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晚餐
對有些人來說,晚餐通常要比午餐來得更正式些,雖然晚餐通常不能吃得很多,但在外上班的時候,讓其定下心在外邊吃飯總不會太自在。
皮探長定定神,他坐在一個很有氣氛的餐館中。事實上,他並沒有結婚,因此從原則上說想和誰吃飯就和誰吃飯,並不需要和特定的人商量。
他滿意而又有些不安地看著面前的水,裡邊放了幾片檸檬,有補充能量的作用。菜單也在手邊,打算一會點一個湯,再點一份魚。通常在拿不準的時候,他會吃魚,魚不會像罐燜牛肉般有太多的湯汁,雖然很美味。
餐館的門口出現一個女郎,身型出眾,年紀大約三十多歲,穿著修身的大衣,踩著高跟鞋進來。嗒嗒嗒,不厭其煩地提醒著往來的人們其存在。
她還沒有走到桌邊,皮探長先聞到香水味,並不是俗艷的那種,相反,卻是鈴蘭味的清香。脫下大衣,身材也是柔軟姣好的,她點點頭,坐下來。
皮探長不喜歡女人說話太多,太聒噪,從這個方面看,阿溪從一開始吸引他的大概如此。準確意義上說,可能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其實是「冷艷」型的。
什麼是冷艷?有的女人太工於迎合,話還沒有出口,臉上先顯示出一些笑容,看多了就會覺得有些膩。再就是你說一句,人說十句,這也不是皮探長看好的特質。
冷艷就不同,你說十句,可能她只說一句。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少就是多。大音希聲,在這冷漠的氣氛中,皮探長才能逐步感受到化學物質的激發。
現在,對方垂下眼帘,頭髮也是卷卷的,塗著深色的唇膏。她嫵媚地一笑,輕車熟路點了一份凱撒沙拉,一份香煎鱈魚。
「真巧,我也打算吃魚。」皮探長說,他自從在碼頭上歷練過,特別知情識趣,進退在其眼中,不過是捕捉瞬間掠過的衝動。
她只是莞爾一笑。
「是個場面上的人。」皮探長暗自想到,他點了一份羅宋湯,一份法式焗蝸牛,還有一份檸檬三文魚。
「你是怎麼想著做這一行的?」對方吃了兩口魚,很會把話題引入旁人拿手的範疇。
果然,皮探長很受用,「沒什麼,就覺得多少有些責任感。」他剛說出來就發現,自己無意之中用到責任感這個詞。
「還有正義感。」她笑一笑,眉毛和眼睛都彎起來,看上去倒沒有職業形成的老道。
對方的老辣和阿溪的老成是兩回事,皮探長不禁在心中把二人進行對比。面前吃飯的這位是做到這個位置上之後產生的積累以及工作帶來的眼力勁;而阿溪則不同,她是因為「不遇」,或者說被按在基礎職位上,多年飽受打壓從而產生對煙霧彈的熟識。
遇和不遇,其中的差別卻是很大,對一個人的氣質產生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的。
「那你呢?怎麼想到做這個行業?」皮探長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對方並沒有滔滔不絕地展開論述,相反,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點石成金。你看到的價值和事物的本身價值是不同的。」
看,多麼通情達理的人。
對路,好像有些莫名的感覺。
「那你關注哪幾個版塊?」皮探長好像回到學校時,不恥下問,對她產生了一些興趣。
她正在吃沙拉,吞下去後,慢吞吞地說,「飲食,我對副食板塊比較看重。」
又出乎意料,皮探長本來以為對方會用高深的術語來轟炸他的認知,比如AI,或者Big Data之類,但她並沒有如此這般,讓人更多了幾分好感。
「為什麼?」
「因為我只做自己會的,旁的那些,也不是專業出身。」
整個晚飯就在逐步更多的認識中展開,如同跳探戈般,進退有度,遊刃有餘。她的耳邊帶著一對黃色的耳墜,指甲上隨意地塗著香檳色的指甲油。
一切都很精緻,皮探長之前從未注意到這種氣質的女人亦有可貴之處。她關注自己,在意自己,每一個細節都充滿著精心打造。縱然長相比不上舉手投足營造的氣質,但那又有什麼要緊。
他幾乎記不起來湯的味道,只知道蝸牛很不錯。走出旋轉門的時候,那個女人忽然貼近他,低聲說,「別小看我,其實我是研究員出身,並不完全是萬惡的金錢相關的。」
皮探長轉過臉來,有些迷惘地看著她。
似乎有些什麼事情正在暗中起了變化。
十二月的晚風,一時之間竟然如同和煦的三月般讓人目迷神醉。
阿溪呢?
