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心蓮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6章 天心蓮環

  黃四喜已經看出來,麻衣姑娘真氣濃郁,精華內斂,顯具上乘內功,她完全可以獨自趕路,沒有拖累反而更為輕鬆。

  她卻偏偏留下來與這些百姓同行,應該是在濟弱扶危。

  黃四喜讚賞了她的行為,又問她:「你打算什麼時候去江都乘船?」

  麻衣姑娘陷入短暫沉默。

  她環望在場百姓,輕聲說了一句:「這些鄉親離家非常倉促,來不及攜帶足夠衣物與乾糧,總要給他們尋一處避寒之所,再備一些果腹之物才行。」

  黃四喜已經聽明白,她是打算把百姓們安置妥當後再離開。

  黃四喜手指附近山嶺:「在那些山上找一些洞窟,應該可以容身。」

  剛才麻衣姑娘也是這麼想的,她卻另有煩惱:「那些山嶺較小,恐怕找不到什麼大山洞。」

  黃四喜指了指他的厚背長刀:「這柄刀是神兵,有開山破石之力,替鄉親們開鑿一座容身山洞,那也不是什麼難事。」

  麻衣姑娘展眉舒緩,微微點頭:。「郎君有寶刀在手,問題可就迎刃而解啦!」

  她以為難題已經順利解決。

  在場百姓卻有不同看法,先前那位勸說她離開的老者,走到她與黃四喜身前,嘆著氣說:「現在兵荒馬亂,賊盜眾多,即使郎君與娘子幫我們尋到落腳之處,今後生計斷絕,也是沒有活路啊!」

  黃四喜安撫老者:「老丈你放心,我馬上就去清理潰兵,我會把他們殺的一個都不剩,到時你們就可以返家生活了!」

  老者望著黃四喜身旁的刀鋒,身子不禁發顫,他毫不懷疑黃四喜擁有擊殺潰兵的能力,但殺光潰兵又能如何?

  「郎君你有所不知,我們世居的村鎮已經被潰兵燒毀,沒有家啦!」

  老者神色痛苦:「即使我們把村鎮重建,這次是官兵被打敗,潰而成賊,下次官兵捲土重來,義軍可能又會被打敗,照樣是潰散劫掠,我們逃不掉的,將來會被反覆禍害!」

  說完流出兩行老淚,附近鄉親也都跟看悲傷。

  那個中年漢子義憤填膺的接道:-「郎君,官兵與義兵全是一個德性,不管他們打贏打輸,只要老百姓住在他們相爭的地盤裡,最後都要遭殃不可!」

  歷次大戰亂都會出現赤地千里的慘狀,這是為什麼?正如老者所講,但凡官兵與義兵相互斯殺的地方,往往會造成村鎮被燒,百姓被殺,糧田被毀。

  黃四喜知道老者與中年漢子所說是實情,就問:「你們不願意返家,也不想在荒山避難,那你們有什麼打算嗎?」

  老者與中年漢子對視一眼。

  老者先說:「如今義軍大量進入江北,將來不知道要與官兵打多久,我們不願意繼續在戰亂之地生活,打算渡江前往江南,現在只有江南沒有民變,老朽一個閨女嫁在餘杭,準備前去投靠!」

  中年漢子接道:,「我家在宣城郡有親戚,也想去江南謀生!」

  「我叔父在姑蘇做買賣!」

  「我祖上是從龍川郡遷來的,我要回老家祭祖!」

  龍川郡位於南粵,治所在惠州,這些鄉親若能平安跑到南海,應該可以避開未來幾年的戰亂。

  黃四喜望著他們:「長江距離這裡並不遠,你們現在就可以動身渡江,

  趕早不趕晚,何必滯留在戰區呢!」

  老者與中年漢子面露沮喪,齊齊抬頭望天:「郎君,時下天氣酷寒,我們老老少少,根本走不動啊,哎!」

  他們並沒有請求黃四喜護送,因為就算黃四喜給他們保駕護航,他們照樣無法在寒冬里長途跋涉。

  黃四喜聽罷伸手摸向腰間,取出一顆火紅色珍珠,隨後朝少年招了招手:「小兄弟,你過來!」

  中年漢子急忙攬住少年,推倒黃四喜面前,笑著介紹:「郎君,他在家排行老四,名叫杜四郎,從小就機靈,你隨便使喚他!」

  黃四喜笑了笑:「真是巧,我在家也是排行第四!

