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老輥之前發給我的那張手寫地址,應該就是指向他所說的這座廟。如此看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雖然還沒遠到多瑪鄉,但在地理位置上也算是標準的邊緣地區了。
汽車駛離日喀則,開始向ALD區進發。一行人基本上就處於一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狀態。
隨著一路上的海拔越來越高,眾人的高原反應也越來越嚴重。除了司機,車上找不出另一個神志清醒的。
我雖然頭不疼了,但腦子一直昏昏沉沉的,醒一會睡一會。
高原上的天氣極端多變,我每次睜眼看窗外都是不一樣的天氣。前一刻還是大太陽曬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轉個彎就是鵝毛大雪。再往前走一點,藥丸那麼的大冰雹就跟不要命一樣往地上砸。這種詭異莫測的天氣倒是給旅途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姑且可以算是在漫長旅途中少有的一些樂趣。
三個大學生之前沒有來過阿里,沿途壯闊而荒涼的景色對於他們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我每次醒來都能看到他們中有人貼著車窗拍照。
晚上在SG縣的小旅館休息的時候,我毫不意外地在朋友圈刷到了他們仨發的雪山照片,一看就知道是在車上拍的。
但是再好的風景看多了也就疲倦了。
也許是頭一天的興奮勁過了,第二天三個大學生在車上連話都懶得說了,全都在補覺,一路睡到班公湖,下車吃完飯回房間又開始睡。
直到早上五點多,被老輥從床上薅起來的時候,三個大學生還是一副神遊天外的狀態。
老輥給他們一人發了一瓶紅牛,試圖讓他們清醒一點。
但沒啥用,大家上車以後,眼睛還是不受控制地合上了。
真正把所有人都喚醒的,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顛簸。
我當時感覺自己幾乎從座位上騰空而起,那一瞬間所有的瞌睡全醒了。
等我重重落回椅子上的時候,我才確定車沒有翻。
「臥槽,怎麼了!」趙磊驚魂未定,惶恐地四處打量著。
我往窗外看去,發現車已經離開了國道,現在正行駛在一條土路上。剛剛那個大跳是在過土路上的坑。
老輥見人都醒了,對大家說:「過了前面那個村就快到目的地了!」
順著路的方向看過去,不遠處似乎有個騎著摩托車趕來的人影。
老輥也看到了他,搖下窗戶熱情地打招呼:「扎西德勒!我們在這呢!」
那人騎著摩托車,加速來到了車邊。看他的裝束,十有八九是當地的牧民。
老輥招呼司機停車,迫不及待地從車窗伸出手跟牧民握手。
「好久不見了,」老輥笑道,「辛苦你來接我們了,達瓦老弟。」
達瓦大笑著說:「我不辛苦,你們從LS那麼遠來我們這個地方,你們才辛苦。」
老輥轉頭對司機說:「你接下來跟著達瓦走就可以了,他會帶我們到村里去。」
達瓦作為本地人,對路況很熟悉。有了他的指引,雖然車子依舊跟顛勺一樣,卻再也沒有出現上躥下跳的情況。
進村沒多久就到了達瓦家。
達瓦很熱情的把我們迎進了他家土樓里。
三個大學生一進門便四處打量,對屋內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老輥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裝逼的機會,他立刻竄到三個大學生面前,眉飛色舞地給他們介紹起ALD區的民居特點。
我懶得聽老輥扯淡,藉口要去村里逛逛,從充滿老輥唾沫星子的房間裡逃了出去。
說是村子,出了家門,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光禿禿的沙土地,連根草都不長,更別說其他的住戶了。
雪區也是分為農區和牧區的,阿里這是標準的牧區。
在這裡居住的牧民要跟隨著牲畜一起遷徙放牧。雖然從行政規劃上來說,是有村集體的存在,但是村民住得卻相當分散。
比如達瓦家,方圓一公里內恐怕就這一戶人口了。
我本想著高低得圍著土樓逛一圈,可周圍實在是太荒了,啥也沒有,連個活物都看不到。才走了這麼一陣,我就感覺自己有點點喘不上氣,心臟砰砰直跳。
