,邁步進入山谷。

  隨便掃視一眼,他就在山谷左方的一片楊樹林裡,發現一座被荒草掩蓋起來,毫不起眼的低矮石墳。

  他心想倘若墳內埋藏之人就是高麗劍客傅君,那麼《長生訣》應該也陪葬在墳中。

  等他走到石墳旁邊,卻見墳邊一片土層有鬆動跡象。

  雖然時隔數月之久,土層幾乎恢復了原有形狀,但還是被黃四喜看出了異常。

  黃四喜使用驚寂刀翻動這片土層,在數尺下挖出一個使用木板拼湊的小盒子。

  他把木盒打開後,不禁喜上眉頭。

  盒內放著一本薄薄冊籍,冊頁是採用頭髮細的金絲編織而成,封面撰有三枚形態古怪的甲骨文。

  這正是最近數月先後經手石龍、田文、寇仲、徐子陵、傅君幾人,使用玄金線所制的上古寶笈《長生訣》。

  根據口口相傳的傳說,《長生訣》是起源於上古黃帝之師廣成子,全篇以甲骨文撰寫而成,深奧難解。

  歷代經手《長生訣》的持有人,雖然不乏天資聰慧之輩,但是從來沒有哪位智者可以把所有申骨文都融會貫通,從而破譯書中玄機。


  全書總共收錄了七千四百種字形,目前為止僅僅破譯了三千多個字形,

  尚不足一半。

  這些破譯的內容,全部記載在《長生訣》甲骨文的旁邊,形成繁雜混亂的註解文字,諸多文字來自一代代的持有人,他們在觀讀《長生訣》後都會留下破譯心得。

  除了甲骨文與破譯註解外,《長生訣》內還有七幅人形圖,姿態截然不同,圖譜經脈處標註有各項各樣的符號,有些是紅點黑點,有些是箭頭線條。

  這一看就是在指引某種修煉法門,但如果沒有領悟甲骨文的真實含義,

  直接按照人形圖譜的經脈線路催動真氣,要時就會引發氣血翻騰,倘若不顧危險持續修煉,輕者走火入魔重創內腑,重者暴斃當場,

  黃四喜擁有灌體天賦,他以為找到《長生訣》後,可以觸發寶笈上的名宿遺物心法,到時無須修煉,就能直接灌體長生真氣。

  誰曾知道,《長生訣》的封面上確實顯露了名宿遺物的笈文,但是根本無法灌體。

  「名宿遺物:收錄『破碎虛空』法門,合璧《戰神圖錄》、《天魔策》、《長生訣》、《慈航劍典》四大奇書,即可觀讀繼承!」

  黃四喜看罷笈文,只覺一陣恍惚。

  他在風雲江湖時合璧九柄神兵,從而觀讀到「劍心通明』之境。

  如今到了大唐雙龍江湖,名宿遺物又要繼續合璧四大奇書。

  但四大奇書又不是神兵,又該如何合璧?

  黃四喜著實不理解,名宿遺物到底是讓他把四大奇書的原卷找出來合璧,還是精修四大奇書的武功,只需將四法合為一,就算是合璧成功?

  現在《長生訣》原卷已經到了黃四喜手上,

  《戰神圖錄》原卷封藏在驚雁宮戰神殿,如果黃四喜使用風水歲盤前往千里崗山脈,展開地毯式搜查,應該可以把《戰神圖錄》找出來。

  《慈航劍典》原卷一直保存在慈航靜齋總壇內,黃四喜同樣有法子尋到手。

  但讓黃四喜納悶的是,《天魔策》貌似已經沒有原卷了呀。

  當然沒有原卷是江湖傳言,也可能另有《天魔策》原始卷宗,收藏在魔門兩派六道的某一處總壇內。

  黃四喜就想:「我可以做兩手準備,一邊尋找餘下三大奇書的原卷,一邊在趕路時慢慢研修《長生訣》。」

  他並不打算隱居在山谷專練《長生訣》,因為名宿遺物里沒有指明是讓他合璧原卷,還是顆合原法。

  倘若是合璧原卷,那他耗費數年單練《長生訣》,這會耽擱原卷的尋找由於他剛剛殺死義軍首領李子通與輔公佑,勢必在東海義軍與江淮義軍里掀起軒然大波。

  他不欲再糾纏什麼麻煩,就在山谷內滯留了一個月,靜等風波過去。

  這期間他把《長生訣》記載的七千餘甲骨文全部破譯了出來。

  他在風雲江湖繼承的『奇門遁甲之術」包羅萬象,其中就包括上古異文的鑑別,各種鐘鼎文、甲骨文,到了他手上俱都可以迎刃而解。

  其實就算沒有破譯《長生訣》文字,單獨以七幅人形圖譜也可以修煉成功。

  寇仲與徐子陵就是單練人形圖譜,一人修煉一幅,並順利入門。

  寇仲所練是陰圖,修成後體內涌生極陰真氣,徐子陵所練是陽圖,修成後體內涌生極陽真氣。

  兩人在戰鬥時一旦負傷,就會相互運輸真氣,讓陰陽相濟相調,不管再重的傷都能頃刻好轉。

  即使內力損耗過度,一經他們陰陽真氣交換互補,就能生生不息的重新聚氣。

  每逢兩人並肩作戰時,陰陽真氣幾乎是用之不竭。

  所以《長生訣》的陰陽真氣,不止可以療治傷勢,還能快速回復真力,

  儼然就是層次更高的《三分歸元氣》。

  不過黃四喜精修《三分歸元氣》已經有數年之久,歸元真氣深厚無匹,

  同時還有配套的武功《天霜拳》、《排雲掌》、《風神腿》、《三分神指》

  可以運使。

  他體內P/J。

  目前他自練的歸元內力要弱於灌體內力,但只要他堅持精修《三分歸元氣》,超越灌體內力是早晚的事。

  他的灌體內力是繼承了劍聖衣缽,他血洗東瀛武林期間,所獲的名宿遺物有上百件,沒有任何人的內功超過劍聖。

  假如內功不夠精深,也根本無法創出《滅天絕地劍二十三》的無敵劍招。

  以劍聖的超凡修為,單以內力比較,尋遍大唐雙龍江湖,應該找不到媲美者。

  因此黃四喜想在大唐雙龍江湖裡,灌體更高的內力修為,那將非常困難他就打算把修煉《長生訣》後所聚的陰陽真氣,慢慢覆蓋他的灌體內力。

  這樣一來,他既可以修煉《長生訣》,也不用捨棄《三分歸元氣》。

  他有了決斷後,開始雙管齊下參修雙重內功。

  一晃過去月余。

  他離開山谷,踏上了尋訪三大奇書的生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