  等少年站到身邊,黃四喜卻沒有交待具體事情,而是把火珠托在掌心,

  展示給在場百姓。

  只聽他指著火珠說:「這顆火珠有避寒之力,只要帶在身上,能夠自生熱氣,你們可以輪流持珠保暖,方便趕路!但你們人數較多,輪換持珠一遍耗時太長,所以這顆珠子僅限於幼童、老翁、患病受傷者使用!」


  雖然黃四喜指定了火珠的使用者,但這顆珠子是黃四喜採集麒麟火血打造出來。

  只要珠子暴露在外,就有熱氣慢慢擴散。

  麻衣姑娘、老者、中年漢子全部站在黃四喜身邊,瞬間就被火力籠罩,

  寒意自去。

  他們不李寸範圍內口2

  就能不畏寒冷了。

  黃四喜讓少年伸出手,把火珠放在少年手裡,又道:「我現在把火珠交給四郎保管,讓四郎負責傳遞珠子!另外你們夜晚在山洞、破廟或者其它室內休息時,只要守著火珠,哪怕沒有被褥也能熬過去!」

  隨後示意少年在人群里轉了一圈,數百人很快恢復體力,全都大喜過望,現在有了火珠保護,就能安穩趕路了。

  「多謝郎君贈珠!」

  數百人齊聲劃一,向黃四喜作揖答謝。

  黃四喜卻道:「我沒有說過把珠子送給你們,僅僅是暫借而已!等你們攜帶火珠到了江南,到時我會去找你們,把珠子收回來!」

  江南天氣普遍暖和,等他們渡江以後,越往南去,寒意越低,火珠的用處就會變小,但火珠有可能被居心不良者染指,為了防止數百人里有誰爭奪火珠,黃四喜才只借不送。

  他明百告訴眾人,誰敢搶奪火珠,將來他會讓誰付出代價。

  本來黃四喜讓少年保管火珠,中年漢子高興異常,以為這珠子最終會成為自家之寶,結果黃四喜還要收回去,那這珠子可就成為燙手山芋了。

  中年漢子訴苦道:(「郎君,你讓四郎保管寶珠,責任太過重大,他恐怕承擔不起!南下途中危險重重,萬一寶珠被人搶走,他無法給郎君你交待呀!」

  他希望少年把寶珠退回,讓黃四喜另選保管之人。

  黃四喜讓他安心:(「不管是誰來搶奪火珠,你們都不需要對火珠進行任何保護,直接把火珠交出去就行,我借出火珠的本意是讓你們安全抵達江南,絕對不是為了給你們招禍!

  甚至你們南下時遇上地頭蛇刁難,也可以主動把火珠獻寶給地頭蛇,以換取你們的平安通行,總之你們一切以安全為重!」

  這麼一講,在場上了年紀的大人們,都已經明白黃四喜的真實意圖,紛紛跪倒在地,鄭重表態:「郎君高義,無以為報!我們一定善加使用寶珠,

  不辜負郎君的良苦用心!」

  黃四喜扭頭問麻衣姑娘:「你還有什麼補充嗎?」

  麻衣姑娘伸手入懷,摸出兩個藥瓶,也塞到少年手裡:_「這是我調製的秘藥,一瓶治外傷,一瓶治風寒,你們南下途中若有所需,就商量著使用。」

  眾人千恩萬謝,依依惜別。

  黃四喜與麻衣姑娘目送他們橫穿河道,向南遷徙而去。

  直至再也看不見人影,麻衣姑娘迴轉目光:「郎君雲天高義,小妹很是敬佩,只是郎君同意他們拿寶珠去獻寶,那你將來十之七八是收不回這顆寶珠啦!」

  黃四喜搖頭:「那也未必,他們把寶珠獻給誰,我將來去找誰取就是了,天底下沒有我進不去的地方,就算寶珠藏在皇宮,我照樣可以追回來!」

  麻衣姑娘靜靜望著他,沒有對他的話產生質疑,

  但黃四喜不是沒有擔憂:「就怕他們在趕路途中遇上打家劫舍的惡匪,

  搶了寶珠還不滿足,再殺他們滅口。」

  麻衣姑娘立即給予勸慰:「如果惡匪真這麼歲毒,那不管有沒有寶珠在手,他們都會被殺!他們家園被毀,已經失去生計,留在這裡是等死,郎君你借出寶珠,對他們只有幫助,絕無任何害處。」

  黃四喜聽她講話不急不慢,柔柔弱弱,道理卻很走心,不由贊道:「想不到神醫娘子不止會醫病,也懂得醫心,你很善解人意。」

  麻衣姑娘語態仍顯輕淡,眉目里卻是含看笑意:「小妹真不是大夫,還請郎君不要再叫神醫娘子,郎君你的醫術神乎其技,才是真正的神醫哩。」

  黃四喜正欲回話,耳廓忽然一動,扭頭望向樹林的後方:「那邊有馬蹄聲,我去看看,是否有潰兵在附近!」

  他上前握住厚背長刀的刀柄,提刀起來,朝林外走去。

  麻衣姑娘轉身跟上,途中也支耳探聽,結果沒有聽到任何動靜,直至來到林外才有馬鳴傳到耳邊。

  只見里許外的官道上湧現一批騎兵,策馬狂奔,隊前豎有一桿大旗,旗面繡有輔字不等黃四喜詢問這些騎兵的身份。


  麻衣姑娘已經在開口介紹:「他們全是江淮義軍,應該是輔公佑的部下!」

  黃四喜對這個名字有些印象:「輔公佑是不是杜伏威魔下的將領?