一看手機發現現在海拔四千六,心說也別逛了,回去坐著留存點體力吧,接下來老輥指不定還要折騰出什麼么蛾子。
吃完晚飯以後,達瓦和老輥開始商量起明天的安排。
達瓦說:「卡瑪寺隔我們這有七公里多將近八公里,現在趕過去肯定是來不及了。你們今天先在這裡湊合一晚上,明天早上八點鐘起床,我們開始往廟那邊走。」
趙磊說:「用這麼早起嗎?七八公里路開車一會就到了。」
達瓦擺擺手說:「那邊沒有修路,只能走過去。」
趙磊大驚失色:「那我們車上帶的裝備怎麼辦!車開不過去,難不成全部要自己背過去嗎?」
「你們這個車肯定是進不去的。」達瓦給了個準話,「那邊沒有路,都是碎石頭。要是那個越野車嘛還有可能開到寺廟門口。你們車底盤太低了,要是壞了就完蛋了。」
三個大學生都快崩潰了,徐逸君試探著問:「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嗎?海拔這麼高,要我們背裝備確實是太困難了。」
達瓦想了想說:「我這裡有牛,可以租給你們。一頭牛租一天是兩百塊錢,你們那些裝備有個五頭牛足夠了。」
這樣算下來一天光租牛就得一千,換個地方都足夠租台豪車了。達瓦這小子看著一副老實巴交的滄桑老牧民形象,沒想到在要錢這方面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一開口就想叨人一塊肉。
老輥在邊上迎合著:「租牛好,這地方海拔這麼高,要全靠自己負重走過去太累了。還得是靠牛馱,省力!」
我心裡一股無明火「噌」一下就冒了起來,正準備懟他兩句時,卻感覺衣服後擺被人拽了一下。回過頭,發現貢卻頓珠不動聲色地敲了敲自己的手機,暗示我看消息。
我打開手機一看,是趙磊給我發了條微信。
趙磊問我:「小姜哥,我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勁啊?」
又一條消息發過來:「這個地方海拔是挺高,但我們行李也沒真的多到拿不下的地步。更何況,我們這些人里除了輥哥,都是年輕力壯的大小伙子,真的有必要租牛嗎?」
我想了想回復道:「我是不打算租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建議還是先搞清楚廟裡的情況再做決定。」
汽車駛離日喀則,開始向ALD區進發。一行人基本上就處於一種「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狀態。
隨著一路上的海拔越來越高,眾人的高原反應也越來越嚴重。除了司機,車上找不出另一個神志清醒的。
我雖然頭不疼了,但腦子一直昏昏沉沉的,醒一會睡一會。
高原上的天氣極端多變,我每次睜眼看窗外都是不一樣的天氣。前一刻還是大太陽曬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轉個彎就是鵝毛大雪。再往前走一點,藥丸那麼的大冰雹就跟不要命一樣往地上砸。這種詭異莫測的天氣倒是給旅途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姑且可以算是在漫長旅途中少有的一些樂趣。
三個大學生之前沒有來過阿里,沿途壯闊而荒涼的景色對於他們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我每次醒來都能看到他們中有人貼著車窗拍照。
晚上在SG縣的小旅館休息的時候,我毫不意外地在朋友圈刷到了他們仨發的雪山照片,一看就知道是在車上拍的。
但是再好的風景看多了也就疲倦了。
也許是頭一天的興奮勁過了,第二天三個大學生在車上連話都懶得說了,全都在補覺,一路睡到班公湖,下車吃完飯回房間又開始睡。
直到早上五點多,被老輥從床上薅起來的時候,三個大學生還是一副神遊天外的狀態。
老輥給他們一人發了一瓶紅牛,試圖讓他們清醒一點。
但沒啥用,大家上車以後,眼睛還是不受控制地合上了。
真正把所有人都喚醒的,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顛簸。
我當時感覺自己幾乎從座位上騰空而起,那一瞬間所有的瞌睡全醒了。
等我重重落回椅子上的時候,我才確定車沒有翻。
「臥槽,怎麼了!」趙磊驚魂未定,惶恐地四處打量著。