阿溪當然似乎什麼都不知道,但又有一些莫名的感覺。她晚飯吃的是最平常的炒茄子,只要放足夠多的油,這道菜就可以很下飯;如果再放足夠多的蒜瓣,外加上不多不少的一點醋,還可以稱得上是美味。
當然,還需要一個湯,上次煲排骨湯因放水不夠而沒有喝成,現在如果有酸菜的話,其實可以做一個酸菜蛋湯。但她沒有酸菜,就先吃了蒜炒茄子。吃飯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旁的事情,卻不知有些意料之中的事已然到來,皮探長這一次可能真的有些觸動。
所謂「迷途知返」只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假定,對方並不一定選擇旁人就是迷途,從來也沒有人拍著胸膛打包票,當初的一點悸動可以足夠用到偕老。
「物競天擇。」對也不對。
如果現在阿溪還給皮探長寫信,那就太幼稚,太容易輕信。對方的牌還沒有出,怎好把自己的全部底牌和盤托出?如果旁人只輕輕地看一眼,沒有當回事,豈不是自作自受?看,別人並沒有提出來要,是你主動給的。
不,這遠遠不是阿溪的做派。
但如果此刻聯繫皮探長主動說起對事件更多的分析,則會被認為是費盡心思試圖接近。這也不是阿溪所想要的,完全是誤解。
那麼,聽之任之?不把自己的認識說出來?
好像也不行。基本的正義感從不缺乏。
阿溪有些惆悵,現在應怎麼辦。是轉身,後撤,還是再和皮探長說一下自己的判斷?
不能這麼做,她考慮著。晚飯之後,本來想喝一杯咖啡,但已經太晚,也就作罷。
皮探長定定神,他坐在一個很有氣氛的餐館中。事實上,他並沒有結婚,因此從原則上說想和誰吃飯就和誰吃飯,並不需要和特定的人商量。
他滿意而又有些不安地看著面前的水,裡邊放了幾片檸檬,有補充能量的作用。菜單也在手邊,打算一會點一個湯,再點一份魚。通常在拿不準的時候,他會吃魚,魚不會像罐燜牛肉般有太多的湯汁,雖然很美味。
餐館的門口出現一個女郎,身型出眾,年紀大約三十多歲,穿著修身的大衣,踩著高跟鞋進來。嗒嗒嗒,不厭其煩地提醒著往來的人們其存在。
她還沒有走到桌邊,皮探長先聞到香水味,並不是俗艷的那種,相反,卻是鈴蘭味的清香。脫下大衣,身材也是柔軟姣好的,她點點頭,坐下來。
皮探長不喜歡女人說話太多,太聒噪,從這個方面看,阿溪從一開始吸引他的大概如此。準確意義上說,可能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喜歡的其實是「冷艷」型的。
什麼是冷艷?有的女人太工於迎合,話還沒有出口,臉上先顯示出一些笑容,看多了就會覺得有些膩。再就是你說一句,人說十句,這也不是皮探長看好的特質。
冷艷就不同,你說十句,可能她只說一句。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少就是多。大音希聲,在這冷漠的氣氛中,皮探長才能逐步感受到化學物質的激發。
現在,對方垂下眼帘,頭髮也是卷卷的,塗著深色的唇膏。她嫵媚地一笑,輕車熟路點了一份凱撒沙拉,一份香煎鱈魚。
「真巧,我也打算吃魚。」皮探長說,他自從在碼頭上歷練過,特別知情識趣,進退在其眼中,不過是捕捉瞬間掠過的衝動。
她只是莞爾一笑。
「是個場面上的人。」皮探長暗自想到,他點了一份羅宋湯,一份法式焗蝸牛,還有一份檸檬三文魚。
「你是怎麼想著做這一行的?」對方吃了兩口魚,很會把話題引入旁人拿手的範疇。
果然,皮探長很受用,「沒什麼,就覺得多少有些責任感。」他剛說出來就發現,自己無意之中用到責任感這個詞。
「還有正義感。」她笑一笑,眉毛和眼睛都彎起來,看上去倒沒有職業形成的老道。