  2

  麻衣姑娘道:「不是一般將領,他與杜伏威是結義兄弟,也是江淮軍的二號首領人物,他還是——」

  麻衣姑娘話未說完,那些騎兵忽然偏離官道,沖入一側山林。

  黃四喜縱身前躍,身形在半空起落十數次,已經橫空越過官道,追蹤到了騎兵身後,此時才有傳音迴蕩在麻衣姑娘耳中:

  「這些騎兵應該是在抓什麼人,眼下他們正與官兵作戰,極可能是在搜捕官兵頭自,我過去一探究竟!你先在這裡暫候,等我把他們雙方的兵力布置情況打聽出來,你再前往江都搭船!」

  麻衣姑娘明白黃四喜去打聽兵力情況,是為了幫她找一條前往江都的安全路線,她不欲讓黃四喜單獨冒險,就尾隨黃四喜而去。

  不一會兒,麻衣姑娘追到一處山坡,黃四喜正站在坡頂的一棵松樹下,

  以樹冠與荒草作掩護,俯瞰看下方山谷。

  此刻山谷之中正爆發著一場大戰,數百位江淮義軍把山谷給封鎖,包圍了谷內的一支隋兵。

  隋兵同樣豎有戰旗,上繡有「陳」字。

  麻衣姑娘走到黃四喜身邊,先掃視了一眼戰場,訝然失聲:「輔公佑竟然在這兒!能讓輔公佑親自出手抓捕的目標,肯定是統領官兵的隋將陳棱!」

  這次隋帝楊廣派兵清剿義軍李子通部與杜伏威部,所選將領就是陳棱,

  可惜陳棱統兵無方,被義軍所敗,自己也面臨困獸之局,已經危在旦夕。

  不過困獸猶鬥。

  陳棱看去是文弱書生,卻是身負高深氣功,也是江湖上一流的武學高手,倘若沒有同一級數的對手攔截,山谷內的數百義軍,絕對困不住他。

  這也是江淮義軍首領輔公佑親自到場的原因,只有他親自出馬,才有望把陳棱徹底絞殺。

  麻衣姑娘剛剛認出輔公佑與陳棱的身份,兩人已經交上了手。

  黃四喜凝神細看,發現輔公佑攏手作蓮花勢,真氣外吐出掌,勁力爆空生響,震徹山谷。

  目前天氣極其寒冷,輔公佑的真氣卻熾熱如火,驟一出體就散發出濃烈白霧,懸漂在陳棱四周。

  遠遠望去,白霧也似一朵盛開的無形蓮花,把陳棱禁在了蓮心之中。

  只是輔公佑的真氣鋒芒極盛,卻不能持久,白霧蓮花僅僅綻放了片刻,

  就蓮力自消,漸漸潰散。

  黃四喜一見輔公佑出手,就覺得很是意外,此人在大唐雙龍江湖裡並不出名,想不到武學修為卻是不同凡響。

  黃四喜初來乍到,對大唐雙龍江湖的高手並不熟悉。

  他就找麻衣姑娘打聽:「輔公佑所使是什麼武功?」

  麻衣姑娘朱唇輕啟:「那是魔門玄功《天心蓮環》,輔公佑的蓮花真氣時斷時續,他並沒有修至大成!小妹剛才想對郎君講,輔公佑除了是江淮義軍的二號領軍人物,他還是魔門『天蓮宗」的弟子!」

  黃四喜沉吟起來:「《天心蓮環》?」

  他此番破壁大唐雙龍江湖,首要任務就是尋找四大奇書,以補全他在精神力方面的修煉空白。

  這四大奇書裡邊,,《戰神圖錄》最為神秘,從未在江湖上顯露過,黃四喜也不知道去哪裡尋找。

  《慈航劍典》原卷收藏在正道魁首『慈航靜齋」里,但『慈航靜齋』總壇具體在什麼地方,黃四喜暫時不得而知,他需要時間尋找。

  《長生訣》是無主之物,最先藏在揚州「推山手』石龍手上,因為消息走漏,被隋帝楊廣獲悉,就派遣宇文化及前去搶奪,石龍寧死不交寶笈,與宇文化及搏命血戰,被打到重傷垂危。

  石龍最終從宇文化及手上逃脫,臨死前把《長生訣》原卷交給了好友田文保管。

  正當田文要攜笈離開揚州時,遇上寇仲與徐子陵行竊,兩人直接把《長生訣》給偷走,繼而引發宇文化及的大追殺,兩人不得不逃離揚州。

  目前寇仲與徐子陵到底逃亡去了什麼地方,黃四喜同樣需要打聽。

  最後一部《天魔策》,本身並沒有原卷,這部至高無上的魔道寶笈,早就被拆分成了多部神功,分別被魔門的數支流派給繼承。

  其中一支魔門流派「天蓮宗」,繼承了《天魔策》里的『天心蓮環」。

  黃四喜想得到完整的《天魔策》,他只能把拆分的魔功重新合璧起來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