我往窗外看去,發現車已經離開了國道,現在正行駛在一條土路上。剛剛那個大跳是在過土路上的坑。
老輥見人都醒了,對大家說:「過了前面那個村就快到目的地了!」
順著路的方向看過去,不遠處似乎有個騎著摩托車趕來的人影。
老輥也看到了他,搖下窗戶熱情地打招呼:「扎西德勒!我們在這呢!」
那人騎著摩托車,加速來到了車邊。看他的裝束,十有八九是當地的牧民。
老輥招呼司機停車,迫不及待地從車窗伸出手跟牧民握手。
「好久不見了,」老輥笑道,「辛苦你來接我們了,達瓦老弟。」
達瓦大笑著說:「我不辛苦,你們從LS那麼遠來我們這個地方,你們才辛苦。」
老輥轉頭對司機說:「你接下來跟著達瓦走就可以了,他會帶我們到村里去。」
達瓦作為本地人,對路況很熟悉。有了他的指引,雖然車子依舊跟顛勺一樣,卻再也沒有出現上躥下跳的情況。
進村沒多久就到了達瓦家。
達瓦很熱情的把我們迎進了他家土樓里。
三個大學生一進門便四處打量,對屋內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老輥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裝逼的機會,他立刻竄到三個大學生面前,眉飛色舞地給他們介紹起ALD區的民居特點。
我懶得聽老輥扯淡,藉口要去村里逛逛,從充滿老輥唾沫星子的房間裡逃了出去。
說是村子,出了家門,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光禿禿的沙土地,連根草都不長,更別說其他的住戶了。
雪區也是分為農區和牧區的,阿里這是標準的牧區。
在這裡居住的牧民要跟隨著牲畜一起遷徙放牧。雖然從行政規劃上來說,是有村集體的存在,但是村民住得卻相當分散。
比如達瓦家,方圓一公里內恐怕就這一戶人口了。
我本想著高低得圍著土樓逛一圈,可周圍實在是太荒了,啥也沒有,連個活物都看不到。才走了這麼一陣,我就感覺自己有點點喘不上氣,心臟砰砰直跳。
一看手機發現現在海拔四千六,心說也別逛了,回去坐著留存點體力吧,接下來老輥指不定還要折騰出什麼么蛾子。
吃完晚飯以後,達瓦和老輥開始商量起明天的安排。
達瓦說:「卡瑪寺隔我們這有七公里多將近八公里,現在趕過去肯定是來不及了。你們今天先在這裡湊合一晚上,明天早上八點鐘起床,我們開始往廟那邊走。」
趙磊說:「用這麼早起嗎?七八公里路開車一會就到了。」
達瓦擺擺手說:「那邊沒有修路,只能走過去。」
趙磊大驚失色:「那我們車上帶的裝備怎麼辦!車開不過去,難不成全部要自己背過去嗎?」
「你們這個車肯定是進不去的。」達瓦給了個準話,「那邊沒有路,都是碎石頭。要是那個越野車嘛還有可能開到寺廟門口。你們車底盤太低了,要是壞了就完蛋了。」
三個大學生都快崩潰了,徐逸君試探著問:「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嗎?海拔這麼高,要我們背裝備確實是太困難了。」
達瓦想了想說:「我這裡有牛,可以租給你們。一頭牛租一天是兩百塊錢,你們那些裝備有個五頭牛足夠了。」
這樣算下來一天光租牛就得一千,換個地方都足夠租台豪車了。達瓦這小子看著一副老實巴交的滄桑老牧民形象,沒想到在要錢這方面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一開口就想叨人一塊肉。
老輥在邊上迎合著:「租牛好,這地方海拔這麼高,要全靠自己負重走過去太累了。還得是靠牛馱,省力!」
我心裡一股無明火「噌」一下就冒了起來,正準備懟他兩句時,卻感覺衣服後擺被人拽了一下。回過頭,發現貢卻頓珠不動聲色地敲了敲自己的手機,暗示我看消息。
我打開手機一看,是趙磊給我發了條微信。
趙磊問我:「小姜哥,我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勁啊?」
又一條消息發過來:「這個地方海拔是挺高,但我們行李也沒真的多到拿不下的地步。更何況,我們這些人里除了輥哥,都是年輕力壯的大小伙子,真的有必要租牛嗎?」
我想了想回復道:「我是不打算租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我建議還是先搞清楚廟裡的情況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