對方的老辣和阿溪的老成是兩回事,皮探長不禁在心中把二人進行對比。面前吃飯的這位是做到這個位置上之後產生的積累以及工作帶來的眼力勁;而阿溪則不同,她是因為「不遇」,或者說被按在基礎職位上,多年飽受打壓從而產生對煙霧彈的熟識。
遇和不遇,其中的差別卻是很大,對一個人的氣質產生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的。
「那你呢?怎麼想到做這個行業?」皮探長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對方並沒有滔滔不絕地展開論述,相反,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點石成金。你看到的價值和事物的本身價值是不同的。」
看,多麼通情達理的人。
對路,好像有些莫名的感覺。
「那你關注哪幾個版塊?」皮探長好像回到學校時,不恥下問,對她產生了一些興趣。
她正在吃沙拉,吞下去後,慢吞吞地說,「飲食,我對副食板塊比較看重。」
又出乎意料,皮探長本來以為對方會用高深的術語來轟炸他的認知,比如AI,或者Big Data之類,但她並沒有如此這般,讓人更多了幾分好感。
「為什麼?」
「因為我只做自己會的,旁的那些,也不是專業出身。」
整個晚飯就在逐步更多的認識中展開,如同跳探戈般,進退有度,遊刃有餘。她的耳邊帶著一對黃色的耳墜,指甲上隨意地塗著香檳色的指甲油。
一切都很精緻,皮探長之前從未注意到這種氣質的女人亦有可貴之處。她關注自己,在意自己,每一個細節都充滿著精心打造。縱然長相比不上舉手投足營造的氣質,但那又有什麼要緊。
他幾乎記不起來湯的味道,只知道蝸牛很不錯。走出旋轉門的時候,那個女人忽然貼近他,低聲說,「別小看我,其實我是研究員出身,並不完全是萬惡的金錢相關的。」
皮探長轉過臉來,有些迷惘地看著她。
似乎有些什麼事情正在暗中起了變化。
十二月的晚風,一時之間竟然如同和煦的三月般讓人目迷神醉。
阿溪呢?
阿溪當然似乎什麼都不知道,但又有一些莫名的感覺。她晚飯吃的是最平常的炒茄子,只要放足夠多的油,這道菜就可以很下飯;如果再放足夠多的蒜瓣,外加上不多不少的一點醋,還可以稱得上是美味。
當然,還需要一個湯,上次煲排骨湯因放水不夠而沒有喝成,現在如果有酸菜的話,其實可以做一個酸菜蛋湯。但她沒有酸菜,就先吃了蒜炒茄子。吃飯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旁的事情,卻不知有些意料之中的事已然到來,皮探長這一次可能真的有些觸動。
所謂「迷途知返」只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假定,對方並不一定選擇旁人就是迷途,從來也沒有人拍著胸膛打包票,當初的一點悸動可以足夠用到偕老。
「物競天擇。」對也不對。
如果現在阿溪還給皮探長寫信,那就太幼稚,太容易輕信。對方的牌還沒有出,怎好把自己的全部底牌和盤托出?如果旁人只輕輕地看一眼,沒有當回事,豈不是自作自受?看,別人並沒有提出來要,是你主動給的。
不,這遠遠不是阿溪的做派。
但如果此刻聯繫皮探長主動說起對事件更多的分析,則會被認為是費盡心思試圖接近。這也不是阿溪所想要的,完全是誤解。
那麼,聽之任之?不把自己的認識說出來?
好像也不行。基本的正義感從不缺乏。
阿溪有些惆悵,現在應怎麼辦。是轉身,後撤,還是再和皮探長說一下自己的判斷?
不能這麼做,她考慮著。晚飯之後,本來想喝一杯咖啡,但已經太晚,也就作罷。